|
 
试论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周祝英 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雕塑、民俗风情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且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主要是能与社会相适应、与儒道相融合。当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要决策。而佛教以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相吻合的教义、教规和伦理规范,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下面仅就佛教戒律方面予以论述。 佛教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都体现在戒和律中。“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是各人的持守,律是团体的活动”。[1]戒和律通常合称为戒律。戒律是僧人和教徒关于日常生活与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可以止恶扬善、觉悟人生、提升道德。佛陀在《遗教经》中强调“以戒为师”,目前佛教界的一切不和谐的现象,都与戒律松弛有关。戒律是佛法的生命,只有严持戒律,佛法才能久住世间。佛教戒律与国家法律既相同又有区别,法律是针对人们犯了罪以后的惩罚和制裁,而佛教戒律是让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防患于未然。佛教戒律并不是有人所认为的只有消极的一面防非止恶,而没有积极的一面众善奉行。《佛遗教经》中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人必止恶才能行善,有了向善之心,才能进一步希求解脱。 佛教的戒律分为出家戒(1、沙弥及沙弥尼戒,2、式叉摩尼式,3、比丘尼戒,4、比丘戒,5、菩萨戒)和在家戒(1、三皈戒,2、五戒,3、八关戒,4、菩萨戒)。以上这些戒在《大藏经》中专门分出一个律部来详细论述,在这浩翰繁杂的戒律中,五戒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戒,不论是八戒、比丘戒,还是菩萨戒,都是根据五戒引生的,并且都把五戒列为重戒,因此说,在各种戒中五戒最为重要,如果五戒修持不好,一切戒都将无从着手,可以说:“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五戒是为在家男女所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YIN、不饮酒。五戒看似简单,但是要终身守持不犯实则不易。因此说,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起了急剧转变,过度追逐物欲、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杀盗YIN妄、贪污腐败、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导致许多人精神空虚、思想无助、整日被焦虑、烦躁、孤独、自私等精神疾病所困扰,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痛苦。人们若能修持戒律,断灭贪嗔痴,通达无染无我,自然就能消除我见我执,无论于什么都能抱有菩提心,不虚弃人生,不怠懈放逸,洁身自尊,舍弃世俗贪欲,使社会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的美好状况。接下来分别对五戒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作一阐述。 一、不杀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蔼具有重大作用 《大智度论》卷十三曰:“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不论直接或间接杀生,佛教认为杀生者死后将堕入畜生、地狱、饿鬼等三恶道,即便生于人间,也会多病、短命。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所以说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而且也不得伤害畜生蚊虫的性命。但以杀人为重,杀傍生异类为轻。杀人而杀父母、杀阿罗汉,便犯逆罪,应堕无间地狱,乃是杀戒中的极重罪。我们经常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因赌博、上网向父母索要金钱,父母反对他们不务正业的不法行为,苦心劝阻,最后发生争执,他们在索钱未果,情急之下杀死父母;或是嫌父母管教太严,心理产生很大怨恨而杀死父母。这种罪与国家法律相同,除受到法律制裁外,还受到全社会的道德谴责。因为父母有养育之恩,无私奉献,恩重如山,你知恩不报,反倒杀害,确是大逆不道。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也就是说杀人有三种情况,一是自己动手杀人,二是教唆他人杀人,三是雇用派遣他人杀人。这三种杀人方式,都是有心杀人,因此说不论直接或间接杀人均属不可悔罪。《梵网经》中说:杀父之仇都不能报复。可是在俗世人看来,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如果你杀了我的父亲,我一定要报仇,我也杀你的父亲,这样杀来杀去,冤冤相报何时了。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切事情要尽量和解、向好的方面想。其实人都是有善性的,如果别人对不起你,你宽忍不报复,保持君子态度不计较,终久会令对方感动,生惭愧向你道歉,最终成为好朋友。俗世间是讲报复、斗争,致使世界战争不断,残杀无辜;佛教是讲和平、慈悲、容忍。如果大家都能用佛教的理念以善来降伏恶,以柔来克服刚,是非即以消除,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句烟消云散”。 佛经中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性种子。”汉传佛教遵守素食,也是落实不杀生戒的重要保证。《楞伽经》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现在社会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特别是为饱口福,上至天上飞的,下到海里游的,无不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从而造成许多飞禽动物面临灭绝,导致自然生态失衡。因此,我们要提倡素食,当今人们大鱼大肉吃多了,许多人身体出现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状况,从而引发了多种疾病。要能食素,既能保持身体健康、健美,又能保护生态平衡。佛教的不杀生教义充分体现了尊重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只要我们能守持不杀戒,世界才能安宁、和平,社会才能和谐。 二、不偷盗是保持社会秩序安稳的基本要求 《大智度论》云:“一切诸众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夺取,则为劫夺命。”暗中拿别人东西叫偷;明目张胆的抢就是盗。偷盗不单指钱财,凡是他人之物,不告而取的行为就是偷盗。《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曰: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以三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离本处。用心者发心思惟,欲为偷盗。用身者用身份等取他物离本处者,随物在处举著余处。复有三种取人重物,犯不可悔罪:一者自取;二者教他取;三遣使取。……复有五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苦切取,二者轻慢取,三者诈称他名字取,四者强夺取,五者受寄取。重物者若五钱、若值五钱者,犯不可悔。 无论是亲自不告而取,教人不告而取,或派遣他人不告而取他人之财物,再者就是不管用骗取、强夺、霸占等不正当手段,获得五钱以上的赃物者,谐成不可悔罪。 偷盗戒非常繁复微细,也有轻重之分,并细分为不可悔罪、中可悔罪、下可悔罪。佛教认为,不论国家的、父母的、他人的、三宝的、地上的、水中的,还是动植飞禽、矿产物质等一切财物,只要有其所属的主人者,皆不得偷盗。即使是在路上捡到钱财物件,也不能居为己有,因为这些遗失在路上的钱物还是有主人的,要是找不到主人,也应该交公。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但在拾到上万甚至几十万重金时,不被金钱诱惑,而是为失主所急,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把钱交与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精神,正与佛教不盗戒相吻合。 此外,损坏他人的财物、漏税,也属盗戒。在当今社会中,有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钻法律的漏洞,投机取巧,偷税漏税,以次充好,以蒙蔽诈骗手段获取钱财,还有的贪官污吏利用手中权职之便,舞弊受贿,假公济私,浑水摸鱼,用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是会招来祸害,也不会快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要用诚信赢得效益,要依法纳税,不贪占任何不法之财,乃至一钱一针,都不要随便取人家的。如果你想暂用,必须通过对方同意,否则,不告而取就是犯了偷盗罪。佛教的不偷盗戒,为培养道德高尚、尊重人格和建设一个安稳、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依据。 三、不邪YIN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YIN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众根本戒YIN,在家信徒是戒邪YIN。YIN者男女交合,以染污心,行秽恶行,名不净行,亦即非梵行。邪YIN,就是指夫妻之外的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男女关系。YIN戒也有轻重与不可悔、中可悔、下可悔之别,如经中所讲:“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疑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 “若发心未行YIN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若二身和合止不YIN犯中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已婚配有主,于中行邪YIN者,犯不可悔,。”[2]佛教认为,情欲是生死之根,无边的苦都因爱欲所生,只有断除YIN欲,清净梵行,才能了脱生死,求得解脱。“生死牢狱,YIN为伽锁,深缚有情,难出离故。断欲则可超凡入圣”。 守持不邪YIN戒,对当前这种性开放的婚姻局面有着相当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当今经济发达、物质诱惑、利益冲突的年代,人们的婚恋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网络手段的飞跃,有了观念思惟的开放,有了社会容忍的增加,婚恋方式千奇百态,有人同居试婚,有人跨国网恋,有人“丁克”,有人“一夜情”,有人“包二奶”,有人养情人,有人第三者插足,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增长汹涌而来,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变得异常多彩。现代人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婚外恋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人们对于婚外恋所持的态度,既表现出极鲜明的传统性,又体现出宽容趋势,有些人认为婚外恋作为婚姻生活的一种情感补充,虽不道德,但可以理解。现代人们对家庭的传统功能逐渐淡化,家庭的重要性和凝聚力随之降底,离婚率随之上升,造成离婚的因素大多为第三者插足。这些丑陋恶习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例如家庭不幸、孩子无辜、经济纠纷等家庭矛盾。如果我们人人持不邪YIN戒,坚守夫妻之道,相互忠实,洁身自好,即能营造出一个家庭美满安宁、社会风气良好的和谐社会。 四、不妄语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守则 妄语是指不真实的话,未见言见,见言不见,不真实即为虚妄,它包括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种。妄语 分为三大类:即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它也有轻重之别。《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云: 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法,自言我是罗汉,向罗汉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舍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谐犯不可悔。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犯下可悔。……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由此而知,你在修行中尚未达到一定阶位,却谎称自己已经得了不净观,证得阿罗汉果了,或是谎称见到佛与诸天与之对话,这就是大妄语,犯了最严重的不可悔罪。如果一个循规蹈矩的高僧大德,即使有神通也不显。佛陀在世时,也不许弟子随便显神通的。若是在生病中说胡话,不算犯罪。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上至国际之间,下到个人之间,经常相互说谎,以求达到各自所需的目的。还有一些素质低下的粗鲁之人,因为一点小事即用粗恶之语毁辱他人,或用恶毒之言诅咒他人。也有一些爱搬弄是非之人,挑拨离间他人感情,扰乱人心,挑起是非争端,实为杀人不见血的罪魁祸首。另有一部分轻浮无礼之人,用花言巧语讲不正经的话,或出言戏弄,信口开河,以为取乐。特别是在这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只要你发布一则信息、一个广告,马上就能传遍世界。我们身边随处可以看到一些虚假的宣传广告、夸大其词的技术项目、名不副实的热销产品,我们无时都处在充满妄语的氛围中。此外,我们有时不得不讲妄语,比如,病人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查出病人得了癌症,为了照顾病人的情绪,也鉴于有效配合治疗,医生不得不说谎,告其是无关紧要的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够康复。因为大多数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的,只要听到癌症二字立马就会瘫痪,从此一蹶不振。因此说,这种善意的谎言,也即为佛教所说的方便妄语,不为犯罪。 面对当今社会缺乏诚信、你诈我骗,更需要守不妄语戒,要做诚实之人,说话要真实,乃至说笑话也不能打妄语,所以说“君子不戏言”。我们一定要说真语、实语,依事而说,依理而说,决不违反事理。创造一个十分祥和、无比美妙的和谐社会。 五、不饮酒是保持头脑清醒心境平和的重要保障 五戒中的前四戒为性戒,只有不饮酒戒为遮戒。酒既不是荤,又不杀生害命,但酒能使人昏迷沉醉,由于酒精的刺激,使人大脑冲动、失去理智,最能使人犯罪。《萨遮尼乾子经》中说:“饮酒多放逸,现世常愚痴,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诃。来世常暗纯,多失诸功德。是故黠慧人,离者饮酒失。”就是说,若人饮酒,酒则纵逸惑逆昏乱,愚痴无有智慧。酒能乱性,诸多坏事、恶事多是由饮酒引发的,所以佛教也将此作为禁戒之列。在小乘律论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迦叶波佛时,有一位五戒信士,平时持戒清净,有一天从远处回来,口渴难耐,误喝了一碗酒,不料酒性发作,正在此时,见到邻居家的一只鸡走进他家,他便将其杀掉佐膳。邻女来寻鸡,他看到邻女长的有几分姿色,还将她强奸了。事后告上公堂,他又支吾其词,不肯招认。正是由于他误喝了一碗酒,连续犯了五条戒。因此,佛经《萨婆多论》以为此戒极重,认为饮酒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因酒醉而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所以经律中把酒譬喻为毒药。 《十诵律》中云:“饮酢酒、甜酒、若麷、若糟、一切能醉人者,随咽咽波逸提。”“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不犯。”因此,对那些能醉人的酒不要饮。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喝了酒的人,不是胡言乱语,就是打人骂人,甚至杀人放火,丑态百出,有的还因喝酒诱发诸多严重疾病,也不乏有贪杯醉死之人。尤其是喝了酒不要开车,否则危害更大,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喝了酒开车所造成的,所以,酒后驾车也被列入国家法律禁令之内。《四分律》列举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等等。佛教认为,不饮酒能得许多好处。酒成了败乱道德的恶源,令一切人心生颠倒,失慧致罪,所以,佛教不仅禁止自己的信众饮酒,而且禁止教人饮酒,不得操持、沾染任何酒业、酒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中说,在家居士不得做沽酒的行业,这一行业被视为不道德的邪业,为之必得恶果。 为了保持头脑灵敏,为了构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都要持不饮酒戒,此戒最容易守持,但要做到终身不犯也需毅力。 《大智度论》中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由此可见,我们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人人能够奉行五戒,一方面可以制止外界的恶行,另一方面还可净化内心的善行。佛教五戒中的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爱心奉献、造福人民等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2]正藏经(31册)·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