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略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
  佛教三学,即戒、定、慧,乃修学次第,以戒学为基础,持戒修定,依定发慧。三学之中,戒学为首,可知戒在佛教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戒律是约束、规范信众,特别是出家信徒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佛教“净化自身”、“利益人群”的基础。在今天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讨论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意义犹大,可以为道德的、法律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拟从戒律的根本精神、基本内容、实践途径来探讨戒律的现代意义。
  1、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佛教三藏之律藏内容繁琐复杂、文字艰深晦涩,不仅让在家人却步,也让出家人难以把握。这也许是律学不兴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理解和把握戒律精神及戒律精神和现代社会发展宗旨的一致性成为弘扬律学的基本前提。
  佛教戒律精神是什么?这似乎似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的确是理解和践行戒律的基础。佛教戒律的精神根本来讲是止恶作善。据佛典记载,佛陀初布道十二年,僧众清净和合,并未制戒,只是以说“七佛通戒偈”的形式鞭策激励僧众(三藏经典中经常提到的“七佛通戒偈” 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则诸佛教”,就是这种止恶作善精神的集中体现),如《四分戒本》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清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以后广分别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亦云:“从初正觉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无有过失,未生疮疱。世尊为诸弟子说略别解脱戒经曰: 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修。遍调于自心,是则诸佛教。护身为善哉,能护语亦善。护意为善哉,尽护最为善。苾刍护一切,能解脱众苦。善护于口言,亦善护于意。身莫作诸恶,常净三种业,是则能随顺,大仙所行道。”以上《四分律》和一切有部律的记载反映出佛陀未制戒时,警醒僧众的偈语是以“诸恶莫作”的止持(消极性言)和“众善奉行”的作持(积极性言)两方面而言。
  后因僧团扩大,弟子根器不一,有作不净行,佛陀才制立学处,即制戒,才有了戒律。“戒律”一词,依律藏梵音译者有四种:⒈ 尸罗,本义为“清凉”,汉译为戒。《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大智度论》:云:“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⒉ 毗奈耶 ,又称“毗尼”,本义为“灭”、“调伏”、“善治”等,汉译为律。《四分戒疏》云:“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 但亦有人认为,灭、调伏才是正翻,而“律”则属义译者。经律论三藏中多以毗奈耶名律,故称呼律藏为毗奈耶藏。⒊ 波罗提木叉,本义为“别解脱”,专指对身戒(主要三种:杀、盗、YIN)及口戒(主要四种: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而定的外在行为上的解脱,有别于针对心意或精神的戒法,故名为“别解脱”。 波罗提木叉除名戒外,该词亦指列纪戒律项目之书(戒本),在布萨(每隔半个月举行的僧团集会)之日,于僧众前宣读各条文的规定,以令比丘忏悔思过。⒋ 优婆罗叉,又译为“优波罗忏”者, 义亦为律。《四分律》云:“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大乘义章》云:“优婆罗叉,此翻为律。”以上四种名称,所指对象和意义基本可以互通,反映出“戒律”一词的基本涵义即是止恶作善。
  以上说明:佛陀最初说法不制戒(只是以说“七佛通戒偈”的形式鞭策激励僧众)到“如来制戒” (“戒律”一词的意义)的本怀均通贯止恶行善的精神。“七佛通戒偈”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正如唐代湛然所言:“过现诸佛皆用此偈以为略戒,遍摄诸戒,故名为通。”[1]
  止恶行善不仅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同时也是佛教作为宗教入世关怀(弘法利生、奉献社会、共建和谐)的坚实基础。佛教戒律止恶行善的精神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的体现,也是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的根本所在,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它曾经规范并提升过人类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对今天这个物欲充斥的社会有着更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2、佛教戒律的基本内容及现代意义
  佛教戒律作为规范、约束僧众及僧团的行为准则,其内容繁多(出家众仪律更为琐碎),从五戒到八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但就“七众” (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之戒概而观之,基本内容仍是五戒,其分别只是在比较不重要的戒条数目的多寡而已。
  在巴利文《长阿含》的一部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足以说明:五戒不仅是出家和在家众行为规范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大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经中记载:佛陀留居王舍城时,有一次进城化缘,看见—位奉行婆罗门教晨间仪式的在家人向六方(四方和上下)呼号礼拜,头发衣服都是湿的(在礼仪林浴之后)。佛陀问他作什么,他说父亲临终嘱咐要他奉行这个仪式。佛陀说礼拜六方不是这样做法,而是应当尊敬父母、老师(法师、长老、和尚等)、妻子儿女、朋友和仆人、沙门与婆罗门,这才是六向(东南西北上下)。为了准备自己搞好这六种关系应当遵守下列戒律:首先他必须放弃四恶行,第二决不要经由四恶道做坏事情,第三决不要沉湎于六漏厄丧失财产,所以他应当避免这十四种邪恶。然后佛陀详细作了解释。其中的四恶行是违反四种主要的道德和社会原则,即五戒中的杀生、偷盗、邪YIN、妄语。如著名佛教史学者渥德尔所说:“我们注意到基本社会准则的制订是出于佛陀一切社会教导中所固有视众生如己的考虑。”[2]佛教戒律不仅仅对出家的、苦修的、出世的,同时也是社会的、道德的、伦理的,是世间社会调整信众与非信众之间,僧俗大众与世俗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佛教戒律的基本内容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其中前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原本是印度社会大众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如前面提到在巴利文《长阿含》经中记载的故事),按照佛教戒律性质讲即为“性戒”( 另为“遮戒”。所谓性戒,即杀、盗、邪YIN、妄语自性是戒,本已违犯道德法律之罪,不待佛制故名性戒)。印度其他宗教亦有五戒的规定,与佛教的五戒相比,前四戒几乎全同,唯有第五条不饮酒戒,是佛教的特色(因为佛教戒律不仅有“性戒”亦有“遮戒”。所谓 “遮戒”, 遮即遮止,如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余之律仪,故名遮戒)。佛教传入中土,其戒律亦本土化,用儒家的五常比附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智,不邪YIN为义,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礼),道教五戒(戒杀、戒盗、戒YIN、戒妄语、戒酒)从形式到内容更是吸取佛教的基本戒律。[3]这说明佛教的五戒完全被中国传统社会所接受,成为中国社会大众道德规范的基础和共通原则。
  五戒不仅是佛教戒律的基础,也是世间社会人伦道德的基础。五戒之首的不杀生戒(西方宗教“摩西十诫”有不可杀人诫,仅及于不杀“人”),及于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一切有生之物,对生命的平等尊重扩展到生物界中的一切有情之物。佛教认为杀生是非常严重的罪恶,称波罗夷罪,即十恶不赦之罪。不杀生戒是佛教教人慈悲和仁爱的前提,在早期佛教的经典中,佛陀就认为,如果幸福社会将会恢复,不管有无佛教,五戒这样的道德原则一定要盛行,最根本的原则必须树立,其他原则似乎都可由之而生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戒杀生”,对财产护持和贪恋即要“戒盗取”、对婚姻家庭的尊重就要“戒YIN欲”、与人诚实不欺即要“戒妄语”、醉酒犯恶行就要“戒饮酒”。 由此可见佛教对生命对人伦道德的教诲是殷重而深远的,五戒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维系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尤应遵循的普世价值和正命原则,不论时空如何变化,人们都应当遵守,而且必须遵守。
  3、佛教戒律的践行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及内容在实践中的推行是戒律落实的关键。佛教戒律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受戒、持戒、犯戒、舍戒等方面,而通贯践行的原则是内心的反省,强调自律、重视集体教化。虽然这些践行纯属针对七众弟子,但对世俗社会仍有启示作用。
  佛教任何戒(包括五戒、八戒、五众出家戒及菩萨戒)的授受,均有一定的资格审查和仪轨。这样可以保证僧团信徒的资质,同时也体现受戒的庄严和审慎。这对于世俗社会团体在吸纳成员方面颇多启发。对于持戒,佛教强调自律(“自净其意”),同时十分重视集体的力量,以达到“毗尼清净”。如布萨说戒(每半个月说波罗提本文)、每年夏安居后的“自恣”(鼓励他人举发自己的过错)制度、犯较重的罪须通过“羯磨”程序以忏悔……等等,以此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强大的集体教化作用。在这种集体力量所形成的气氛渲染和环境笼罩下,个体受到集体的督促,较易起到持戒的效果。对犯戒的处置,除了极少数大罪(如四波罗夷)必须摈出僧团外,佛门弟子犯了任何戒条,只要透过“忏悔”程序,便可回复清净之身;如属比丘及比丘尼,亦恢复其僧权。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罪条,只要自己内心切实自悔一番即可。佛教戒律的处罚,如劳政武《佛教戒律学》中所说:是最彻底的“教育刑主义”,也是最文明的教化方法。这比起世俗国家的刑罚不能脱离暴力的“报复主义”或“威吓主义”,不可同语,尤其,比起西方一些宗教(如中世纪的耶教),对犯戒(如异教信仰)者可以判处以火烧死之刑罚,佛教对犯戒的忏悔处罚真是最文明的了。[4]与受戒的谨严审慎相比,舍戒(五戒、八戒、菩萨戒等不欲遵守而舍弃,或出家众还俗)极其简易,只需内心向自己说舍戒便成,出家人至多向任何一个人说舍戒也成。这种“入则郑重,去则自由”的方式,是其他宗教团体或世俗任何团体(自国家、政党到社会各种团体、乃至非法团体)中少见的。
  佛教戒律的践行体现了佛教绝对尊重个人意愿、重视内心自省的精神,即使集体教化,即使庄严慎重的仪式,仍是希冀在个体的内心世界激起某种震撼,从而达到内心自省、行为自律。“在佛教中,宗教和道德律是一致的。”[5]佛教戒律的践行重视自律、强调内心反省以及外在督促,充满彻底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开放自由平等的精神,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4、结语
  总之,佛教戒律随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无论世事如何迁流,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内容以及践行方式不仅是规范僧众的原则、组织僧团的基础、弘扬佛教的命脉,也是建设安定和谐的现代社会可资利用的资源。
  正如台湾圣严法师在一项以佛教戒律问题为主旨的国际会议中所说:“今天来谈以戒律为依据的佛教伦理,并非主张全盘遵守佛世所制的戒律条文。而是希望循着因果和因缘的理念,加上戒律所规定的伦理原则,配合着佛法的推广,使得我们今日乃至今后的世界人类,都能生于更和谐、更健康、更安定、更繁荣、更有安全保障的社会环境。”
  注释:
  [1]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4。
  [2]英﹒ 渥德尔:《印度佛教史》(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70页。
  [3] 关于五戒与五常的研究,可参考圣凯《论儒佛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佛学研究》2004年1期。
  [4]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92页。
  [5]英﹒ 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6页。

 
 
 
前五篇文章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妙法唯识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

圣凯法师: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

三自性与唯识中道义

 

后五篇文章

略论《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

戒YIN - 守身之要

戒律的价值观初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