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XC法师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家发心出家有种种的因缘,都是非常的难得。《佛说出家功德经》讲述一位王子的出家因缘:毗舍离国有一位王子叫鞞罗羡那,贪着五欲享乐,佛对阿难说:“我知此人贪五欲乐者,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阿难就去告诉王子,王子说:“我当出家!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到第七天,王子害怕死后堕落,去求佛出家,清净持戒,一日一夜后果然就死了。阿难问佛,鞞罗羡那比丘死后生到哪里?佛说:“此鞞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厌世出家……成辟支佛。”又说:“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大宝集经》也说:“舍利弗,菩萨成就一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谓一法?是菩萨应当乐学不动如来为菩萨时,本所修行立弘誓愿:我当所在生处初生之时,若不出家,则为欺诳十方诸佛。如是舍利弗,是诸菩萨应随顺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处皆悉决定舍家出家。何以故?而诸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舍利弗,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叹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若菩萨常乐出家,获得如是十种功德。是故舍利弗,菩萨志求菩提、欲度众生,常当出家。是名菩萨成就一法。”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说:“诸法欲为根本。”譬如说我们内心里想要一支好的钢笔,一块好的手表,一台好的电脑,就会想方设法去买,去借钱或让别人寄钱过来等等,把电脑、手表买回来后,我们会很认真地收藏保管,生怕它丢掉。而我们在出家学佛的路上,在寺庙里面,对于佛法是我非常需要的,善知识、同行道友是我非常需要的这个概念,却很不容易培养起来。师、法、友在自己心里面可能还没有一部笔记本电脑重要,没有一部手机重要。久而久之,我们内心里面就没有佛法的影子,没有善知识、同行善友的概念,心里面有的只是无明、只是无知、只是黑暗,如果这样的话,何必要到寺院里来受苦,何必要穿这身衣服,又何必名为出家人!

  所以,一开始出家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我为什么要来寺院?为什么要读佛学院?出家的目的何在?然后要怎样出家、怎样学习?有人也许会说我自己学,如果自己学的话,那你在家也可以学,能不能学得下去?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我们学佛法干什么?学佛法有什么好处?学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帮助?我们学佛法不是为了要在现世生活当中过好日子,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三世诸佛都是以苦为师,他真正体验到人生是痛苦的,真正体验到世间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看破。世间上面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痛苦本身是痛苦,快乐很快过去,也会变成痛苦,《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说:“死皮筋作乐,令众有欢喜,无常急若轮,智者知非乐。……一切璎珞等,庄严身受重,作舞动形躯,皆是虚诳摄。歌咏作戏者,譬如号叫声,此等皆无常,思之有何乐?……树若欲倒时,枝叶不相济;死时亦如是,受用不能救。”我们对这个世间的真相能真正地认识清楚,内心里面就会觉得世间上的一切都不值得留恋,都是痛苦的,就不会去追逐世间上的五欲六尘。所以,我们常常谈到要弃舍对现世种种快乐幸福的追逐。如果我们出家人,还是天天去追逐世间的利益和快乐,就跟学修佛法的目的,跟自己的初发心相违背。《大庄严论经》说:“禁制于恶马,禁制名善乘,不制名放逸。居家名牢系,出家为解缚。汝既得解脱,返还求枷锁,牢缚系闭处。……出家之标相,心与相相应,为不相应耶?”我们只有认识到世间是无常、痛苦的,才会真心信敬三宝,真切想到要去持戒修善。《法苑珠林》讲述一个故事:“昔佛涅槃一百年后有阿育王,信敬三宝,常作般遮于瑟大会。王至会日香汤洗浴、著新净衣,上高楼上四方顶礼,遥请众僧,圣众飞来凡二十万,王之信心深远难量,见诸沙门若长、若幼、若凡、若圣,皆迎问讯、恭敬礼拜。时有一臣,名曰夜奢,邪见炽盛,无信敬心,见王礼拜而作是言:王甚无智,自屈贵德,礼拜童幼。王闻是已,便敕诸臣,各遣推觅自死百兽,人仰一头,唯使夜奢独求人首,得已各敕诣市卖之。余头悉售,夜奢人头,见者恶贱,都无买者,数日欲臭,众人见已,咸共骂辱,而语之言:汝今非是旃陀罗人、夜叉罗刹,云何乃捉死人头卖?夜奢尔时被骂辱已,来诣王所而白王言:臣卖人头反被骂辱,尚无欲见,况有买者。王复语言:若无买者,但当虚与。夜奢奉教,重赍入市,唱告众人:无钱买者,今当虚与。市人闻已,重加骂辱,无肯取者。夜奢惭愧,还至王所,合掌白王:此头难售,虚与不取,反被骂辱,况有买者!王问夜奢:何物最贵?夜奢答王:人最为贵。王言:若贵,何故不售?夜奢答王:人生虽贵,死则卑贱。王问夜奢:吾头若死,同此贱不?夜奢惶惧,怖不敢对。王即语言:施汝无畏,汝当实答。夜奢惶怖,俯仰答王;王头若死,亦同此贱。王语夜奢:吾头若死,同此贱者,汝何怪我礼敬众僧?卿若是吾真善知识,宜应劝我以危脆头易坚固头,如何今日止吾礼拜?夜奢尔时闻王此语,方自悔责,改邪从正,归敬三宝。”

  《六度集经》也说:“寿命甚促,无生不死,宝非己有,数致灾患,不如布施以济贫乏。世荣虽乐,无久存者,不如弃家,捐秽浊、执清洁,被袈裟、作沙门。……人命至短,恍惚无常,当弃此身,就于后世。无生不死,焉得久长?是故当绝悭贪之心,布施贫乏,捡情摄欲,无犯诸恶。”

  人的生命很有限,很无常,甚至年纪轻轻就死去也是常有的事,谁也不知道死亡哪一天会到来,所以要“念死无常”。这个无常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挂在心里,要时时想着可能我今天会死、晚上会死、过一个小时以后会死,这才叫作“念死无常”,不是说把这个“无常”读一遍,而是你内心里真正有死亡无常的感受和恐惧。《六度集经》说:“人命譬若织机经缕,稍就减尽,天(人)命日夜耗损若兹,忧多苦重,焉得久长?人命譬若牵牛市屠,牛一迁步,一近死地,人得一日犹牛一步,命之流去又促于此。人命譬若水从山下,昼夜进疾,无须臾止,人命过去有疾于此,昼夜趣死,进疾无住。”《佛说处处经》说:“佛语比丘:当念身无常。有一比丘即报佛言:我念非常,人在世间极可五十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三十岁。佛复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十岁。佛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岁。佛复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月。佛复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日。佛复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一时。佛复言:莫说是语。复有一比丘言:可呼吸间。佛言:是也。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

  因为无常随时会来临,我们有没有做好面对无常来临的准备?接下来怎么去准备?就是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我们要体会暇满人身的难得,如《龙树菩萨劝诫王颂》说:“如是无常亦非久,无归无救无家室,生死胜人须厌背,并若芭蕉体无实。海龟投木孔,一会甚难遭,弃畜成人体,恶行果还招。金宝盘除粪,斯为是大痴,若生人作罪,全成极憃儿。生中依善友,及发于正愿,先身为福业,四大轮全获。佛言近善友,全梵行是亲,善士依佛故,众多证圆寂。邪见生鬼畜,泥黎法不闻,边地蔑戾车,生便痴哑性,或生长寿天,除八无暇过,闲暇既已得,尔可务当生。”

  我们有什么样的暇满人身呢?《瑜伽师地论》说:“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云何他圆满?谓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其中“胜处净信”是指对佛法有净信心,如《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胜处净信?谓如有一于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得净信心,如是名为胜处净信。言胜处者,谓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间白净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诸清净信,名胜处净信,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浊故。”很多人还没有净信,但既然出了家,对佛法至少有一定的信心,而且通过努力,在寺院中容易培养起净信。除此以外,对“自圆满”的其它四项,我们一般都是具足的。对“他圆满”的前四项,我们不具足,但我们在僧团中,有善知识和善友,大家都经常学修佛法,这四项可以算作随顺具足;而第五项“他所哀愍”,《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他所哀愍?他谓施主。彼于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所谓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这个我们是具足的。大家想想看,我们具备这样的暇满人身有什么难得?就拿平常的情况来看,你能够认识字就很了不起了,世间还有很多人字都不认识;能够听懂法师讲的佛法就非常了不起;你现在在寺里面能够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间学习,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天过堂的时候能够吃到饭菜,早晚我们在大殿里作功课,有人清扫卫生、点香、点灯,把供水、供花、供品都摆得好好的,我们在里面拜佛念经,还有人为你巡逻等等,这需要很多人去护持才能够达成。我们生活在世间,生活在寺庙里,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我们服务,我们每天要吃掉很多的菜,吃掉很多的米,如果没有人供养钱财,或者市场上面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行,市场上能长期提供充足的食品,这要有人去工作,同时社会也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如果社会不安定,经常闹饥荒、闹瘟疫,甚至发生战争,发生动乱,你还能不能住在庙里面安心学习佛法?不要说那么远,若社会治安不好,寺庙经常被偷被盗,经常有恐吓电话打到庙里来,你就不敢住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在这里安住,其实有很多人为我们付出,很多人对我们有帮助,对我们有恩。如果我们天天住在寺里面无所事事,好像佛法学了没有什么味道,这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太不知道“暇满人身”的意义了。

  平时常常有很多居士从很远的地方坐车来到寺院研讨佛法,讨论完以后再坐车回去,他们本身也有工作,但他们对佛法都很渴求。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渴求?因为他们知道做人确实是很痛苦、很不容易,在家要交房租,要交水电费、取暖费、煤气费,小孩子读书、社会上应酬等等都需要钱,那就要去工作,工作也不好找,有时报酬又低,只有拼命去工作!拼命工作不等于能够有好日子过,更不要说若是得了病,还要到医院去花钱诊治。所以他就能够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人生的味道,什么叫做无常,什么叫做痛苦,什么叫做佛法。我们在寺院里住,一切都是现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很多人不知道所有这些都是佛菩萨的功德加持,是希望我们安稳地学修佛法。《大智度论》说:“问曰:若世无菩萨,世间亦有五戒十善八斋、刹利等大姓?答曰: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种类法、居家法,怜愍众生,护持世界,虽无菩萨法,常行世法。以是因缘故皆从菩萨有。……世间诸富贵皆从二乘道有,二乘道从佛有,佛因菩萨有。若无菩萨说善法者,世间无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无有乐受、不苦不乐受,但有苦受,常有地狱啼哭之声。”又说:“释迦文佛本誓:我出恶世,欲以道法度脱众生,不为富贵世乐故出。”《华严经》说:“善男子,我普观察阎浮提内贫穷众生,为饶益故修种种行,随其所愿悉令满足。先以世间珍宝饮食充足其意,复施法财令其欢喜、令修福行、令生智道、令增善根力、令发菩提心、令净菩提愿。”我们若对佛菩萨没有真实的信心,不知道珍惜佛菩萨给我们的暇满条件,自己的生命就会非常苍白,就不会有什么动力,因为不知道做什么,方向目标都是非常不明确的。

  所以,我们出家了就要做好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要向那些佛法学得比较好、修行比较用功、出家时间比较长的法师学习、看齐。《佛说阿含正行经》说:“佛言:诸比丘转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痴者当问慧者,展转相教;问慧者,如冥中有灯火,无得阴构作恶,无得诤讼。”眼睛要往上看,不要往下看,也不要总是看别人的过失。要看别人的长处,看别人的优点,看别人的功德,自己内心里边慢慢就会积聚功德。反过来,你看别人的过失,就把别人所有的垃圾全都装到自己心里去了,自己就成了垃圾筒,这个是很要不得的。《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心生故种种法生。”你是怎么认知问题的,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你的问题。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本身就有很多的角度,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佛法去认知,根据业果去认知,你自然而然就会很好理解,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埋怨自己。《发觉净心经》说:“不求他过,于菩萨乘富伽罗所,有犯罪处而不发觉,于善友家及施主家,不生吝惜,舍离恶言。弥勒,是为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具足四法,于后未来五百岁时,不损不害,当得免脱。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莫于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不著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

  大家年纪轻轻就出了家,都是未来法门的龙象、佛教的栋梁!《阿育王传》说:“诸经皆云:沙弥虽小亦不可轻,王子虽小亦不可轻,龙子虽小亦不可轻。沙弥虽小能度人,王子虽小能杀人,龙子虽小能兴云致雨电雷霹雳,故其虽小而不可轻也。”如果受戒成为比丘,更是七众之首,人天皈依。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信心,要发大心,以后才能够成为修学并进的法师。一开始如果没有这个心愿,没有这样的信心,希望自己要成为一个高僧大德,要成为法门龙象,以后怎么能成呢?因为你毫无准备,没有内在的自我要求,当然就每天得过且过、悠悠晃晃过日子,一个月、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为什么我们同时出家的人,过了二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就不见踪影了,有些人得过且过,而有些人却精进用功,大有成就,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成就不成就,要根据佛法的标准去判断:即内心当中对佛法的体悟,内心里的一种成长、一种承担。我们要有承担心,只有护持常住事业,才能够在这个境界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心灵得到成长。如果没有承担心就不可能成长,只有真正的承担,才会有真正的成长。大家共住在常住,常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肯发心去做。当然诸位已经做了不少,但尽量能够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这才说明我们是一个越来越有用的人。常住需要我们去做事情,在家善男信女需要我们去做事情,社会需要我们去做事情,这说明我们有用,能够给别人带来利益、带来快乐,因为你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人家才会来找你。反过来,你没有那种心,人家自然不会去找你。你帮助不了别人,人家也不会去找你。你功夫不到,虽然想去帮助别人,不但帮不了人,可能还会害了别人,而且还会害了自己。这些都是佛法的内涵,我相信大家以后会体会到。

  所以,我们出家学佛学戒律,就要立志成为圣贤,成为高僧大德,要根据佛陀的教法如理如法去行持,这样的话,自己的生命才会越来越如意,越来越有价值。你不要去看别人怎样、整个佛教如何,每个人造的业,以后每个人自己会去承受。我们现在造什么业,以后就感什么果,我们现在不造业,以后就没有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去造作善业,造作无漏的善业,我们才会得到无漏解脱的圆满果报!

  我们学习佛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按部就班,不能快。太快的话,容易会有反面的作用,欲速则不达。我们常常把佛法比喻成阳光、雨露、空气,或者要喝的水、要吃的菜,因为这些东西能够滋养我们的色身;而佛法则能滋养我们的法身,是我们精神方面最重要的食粮。这些东西我们每天都需要,不是哪一天需要哪一天不需要,如果哪一天没有了,就会有问题。《佛说阿含正行经》说:“常念师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狱中有死罪囚,有贤者往请囚,囚黠慧常念贤者恩。比丘以得道,常念佛如是,念经如人念饭食……佛告诸比丘:道不可不作,经不可不读。”

  就像饮食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力量,佛法让我们的心态能够平静,能够安稳,能够有很多体会,内心里面有力量。内心有力量的话,就能够去承担很多很多的东西,如大地一样,就有力量承载一切;如大海一样,能够包容一切。内心有力量,就能够面对一切境界,在这些境界中不迷惑。因为不迷惑,我们就能够对外在的事情认识得很清楚,这就是常常谈到的善观缘起,也就是对缘起法的通达。究竟通达缘起法,就是证悟空性。缘起法的通达,不仅仅是说我们能看到眼前这些事物的缘起,而是说知道这个因以后会导致什么果,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想要来生比这一生好,希望脱离生死轮回,都需要有相应的因种。我们更长远的目标,也就是佛果,就更需要种成佛的因。比如我们需要苹果、梨、香蕉、茶叶,需要种相应的种子,才能得到这些果实。而且,这些因要种得越早越好,种得越多越好。种正因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分辨不清楚什么是正因、什么是邪因呢?那是因为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在内心当中不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这种行为能够集聚资粮,那种行为会有不好的果报。即使我们造了一些善业,如果没有回向到无上正等菩提,那么有可能它就变成了人天小果。人天小果也可能升天,也可能后世有福报,然而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和归趣。

  但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熏习这些概念,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现在就要多多了解、熏习这些概念。佛种从缘起,接受了这些概念,不断发心,不断去种成佛的种子,这样,我们面对种种境界,都是集聚成佛的资粮。如果没有各种各样境界的话,福德资粮、智慧资粮,都不能得到累积。

  当然,我们第一步学习的时候,肯定是学文字,从文字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我们的成就、成果,也就是教理行果的次第。

  教理行果的第一步,就是要信教。“教”就是说,我对一部经,对一部论,觉得可信,学了之后,对自己有利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样才会去学。然后才能理解这里面到底在讲什么、讲些什么道理。然后我们才会去行,行的时候,一点一滴去对照身心的实践,最后就是成就佛果。

  教理行果说的是信解行证的次第,后面的这些成就、这些结果、这些心得,又要用前面的教理来印证,印证我们的心得、成就有没有偏离佛法。教理行果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次第。

  通常情况下,我们要么处在第一个层次,要么处在第二个层次,就是一般大家都会在“教”与“理”的层次上。文字就是“教”,理解文字就是“理”,这些还比较简单,真正到“行、证”才比较难。而教理行果,最关键的都是在“行”这个部分。如果我们的“行”做不起来的话,我们前面的“信”跟“解”很难落实, “信、解”跟“行”配套,那是很不简单的。

  拿“信”跟“解”来说,我们一天、几天就可以读很多经文,乃至看好几遍。但是在“行”方面,我们可能用几年、几十年都不容易有很明显的成效。要转变一个人的习气,乃至彻底对治,那是非常难的。反过来说,我们只要在一个烦恼上对治有功夫、有经验、有心得,那么在其它烦恼的对治上,也会有经验、心得。同时就是说,去帮助别人、去利益别人,也会有经验。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状态:明与无明,一个光明、一个黑暗。它既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它既有智慧,也有烦恼。学佛就是要让智慧不断得到启发,只要智慧起来,无明黑暗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它们两个刚好是相对的。

  在教理方面说,哪个宗派、哪部经、哪部论、哪个法门是什么意思,这方面讲起来是很复杂的,但是你真正去实践,所有的法门都能够统一,所有的法门最终都趋向于佛果,都是让人成佛,都是让人断烦恼、证菩提,都是一样的;内容都是戒定慧,都是三宝,都是对治三毒,都是闻思修,讲来讲去都能够会通。《华严经》说:“如来自观察,甚深微妙义,随彼众生根,普雨甘露法。为开诸法门,无量难思议,悉归入寂灭,平等真实观。……十方诸世界,一切群生类,善逝智慧海,皆悉能润泽。各各勤方便,修习诸法门,一切修行者,疾得智慧光。”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听闻、思维教理,然后照着去修行、体会,让问题越来越少。刚开始可能没有问题,学一段时间以后,可能问题越来越多;然后呢,慢慢把这些问题去掉;再后,慢慢就会好起来,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不需要说,在几年内就要了脱生死、要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踏踏实实一天一天地学,一天一天地进步。如《修行道地经》说:“菩萨学道……譬如有人少小仕进,始为困贫,转得大富,求为丞尉,遂成令长,进二千石,稍到州牧,四征公卿大臣,转至帝王、转轮圣王、天帝梵尊。为菩萨道次第学者亦譬如是,稍稍发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缚制六情,除去三毒阴衰之盖,向空、无想、无愿之法,至不退转、近成具事一生补处,犹如磨镜,洗治平铁,稍稍令细,遂复发明。”

  我们现在来到寺院出家,信仰佛教,学习佛法,成为人天师表,是可喜可贺的事,但还有很多世俗的观念和习惯需要慢慢改过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在很多“习惯”中度过的。有很多生活的习惯是因为承袭传统形成的,也就是过去人怎么生活,现在人就怎么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社会等等,都是这样习惯性地延续下来,我们也跟着这样做;甚至我们的思考方法、思维模式、语言表达的方式也是这样的。这种习惯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都是在这样一种习惯中度过的。我们上学,希望考得好成绩;毕业以后,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赚很多的钱,在社会上有比较高的地位,让自己的生活比较富足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不断地灌输给我们,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些观念。而我们自己的心力、思考的能力却越来越差,思维也就越来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思维,其目的是要得到什么?世俗社会引导我们的是刚才谈的那些内容。佛教的思考思维是要我们得到什么呢?它是要让我们积聚资粮,让我们解脱,让我们成佛。我们解脱什么呢?解脱无明,解脱烦恼,解脱内在的问题,解脱内心的障碍,然后广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资粮,不断种植成佛的因,慢慢就会成佛。这是佛法引导我们思考和思维的结果,跟世间中人思考思维的是两个不同的结果。所以说,佛法和世间法告诉我们用心的方法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认识了佛法,出了家,成为了僧团一员以后,下一步要怎么走,应该都很清晰。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准备怎么做、怎么思考,因为只有经过你的认真思考抉择以后,才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才能改变习惯。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没有做过明确地判断,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有意义,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有意义。因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心思维到这样做有功德、那样做有过失,而去选择做与不做,有过失的要防范,有功德的要去多做。

  当然,我们有没有这种能力去思考、抉择,也是需要考虑的。社会上不学佛的人,内心中没有那种力量,不能判断孰是孰非。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和不断增长这种思维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来越清楚,如何来认识自己生命的问题,如何来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来创造更加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

  我们怎么来思考,怎么来思维,才能得到这些佛法的结果?思考、思维、观察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特点,智慧是以心来进行系统地、深入地思考与思维。我们内心要做到非常系统、深入、清净、正确地思维佛法,需要专注的力量、禅定的力量。要获得专注、禅定、一心不乱的功夫,必须要靠戒律,如《大智度论》说: “戒为捡粗,禅为摄细。复次,戒摄身口,禅止乱心。如人上屋,非梯不升,不得戒梯,禅亦不立。复次,破戒之人,结使风强,散乱其心,其心散乱则禅不可得。持戒之人,烦恼风软,心不大散,禅定易得。如是等种种因缘,是为持戒生禅波罗蜜。”戒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信心,如《解脱道论》说:“云何破波罗提木叉法?谓无惭无愧,于如来离信。”《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信能为诸善根本,无有善品离信而成。”我们在学佛法的过程中,只有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学会不断地放弃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观念、片面的思想、错误的认识,善于接受佛法清净的、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正确地思考、抉择,然后影响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然的话,我们一定会在世俗社会的生活、工作、思维的习惯体系当中循环,无法出离,烦恼障与所知障也就会越来越重。

  所以,修学佛法首先是要培养我们的信仰,培养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何为三宝?佛是圆满证悟宇宙真谛,并要救拔一切众生的人;法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僧是根据佛陀所讲的法而成立的僧团。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些出家人行为不如法,但是“佛法僧”的本意是清净的。

  那么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信仰?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

  首先要把自己原来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什么原因呢?世间所有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具有染污性,可能还会成为生死轮回之因,甚至有些还是世间动乱纷争之因。所以说我们在世间上所接触到的、自己所拥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错误的。而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净法。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世间上这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如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依文解义不可会道……隔小于大不可见道,执秽为净不可知道。”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可以从行为所引发的其它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但是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法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愆、不造新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无边的恶业。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被允许存在,被认为是合理的,佛法的观点并不如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很局限的。如《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讲:“王白佛言:如佛所说十方贤圣明达众生因缘果报者,我父先王奉事外道,随持禁戒,绝于酒肉、五辛葱蒜,供养梵天、日月水火,常行布施,求梵天福。年年常用千头乳牛施婆罗门,计四十年四万头牛,诸婆罗门食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味。如斯功德,生何天也?愿佛垂哀,分别教示,令诸行者普得闻知。佛告王曰:前王果报,今在地狱。所以者何?不值善时,不遇善友,无善方便,虽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亡失也,罪后毕时,方当受福。大王当知,夫人修福不与罪合,不共合故。要须方便,令得灭罪。何谓方便?谓善知识。何谓善友?谓正见人,是为善友,常以正教,调伏其心。……王白佛言:……如世尊说,祸福不同。我先帝大王,有何恶业,受苦报耶?佛告王曰:先帝大王有六种罪。何谓六种?一者傲慢妒弊,事无粗细便起鞭罚,不忍辱故;二者贪爱宝货,断事不平,致令天下怀怨恨故;三者游猎嬉戏,苦困人民,伤害众生所爱命故;四者禁闭宫女,不得从意,受大苦故;五者耽著女色,得新厌旧,抚接不平,致怨恨故;六者畏婆罗门,偷食酒肉、五辛葱蒜,恐被呵责,行诈伪故。是为六事罪业因缘,生地狱中。”

  第二,从我们的生命历程来看,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也就是说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要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不易得力的。

  我们信仰的理念建立以后,第二步才能谈到学习佛法的义理。前面这些没有建立的话,学义理是非常空洞的,学来学去不会有一个很强的真实感。

  义理要怎么学呢?首先,学习佛法义理要着意跟自己的行为配套,就是“解”和“行”要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呢?在社会上,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发展业务,肯定要研究理论。但理论是为公司企业发展服务的,如果太超前、太空、太大,反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治理国家、治理企业,要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佛教的团体也是一样,我们所学习的教理要适合于出家众、在家居士用功修学,用佛法不二的义理来指导我们实践、行持。

  其次,要依靠团体,在团体中学习、体会和实践义理。我们常常觉得理论太高深,太玄妙,容易造成佛法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是很划不来的。所以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和合,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对别人的意义和作用。反过来说,自己也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心得、经验,知道如何叫做自利利他、自他不二。只有通过这种利他的过程,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样,自己用功修行的路子也就一路畅通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菩萨摩诃萨……应远离诸恶知识,世间不善及恶名闻由恶友生。诸善法利、名闻福德,皆因善友之所生起,以依善友、受持净戒庄严法身。” 《瑜伽师地论》说:“毗钵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又依善友之所摄受,于所知境真实性中有觉了欲,依尸罗圆满之所摄受,于增上尸罗毁犯净戒现行非法坏轨范中,若诸有智同梵行者,由见闻疑或举其罪,或令忆念,或令随学,于尔所时堪忍讥论;又依所知真实觉了欲故,爱乐听闻,依乐闻故便发请问,依请问故,闻昔未闻甚深法义;数数听闻无间断故,于彼法义转得明净,又能除遣先所生疑;如是觉慧转明净故,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能见过患,深心厌离;如是厌心善作意故,于彼一切世间盛事不生愿乐;彼由如是于诸世间增上生道无愿心故,为欲断除诸恶趣法,心生正愿,又为修集能对治彼所有善法,修集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为欲证得彼对治果,亦为自心得清净故,心生正愿。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如先所说渐次能令解脱圆满。”

  总之,我们已经出家,要多体会世间无常苦,珍惜出家暇满身,但又不能着急乱来。要发起正精进,依循信解行证的次第稳步学修,逐步放弃世间概念,观察体会三宝功德,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依靠团体,努力学习、实践佛法,内心必定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喜乐,也越来越能住持佛法,自利利他,不负为人出家一场。

 
 
 
前五篇文章

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受相应

《禅》发刊词

《梦东禅师遗集》序

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一单元:诸天相应

阿嵯耶观音影像之谜

 

后五篇文章

宋道发:观世音菩萨感应初探

天竺旧事——佛涅槃地的现代鸟巢禅师

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二单元:天子相应

基因筛检下的堕胎议题与佛教伦理争议

常慧--持戒为悟道的资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