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大乘善知识的标准 |
 
大乘善知识的标准 合格上师的重要性 在藏传佛教中,特别看重上师。藏传佛教徒在念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前,都要加诵“皈依上师”。但这并非是说藏传佛教有四宝,而是说上师是佛法僧三宝的具体体现,是抽象三宝的总聚体,是现实三宝的代表。 在藏传佛教各宗各派、显教密法中,都极其重视上师的作用。但这并非藏传佛教所独创,而是佛教一致的优良传统,只不过这种优良传统,由于各种原因,在汉传佛教中已经式微,甚至逐渐湮没,惟独在藏传佛教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继承罢了。 佛经中说,如果没有上师,甚至连佛的名字都无法听到,更不用说佛法了。因此无论是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还是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都把亲近、依止上师法作为开篇首要之法。在金刚乘密法中,上师的地位尤为突出,因为密法认为,上师是加持的源头,是成就的根本,如果轻视上师,无论如何刻苦修炼本尊密法,都将一事无成,毫无成就。在很多唐卡佛像中,比如千手观音、四臂观音等,头上都有一个很小的阿弥陀佛头像,这就是敬重上师的象征。在如法绘制的弥勒佛唐卡中,头上也饰有一个小塔,同样是象征敬重上师之意,因为这小塔代表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的上师。 现在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藏传佛教的内涵,见到如此重视上师,就误解藏传佛教是个人崇拜的宗教。其实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即使世俗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无一不是依赖老师的教导,何况对于内容深广抽象的佛法,如果没有老师的亲自指导,怎么可能完整获得成就呢?当然,并非随便拜一位上师,就可以达成所愿,在显密佛法中,对各自的上师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在拜师前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那么可怕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莲花生大师曾经说过,如果不经缜密观察,而轻易随便拜师,就象吞饮毒药一般。因此在这里介绍一下合格上师的标准,以便读者在以后有机会拜师的时候,作为参考,不致误入歧途。 显教大乘上师的标准 拜师如就医,如果恰逢良医,则药到病除;如果碰到的是庸医,非但病痛难以治愈,尚有丧命之忧。而且在佛法看来,即使遇到庸医,也仅仅是此生生命的终结,如果拜到不合格的佛法老师,那么损失的将是生生世世的幸福!因此在选择佛法上师的时候,不能重视名气、地位大小以及徒众的多寡,应该严格依照经论中所提供的上师标准,加以观察和选择。 对于显教大乘上师的标准,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有很好的归纳和界定。这就是大乘上师十德: 1.戒律清净 戒律本意是“调伏”的意思,即是调伏狂放不羁的粗野内心,使之柔和慈善。无论上师身份是僧是俗,都要遵守相应的戒律。如果是出家比丘,则要遵守250条比丘戒,如果是在家居士,则要遵守五戒、十善、菩萨戒等相关戒条。戒律是品德的保证,是高尚情操的最低底限,一个不遵守戒律、肆意妄为的人,是不堪作为佛教大乘上师的。 2.具足禅定 普通凡人的内心,大都狂躁不安,各种妄念,如奔腾的瀑布,难以安静止息,所以世人都将之比喻为“心猿意马”。作为佛教的上师,则必须修习禅定,让内心平稳安定,只有当内心极度寂静,通达一切真理的智慧之日,才会冉冉生起。就如只有平静的湖面,才能映射出清晰的影像。佛陀曾经在《四十二章经》中说过:“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意思是如果能随愿把内心置放一点,则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反观世俗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因此,产生胜义智慧的载体——禅定的获得,也是大乘上师必不可少的条件。 3.具足智慧 佛教被称为“智慧的宗教”,说明佛教是崇尚知识、注重智慧的宗教,因此智慧的具足,也是大乘上师的必须条件。在佛教中,智慧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分别思维的世俗智慧,一种是无分别思维的现观直觉智慧,后者必须在有禅定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这里所要求的智慧是指前者,即能分辨是非善恶的智能、知识含量以及理论素质等。 4.德才超胜 这是说上师的品德、学识等一定要高出弟子,如果上师的德才比自己还低,则没有跟他学习的必要。在《亲友书》中说:“拜低劣者为师,结果是自己跟着堕落;拜相等者为师,自己毫无进步;只有拜高尚者为师,才能有所裨益。因此应该拜德才超胜者为师。”正如世人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5.勤奋努力 这条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上师自己要勤奋修持、努力实践。佛法不同于世间知识,不能光说不做,必须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因此作为大乘上师自己要精勤修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二是上师要勤于教导,奋于利众。以佛法、善行敦促弟子,诲人不倦。 6.学识广博 弥勒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说过:“即使是大菩萨,如果不学习五明知识,也难以成佛!”因此无论是自修还是育人,上师都要掌握五明知识,尤其是内明——佛教三藏法典的知识。 佛教的三藏典籍,约八千余卷,可谓卷帙浩瀚,博大精深,加上佛经原典都是佛陀应当时弟子根基的散说,又有了义与不了义等区别。因此,不掌握佛教的总体精神和基本原则,很难正确认识佛教教义。只有通达了“深观”以及“广行”的各种教法,才能毫无错谬地解释佛经。因而在藏传佛教的传统教育中,都是先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来学习《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以及《俱舍》等五部经学。 7.通达“真实” 这里的“真实”是指佛教中独有的“无我正见”——人无我和法无我,也是区分佛教和非佛教的四法印之一——“诸法无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佛教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各种条件聚合的存在,他们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本质。比如水,当温度等条件产生变化的时候,他们的存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作用也跟着产生变化。虽然水没有固定的独立不变存在本质,但水有水的作用,冰有冰的作用,丝毫不会紊乱,这就是佛教的“缘起性空”学说,也是佛教最高的哲学——无我哲学。这里的“我”并非你我他的我,而是指事物独立不变的本质,佛教不承认这种独立不变本质的存在,所以称为“无我”、“空”。这是从观察真理、胜义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世俗谛、现象角度来说,佛教也承认世俗的我与事物都存在,不了解佛教者总说佛教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是对无我哲学的最大误解(有关无我空性方面的详细解说,请参看《趋入空性正见之阶梯——菩提道次第广论·观章直解》一书)。 但在佛教哲学中,对于无我的讲解有四家学说,小乘两家是有部和经部,大乘两家是唯识和中观。其中以中观为最高思想。作为大乘显教的上师,最好能够直觉现证这中观空性,最起码也要在理论上通达。因为无我空性是彻底斩断轮回绳索的利刃,若不具此,自己尚且无法脱离轮回,如何有资格教导弟子呢? 8.爱心育人 慈悲爱心是佛教徒应该具备的良好素养,特别是学习大乘佛教者,更是应该培养“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的菩提慈悲爱心。作为大乘佛法的上师,自然要有慈悲爱心。如果缺乏了慈悲爱心,那么讲授佛法、授徒育人都成为牟取名利的工具,就会出现贪财卖法,穷人学不到佛法的可悲局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佛法的上师,还是世俗的教师,都应该以育人为己任,不看重弟子、学生的出身贫富,这样才能为人师表。特别是大乘显教的上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心,忘我地教育弟子。就象西藏一位嘎当派的大师慬哦瓦所说那样:“虽然我讲说了很多佛法,但从未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因为众生都还在苦恼当中!” 9.具备耐心 由于人的先天智力、生存环境、思想素质以及习性喜好等不同,接受佛法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作为上师应该具备授课的耐心。对于根器好的弟子固然能欣然传授,但对于智能低劣的弟子同样应该具备百问不厌、诲人不倦的耐心。如果不具备耐心教导这个优秀的品质,下根弟子也很难从上师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 10.善于解说、教导有方 这是说上师应具备良好的文字语言和逻辑思维功底,能根据弟子的根基情况,因材施教,巧妙地把佛法的义理传授给他们。上师自身虽然具备多种功德,但如果不善于传授,弟子同样无法得到良好教育。 以上十条是经论中所要求的大乘显教上师的传统标准和条件,但在现今时代,想找到完全具备以上资格者甚为不易,如果难以寻觅到具备此条件的上师,那么最低底限也要找到具备下面两点的上师: 1.看重他人超过自己 这是说要具备慈悲爱心。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只有看重他人超过自己,才会具备慈悲爱心。一个自私自利、执著自我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生出真正的慈悲爱心。如果珍爱自我,轻视他人,那么跟普通凡夫并无区别,也就不值得去依止学习。 2.看重后世超过现世 这是说要重视戒律。一般人营营逐逐无非为了现世的安逸享受,而佛教最基本的戒律目的就是防止后世堕落。只有目光远大,不看重眼前蝇头小利者才能为了后世大计而遵守戒律。一个目光短浅、贪图现世享乐者,必定无法清净持守戒律。按照佛教的说法,包括蝼蚁在内的低级生命也是在追求眼前的利益。如果一个人只是注重现世享乐而无视后世的存在,那么他就不堪作为大乘显教的上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