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禅定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禅定

  佛教智慧归一于禅定修持

  一、 闻慧

  法器三过

  教如果行者(在此喻为法器)去亲近一位仁波切(Rinpoche;梵文-Maharatna-珍宝)(译按:英文笔录者以梵文作注解不能完全表达其义。“仁波切”乃藏语,为藏传佛教对地位崇高的转世僧人、或被公认为具德的修行人、上师的尊称,义为:他是人中最为珍贵稀有者,可以利乐无量的众生。)以求领教导,他应该要努力避免犯了下列的“法器三过”:

  · “覆器”:表示这个人在心理上是完全的颠倒。尽管他好像人在大堂听法,可是他只是坐在那儿,什么都没听进去,听完了也不比未听前更有智慧。他没有专心,所以他的闻慧非常的薄弱,完全没有开展。若行者能以习定为主要,闻慧一定会增强,而且较易学习。

  · “不净器”:这种情况是指闻法的人把佛法和一些错误的见解混淆不清,此种人缺乏净信。即使在听佛法时,此种根器还是夹杂印度教或基督教的想法。一个人应当善护习定,否则,何以获得净信的果?

  · “漏器”:纵使这个器皿放正了,也很干净,还是可能有裂缝;类似漏器的人闻了法,随即把刚听闻的教法全忘失了。如果能透过习定来坚固闻慧,就不会忘失了。

  依止六想:

  要具备闻慧,则必须好好培养这六种存想:

  · 把自己当成是希求治愈的病人想。(我们根本的大病是贪、嗔、妄想)。病人才会向医生求药;如果不把自身当病人想,那么一定不会生起追求佛法妙药以治愈疾病的念头。若没有习定,怎能正确的如此作意呢?

  · 把上师当成医师想。因为上师储存的智慧医药可以治愈我们。若缺乏专注,这种态度是很难在心中确立的。

  · 把佛法当成药物想。但心中需要先能够如此忆持。

  · 把如法修行当成是医疗想。想把病治好,就得服用医师开的药。

  · 把佛陀当正士想。佛陀布施给我们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能长养我们智慧的佛法。

  · 最后一项,是做“愿正法长久住世”想。

  以上的“六想”都需要靠专注的思惟来维系,没有习定,这“六想”无法生起。

  前四想和“四圣谛”的修持有关连。藉由思惟苦谛,就能明白人们寻求治愈疾病的原因,这与“六想”中的第一想有关。思惟集谛,苦之生起,便可以了解人们遭受痛苦的原因,以及为何会求助于一位有能力开出处方以治疗他们痛苦的上师。这便与上面第二想有关。而对灭谛的思惟对上述第三想而言就很根本,因为佛法是治病的妙药。

  而思惟道谛,就是修持佛法,一如遵医嘱服药一般。

  第五想需经习定,以增强对佛陀的信心。第六想有赖在心理上建立对法宝的信心,而在定中思惟佛陀的教法是最高妙、最安全的皈依所在才能确立此种信仰。

  二、 思慧

  只有在行者的思想因薰修而能维持平稳,且不会因感官的干扰而悖离佛法题材的情况下,思所成慧才能开展。它指的是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无间断的思考。

  由许多博学的中国儒生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对这个道理有更清楚的了解。譬如:有个名叫管宁的,五十年来都是一直坐在一张木椅上专心思考,甚至于还在座椅上留下了一个久坐的痕迹。

  张子韶跪在房柱前的地砖上,研究他的老师的学说达四十年之久,在地砖上跪出了两个明显可见的凹处来。

  左思意图写一篇描述当时首都及其胜景的文章,在下笔之先,他花了十二年的时光来酝酿。

  另外一位名儒,王充,想完成他的《论衡》。

  陈先生沉思了一下说:“这是一本优秀地评论了孔子和孟子的作品。王充是有一点聪明的。他的屋子里到处都摆满了预备好的书写工具,有毛笔,墨和纸。无论做着什么事,他脑海里想的都是他的文章,不论走到哪里,这些文具都随手可得。”

  陈先生起身表演这位汉朝名儒的专注神情:他在屋内踱步,突然间不知想到些什么,抓起了一支假想的毛笔,奋笔疾书。写完后,缓缓地又专心地去做另一件事。“《论衡》就是这样写出来的”,陈先生说。

  尊者说这个方法使他联想到一位作家,他写作时所有的参考资料,不但成堆地叠置在家俱上,用镇纸压着,而且还散置在七个大房间的地板上。除了他本人以外,他不许任何人去碰这些资料。因为他说只有这样子他才能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瑜伽士接着说:“没错,这些先贤们从不漫无目的胡思乱想。中文有一句话来描述他们的思想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先生边说边做出很有力的手势来显示专注的力道。

  另有一位诗人,徐陵,一日骑马外出,因为他心中一直专注地想着怎么写一篇新文章,他专注到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马已把他驮到别人家门口去了,他还浑然不觉地在沉思中下马,以为是到家了。

  有两则西藏的譬喻也告诉我们应如何驯心。第一则把训练过的心念比喻成是由一位善射者所射出来的一连串的箭,每一支箭都在空中将前一支箭射穿成两半。

  第二则比喻也是鼓励我们要专注:如果你碰到了七只咆哮的野狗,你必需一直把心保持在平稳的专注中,而不为这些野狗的凶暴所动。在宗教生活里,与此相同的专注力是必要的。

  在此际陈先生很明显地忆及一个他自身的例子。

  有一次我梦见大宝法王噶玛巴,要我去见他,因此,我就去了当时他驻锡的德格八邦寺。八邦寺为八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环绕,正好位于这朵八瓣莲花地形的中央,所以是个殊胜的吉地。

  依佛教的传统,朝圣者初抵圣地时,应该先顺时钟绕此圣地,(使圣地保持在右手边)以示尊重。我便开始绕行大宝法王所驻锡的八邦寺,且专心一意的持其心咒。我全神贯注在持咒绕塔上,根本不知道有些朝圣者为了见大宝法王也抵达了八邦寺。在他们进入寺内觐见大宝法王时,他们就把带来的獒犬留置在寺外蹓达。这些獒犬并非欧洲的驯犬,而是具有老虎一样的血盆大口、长而尖锐的牙齿的庞然大物。因为这是邈无人烟的荒凉地方,所以它们自由行动并不碍事。它们一看我走近,便迎向我跑来,有一只还扑向我的喉咙,当时我全心全意只忆念着大宝法王,所以就用一只指头指向那条獒犬。它突然安静下来,坐下,看着我。我站着不动,手仍指着它,心中仍不断持咒。接着许多人朝我跑来,还边喊着说:“它们会把你咬死的。”我只说抱歉激怒了他们的獒犬,然后,继续绕寺、持咒。

  中国也有一个和专心有关的老故事:有位师父有一回派他的徒弟送信给住在两天路程外的另一位师父。这个徒弟很笨,从来都没法子把事情记全。他出发前,他的师父吩咐他:“我给你的只有六件东西,切莫有所遗失。第一件是一封信,第二件是一把伞,第三件是一个皮制的钱袋,第四件是你的包裹,第五件是一双鞋,最后第六件是你自己。”这个徒弟出门了,一边不断覆诵着:“这儿有信、伞、钱、包裹、鞋子,还有我自己。”

  当他在第一天赶完路抵达一间客栈的时候,他心想:“我最好再确认一下,是不是六样东西都在。”他把东西数了一遍以后,他只数到五样东西,所以隔天早上他确定他丢了一件东西。他开始往回走,走到约半路的地方,他又试着再覆诵这六样东西,然后才发觉他没把自己数进去。愚昧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可能把自己都弄丢了。但有智慧的人就懂得要保持专心。

  三、 修慧

  这部分涵盖许多类的要素,我们只能选其中最重要的几类来谈:

  五种菩提心

  在《大智度论》里,龙树菩萨把菩提心分为五种不同阶次:

  · “愿菩提心”。能专注忆持诸佛、菩萨的誓愿是很好的事,不过最好是也能发自己的誓愿。(见附录Ⅲ.Ⅱ.C)许多人只是依循诸大菩萨的誓愿来发愿,可是一旦他们被问到他们发愿的终极目标为何时,他们只能回答说他们是依法藏比丘(彼即成就阿弥陀佛者)的四十八愿,或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来发愿而已。他们没有自己的意见,只捡些现成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要遵循自己所发的誓愿当然是很不简单的。

  在我到达菩提迦耶之前,我告诉许多人我要去朝佛,顺便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誓愿要我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圣地为他们启白的。有一些出家师父和实修者给我他们深切的誓愿。而其余的人,有些是仆役或穷人,只为自己或自己所关怀的人祈求健康长寿而已。这些誓愿约有二百个,我在菩提迦耶的金刚座前,把这些誓愿都诵念了一遍。

  我曾尝试帮助一些人发起菩提心愿,尤其是佛门兄弟,同坛接受灌顶并且修习相同法门的那些人。我个人在弘传佛法方面发了十个大愿,为今日的世界发了卅个愿,另有十个为自他圆满觉悟而发的愿;最后为了推行广大无尽的菩提事业,还发了“九无死愿”。即使是要遵循古来佛菩萨的大愿,也需要专注。最好是我们能深刻地观察世间的种种痛苦,继而发个别的誓愿。

  · “无爱执菩提心”。若没有定力,我们如何降伏爱执?向来这都是难以做到的。经过训练且集中的注意力是必备的。没有它,是不可能圆满这一个阶段的菩提心。

  · “菩提心的认取”。不论在圣者或在凡夫的层次,这个阶段的菩提心都是不容易修成的。为了圆成圣者的菩提心,我们必须有法身正见。即使是凡夫的层次,我们应该先修习六波罗蜜之道。经过良好培养的专注力及禅定力可以产生足够的智慧来认取智慧心(译按:即指菩提心)。

  · “行菩提心”。只能在内心专注地认取及长养菩提心是不够的。在这个第四阶段,行者要慈悲地把菩提心推广到外在的其他有情,以行动来加持及劝化他们。若要达到这阶段,行者必须有非常卓越的禅定力。此时也必须获得前五种神通。

  · “无上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此时已超越了一般禅定的范围,只有证得三摩地才能了解这个阶次的智慧心,所以它是属于佛的范畴。(菩提心有另外的分类;请看第十三章,D. 1. c.)。

  戒律

  在我们的表内,戒律这一项中涵盖了八圣道中有关道德的三者:正语、正业及正命。它们的重要性我们在其他部分会充分强调,所以不在此赘述。

  守戒可分三方面来说,即是:防非止恶、修诸善行及利益他人。

  · 防非止恶:

  我们很快可以了解,没有习定的话,要止恶是很困难的。根据《圣经》所记载的早期基督教来看,几乎找不到和佛教的习定有相对应的修持。可是基督徒有伦理规范,即其十诫,其中有些条目和佛教在家五戒相同。(不过十诫的内容不像在佛教中对五戒有深入且完整的诠释)。此外,耶稣说:

  “你们不应杀害。你们不应邪淫。你们不应偷窃。你们不应作伪证。要尊重你的父母,要爱邻居如爱自己。”(马太福音19:18-19)。

  耶稣又说:

  “但我要交代你们,要爱你们的敌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善待恨你的人,要为那些利用你、逼害你的人祈祷。”(马太福音5:44)

  此外,在《旧约》中,有不少关于戒行的隽语,例如:“你的灵魂别急着去生气,因为怒气停留在愚人的心里”(Ecc1. 7:9);及“不轻易动怒的人是有智慧的;草率莽撞的人提升愚昧”(Prov. 34:29)。

  虽然有十诫,有耶稣的忠告,还有隽语,但这些都缺乏禅修的支持,所以无从彻底地被遵循。即使第一世教皇彼得也曾二度违犯这些教诫。他曾拔剑割下了一位逮捕耶稣者的耳朵(马太福音 26:51),此外,他也曾三次撒谎,说他不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69至74)

  因为彼得只是一个单纯的渔夫,对于能增长守戒力量的禅修一无所知,难怪他很快就违背了诫条。没有定力的人们就和他一样,随时都有犯戒的危险。

  四本福音书中提的教诫都是一样的,很易于忆持、遵循。但是诚如汤姆斯.艾迪写的一首诗所提及的,人们应当专心一意。此诗如下:

  “马太、马可、路加及约翰,

  教是我休憩领主恩之床。

  教四位天使来到我床边,

  教四位天使环绕我头上,

  教一位守护,一位祈祷,

  教另外二位抬走我灵魂。”

  修诸善行。我们在此简要地谈一谈戒律的另一层面。

  在孔子的学说中,伦理和精神的提升或退堕间的关系是很清楚地点明的。他说:“行善如登高山,行恶如崩。”

  我们再扼要地谈谈戒律的第二个层面。

  在《法句经》中,佛陀亲口规诫:

  “造作无益于己的恶行很容易,

  教但要造作有利益的善行却诚然是非常困难。”

  (163)

  行善必然涵盖了六度的前二项:布施与持戒。在行布施波罗蜜时,我们应当深刻地认为施者、所施物及施的行为都是性空。若布施及受施都配合上空性正定,则能产生很大的功德,但世间法的施舍却只能产生微小的善果。(参看第十章)。

  再者,持戒波罗蜜也必须配合习定而来的智慧,才能有成果。仅仅遵守严格的规律是没有太大益处的;反之,在禅定所生起的观慧的引导下,守戒就有很大的利益。

  虽然行善不易,但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善行,则习定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习定,我们的意念和行为全都被无明所染污。

  《法句经》(243)说:“无明是一切染污中之最甚者,比丘,当舍弃无明,清净无染。”要舍弃无明,必须经过禅修。佛陀早已确切地点出进步的必要条件是:“由定能生慧;无定则慧亏。”《法句经》(22)。再举一则《法句经》(110)的佛陀金言:

  “与其无戒放逸地长命百岁,

  不如守戒修定地过上一天。”

  利益他人。这项和“修诸善行”相近,但范围更广。此时,行者把善行由自身扩展到其他众生身上。在六度中,此项被归纳在持戒波罗蜜里。

  总结上说,就是:如果你想舍弃恶行、培植众善、利益他人,则请长养你的禅定力!

  · 念诵以及其他善行

  念诵是不同的修法中常见的方式,但总是需要专注力,否则只会产生混淆的情况。

  我们在法会中赞叹佛、菩萨时,十分需要专注力。否则,会忘失或漏误。持诵咒语时也是一样,除非意念专注且小心拨动念珠以计数,否则易成搅混(一次拨二粒数珠或念二次咒才拨动一粒珠子)。缺乏专注时,念诵较长的咒文可能会漏失掉一部份。这些都是念诵咒语时不能专注所犯的过失。

  修礼拜时同样也必须专注,这不只是为了计数,也为了使礼拜产生更大的精神方面的利益。当礼拜成为一种缓慢而全神贯注的禅修时,行者便获得精神方面莫大的助益。礼拜时,我们一心观想皈依境(礼敬的主尊)。例如,我们可以观想右手边有父亲,左手边有母亲,身前为我们的冤亲债主及其眷属,身后是累劫都曾经做过我们父母的六道众生。以这样的观想,一切有情都同时与我们在一起礼拜佛陀。(见附录Ⅱ,B)

  华严经里有一章记载了普贤菩萨的大愿。(译注:〈普贤行品〉。)此章内的偈颂,详述了这些大愿的观想。藉由普贤菩萨的禅定力量,无量诸佛显现,每一尊佛又化为微尘数的佛。行者应观想自己亦化身无数在每一尊佛莲足前顶礼。如宇宙中所有微尘数的每一尊佛皆为菩萨众所环绕。若行者缺乏良好的定力,怎么可能观想出这么多数的佛菩萨?

  在《阿弥陀经》中说,仅以此肉身来赞叹一佛是不够的,行者应该观想无量的意生身,到正在开演佛法的无量诸佛净土中,以各种音声,以无尽的妙言辞来赞叹诸佛世尊。

  六方佛皆以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赞叹释迦牟尼佛,及祂的教法。即使在佛陀殊胜的果位境界,释迦佛仍然在三摩地中任运地行救度事业。若祂未能成就如此殊妙之三摩地,救度众生的事业便无法圆成。

  供养可以包括丰盛的实物,也可以是观想的供品。即使是外层物质的供养,行者都必须要以专注力来献供,才能产生广大功德,更遑论细致的观想的供养,除非专心致意,是根本做不到的。能以专注的禅定力来献供,一物可以化为多物,其数量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参阅附录Ⅱ. C. 3)所以实际说来,以全神贯注的态度做一点小小的供养所能感得的果,远胜于以散乱心从事的长时献供。

  有了三摩地,才能成办许多度生事业。在佛陀说法之前,他先令那些无法接受教法的众生离席,这样他们便不会妄用佛法而造下恶业。因为佛陀三摩地成就的力量,使祂能降伏那些恶魔的邪恶力量,并调伏那些执持婆罗门不正确见解的人们。这些事业,没有禅定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能说禅定不重要吗?

  · 纲目重复的原由

  为何在三十七道品和六度内,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条目(有些和禅定有关,有些是属于智慧方面)?在不同的分类里,这些条目也常常被重复列出。为何佛陀要教示这么多?这就得透过禅修来获致解答了。

  三十七道品中不同类组的各条目可以用四种禅定阶段来区分:

  五根:属于闻慧和思慧的层次。

  五力指的就是“奢摩他”(定力)的开发。

  八正道就已升华到“三摩钵底”(心已达到平等安和之境)的层次了。

  七觉支指的是证得“三摩般那”(即心已入定境)。

  七觉支虽然通常在顺序上是列于八正道之前,在实修时七觉支却都是和精神的修炼有关,是比涉及戒律,有固定项目的八正道更进一步的修持。但是有关八正道的内涵可以加以很深奥的阐述,所以也能将之列为三十七道品的最后一组。

  六波罗蜜(度)当中有三项(持戒、禅定、般若)似乎和三十七道品中的条目相同,但这两组所依据的哲理却是完全不同(分别属于大乘空宗和小乘)。自然此处的三摩钵底也不相同,无怪乎所能证得的三摩地也不一样。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条目中,我们不应该被雷同的名相弄糊涂,反而应该要去探究出它们微妙的教义。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个概念,但它又相当重要,所以本书强调这一点!

  如果四种禅定阶段能广为人知,而三十七道品的每个条目都可以轻易地以四种禅定来归类,就不会有人被这些名相所混淆,也不会有人认为这些类组很复杂了。

  四、 证悟

  在五乘中有不同的禅定修法。

  · 人乘:不需习定,只需在世时行善(如持守在家五戒),就可以转生为人。

  · 天乘:天人有两类:第一类是累积善行并稍修一点禅定(如八关斋戒)者,可以转生到欲界,欲界天人只比人超胜一点而已;第二类是修行禅定者,在临终时依其定力而化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

  · 声闻乘:依四圣谛而禅修的人可以达到阿罗汉的境地。

  · 缘觉乘:具有彻底了悟十二因缘法的内观力,方才能证辟支佛。

  · 菩萨乘:追求圆证佛果的行者必需修行六度,且修习各种能使六度圆满的禅定。以上五乘都以禅修为主。

  · 四部瑜伽:这部分上一章中已经谈过了,在此把四部瑜伽和习定相关的比例再覆述一下即可:第一个阶段没有习定的成分;第二阶段,习定占三分之一;第三阶段,习定占一半的份量;第四阶段则全属于即生成就的最高三摩地的修习。

  五、 修观大悲

  诸佛与众生视同一体

  一切众生当成与自己一体无二般地,这样子来修观,我们的大悲心便会开展。这是与法身观相连的;法身是诸佛与众生共同的本质。在此阶段,大悲常与“众生”或“人”的观念相连。(见第十章,第二部分,五)

  修观无缘大慈在进行和人有关的禅修时,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子女或亲眷都会生起慈悲。但只有佛才有过主客一体的正觉三摩地经验。只有佛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并且不需以众生为对象,便自然具足。佛的大悲是完全与大智结合,同时圆具五种菩提心。

  六、 涅槃

  l 根据唯识宗,有四种涅槃:

  a)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众生本具,但却不能了知其所有。若要亲证此本具的自性,必须修习“人无我”观及“法无我”观。

  b) 有余依涅槃。烦恼障已被摧毁,但是所知障仍存,这是小乘所成就的涅槃。证得有余依涅槃后,除了有形的肉体以外,还有细微的精神体活动。行者以天人或人的形式继续存活直到终究证得佛果。而未被止力所摧毁的所知障是继续存活的直接原因。

  c) 无余依涅槃。烦恼障和所知障都被三摩地的力量所摧毁了,但行者耽留在涅槃中,这不太妙。行者应无所住。

  d) 无住处涅槃。由于大智慧力,无一物可取。在最纯净的三摩地中,行者任运无住,无止尽地进行着种种的救渡事业。

  l 《大般涅槃经》中(译注:卷第二十五)列出了涅槃的七种不同涵意:

  a) 涅,不;槃,织。我们不应以烦恼线而织出生死轮回之布。必须以精熟的专注力来调伏烦恼。

  b) 涅,不;槃,覆。此处指的是法身不覆藏的本性。这是经由圆满佛陀的智慧开示才能证知的,即是指无我慧。这是只有经由禅定才能亲证的。

  c) 涅,不;槃,去来。不去不来于生死之此岸;不再流浪于轮回六道。怎样才能脱离轮回?要靠禅修!

  d) 涅,不;槃,取。我们不应执取再生。应该藉专注力而住于实相之中。

  e) 无不定。有两个含义:一为没有什么称为“涅槃”的东西,但实相本身显现为确切不虚的。

  f) 无新故。涅槃本来现成;既非新创的,也不是以前被造的。

  g) 无障碍。对于证得涅槃者而言,解脱不复存有障碍,因此涅槃也有此义。

  l 根据《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则有五种定义:

  a) 涅有“走出”之意;槃有“丛林”之意。证得涅槃即是走出烦恼的丛林。

  b) 有“不织”之意,此含义与《大般涅槃经》中的第一个定义相同。

  c) 有“不再生”之意。表示和六道轮回中相续不断的受生相反。

  d) “无缚”。生死相续的六道轮回是为无明所缚,因此涅槃象征脱离束缚。

  e) 最后一个意思是“越过生死河”。

  然而,不论我们如何阐述“涅槃”一辞,我们总是要仰仗禅定力才能证得涅槃之果。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具备有禅定力。

  讲完这些表后,陈先生说:“今晚只有二个小时的讲演时间,而且我们这本书不能超过二百页,(原文如此。由此可见书本的篇幅也是会成长的。)因此以禅定为主的其他要素就不可能再多谈了。或许孔夫子的一段话很适用于此: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

  相信读者们会有足够的智慧去了解其他的原则。”

  听到陈先生这样说,笔者提出异议说他必然是没有那么大的智慧;而且虽然可能有少数很有智慧的人可以了解,不过恐怕大多数人都和他在同样的处境。陈先生说:“接下来的许多原则将在与禅定主题相关的下列几章中提及。”

  七、 结语-修习禅定的利益

  为了鼓舞我们在实修上尽全力,并且以这些原则为中心,我将说明《月灯三昧经》中所列举的<修习禅定的十种利益>以做为本章的结语。在《三摩地王经》中也曾提到相同的内容。佛陀在经中教示说,修菩萨之行人,若善于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良好仪态及端正的容貌。(一、安住仪式。即整肃威仪,遵行法式,经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

  心性调柔、谦虚、慈悲。(二、行慈境界。常存慈爱之心,无杀伤之念;于诸众生,悉使安稳。)

  无烦恼及邪见。(三、无烦恼。诸根寂静,则贪嗔痴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诸根不散乱。(四、守护诸根。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

  禅悦为食。(五、无食喜乐。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豫。)

  远离贪欲及执着。(六、远离爱欲。寂默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悉无染着。)

  持续不断的定境。行者不浪费光阴,没有一刻不造作善业。(七、修禅不空。虽获诸禅之功德,证真空之理,但不堕于断灭之空。)

  摧毁大多数人在其内挣扎却无法挣脱的恶魔之网。(八、解脱魔罥。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

  安住于佛果及佛土之依报庄严。(九、安住佛境。开发智慧,通达法义,了知佛知见,故心心寂灭,住持不动。)

  解脱成熟。(十、解脱成熟。一切惑业,不能扰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宗喀巴大师在他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列举了禅定的七种利益:

  现法乐:所经验的一切都成乐受。

  身心轻安、愉悦。

  随愿圆成一切善行。

  破一切恶。

  神通开发。

  开启佛慧。

  断绝生死轮回之根本。

  陈先生很诚恳地说:

  禅定很重要,所以我们也应让别人明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应竭力藉由我们的实修,来引导所有的人们也成为禅修者。

  法身是遍及一切的真理,而且万法的本质是无我的。虽然我们提及“中心”、“外在条件”,又画了图来说明,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一处皆是中心,边际是寻不着的。任何主题都可以是中心。如果你要我谈出离,那么它便成为我用以说明它的种种要点的主题。这里的“中心”并非指的是两极端的中点;此处的中心是圆融,或指两极端的调和者。

  陈先生由凳子上站起身来,开始在屋内玩“跳房子”(译按:一种跳格子的游戏),他轻巧地跳着,一边还要维持手中放着的一个罐子的平衡。他说:“中国小男生们在玩这个游戏时都怎么喊的?‘平衡、平衡’,他们得在不低头看地面的情形下跳在每一个方格子的中间,并且不能踩到粉笔画的线─他们必得一直集中注意力。他们不能失去平衡以致使罐子掉落。这就是中道,这就是中心,这就是佛的游戏三昧,就是禅(译按:此指禅宗的“禅”)。”

  禅,或法身,是无边际的,虽然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我们在图里画了一个圆圈代表之。实际上,是没有这么一个圆存在的,没有圆周,既没有离心力,也没有向心力。但是为了方便说明禅以外的禅定,在这无圈之圆内,我们画的线条只用来表示种种的因素。因此,(禅宗的)“禅”并没有被涵括在内!

 
 
 
前五篇文章

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讲略

金刚经义随说

两家夫妇同受具足大戒记略

弥陀法会二周年纪念辞

密宗之起源

 

后五篇文章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1)

道家葫芦观音藏

祈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中国禅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