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常与无常的讨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宇宙万象,有情众生,无时无刻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从来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的存在。人的生老病死,宇宙的成住坏空,无非都是无常的体现。我们中国人也有一个黑白无常的神话传说。据说这也是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融入中华文化后的产物,是一种形象化体现。可以说,无常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三世迁流而不住,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也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经上提到无常的地方非常多。《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世间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当初,佛陀不也就是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由此可见,体念无常,对于我们的学佛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宗趣就在于对常与无常的阐释”的观点,是有非常深刻的见地的。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可以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有观点认为无常就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对有情众生而言,因世间无常故有所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盘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盘,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说无常是常的前提,是在世间的角度看待的,目的在于要使我们真正如实地体会无常的真义,能够彻底地放下对一切外缘的执着,而坚定我们的出离心的。这里我们要非常注意一个事实,不可将此地所说的无常是常之常与佛法中“常乐我净”之常相混淆。

  依据有关著作介绍,常乐我净,其义有二:一是四颠倒之一: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灭变化的,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我们“凡夫”不明此理,相反地认为是常、乐、我、净,颠倒妄执,因称之为四颠倒。《俱舍论》上说:“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二是涅槃四德: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具有真正的常乐我净。因涅槃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故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就是指世人将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而涅盘四德之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嗔痴、出脱五阴后: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离一切不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是世间特性。

  关于无常与常的讨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后学以为如果我们真正能对无常有一个真切的、如实的体会,则我们的学佛就可以说是真正步入了佛法的正途了。

  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前五篇文章

白马寺体味佛教素食 与和尚共进丰盛斋饭

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中国禅

祈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后五篇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相关介绍

禅的姿态

佛的三十二相

佛家的往生

国学与禅--中国心性之学(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