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戒律概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戒律概说

  戒,梵语“尸罗”,意思是止过防非。《说文解字》说是“警也”,警觉之义。戒的含义,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标准的限制,一种约束的行为。即不能做、做不得的事,就不要去做。

  在佛陀成道之初,佛教是没有戒律的。因为那时的佛弟子们,都以好心出家;其根器特别深厚,自然符合戒的要求而不犯。既不犯,所以没有制戒的必要。据律部的记载,舍利弗先请佛陀制戒,佛陀则说“无犯不制”。那时佛教僧团很纯洁,用不着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直到佛陀成道以后的五年,才有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与其原来的妻子犯了淫戒。佛教的戒律,从此开始制定下来。

  佛教制定戒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静庄严,也是为了保护佛教徒们的戒体不失。戒律是佛教徒的解脱道,也是僧团的防腐剂。佛教徒如果没有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准则,要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僧团如果没有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将不堪设想。因此,佛陀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弟子,应当“以戒为师”。佛教只要戒律存在,佛教弟子及其憎团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戒律的最初传播,是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那是在七叶窟举行的第一次经律的结集,共有五百弟子参加。当阿难尊者诵完经藏之后,即由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后来,有五位弟子,由于他们各自对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律藏便分成了《四分律》、《十诵律》、《解脱戒本经》、《五分律》、《僧祗律》等。以上律藏各部,经我国东晋、南北朝时被译成汉文,从而佛教戒律得以世代流传。

  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三学,修学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开发智慧。《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徒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无论在家或出家的佛教徒,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所承认的。

  因为佛教徒身份的不同,所以佛教的戒律也有各种区分。在家戒共有四种:三皈依、五戒、八关戒斋、菩萨戒。出家戒共有五种:沙弥及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

 
 
 
前五篇文章

关于日常供水的开示

关于日常供花的开示

关于日常供灯的开示

上座部与大乘的差别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对造罪众生的因果教育

 

后五篇文章

六道轮回图

星云大师开示:怎样广结善缘

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

略谈慧能思想的现代价值

论禅宗与默照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