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知识要精深还是要广博? |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方兴未艾,相关领域的探索、举措层出不穷,显示出当今高等教育对侧重专门教育、忽略基本素养和广博视野的弊端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趋向。同时,社会用人单位亦希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并驾齐驱。由此,知识的深度和宽度的重要性难分轩轾。 最近记者在广东各高校采访中了解到,师生对此问题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少师生都感到随着课堂知识越来越广泛,深度被“冷落”了,他们希望能增加课堂知识深度,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但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本科阶段拓宽知识面更重要,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或专业类考试如司法考试等,均更侧重知识的全面性,而非知识的深度。 观点PK之 “深” 洁华是华南师范大学传播学大三的学生,朋友们总会称其是“一个懂挺多东西的人”,但是她却有点心虚,因为她发现每次聊天的话题一旦深入便嘎然而止。同时她还是学校校报的编辑,每当为师弟师妹修改稿子,她总会利用新闻写作课上学到的理论为师弟师妹讲解,但尴尬的是一旦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她便难以更详尽地解释了。 不少大学生也有同感,上了那么多课,但是真正能深入探讨的寥寥无几。他们认为,知识的宽度很重要,但是必须建立在专业有所专攻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独特的资本,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社会上找到更高的位置,对理工科学生更是如此”。在今年中大某学院的研究生面试中,一些学生也感慨,四年感觉上了很多课,但是并没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甚至连一两本经典的书籍都没有认真研读,到头来感觉自己还是比较肤浅。 记者在高校采访中发现,相比十年前的大学生,现在大学生知识面普遍拓宽,可是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却难以企及。一名学生表示:“我听老师说,以前他们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但专业课学得很深,而现在颇有顾此失彼的意味”。谈及“后喻文化”,大学生很“谦虚”:“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很多,但是在一些专业领域,老一辈的知识更有厚重感。” 课程浅,自学只能“孤军作战” 记者在暨南大学的图书馆外遇到了大二的小肖,他告诉记者,他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原因正是因为课堂知识太宽泛,只能通过自学来寻求深入学习。在他看来,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课堂上有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可是讲的是较为浅显的知识,而老师却鼓励学生课下摸索钻研,理科学生还能在实验室获得导师指导,但是文科生在图书馆就只能“孤军作战”了,有了理解上的偏误都不知道。 中大通识教育总监甘阳曾对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批评到,不是课程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许多课程没有必要,浅显的概论让人枯燥,讲几部思想史不如讲半部论语;课堂上教给学生最经典的东西就够了,培养出来兴趣后,学生会主动去阅读外延知识。有了更深的再去读浅显的,自然也容易些。况且,现在大学生获取浅显知识的渠道很多,尤其是网络,让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加。小肖说,每天上QQ时弹出的新闻界面信息量已经很大,时政、财经、娱乐等一应俱全,“连网址都不用输入,方便快捷”,而“百度一下”也几乎成为大家的口头禅。便捷多元的信息渠道让他们的知识面不容低估,但大多蜻蜓点水仅限于“知道”的层面。小肖笑言:“当‘科学家’可比当‘百度高手’难得多,我们可以自学成‘百度高手’,但我们难以自学成为‘科学家’。” 观点PK之 “宽” 综合能力是很多用人单位选才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甚至一些单位招人时不看专业,也不考专业知识,只看笔试面试的综合表现。这样,有着专深知识的学生再就业应聘中并不占优势,甚至被认为是书呆子,不灵活,缺乏社会沟通能力等,到头来只能去读研了。 而甚至在一些考试中也有这个倾向。张兰是深圳大学法律专业大三的学生,上个寒假一开始她就忙于备考司法考试。她发现司法考试的试题多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系统的了解,民法、刑法、经济法等等统统要考,其中每个大类又包含许多小类,考点多、杂、散、乱,尤其以商法经济法尤甚。面对这样的现实,她直言有限的课堂时间应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本科学习点到为止即可,要进一步深入可读研”。 同样,一些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亦如此感慨。南方医大的应届毕业生小沈曾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她认为,现在选拔制度都要求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如果深究一门,哪怕十分深入,也难有用武之地。 阅历丰富的老师最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