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常养一切诸善根”,“佛法浩瀚如海,唯能以信为入”,此信非迷信,并非不了义信,而是智信之了义的信。此信可谓之信心、恒心、乃至成佛的决心……,现今信佛者也不减当年,口说末法时期但佛教至理无上妙法仍广泛弘扬,佛教文化至今长久不衰,这无疑是乐观的。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只是表面看来,如细分析实则不然,现代信佛居多而学佛贤人甚少,依教奉行更是稀有之宝。
现今社会繁荣发展,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人际交往更是频繁复杂。这与古代封建社会的风气天壤之别。故我们生活在这琳琅满目的环境下,促使现代人的唯物观念增强,追求客观欲望增长。所谓信佛,大多数看来就是拜拜佛祖有所之求、念念佛号有所依着、做些善事好让自己落个善报。这当然都是对自己良心的发现,也是佛法的一部分。但佛法真实义,如“缘起”“性空”“无为”“因果”等等的形而上学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甚至连信佛学佛之人仍是将信将疑或是当做知识来学习、传播。
今天的大德高僧则依现在人的根器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且颇见功效。简单一句佛号念念相继入心,则与西方阿弥陀佛相契往生极乐世界也真实不虚。看似方便易懂,简单易行,却不容易深信,多数半途而废,往生西方更是廖廖无几,并非众生根器顿劣,原因念佛者不明真心,找不到明确的方法,不知佛法真实义理,无法去正确对待念佛法门,并且有依止弥陀之嫌。心外取法,求枝寻末,不观自心,便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欲学佛理,又是古文难懂,或是深奥难悟,更加懈怠误事。复次,学习佛法之人多半落入知解陷阱而不能自拔,有点成就的常以我慢自居,不能把学到知识转为入佛智慧,依文解义而做为一种学术研究或是炫耀工具,更是可怜。
孰不知佛法是一门需身体力行的教义体系,是需要亲证方能得到的真理。佛学教义尽管浩瀚无尽,圆融的处理天上地下有形无形的各种问题,但是归根结底佛法就是要人学佛,佛也是人,只是在觉悟的程度不同罢了。在当信仰上已接受佛陀的教理为最高殊胜之至理真言之后(这是第一步的“信”),接下来既是要身体力行一番,然而从实践之时,却也又是一次再一次的重新建构与修正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从而完善一个佛化的人格。太虚大师便说此言:“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即名真现实”。
佛教与世界其它宗教不同,它的立意超越人间的道德、是非。因此,它从根本上不承认任何外在的道理。它提倡的旨在了悟生命内在真实的修证实践,在对自性的澄明中,去体悟宇宙生命的本源。因此,即使是佛陀的话语如不经修悟实践证明,也是无效的。佛祖不是教主更不是能主宰一切的神,而是觉悟了人生的榜样。他也不是一个物体不是一个有形象的东西,而是我们的灵知觉性,一种悟境,这种悟境是一种“直觉”。直觉的特点就在于没有任何思维活动的中介。犹如一个高超的工匠在熟练地操作时,他的心中是没有套路概念的,准确的说,他已经与套路融合为一。固经云:真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
所以说佛法并不深奥,人人都可接受,它不赞成崇神论,而是你用自己的智慧借助一种特殊的方法来与你所观察事物相契时所得境界的一种表达。此智慧称之为佛性、如来智慧——佛陀开悟后第一句话就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之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说智慧是“能用”而不是“所证”的。就如我们本是一个100度的灯泡,只因年久被灰尘蒙蔽了本来,并不是我们已经不是100度了,而是发挥不出100度的光而已,通过这种特殊的方法来把灰尘擦掉,才能发挥出100度的灯泡作用。所以说最关键的就在于这种方法,为什么说是特殊的呢?只因方法不是固定的,是无常的,是根据每个人的习气与根基而成立的。《金刚经》云:“法不孤起,因境方生”;“因缘所生法,缘灭法还灭”。法也就对机而用,随缘度化了。
佛陀讲的法不是让我们去深信不疑地去咬文嚼字。如果我们不自己亲证佛所说的话,那么也是无用的。佛陀讲法是让我们见法从而去证法——可以比做“渡海之舟”“见月之指”,然后到岸、得月之后都要舍掉。如果执著于工具的话就不会永远见到实相了。当我们见到事情的实相、事物的本然后,就会明白我们所接触的感觉、欲望皆由实相延法出来的。也就自然的不计较了,生活便会快乐起来,随缘也就可以真正的做到。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可以让我们见到实相。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觉悟也是从烦恼中来,比如有一个人当街辱骂你,你当然会觉得很不自在,当你知道那个人是个疯子的时候你的心就马上会舒服许多,也不会去与他计较的(因为你不会与一个不正常的人论是非),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一切都是在你了解实相之后开始。
当然,佛法不仅是让我们找到快乐,它是让我们了解宇宙万物的实相。佛教也便是教我们去了解这种实相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戒、定、慧”这三大纲领为基础的。就是用坚定不移的信心通过持戒等等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来让自己进入一种禅定,一种定的延续。用如止水的心去印证所做行动的道理,从而生出一种“无定难懂”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实相,如果恒久安住在实相中的人,即称做佛。这种所谓的禅定简单的概括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犹如一面镜子虽能照破万物却不留丝毫痕迹在镜子上,不被万物所改变自己的状态。
显然“以戒生定,以定生慧”其中的“定”是很重要的。佛陀自身即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最高的觉悟者,觉知宇宙真相而找到有情众生的最真实归宿的人。但现今受着各种欲望干扰的我们对佛陀所开示的世界观是难以建立起理解的真实度的,尤其是大乘经典中的佛化世界与形而上的哲学。所以想对佛说产生这种信赖,不是用一般方式求得,而必须摒除一切人事外缘及自己的知见障碍,在殚思竭虑的以至“言语道断,心行路灭”之后才领悟。而透过这种禅定的修持与智慧的观解下才能直接悟入佛所言白的境界中。就像佛陀说某一种经典教义之前,都会先进入相应该种教义义理世界的精神状态里头(禅定),才能把真正无染着的实相告诉给众生,例如:讲法华经前进入法华三昧;讲楞严经入楞严大定;讲华严经进入华严毗卢性海……其实“大定无出入”,佛陀只是随不同根器的众生来表达不同的境界,只要你与佛的某一种境界相契,就真正能明白其经中的要髓了,这就是古德说的“一经通,经经通”的涵义所在。再经过对自己知见的不断修证,方能构建起勇猛精进不懈的信心,成佛之日就在目前了。
所以禅定的修持成为追求佛法的根本路线,也是三大纲领的核心所在。就连念佛法门也是在念念不断,相继摄心后抵达“一心不乱,念佛三昧”的境界中;禅法的“不立文字,直指见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是依照这种禅定而实现的。因此佛法是让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的方法。在这众多法门中,归结一路则是“以戒生定,以定生慧,入佛知见,证佛知见,与佛不二”之路!而所谓的悟道也就是经过禅定的实践如实的感受佛法境界以便更从容理智的面对宇宙间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
愿众生皆入佛道 礼三宝得佛加被
善念增恶念悉除 业障破智慧现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