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中医体质养生》: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精华是辨证施治,重视个体差异,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辨体识病、治疗和养生,也就是观察、把握病人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则、因人养生。《黄帝内经》的《灵枢·通天》就认为“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五种体质)乃治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我们的中医发展史上凡是名留青史的名医大家,在治疗和养生方面也都非常重视病人的体质。比如被中医界尊为“医圣”的西汉人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处处都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智慧闪光,异病同治是因为体质相同,同病异治是因为体质不同。

  尽管“体质”一词是在清代的医书中才明确出现,但是其精神、思维则渗透、显现在经典医籍、历代医案中。比如《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详细描述了男女两性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生理性的体质差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段话是说,女性发育成熟后有月经,血脉畅通,冲任充盈,按时施泄。女性衰老也是从血液充盛的足阳明经和任脉、冲脉开始,因此女性体质养生要重视养血、和血、活血。男性形体健硕,骨骼粗壮,阳气偏盛,肾气用事,其衰老也是从肾气阳气开始,因此男性体质养生要重视不伤肾不伤阳。这个思想一直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这就是中国女性都非常热衷吃当归、阿胶、大枣之类,中国男性热衷于补肾壮阳的原因。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女的就要吃当归、阿胶,男的就要吃狗肾、马鞭之类的,而是注意女的不要伤血扰血,男的不要伤肾伤阳。

  《黄帝内经》的《灵枢·寿夭刚柔》认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是说体质与先天禀赋很有关系,体质差异与生俱来,反映在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上。

  体质作为生命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都属于形,性格、心理、精神、情绪都属于神。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而《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无能而虚拟,动作敏捷,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望,胆小谨慎,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

  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上述内容在今天还是很符合临床实际的。在诊疗疾病的时候,人的体质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治疗依据,尤其是体质中神的特征,对治疗影响非常大。神作为体质的组成之一,对于疾病诊断、治疗都极为重要,尤其现代人的疾病都存在神失调的因素,有时神失调甚至是关键因素。

  其实,养生治病无非是在伺候、耕耘、调节健康和疾病的土壤--体质,和种庄稼很像,不能只盯着地面上的庄稼、花草、树木,更要重视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待续)

 
 
 
前五篇文章

24节气:“寒露”养生篇

用生命来辨别的魔术与现实

工作要赶而不急

和谐职场人际关系的智慧原则

为人父母要有反省的心态

 

后五篇文章

爱的门票

一个人,在路上

虚静探奥

让灵魂“示众”的勇气

生态危机的根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