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践行生活道教,德臻生命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反思中国的道教,我们以为,道教作为一个重人贵生的宗教,更加重视现实,关心社会生活,所以对于生活也更有着深切的体悟,具有出世而人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情怀、生活追求,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也别有洞见。强调仙道要在乐生与济世,修行要从尽人道开始以致仙道。也就是说要在生活中修道,在修道中生活,通过这样的人生修行之路来达到合道永远,成仙得道的追求。

  一代龙门宗师王常月曾说:欲修仙道,必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远矣。为此我们提出“生活道教”的理念,以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进一步推动道教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所谓“生活道教”,就是要在发扬爱国爱教、仙道贵生、慈爱和同、济世利人等优良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实现道教关爱现实,利益人群,传扬真道,福臻家国,修道成仙的价值理想。将道教信仰落实于生活,将道教精神圆融于生活,运用道教的智慧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从而觉悟人生,升华人生,圆满人生。生活道教指的是生命形态的全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所以,它不仅是道教徒的生活方式,而且在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生活道教是道教的固有传统

  道教教团的创立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他的建立与发展无不以德臻人间仙境为现实追求,以成仙得道为终极目标。所以,道教总是站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洋溢着关爱民众生活的情怀,积极地以其富于生活智慧的义理和追求美满生活的信仰来协调人们的生活、利益社会人群,传扬真道,并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宗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传统。

  第一,道教的创建传扬了真道仙道,归导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知道,道教教团组织出现的东汉时代,社会动荡,思想文化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礼乐制度,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习俗,正处在激剧的变化之中。传统意义上“巫”已不复存在,而巫祝之术却流行乡里,借鬼神之事,建立房祀,弦歌鼓舞,烹杀六畜,酌祭邪鬼,荧惑百姓,受到当时社会贤达的批评。早期道教经书《三天内解经》中说:“自从汉光武以后,世俗渐衰,人鬼交错。”为不失传统且又利益风化,适应民情且又传扬真道,道教教团的初创者倡导以正一之道、三天正法伐诛邪伪,整理鬼(故)气,统承三天,佐国育民。所谓“真道”即太上所授正一之道,它要求“民不妄淫祀他鬼神,民人唯听五腊吉日祠家亲宗祖父母”。提出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以清约廉耻治民,教人忏悔思过,诚信不听欺妄;贵重精神,清静为本;百行当修,万善当备;信道守诫,结志求生等教化之说。并以治病及义舍济穷为实际行动,开展社会救助,教人奉习《道德经》,奉持正一法文。道教初创者所提出的这些教化主张,都是从当时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需要出发的。其中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赋予了新的教化内容,以生道即仙道、真道改造原有的巫鬼之道,建立起神仙道教基本的信仰宗旨和教戒内容,既确立了传扬道教的文化方向,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道教早期经典中记述的有关“剪除诸鬼,令诸鬼舍邪归正,归神仙道,求学长生”等内容,便是对这一改造进程的历史反映。传说中的张道陵天师与六天魔王斗法等,就是这一改造进程的社会反映。从根本上说,这一改造进程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因为它既承继了华夏固有传统,又应因人们的生活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由此可见,早在道教创立之初,就通过推生道以益民,祛巫道以敦俗的行教方式,确立了利益民生的宗旨。《大洞真经》说:“仙道乐子生,鬼道乐子凶。但闻贵生道,不闻鬼道隆”。《度人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都是对这一宗旨的阐释和概括。

  第二,以道为最高信仰,以成仙得道为理想追求的神仙道教,使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精神世界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源泉,是人生的最高准则。道教修持修炼的最高目的即人生终极目标是“成仙得道”,神仙既是“道”的体现,也是人生最美好的追求。“道”之精永恒常存,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活水。道之为“神”,既至高至尊,又潜移默运于万物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道的精神品格体现为“仙”,不仅永恒,获长生久视,而且逍遥自在,无忧无碍。这一以“道”为核心的神仙信仰体系,在道教创立时期就已大体形成,如《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散气为形,聚神为太上老君。”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得到不断丰富。因此,道教也被称为“神仙道教”。神仙道教不仅确立了以“三清道祖”即“道”为最高信仰,以“玉皇大帝”即天(天法道)为尊神的信仰体系,神仙世界的美好和神仙生活的逍遥无碍,也给人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生活空间,一个更高的理想追求。道教认为,只有得道才能成仙,所以人生应当学道、修道、行道、奉道、悟道,以道的体性为典范和追求,生命与道合一,理想与道合一,“道”的体性给人们生活提供了一个基于生活利益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价值理想。人们也由此活得更加潇洒,在进取危谷中,在功名利禄的缠扰中得以自如解脱,并从中真正体会到“宁静致远”、“有容乃大”的人生意境和宽广胸怀,精神世界有了更美好的人生理想。在中国历史上,从竹林七贤之旷达、李白诗境之调适而上遂,到寻常百姓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情趣,无不受到道家和神仙道教的影响。

  第三,功德成神观既因应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又整合提升了人们的朴素信仰理念。“神”的信念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可谓日久积深,有关神仙和鬼神的故事人人都知晓一二,祭祖敬神的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传统和现实,道教在道的信仰体系内对神的信仰和理解作了阐发。一谓神妙不测之谓神,二谓人身百骸皆有神,三谓功德而成神。神妙之神以示神无处不在,无处无有,是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曾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以教人正心处身,不着邪见。人身之神是让人们珍爱生命,注重持身养神,以至形神合同,却病延年;对人们认识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功德成神则更具有社会的和生活的意义,与华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古老的鬼神观念及神道设教的传统观念,正是在功德成神观的影响和改造中得到整合与引导。所谓功德成神,既源于人们朴素的信仰和生活,又在道教的信仰体系中得以彰显。中国历史上许多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建功立德的仁人志士,如华夏人文之祖黄帝炎帝,如海上保护神妈祖,如茅山的三茅真人、净明道的许逊真人,药王孙思邈等等,由于他们为中华民族和百姓的安宁、幸福及健康作了许多好事,所以深受百姓的崇敬和信仰,于是百姓自发地把他们供奉于殿堂,以香火祭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斋醮祈愿他们利济苍生的精神像灯烛香火一样永不熄灭。同样有功德于民的地方神祗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姓也就自发信仰供奉,并由此形成了诸多庙会和与道教密不可分的传统节Et活动,如三元节和三元会等,从而道教的教义更加深入人们生活。道教则在这样的自发信仰的基础上,对人们的信仰活动进行了必要的规范整合与引导,注重立功积德的教化,并以这样的人与事为典范,教人不仅要敬拜之,更要从中学习如何做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利济他人的人,立功立德。道教的这一功德成神观是以民族血脉为基本、以人文精神为纽带的,在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起到了润泽民德、利益民生、凝聚民心、高尚信仰的目的。

  第四,修身济世、裨益生活、裨益世教。人的生老病死,人生的情趣和精神归宿,人的操行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等等,都是道教所关心并以其教说积极倡导的内容。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既是生活道教的基本要素,也是道教修身济世的基本教义,主旨则是强调个人修行。首先,是要通过有效的持行教戒,检束自己,以戒除邪恶之念,诚信为人;继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功累德,打通名利关、色欲关、自满关、妄想关、荣贵关、穷困关、诡诈关等人生关节,淡泊名利;做到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齐同慈爱。对社会,道教强调要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要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慈心于物,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进而达到行清静、行无为、行知足、致虚极的境界。祈愿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走的是一条检束自我、修炼自我、完善自我、济世利人,祈愿和平的修行之路。概而言之,是要以德为本,由德而上升为道。也就是说只要多行善举,积功累德,清静身心,体道自然,人人都有受人尊敬,升为神仙的可能。道教的这种着眼于社会现实的济世利人的教义,贯穿于道教的全部历史进程,从天师道、太平道到上清、灵宝诸宗,莫不奉为圭臬,以致后来的净明道提出“忠孝神仙”,全真道强调行真功践真行、苦己利人等,而唐宋以来大量劝善书的出现正是这一教说的社会反响,是所谓道一风同。道教所行教化莫不以服务社会现实和人类和谐为根本,并贯彻到经典经书、斋醮仪范、修持炼养、道法教戒、祭拜神明以及神仙传说乃至道教徒的行住坐卧、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开导人们人世应世以出世,注重社会的和谐,人民生活的和谐。从而为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导正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力。史载长春真人西域面见成吉思汗劝其止杀爱民,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历代的许多帝王都说道教乃至道教徒的行住坐卧、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开导人们人世应世以出世,注重社会的和谐人民生活的和谐。从而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导正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力。史载长春真人西域面见成吉思汗劝其止杀爱民,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历代的许多帝王都说道教乃道德之宗,以清静宁民,遵和崇正,利济群生,有益世教。

  第五,近现代道教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的成就是生活道教的前奏。清代以来,传统的道教因自身的保守和外界的冲击,对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减弱,形象受到损害,被某些人说成“充满了惊人的迷信,极少学术价值”。虽然当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对道教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作出了深切理解和中肯的评价,如刘师培、陈垣、陈寅恪等,陈撄宁先生更是积极倡导道教的仙学和道教的学术文化精神,以期通过仙学来发扬道教文化,利益人民生活,一些道教界人士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均因时世未济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以至道教之真精神郁而不发。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作为中国固有信仰已深人人民的生活中,所以民间的信仰活动依然相当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古老的道教得到了新生。道教界在人民政府的关心下,于1957年成立了全国性爱国道教组织中国道教协会,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祈盼已久的愿望,促进了全国道教徒的团结。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道教协会在团结联系、规范引导、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和学术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代许多高道积极阐扬道教优良教义和优良道德,以促进道教健康承传,福利社会人群。中国道教协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的号召,并在陈撄宁先生的主持下,对道教中的道德、无为、清静、抱朴、不争、柔弱、寡欲、养炼精气神等优良教义作了阐扬。八十年代后,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以造福于社会的宗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陈莲笙道长著作《道风集》,提出“以道德之力振兴道教”,道教徒要“奉道行事、爱国爱教、学道为人、多行善功、适应时代、度人先度己”等主张。闵智亭道长在《略论道教徒的修养》中也强调: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只有从他的精神文明不文明去看。并说:道教徒在修养上,有“入世法”和“出世法”两种。入世法是养我浩然正气,为社会人类做好事,培功建德,抑恶扬善,宽宏大量等;出世法是关于自己身心性命的修养,必须从人世法积功累德做起,也就是从学做好人做起。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在京召开了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表彰了许多爱国爱教、德高望重、一心为道、福利社会、济困助人、植树造林等方面的道教界楷模。使道教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优良教义得到进一步提倡和发扬。从事道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从道教之真精神、道德性命学说、文化整合作用、科学探索精神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激发了道教文化的活动,阐扬了道教对于现实生活的文化价值。

  港台地区的道教界也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香港道教界积极开办学校、养老院,并开展施药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宫观真正成为社区活动的场所。在教义中大力倡导中国传统的忠、孝、廉、节、义、信、仁、惠、礼。台湾的道教官观庙宇也积极联络各方面研究道教文化的人士,阐扬道教文化。并在传统教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礼神明,敬祖宗,爱国家,保民族”和“做好人,学好样,读好书,办好事,说好话”等有益于人民生活的教义,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道教徒、给予大众以引导,具有现实意义。

  道教作为一种富于理想而又积极投入生活的宗教,根植于中华传统,深入于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生活习惯中,只是人们日用而不知。近现代道教在走过它的坎坷之后,正积极发扬优良教义和传统,又一次走近社会人群,并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必将为协调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生活道教是当代道教的根本宗趣

  道教既向往美好的神仙天国,也向往现实的人间仙境。人间仙境里人们安居乐业,没有灾害、没有战争、没有病疫、物阜人康、太平和谐、人人心地善良、德养天年,万物繁荣、气象清新。当今社会,科学昌明,经济繁荣,社会发达,文化多元。人类在享受着当今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对由此带来的道德的、社会的、环境的等影响人类健康发展的负面问题感到忧虑。为此,道教的思想智慧和积极的生命态度日益为世人所重视,道教和道教思想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道教的思想文化正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汇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应更加努力地弘扬道教文化和优良教义,利益社会人群,为人间仙境的实现作出积极的努力。站在历史的和道教传统的角度来审视,生活道教既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和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需要。为使人生达到圆满,本着道教的传统,我们应当以生活道教为宗趣,以人间仙境为目标,积极去践行。

  (一)让道教的智慧渗入世人的生活。

  道教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如尊道贵德的教义宗旨、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人正确树立文化观、经济观和人生观,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启迪意义。

  生活道教融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优良教义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中,利益于社会人群。对务道好道者来说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因为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的方式、生活的艺术、生活的困惑、生活的态度、生活的道理、生活的典范在道教的经书和教义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只有学会生活、与现实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愿望不相矛盾,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才是修道的最佳方式和出路。即所谓仙道不离于人道,从而达到居尘而出尘,并由此上升到成仙得道的最高精神境界。

  要贯彻道教的精神和智慧,首先必须在生活中确立自我,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然而个体的我又是渺小的,从道教修炼的境界来说,就是要将个体的我融人宇宙大化中,与万物齐一,与异骨相亲,齐同慈爱,效法自然。既不能骄傲自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又不要失去了自我,应像“道”一样无为而无不为。要明白自己本来就具有道性,只要按照自己本有的道性去行事,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圆满的人生。只有固守自己原有的朴素本性,才能在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社会现实中站稳脚跟,进退自如,不至随波逐流。我们强调自我是为不失自我,就像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本色一样,并不是要排斥其它,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时在生活和交流中彼此充分尊重,互相吸纳包容,像道一样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择善而行之。也就是说自我与宇宙之大我要在对立的矛盾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

  由对立统一以至和谐可以说是道教的教义思想的基本特质,道分阴阳而化生宇宙万物,阴阳平衡则天地和谐。人之修炼在于一动一静,性命之道亦在于一动一静之间,只有动静结合,动静得当,生命的活力才会得到增强,才有益于健康。道所要修的要悟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我们在对立的矛盾中求得统一,求得和谐。人生在世,一天成长的同时也在一天消耗生命的原真;财货名利等欲求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又会给社会道德和人性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有生活中诸如喜怒哀乐、争强与谦让、取予与得失等等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在矛盾中求得和谐才能使人生得到圆满。从而为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有利的贡献。

  (二)关爱现实,热爱生活。

  道教是一种宗教,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及一个社会实体,并具有丰富的人文和生活的内涵。既然道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社会就不能漠视它,而道教自身则应当立足所处的现实社会,不断发扬优良教义和优秀传统利益社会人群。也就是说,实体的文化现象和个体人的生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从道教的历史传统来看,就是要“居尘而出尘”。而对现实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无论是道教团体还是我们个人都既要立足现实、遵循社会的客观规律,又要努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积极为国家、社会和人民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并努力使自己活得更充实和更有意义。不要虚度年华,浪费生命;不要脱离社会实际,自寻烦恼;不要为自己的不遇而苦恼。不要为名利荣华和财货美色所缠扰;不要被孤独或紧张击败,要与社会和他人和谐相处,虚心以待。诚然,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自有许多东西是必需的。首先,要生活就要有衣食居所,也就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但关键是不要执着生迷,应多思一思《道德经》“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教导。要警惕那些极有害于生命的嗜欲的侵扰,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远离毒品,不被邪伪的说教所迷惑。在社会和家庭中,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一个具有慈爱心、责任心的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以促进社会、家庭的和谐与和睦。对父母师长要孝敬,对兄弟朋友要友爱诚信,对人对事对物要存慈善谦让之心,正如道经所教导的那样,“慈爱和同”。

  道教以为,人人皆有道性,“生”是道的一种体现。道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道性,称之遍有,种之则生,废之则不成。所以,我们讲立足现实、热爱生活,其根本宗趣就是要让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而不只是吃喝玩乐与荣华享受,而是高于这样一种生活的生活,注重生的意义和生命的质量。道教以“仙道贵生”的宗旨,贵生重生乐生,在道教的经书中,生命得到了最美好的歌颂和赞誉。《太平经》中则强调“要当重生,生为第一。”为此,道教在它的戒律中不仅反对任何形式的滥杀和自杀,并以不得杀生、不因恨杀人为第一要戒,并以此为基本,扩展到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对其它物命也要做到:不得杀生以自活;当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等等。

  生的意义和生命质量的体现并不仅仅只是在言论中,而是要使真实的人在真实的生活中活得潇洒,活得充实,活得心情舒畅,活得健康,还要活得有益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为此,道教一方面在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中建立起了洞天宫观及修炼场所,让人们在畅游名山洞天之际。寄情于山水,陶冶性情,清静心地,开阔胸怀,启迪智慧;另一方面探索并总结出了许多保养生命的方法,这其中有许多养生方法是非常实用和适用的。如《三洞众戒文》中所列的《十三禁文》:不要无节制伤失精气,使生命夭折;不要暴食不止,使气脉闭绝;不要暴饮不止,使膀胱尿急;不要过于燥热而伤害骨髓;不要过于冷而伤害肌肉;不要吃生冷食物,使身体生病;不要随地吐痰,使身体缺少水分;不要长时间看某种东西而伤害眼睛;不要胡思乱想而精神恍惚;不要发怒而使心情不愉等。类似这样的道书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非常实用的生活价值。这其中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私心欲望,保养好生命的根本精气神,使我们的人生幸福康宁。

  (三)圆融社会,利益生活。

  圆融于社会就是要在立足现实、热爱生活的基础上,把道教融人于现实社会中,把道教的优良教义和有益于社会人群教化的学说融入于修道者的修行生活中、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利益于社会。从道教的信仰角度来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始终一贯地突出强调“功德成神”的信仰观;强调“上善若水”、“以德为基”的修行宗旨。因为真正的信仰和务道修行并不是为索取,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是为了精神上有所依靠,有所归依;是要按“道”的体用和经典所教的道理去身体力行;是要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去奉献。我们信仰道祖三清,因为他们是“道”的体现,是道教徒归依的最核心的道、经、师三宝,皈依“道”使我们有了主宰,并有了更高的追求;皈依“经”使人们得闻正法;皈依“师”使我们不落邪见。还有,我们的许多信仰群众都要到宫观去敬拜财神和药王,一是为求财,一是为求健康。财资是人们的必需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健康是人生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准。信众们的祈求是正常人都有的心理寻求,也是道教所倡导和关心的。然而财神并不会保佑心存不良者去获取不义之财,因为财神赵公明本来就是一个不惧邪恶的正直之神,人们敬拜他是要在精神上得到他的护佑,懂得怎样去求取财富。做到非义之财不取,君子取财有道。而道教的药王孙思邈或华佗、扁鹊,都是以精于医药医术,以医济世救人为己任,重医重德受人敬奉,他们的精神和卫生养生的健康之道正是保佑人们的不灭的神。强调的是立功立德。在圆融社会和人们生活中去利益社会、利益人群。所以道教的许多经书中都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鼓励的是要大家都努力成为“善人”。道教所说的“善人”,与社会人群的道德规范实际上也是一致的,道教经书《太上感应篇》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书中所说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穷;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图报,与人不追悔。”《感应篇》所倡导的抑恶扬善之言和功德观早已融人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为广大人群所接受。这就是道教圆融于社会和利益生活的最好体现,值得我们加以提倡。

  诚信是作人的根本,只有诚信才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有益健康,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维护社区安宁。在道教中诚信不诈、不淫不盗、慈俭素朴等是基本的、重要的教义,这与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要求是一致的,是道教圆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教义。诚信不诈与不淫不盗,读起来看似简单,但持之以恒地坚持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财货美色的诱惑太多,人的贪欲亦难泯除,但人生中还有更宝贵的东西——生命。只有不骗不诈,不淫不盗,以诚信为本,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能得到保养。为此,我们不但要坚持诚信,还要倡导慈俭素朴的生活方式,因为过度的消费或奢侈享乐正在使人私欲膨胀,地球有限的资源正在遭到过度的开发,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还难以弥合,我们应当提倡道教“慈俭素朴”的生活态度和慈爱和同,周穷救急,损有余补不足等周济社会人群的主张,以利益人们的心身健康和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道教对“道”的信仰,功德成神的信仰实践,抑恶扬善,诚信不诈,慈爱和同等教义都是道教圆融于社会,利益生活的最终体现。在当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道教要积极发扬其优良教义和优良道德,摒弃一切不合时宜和有碍于社会发展的东西,特别是要整治道教历史发展中一直在整治但还未结束的巫觋鬼道等迷信。高扬“生”和“德”的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进一步提高道教徒素养,健全教制,振兴道风,即重新疏理和制定符合传统,符合现实要求,体现道教特点的教戒制度,提升宗教素养,树立良好的宗教风范,以传统而又崭新的面貌融人社会,裨益社会人群。

  (四)健康生命,合道成真。

  健康生命而升华生活就是要在道教基本教义精神的引导下再上一个层次,使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得到升华,这对学道务道者来说就是一个近道、行道、得道成真的过程。即以“出世精神的居尘处事”,尽人道而至仙道。居尘是要“和光同尘”,出尘则是要清静心身,不随波逐流,不与物累,不要执迷于身外之物而昧了本心,即在尽人道的基础上进人到仙道的修持修炼阶段。道经中反复说要反于俗,或说要有异于人处,即人好宝货,我意不贪;人好色欲,我意不动;人好高贵,我愿不然;人好骄乐,我心不愿;人好名誉,我所不尚;人好甘味,我所不羡;人好方术,我不志愿;人好杂法,我不习用;人好扬非,我不称说;人好爱憎,我性平等;人好浮华,我尚敦朴。实即《想尔注》所说: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移,真思志道。核心是出世而人世,在尘而出尘,精神境界和信仰目标是得道成真。

  得道成真或说成仙得道作为健康生活、升华生活的最高目标,其要在于“性命双修”,道书中说“夫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是指心性、理性、意识,丹经中谓之真意、真神、元神等;命是指形体、精气、存在,丹经中谓之元精、元气、炉鼎等。炼心性、元神,即品德修养叫做修性、炼性;炼元精元气即体质运炼叫做修命、炼命。在性命修炼的具体方法中有先眭后命和先命后性之别,但都强调要“性命双修”。元代道士李道纯曾说: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并说:高上之士性命兼修,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直人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强调的是心神的修持修炼。即道经所谓:俗人持力养身,圣人持身养神。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生命工程,是以健康生命为基本,进一步高尚人格,圆满操行,升华个体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功夫。从而使生命达到“形神合同”、“生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道教的性命之学以“道”为基本精神。道的基本精神用道教的教义名词来说即清静无为,柔弱不争,上善若水,虚心寡欲,抱道素朴,尊道贵德,道法自然等等。这就是说要学道有江海一样的胸怀,有水一样处下济物无求的奉献精神,以无为处事,以柔弱为用,以清静为本,从不抱有自己的私欲,从不去争强好胜,而是自然而然,生育万物自成其大而为主宰。这些是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也是最高尚的德行。所以,张道陵天师在道教初创时就提出了“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行忠孝,行知足,行推让。”是为九行二十七戒,集道德二篇之修行要义,为道俗同尊之科。后道教将其列为《老君二十七戒》,谓“九行备者神仙,六行备者寿,三行备者增年”。道教健康生命,高尚人格,升华生活,即得道成真的标准,主要内容就是得道一样的高尚品德,积功累德,核心宗旨则是度己度人,合道永久。度己是为通过自身持之以恒地修持修炼健康心身,觉悟人生;度人则是要不断地帮助他人,利济他人,道经中说是济世利物,无量度人。从而达到《道德经》中说的“死而不亡者寿”和“长生久视”即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的永恒境界。

  健康生命、升华生活需要一种精深的的宗教教义或哲学思想为指导,传承了近三千年的《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根本,也是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至今仍为中外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及各界人士所重视,已被译成各种语言在不同人种、不同信仰的人群中传诵。《道德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古今中外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历史上,《道德经》五千文一直被道教看作是修仙学道及救度黎民的妙道。《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中说:今诸修仙学道群仙,但得逍遥,为荡除其五欲,居山居廓,其谈妙道五千文,救彼黎民。在当今,不仅道教徒应高度重视,认真习读以领悟其精深道理,不同信仰的人群也可以从中汲取思想智慧,觉悟人生,升华生活。

  《道德经》所赞扬的既是永恒的“常道”,也包括了人生“可道”的智慧。是由人道以及天道即由可道以至常道的最精深的经典之作。其中既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真实道理,又有“损有余补不足”的教化;既有“祸者福之所倚”的告诫,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示导;既有“修之于邦,其德乃丰”的教导,又有“上善若水”及“上德不德,是谓玄德”的更高要求;既有“江海为百谷王”的胸怀,又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德量;既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辩证思想,又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智思;既有“神得一以灵”的天机,又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宗旨;既有“无为而无不为”的事理,又有“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永恒之理。短短五千文包含了人天自然的大智慧,让人言之不能其尽言,论之不能畅其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体味,并通过自己的身历体行,结合道教的性命修炼之学,来健康生命,升华生活,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生命的真正意义,即得道成真。

  道教是一个以“道”为宗的宗教,神仙信仰、教义思想、斋醮济度、修持修炼等等都归根于“道”。生活道教的目标,就是要上达于“道”。道教中已有的热爱生活,圆融社会,利益人群,健康生命,升华生活的丰赡内涵,值得我们深人研究并加以挖掘整理和阐扬。道教作为人类的文化资产,在今天仍十分值得我们重新突出并强调,以更好地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良教义,服务人类的文明建设,服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道教不断地与社会相适应,为人类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安宁作出新的贡献。

 
 
 
前五篇文章

金碧辉煌的寺庙不能建立在流沙上

认识生命

公益可以如此简单

海南强降雨致1160多村庄受淹 紧急转移21万余人

寸心风景

 

后五篇文章

少数民族与道教信仰

生命的真正目的

仁慈智慧的母鸡

喇嘛山首次出现“秋日佛光”

坚持 我们更适合素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