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中国学生为何少了“中国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天上网,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说一口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这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

一份关于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67.3%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40%的学生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差,32.2%的学生坦言“不会写信、作文困难”,41.5%的学生认为自己“写字难看”。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不足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要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受访者的83%,80%的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88%的人认为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学校教育对经典教学的缺失,令一些教育专家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学生托福可以考出高分,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却背不出几句,这类现象值得反思。

传统经典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

加固成长中最底层的基石

■黄玉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最近从台湾、日本考察回来,感触最深的是,那里的中学生比我们的学生更有“中国味”。比如,凡老师的讲话中有问候语,学生们便立即齐声应答,仿佛古代的请安;与老师共同进餐,老师不动筷子,学生决不先吃;上完课,老师不出教室,学生决不会蜂拥而出。

对此,我也有同感。在我班就读的韩国学生,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行为举止却彬彬有礼,绝没有“耀武”的姿态。他们前来提问更是谦恭周到,“老师”叫个不停。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中国味”吧。在他们,这些行为举止是十分自然的事,仿佛已经内化为不自觉的生活习惯。而这种礼节规矩在我们学生身上却几乎不见踪影。这看似小事,看似形式,却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国文化血脉在我们这里中断的危险。

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儒释道传统中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如今被一些人所无视,“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传统文化中为人的底线,而现在却被不少人视为“唱高调”。“做事做人要凭天理良心”,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其实也就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通俗表述,和康德所谓崇敬“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一个意思。可是如今,这对天理的敬畏,这做人的底线,也受到极大冲击。

近年来,国学热在社会上悄悄兴起,“国学”也开始走进校园,这可能与上述现象有内在联系,至少说明传统文化正开始回归。

然而,到底什么是国学,众说纷纭。简言之,有两种说法,一是广义的,相对于西学,把中国传统文化都包括在内;一是狭义的,专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以经史子集为内容的经典。

从广义角度看,其实我们平时教学中也有不少“国学”内容。语文课本中,从初一到高三编选了两百多篇优秀古诗文、诸子语录;历史课上我们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如史传、文物、典章、制度;其他科目的教师也会在课堂上传播渗透一些传统的道德;即使日常生活中,也不时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因为这些都是不自觉的,零碎的,偶然的,片言只语式的,支离破碎的,走了样的,所以这些微弱的“国学”遗留物很难起什么效应。

我认为,在中学里我们应该倡导狭义的“国学”,也就是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让学生读一些经典,遵循一些传统的行为准则,并通过学习,通过长期熏陶,养成习惯,内化为自觉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的“听话”、“守规矩”、“有礼貌”。国学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成长中最底层的那块基石。

给学生勇往直前的原动力

■陆继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国学院,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教授出任院长。当时,年逾八旬的冯老十分激动地说:“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她也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读到这番话,联想到现在的社会状况和中小学教育,想到人文教育中的缺失,我不禁感慨万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论语》中的经典如今十分醒目地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被誉为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法则”。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1789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人权和公民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仅此一例,就可见冯其庸先生所说“精华”、“柱子”、“长城”和“根”的意义和影响了。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虽然也选了几条《论语》,但可惜这一条并没有入选。

国学从基础学习材料来说,《论语》是经典之一。在这部孔门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中,围绕“仁”的阐发,精辟地论述了许多为人治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历来列为“四书五经”之首。20世纪初以前的学子,至少《论语》、《孟子》是读得滚瓜烂熟的。而在科举时代,“四书五经”不仅要背出原文,甚至还要背出其中一些注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读经了。当然,要求全面一点,读的不仅是“四书五经”,还要扩展到“十三经”,或者还可以包括《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楚辞》、《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

今天的学生读经当然没有必要一部部都去读,都去背,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读去背。中小学生读经,可以是给文言文学习打基础,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民族文化思想传统。教师应该从文化思想传承的脉络上,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经典著作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

引导青少年接触国学,精读经典,需要各界进一步反思传统文化思想长期的断裂、缺失和现实的、长远的重大意义。当我们面对美国人把孔子诞辰9月28日作为国定教师节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韩国人“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时候,当我们得知75位诺贝尔奖得主一致认为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学习2500年前中国孔子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既自豪又惭愧,愈加认识到和谐建设的深远意义,愈加认识到当代中小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

蒙学读本的非蒙学教法

■邱剑云(上海市松江二中语文教师)

就中学生接触国学的总体情况而言,目前仍处于启蒙阶段,而《三字经》可以是一个较为适合的入门读物。按经典文本的标准,《三字经》似尚不足列入其中,只是一种国学的启蒙读物、辅助读物。但作为旧时代的蒙学读本之一,《三字经》称得上是一部简约型的“中华文化小百科”,举凡教学的道理,为人的品格,读书的方法,历史的变迁,求知的层递,学习的楷模等都有所涉及,有所涵括。以此为起步,便有了些学点国学的准备,以后可以由此跨入门槛,以至进入堂奥。

《三字经》有较强的诵读功能。三字一句、四句一组,谐韵流畅,琅琅上口,读起来有兴味,背起来不为难。一经背熟,便不易遗忘。我校几位语文老师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每周安排课时引导起点班学生学习《三字经》。学生学一段背一段,学完全文也就背熟了。但中学生毕竟不是蒙童,已有了一定的审别能力,老师教读《三字经》自然就不同于旧时私塾的死记硬背。先是“拿来”,一读二抄三背,结合必要的“训诂”、“句读”,使学生能够理解、熟读、背诵;然后是消化吸收,一曰析,即分析文意,并指出不足之处,二曰联,即联系实际,三曰写,即写出感悟,由学生自主讨论,自行成文。此为引读六法。实践证明,蒙学课本用非蒙学的教法更适合现今的学生。推而论之,其他经典文本的教读是否也可以此为参照呢?

记得年前某地有一日本商人以“三光”为名注册新办公司,遭到当地不少人的抗议,说是日本鬼子还想以“三光政策”对付中国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把这一新闻说给学生听时,他们稍稍愣了一下,便有人说:“三光”怎么就一定是三光“政策”呢?《三字经》里不是有“三光者,日月星”吗?其他学生纷纷附议。这事至今想来还觉得有意思。看来读读《三字经》还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事。

也许有人认为,中学生从读《三字经》起步太浅了,此话看似有理,其实未必。如前所言,《三字经》的内容并不浅,学生入门“经典”之前,浅明晓畅的文字有利于激发兴趣。夏丏尊先生翻译的《爱的教育》,文字很浅显,说是献给十一二岁的读者,却教育了几代人。现在个别所谓的精英学者写起文章来满篇炫人的词语,欧化的句式,“深”倒是“深”了,可就是疙里疙瘩看不下去。这也反证了“浅”有“浅”的好处,不宜一票否决。我常常对我所带的文学社社员说,要尽可能读点经典,懂点国学。至少你能懂得“府上”与“舍下”、“令尊”与“家父”之类的不同用法,看出点电影电视里的自说自话,也不至于欣然接受“论语是一部教人快乐的书”的论断,以致对“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类的评断一脸茫然。

国学,如何走进课堂

■李支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早在1600多年前,《论语》就传入日本,现在日本许多公立学校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习《论语》和中国古诗。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当时美国媒体有一种说法:“一位看不见的中国人指挥美国人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韩国甚至有句俗语: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更多的中国经典著作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广为流传。

而在我们国内,天天上网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的大有人在;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的屡见不鲜;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钻“故纸堆”……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正在被我们遗忘。因此,国学如何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与校本教材开发结合。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各校可根据本校师资情况开设选修课。国学进课堂,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八要八不要”:一要提高认识,不要盲目跟风;二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三要去粗取精,不要全盘照搬;四要生动活泼,不要一味灌输;五要编好教材,不要随心所欲;六要保证课时,不要随意“补白”;七要培训教师,不要滥竽充数;八要掌握“精髓”,不要粗知“皮毛”。

与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结合。从广义来说,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学术和文化的总和,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因此,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

与做人成才结合。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除了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外,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立身成人,达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目的。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所说:“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从轴心时代到现在的来龙去脉,了解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让文化传统更多地发挥作用,构成我们今天和明天的做人做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

名家谈经典教育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

儿童经典诵读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考虑到人文文化对人格与感情、人的思维方式与水平、人的非智力因素等影响极大,考虑到一个民族源头文化的深刻影响,我规定我指导的博士生,从1998年起入学的,必须背《老子》,必须背《论语》,否则不予论文答辩。

■任继愈(国学大师,原国家图书馆馆长):

(经典教育)这个事情可以从娃娃做起,中小学就可以做。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没有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

■汤一介(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余秋雨(著名作家):

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郭家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蒙以养正圣功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让少年儿童天天跟圣贤接近,让他们慢慢理解圣贤,慢慢与圣贤对话,结果就会很不一样,所以经典的作用非常巨大。

 
 
 
前五篇文章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比自家的强

孔子是怎样教语文的

我们的脊梁在哪里

积累善业 呵护心灵

途中即家舍

 

后五篇文章

温家宝:希望能成一位环保总理

雍和宫风物:罗汉菜

上古乐曲的探索(四)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道德经上善之水的五大哲学内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