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怎么“吃”人的? |
  曾几何时,在中国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政治格言,叫“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他时刻提醒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是多么的重要,13亿人每天都要吃饭。其实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粮食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人需要吃粮食,而“粮食问题”有时也是会“吃”人的,饥饿导致的战乱和亡国的案例,历史上并不少见。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里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纺织品。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绨制的衣服,但在齐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看到齐国对丝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国、梁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几年后,齐王更改了命令,只准大臣穿着布衣,而且不准把齐国的粮食卖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国因为饥荒内乱,不战而亡,不得不归顺齐国。《战国策》描述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粮食战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在粮价飙升的过程中,美洲地区最穷的国家——海地,因为粮食危机发生暴力骚乱和抗议活动,海地首相因为无法收拾残局,黯然地被赶下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说:“那海地的例子就是在20年前,海地的每年产大米数是17万吨,可以满足这个国家95%的需要,但是在1995年海地向美国敞开了大米贸易之后,使海地的本地的大米被美国的大米所替代,因为美国的大米比它本地的大米便宜一半。” 海地有330万人吃不饱饭。农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80%。海地每年缺粮大约45万吨,国际援助8到9万吨。从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到仰仗大米进口,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周立认为:“因为农民就种粮食不划算,种大米不划算,就纷纷离开他们的土地,就到城市里面去谋生。而当这个大米的贸易一直持续下去,到了例如现在海地有3/4的大米是来自于美国,当粮食价格上涨以后,这些国家的穷人就买不起大米了,所以海地就会发生社会的动乱。” 2006年5月海地总统普雷瓦尔就任时曾表示:要建立起海地的农业体系,提高海地农产品产量。但是从目前来看,他的愿望落空了。周立说:“当美国愿意用它这个经过补贴的低价格的粮食,去援助亚非拉的贫困的小国的时候,这些国家是接受和欢迎美国的这样的援助,那这样的援助就会带来对于本国粮食生产者一个巨大冲击,因为他们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美国的粮食生产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生产体系的一个替代。当这种替代发生几年之后,这些小农纷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发展中国家在无力与发达国家比拼财力,对本国农民给予补贴,又承担着高额国际债务的情况下,不得不让出本国农产品市场。 2006年7月3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文章,批评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题目是《好年景时农场主仍从补贴中受益》,文章以马里兰州的一个农场主为例,说他2005年种植的1500英亩玉米获得丰收,出售玉米收入达50万美元,但联邦政府仍支付了75000美元的补贴。这笔钱来自于美国农业部的贷款差额支付项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处处长凯文·霍金斯说:“在自由市场的花言巧语和强调公平竞技场优点的背后,铁的事实是,一些世界上最穷的农民被迫进入与工业国家的财政部而不是北部农场主的竞争。”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告诉记者:“从乌拉圭回合,从多哈回合,从我们最近几年看到的所有的谈判,一个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就是农产品价格的谈判。那么农产品价格的谈判为什么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矛盾的焦点?因为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是补贴的,而且它的补贴的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欧盟的一头牛获得的补贴比发展中国家一个穷人一年的生活费还要高。但是当它补贴了之后,它的价格就可以低于发展中国家供给他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倾销。所以,这个使得发展中国家很多粮农在外来的压力之下,进口这个廉价产品的压力之下,他会破产。” 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的信息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政府一直在提高对农业的直接补贴。这一补贴,主要针对20种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中国家曾经戏称,“发达国家每年的农业补贴可以让4100万头牛坐头等舱机位环游世界1.5次,而美国新的农业法案无疑将增加旅程的长度。” 对外经贸大学开放型经济研究所所长夏友富表示:“农产品一直没有被正常化,就是整个农产品市场呢,是被扭曲的。这次粮食危机,包括石油危机,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市场经济失效了。刚才讲了,不是简单的真实反映供给需求的概念,而市场经济被扭曲了,失效了,它不是完全竞争时期了,只被一些国家,被一些垄断资本操纵了。” 谁是负责任的? 数十年来,以亚洲的日本为例,伴随工业化进程,耕地大量减少,1965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73%,1998年度至今,日本粮食自给率停滞在40%的水平,远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而根据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公布报告,以2003年为基准,韩国粮食自给率达25.3%。纷就不再生产粮食,因为生产粮食不能够给他们带来收益了,就会转做美国所需要的经济作物,比如说香蕉,比如说香料,还有像咖啡豆等等。” 在亚洲各国忙于生产衣服、鞋、电视机等工业品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给予农业巨额补贴。美国出口的廉价农产品使得不少国家的农业丧失竞争能力。近年来,美国推行生物能源战略,把粮食转化为燃料,直接增大了粮食的消耗。正如美国前国务聊享利·基辛格曾经说过的——“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侯明古说:“美国既是粮食出口的大国,也是生物能源的生产大国,所以粮食已经成了一种双重的战略性武器。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框架下,作为主要的农业发达国家,美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的战略目标是很明确的。由于通过补贴生产竞争,使粮食进口国让出农产品市场,从而全面的依赖粮食出口国。“ 对此,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告诉记者,回顾历史,当今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在历史上发起过多次粮食战争,在冷战时期停止对印度的粮食援助,最后迫使印度跟美国改善关系。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于是对苏联动用粮食禁运这一武器,希望给苏联带来压力。“我个人认为这里有政治图谋,很丑陋的政治图谋。一些西方国家非常关注某些国家经济的增长,他们希望找到一条路控制这些国家。” 然而,对于这一次粮价的上涨,发达国家把责任归于发展中国家。美国《生物能源文摘》5月份的研究报告更有惊人之语——“中国人吃肉增加才是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而美国总统布什今年5月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印度中产阶级人口多达3.5亿,“这比美国还多,当你开始变得富裕,你开始要求更好的营养和食品,这样一来,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布什这番话在印度政坛掀起轩然大波,印度朝野要人纷纷出言驳斥。印度商业国务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指责布什对经济一窍不通。 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规划署中国办公室,负责人韦安夏表示,中国不仅保障了自己庞大人口的粮食安全,而且中国一直在给世界贡献着粮食。“中国对世界粮价暴涨的影响非常非常有限,因为中国依旧是一个粮食出口国。” 实际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安全事项之一。十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夏粮生产实现连续5年增产。但与需求相比,中国粮食的品种结构尚有一定差距。为此中国政府已开始实施粮食战略工程。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强调要使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全球粮价起到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