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王鲁湘:春节——天人合写的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规定着农人劳作的步伐。在服从自然节气和不误农时的前提下, 人们设计了许多用来调节忙与闲、人与神、男与女、个人与社会的节日。节日将连续不断、平淡无奇的时间之流分割为神圣与世俗两种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状态, 这样, 某些节日就被看成是奇妙的、庄严的转折点, 充满了神秘、兴奋和些许恐惧。人们试图通过举行相应的仪式来保卫自己, 以期平安度过危机。

农历正月初一是古代的新年岁首, 也称春节。

以春节为岁首, 是在汉武帝时规定的。不过现在的春节节日面貌却形成于宋代, 自那时起, 春节成为自腊月廿四日过小年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么一个持续一个月左右的综合性节日。这一个月, 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 是充满了神秘与恐惧的。宇宙有秩序的循环运行到了岁尾, 就象生命经历了诞生、成熟以后, 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令人惊恐不安它还会再生吗经验告诉人们, 旧年死亡以后, 新年还会诞生。主宰这个新旧交接、周而复始过程的, 是一群同人一样要吃喝拉撒, 有喜怒哀乐的神。人不能控制神的意志, 但人能够使神高兴。于是, 整个腊月便变成了祭神的节日,人们把各种谷物和禽兽集中起来, 举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的丰收祭—让神享食。久而久之, 祭神的“年供” 就成了人们的年饭。所以, 从腊月廿四日开始, 中国人就开始采办年货, 准备“年饭”。

古代岁终要举行大型傩仪, 驱逐旧鬼, 迎入新神。后来傩仪逐渐演变成了春节娱乐活动, 比如放鞭炮, 点灯笼, 赛社神, 再有就是贴门神, 贴春联。门神有两位, 一左一右, 一位的职责是驱逐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旧鬼, 另一位的职责是迎接生气勃勃的新神。而春联则是用汉字写上除旧布新的吉语, 贴于门户两侧和门帽, 表示进门的都是吉庆春色和财气。过春节还要贴年画, 年画的内容大都是些反映民众理想和心愿, 表现欢快的生活情趣的题材, 像什么“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风调雨顺” 、“荣华富贵” 、“迎春接福” 、“连年有余” 、“松鹤延年”之类。黄河中下游是年画的主要产地, 著名的有陕西凤翔、山西临汾、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县, 这些地区制作的年画深受欢迎, 远销全国各地。在这些地区, 有些村镇几乎“家家都会点染, 户户全善丹青” , 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 会刻的刻, 善描的描, 不会刻不会描的, 就拿个颜料碟子点点涂染, 完全是一条龙作业。年画主要是作为年节装饰, 所以内容喜庆吉祥,色彩强烈浪漫, 形式红火活泼, 就构成它的基本艺术特色。年画内容在主题上总是不离福禄寿喜, 但有些题材则随时代而变化翻新, 年画是个窗口, 它既让人看到历史仍然在延续,传统照旧有活力, 也让人窥见时代的变迁, 风俗的移易, 它是中国民众心灵的镜相。不管如何变化, 那年画上的人和事, 都是中国人喜爱并向往的。

除夕这天, 各家各户的门神、春联都更换完毕, 大红灯笼也挂上了大门和崖畔, 一家人便围坐到桌前开始吃“ 年饭”。这是一家人最隆重的团圆时刻, 全部家庭成员坐在一起喜气洋洋。如果有的成员没有回来, 也会给他空出一个席位, 把他的衣物放在空位上, 表示家人对他的思念。

年宴上, 家中的晚辈一一向长辈行礼拜年。年长者则用彩绳串铜钱和糖果赠送家中的儿童, 称为压岁钱、压岁果子。现在是纸币, 就用红纸包一沓崭新的票子。然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守岁” , 熬过旧年剩下的最后一点时辰。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守岁, 不知不觉就到了新旧交替的“ 三元” 时刻。所谓“三元” 指的是岁元新岁之始、月元正月之初、日元元日之始, 它是所有希望的开端。守岁的人们此时燃放烟花炮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照亮寒夜的焰火, 曾经给多少世纪的古代中国人驱除了恐惧,送来了希望。鞭炮声中, 一家子开始吃饺子。饺子象征着新旧两岁交替,以表达对旧岁的纪念、感恩, 对新年的恭迎、期待。

太阳出山了。一宵未眠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 带着年节的礼物, 串亲戚, 走朋友, 把新年的祝福送入远亲近邻的家中。“新年好” “给您拜年啦” “恭喜发财” 到处回荡着美好的祝愿。

春节闹秧歌俗称“闹红火” , 人们尽情地蹦达, 雀跃, 谐谑简直是黄土地上的狂欢节远远地, 一把火红的花伞冒出了崖畔, 颤悠悠抖, 滴溜溜转,领着秧歌队过来了。打着花伞的“伞头” 左一个鹦子翻身, 右一个鲤鱼打挺, 把那花伞舞得像个飞转的风火轮, 指挥秧歌队沿门子转院一家家拜年祝福。接着, 秧歌就依次表演一番。先是跑旱船。那旱船长约尺, 用竹或林秸扎成, 饰以彩绸、纸花, 船身用布带系在表演者身上, 船下用布围住, 遮住表演者的腿脚。那跑旱船的演员多扮成一对渔家夫妇或父女, 女的在船中, 男的在船外撑篙或划浆,表演水中行船或捕鱼, 做一些以示与风浪搏斗, 船在旋涡和波浪中起伏的技巧性动作, 是社火秧歌的一种民间舞蹈然后是跑驴。“驴” 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 系在扮成农村少妇的腰间, 下面用布围住。跑驴一般是表现一对农村小夫妻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险等经过。扮骑驴小媳妇的女演员要以腰为中心,之一左右微微晃动身子, 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 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翠等动作和神态。

秧歌队里往往有一对动作和服装都很夸张的“蛮婆蛮汉”,这对丑角格外引人注目。在陕北, “蛮汉” 翻穿老羊皮袄, 戴顶破草帽, 执把破扇子, “ 蛮婆” 载黑绒帽, 耳朵上挂串红辣椒, 涂一脸厚白粉, 叼一管长长的旱烟袋, 在秧歌队里自由随意地前后左右穿梭, 同观众调笑。喜庆的日子, 人们需要放松,甚至需要放纵, 因此“ 蛮婆蛮汉” 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色。“ 大头和尚” 和“ 大头柳翠” 也是社火秧歌里引人发笑的角色。表演者各戴一顶用纸糊的大头面具罩。“ 大头和尚” 手执蒲扇或拂尘, “ 大头柳翠” 手执巾帕, 两人相互追逐戏舞, 身体扭、摆、追、拉。十分夸张, 而面具却总是一幅笑眯眯的表情, 憨态可掬。而在气派大的秧歌队里, 一定有高跷队伍, 少则十多人,多则几十人, 男男女女分别扮演着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扮相大多取自戏剧舞台形象, 包头、画脸谱、带髯口, 脚底下绑着两根大棍, 矮的至厘米, 高的至厘米, 边唱边舞, 边舞边走出各种图案队形。文高跷着重于踩扭和情节性表演, 武高跷却不时弄出些惊险的高难动作, 摔叉、单脚跳、走独木桥、跃高凳, 引起观众一阵阵地惊叫和喝采。在人们羡慕欣赏的眼光中, 这些身手矫健的好男好女身着古代英雄的衣冠, 威风凛凛地从芸芸众生的头顶上列队而过, 俯视这个平凡的世界。人们仰视着他们, 再一次重温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干过的豪迈勾当, 心底里浮出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威武的车队时说过的那句话“ 大丈夫当如是”。

其实最威风、最阳刚之气的是扮社火“芯子” 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造型艺术。平日里土得掉渣的庄稼把式,这时候都根据古装戏中的人物造型穿戴打扮起来, 在脸上画上重重的油彩, 你替我画个红脸关公, 我替你画个黑脸张飞, 完了各自提上古代英雄的当家武器, 将平日拉车驾辕的大骡子大马挂鞍披彩, 然后纵身上马, “ 哇啦啦” 一通怪叫, 俨然英雄再世。他们在一班凡夫俗子的前呼后拥下, 威严地巡游五乡六镇, 那破锣一般又沙又哑的社火小调唱得格外来神:

正月里来是新年,黄忠刀劈夏侯渊。二月里来春草生,长坂坡大战赵子龙。三月里来清明天,三人结仪在桃园。……

这闹社火的秧歌队走到哪里, 哪里就家家关门, 户户上锁。真个是万人空巷, 人潮人海。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类似欧洲“ 狂欢节” 那样的民间节日, 这个看法是很成问题的。春节在一定意义上, 就是中国的狂欢节。陕西人就把 “ 闹秧歌” 叫做“ 狂耍” 。“狂耍”者, 狂欢也。从汉代的杂技到隋唐的百戏, 一直到宋元明清以迄现在的民间秧歌社火,可以看出, “ 狂耍” 是中国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当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将狂欢的气氛推向高峰之后, 人们回到家中, 吃上一顿甜甜的、圆圆的、象征着美满团圆的汤元。至此, 历时一月有余的春节划上一个圆圆的句号。生活又恢复常态。因为有了节日, 人的活法同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生活因为有了节日而不再单调乏味。

节日使日子过得萎靡时而突然亢奋,

节日使劳作过度不能忍受时有一个休息,

节日使身体得到一次放纵,

节日使“ 五味” 、“ 五色” 、“ 五音” 这些愉悦感官的东西大获利市,

节日让老人还童, 让孩子成人,

节日让有情人缔结良缘,

节日让生者怀念死者,

节日让亲朋戚友互相关爱,

节日让人们总结过去,

节日让人们谋划未来,

节日释放心理压力,

节日润滑社会关系,

节日是问候,

节日是慰藉,

节日是人生的盛宴,

节日是天人合写的诗。

 
 
 
前五篇文章

素食年夜饭:带来健康和吉祥

去购物天堂只买一块肥皂

台北故宫:绝世珍宝的记忆与乡愁

重新审视家庭价值

业由心造,心可转业

 

后五篇文章

方立天: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陕西周公庙发现7千余片西周甲骨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加藤嘉一:中国人的“回家”与伟大

薛涌:中国人的节日焦虑因何而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