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生命的目的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能够从上师听经闻法,进而把教法付诸实践,这是极难能可贵的良机;有缘见到佛陀人身的示现,实在不可思议。我们不但能与他们在心灵上互相沟通,更能得到他们的教导,而那些教法必定能令我们脱离苦及苦因,即业力(由烦恼所策动)和烦恼(既令人困扰又无始无终,蒙蔽心灵的心念)。即使无法把上师过往教导我们的法门全部实践,但仅仅听闻教法,已能在我们的心田播下善的种子,而这些种子终有一日会令我们脱离轮回众苦及其苦因,进而使我们臻至无上正等正觉的境地,获得佛果无可比拟的快乐。

  我们的生命有什么目的?为何要生存?为何每日、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花这么多精力令自己活下去?为何花这么多钱照料自己的身体,以及每年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毛病?身体有问题时,又为何要接受价值不菲的治疗?为何花那么多钱在食物、衣服和房屋上,即那些赖以维生和保持健康的东西上面呢?为何要做一样又一样的运动保持身体康健?

  除非我们心怀慈悲,否则花费这笔金钱和做这些事情毫无意义。对别人发慈悲心,令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花钱、上学、上班、做运动、注意健康等都变得饶有意义。

  假如我们缺乏慈悲心,我们的生命便很空虚。耗费了的钱、所作出的努力、长时间的工作,都完全失去意义,每日的生活也没有满足感。没有慈悲心,即利他之心,我们不会感到满足,做什么也难感称意。不论我们家财如何丰厚,但如欠缺慈悲心,内心便常感到空荡荡的。

  如细心想想,便会发现不论拥有多少东西,或者花了多少努力取得这些东西,倘若没有慈悲心,便总觉得有点不妥。你的内心不会感到平和,心坎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似的。

  赋予生命意义最佳的方法,是培养慈悲心,为惠泽他人而过活:这是觅得平和快乐和感到满足最好的办法。慈悲心不但令今生当下这一刻和每一刻平和快乐,为惠泽他人而过活更能令你来生美满。即使在最主要的关口,即生命终结时刻,心识离开肉体时,慈悲心也能令你的死亡充满喜悦、平和、满足。此外,你安祥快乐地辞世,他人亦会感到宽慰。如家人和朋友心感安慰,你便能启发他们,成为别人希望与勇气的榜样,使他们相信自己死时亦会一样感到快乐。

  不过,即使已直接证得万事万物空性的智慧——我和心灵的究竟本质,但如没有慈悲心、善心,顶多也只能达到小乘涅槃的果位,即自身脱离一切痛苦的境地,不能圆满开悟。你仍有二重见的幻相,心相续中仍有不善的印记,令你无法直接观见一切现象,万事万物的空性,即世俗和胜义谛合而为一的境界。

  慈悲心的净障力量

  对他人有慈悲心,为惠泽他人而过活,能积聚广大功德。正如大菩萨和班智达寂天在《入菩萨行论》第一章论述菩提心的利益时写道:“菩提心是净除烦恼和恶业的无上法门。”此外,还有数句偈诵阐述菩提心的净障效力如何宏大。

  寂天菩萨续说:“正如我们依赖一个强而有力的人而免遭险难,只是依止菩提心、修习菩提心、善心一分钟,或者即使只是一秒,已能净除无量无边重大的恶业。既然如此,为何不恳切皈依菩提心呢?” [第一章第十三偈]

  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慈悲的心念,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积集广大功德和净除众多恶业。累生累劫的恶业都得以净化,有助你证得空性见,为什么呢?要证得空性,需要很多功德,亦要励力消除恶业。举例来说,要完成一个耗资百万元的计划,便要有百万元的资金。同样,要了悟空性,便需积集广大功德,而修习慈悲心,利益他人,便能广积功德,空性的证悟便随之而来。

  色拉寺大瑜伽士隆多喇嘛仁波切常常亲见含摄诸佛事业的度母。度母指示他修持自他交换法,承受众生的苦及苦因,摧毁我执心,再把快乐、功德和一切献给众生,满足他们的愿求,使其圆满方便道和智慧道的修法,臻至正等正觉。度母告诉隆多喇嘛仁波切:“如修习自他交换法,空性的证悟便会随之而来。”

  不过,这不是最究竟的目标。修习慈悲心除可令你通达空性外,更能令你圆满佛果,完全断除内心所有过患、所有烦恼,并能了悟所有教法的真谛。

  对众生的责任

  欠缺慈悲心,便只有被自私自利的念头所盘据。忿恨、嫉妒、欲望等烦恼便会随之而来。这些坏念头令你直接或间接伤害众生,一生又一生在重蹈覆辙。你一个人产生坏念头,却使所有众生受害。这是极其危险的。相比之下,即使所有众生向你发怒、伤害你,甚至杀掉你,也没有相干。你只是一个人,无关重要,你只是众生的一分子。

  因此,最重要的是断除坏念头,当下转化内心,培养慈悲心和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今次的投生给你种种良机,让你完成这种修行。由无始以来不断投生,直到现在,你也没有改变自爱心的态度:这不但是自己所有困难和痛苦的来源,更是造成无量众生痛苦和伤害的来源。你应将之转变为爱惜和利益众生的心念,即自己和无量生灵平和快乐的泉源。过往,你没有拼弃自私自利的心、谋取个人快乐的念头,而将之转变成菩提心的慈爱之念,但在今生却可以做到。

  你已具足八有暇和十圆满的宝贵人身。此外,不单止值遇具德善知识,教你如何行善,告诉你来生快乐无误的善因和脱离轮回正确的道路,更遇到德行圆满的大乘善知识,向你开显臻至无上正等正觉(不住涅槃)全无错谬的道路。你不但遇到佛法,更值遇大乘佛法。即使现在还未遇到善知识,亦具有各种善缘与他们相遇。

  作为众生的一分子,假如你培养慈悲心,便不会再伤害无量众生,止息对他人的伤害。正因为你的慈悲心,无量众生不再受到伤害,继而感到平和快乐。这是他们从你身上获得的利益。

  除了不再被你伤害外,众生亦能就此利益。基于慈悲心,你帮助他们;无量众生因你而感到十分平和快乐,一切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因为对别人发不发慈悲心,完全视乎你的想法;无量众生从你身上获得伤害或平和快乐,视乎你如何运用你的心灵。这纯粹是你的决定。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对都要对每一个众生的平和快乐负起全责。我们都要对众生负责。

  因此,二十四小时中,由早上到夜晚,应尽力唤起对众生的责任:“我对无量众生的平和快乐有莫大的责任。生命的目的是要为众生带来快乐。”不论起床或穿衣,都要秉持这种态度:“我须负上令众生快乐的责任。他们平和快乐与否全在乎我。”要知道这是生命的目的。穿衣、洗澡、吃早餐、上班也要保持这种想法。

  以菩提心工作

  工作时,应不断检查自己的态度。只在早上出外工作时才发心并不足够,工作期间应一次又一次检查动机是否纯正,并且反复不断以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态度:不断唤起善心,提醒自己要肩负众生快乐的责任,实践与否全在我们的决定。恒常秉持慈悲心和菩提心。

  再三检查动机是否正确:“我是为谁工作的呢?是为自己抑或为别人做的呢?”心里为他人工作的感受已经消褪,或者心态已经改变,并觉察到已为自己的快乐工作时,便要拼除这种心念,转而想想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秉持慈悲心、善心、菩提心而履行职责。应尽力生起并保持为他人的福祉,而不是只求私利而工作的念头。

  纯粹为赚钱而工作,不一定代表你不是在利益别人。如果用赚取得来的金钱帮助他人,例如协助贫病者、宏法利生等,这绝对是利人之举。如果工作的目的,是要储钱做闭关或研习佛法,以惠泽众生,这便是正确的态度,也是应有的态度。如果上班和读书,是为了生活,但是为了惠泽他人而生活;又或者照顾自己,是为了服务他人,而心里这样想:“我任由众生差遣,令他们离苦得乐”,虽然那只是一份固定职业,但你已是为他人工作。

  以菩提心睡眠

 入睡时,亦应肩负众生快乐的责任:“做人的意义是要令别人快乐。为此,我必须健康长寿。睡眠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为了利益他人,我现在入睡。”

  这是佛陀教导如何睡眠的其中一种方法。“为了使无量众生脱离痛苦,引领他们臻至圆满开悟无比快乐的境地,我得首先成就正等正觉。为此,我必须修习佛法,而要如法修行,便必须长寿健康,而长寿健康来自睡眠,因此,我现在入睡。”

  工作和睡眠占去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因此,不论工作或睡眠,都要有良善的动机,不然便是在耗费生命一半的时间。正如道次第教法所述,一个人可以花差不多半生的时间用来睡觉。因此,不但要知道如何令睡眠成为善行或乐因,还要避免令睡眠成为不善行或苦因,而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令睡眠成为无量众生的乐因。

  睡时秉持慈悲心、菩提心、利他之心,睡眠便成为开悟之因,亦即是无量众生快乐之因。这是因为以菩提心所做的任何事,即使开悟之前,都是在惠及他人;生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后,便开始为众生带来深远的利益,而圆满道次第修持,成就正等正觉后,便能引领无量众生开悟。由此可见,睡眠成为无量众生的乐因。

  因此,上班或睡觉时,不但要确保自己尽力生起良善的动机,还要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等契合佛法的殊胜心念。由于不受自爱心所污染,睡眠便成为最佳的修行。以上属显乘的睡眠修法。此外,还有密乘的入睡和睡醒的修法,以便我们醒来后修行不致中断。如已从上师接受下三部密续或无上瑜伽续灌顶的修法批注,便可根据所能记起的方法如法修持。

 
 
 
前五篇文章

中国教育的溃败: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

中国式贫民富翁:从放牛娃到最牛慈善家

自闭症在中国仍然鲜为人知

多背一公斤的公益创意

抗震环保竹结构别墅问世

 

后五篇文章

研究发现绵羊也会察言观色

清明踏青正当时 时尚户外家居倡导乐活生活

澳遭遗弃的稀有黑叶猴与游人见面

追寻炊烟 别是午夜的梦回

再不可触的青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