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观象台 风雨五百载 |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从明朝正统年间,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五百年,在世界上现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着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 古观象台--明清皇家天文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其渊源应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已毁。 明初定都南京,把残存的元代天文仪器运到了南京鸡鸣山上。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并没有天文仪器运来,所以只在齐化门(后改称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作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内西面建立了宫廷观象台,即所谓“灵台”,这时也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二年依行在钦天监监正皇甫仲和奏请,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仪器,运回北京,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二月壬子,造“会同馆”和“观星台”。应该指出,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明实录》还记有:“(正统)十一年增修晷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台下的附属建筑群才初具规模。历经有清一代,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将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紫微宫和西耳房中还有传说为康熙手书“观察惟勤”和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巨幅横匾。 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当时对观象台作了些改建并添建了一些房屋。到1929年改中央观象台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历时近五百年的连续天文活动。 古天文仪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古观象台上安放的观天仪器,索以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细著称于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瑰宝曾经历尽了人间的沧桑! 在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着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大型仪器。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件新仪,至康熙十二年制成,计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新仪制成后,就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将新制六件仪器安于台上,进行观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造成后安于台上,这架仪器是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的合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纪理安在监制这架仪器时,竟将台下遗存的元明古仪_充作废铜使用,幸后来有人发现并奏明朝廷下令禁止,才保留了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三件(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体仪已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北京古观象台上古代仪器的一大厄运。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亲临观象台,他遍观了天文仪器后称,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于是,当时钦天监的有关人员集思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制造工期达十年之久。这架仪器的结构,基本上与中国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度刻划同于台上其它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度和九十六刻制取代中国古代的365.25度和百刻制。 “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有余,高大雄伟,雕刻细腻,除了作为观象台上的一架观天仪器之外,也是一座精美的工艺品。 中外科学家--古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北京古观象台的建设与使用,与历史上许多中外科学家的成就分不开。元朝的郭守敬,明朝的徐光启,来自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纪理安,以及斯洛文尼亚人刘松龄,他们先后在北京古观象台任职,为中国明清两代的天文历法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郭守敬,字若思,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出生于元太宗三年(1231年),逝世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邢台(现属河北省)人,曾经任职都水监,修治过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元世祖时,因为中国的旧历法年久失修,经常有节气差错或日、月食不准的弊病,所以郭守敬就奉命主持历法的修订工作。他认识到,修历的基本工作在于实测。当时许多天文观测仪器都已经老旧不堪,因此郭守敬就着手修改、创造新的仪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简仪”。这个仪器是他根据古代的天文观测仪“浑仪”简化制作完成的。经过四年的时间,于1280年他终于测算编成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授时历》中,郭守敬将一年确定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相差了26秒,其准确程度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比公历的使用要早300年左右。 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政府在大都设置司天台即天文台。后来明、清两代的观象台也都设置在这里。郭守敬在天文学与数学史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证明了我国在当时天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号元扈,谥文定,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明朝观象台年久失修,星相失测,导致历法与“天度不合”。礼部动议借重徐光启和耶稣会士的天文历算知识,用欧洲的《儒勒历》,修订明朝的《大统历》。徐光启负责修历四年,大致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定。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崇祯二年至八年(1629-1635),由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先后制造了经限仪、平悬浑仪、平面日晷、转盘星晷、候时钟、望远镜、交食仪、列宿经纬天球、万国经纬地球、沙漏等。
北京古观象台是西方传教士来华最早的落脚点之一,可以说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古观象台工作的传教士有50多人,汤若望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教士,还担任台长,即钦天监监正。 汤若望(1591年-1666年),出身于德国科隆贵族世家,是继利玛窦之后又一名活跃于明清之际的著名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1618年前往中国传教,在华四十余年。1630年经徐光启推荐,汤若望奉召来到北京,接替刚刚去世的传教士邓玉函任职历局,协助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并受明朝朝廷命令制造火炮。完成了测算日食和月食的《交食说》,后被御封为钦天监监正,官居一品。1644年清兵入关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为《时宪历》。汤若望深得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十二年(1655年)受封为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顺治皇帝死后,小皇帝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反对西洋学说,康熙三年(1664年)发生“历案”,汤若望被判凌迟死刑。康熙四年1665年,京师地震,免死羁狱,获孝庄太皇太后特旨释放。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病死。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给汤若望平反。 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 南怀仁(1623-1688年),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1658年随同卫匡国(Martino Martini)神父前往中国,1659年抵达澳门。南怀仁本来在山西传教,1660年受召前往北京协助汤若望神父。1669年,南怀仁接替汤若望被授以钦天监监副。 康熙八年(1669年),南怀仁撰写《历法不得已辨》,逐条驳斥杨光先、吴明炫在历法推算方面的错误。针对中国传统的观象占候、堪舆占卜等观念,这一年他还撰著了《妄推吉凶之辨》、《妄占辨》和《妄择辨》。 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 耶稣会传教士刘松龄 刘松龄(1703-1774)来自斯洛文尼亚,原名Augustin F.Hallerstein。乾隆初年,他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并得到乾隆的赏识,自1739年入朝为官,直至1774年在华去世,35年中历任钦天监天文和数学学士、补监副、监正、数学天文会会长等职,并向欧洲介绍了中国文化、习俗、地域、动植物等情况,被誉为“斯洛文尼亚的马可.波罗”。 他在清廷担任钦天监主管长达28年,于1754年制作了“玑衡抚辰仪”,这一重要天文观测仪器至今还陈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 古仪器命运--历经世事沧桑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德法侵略军看到我国明清大型精致古仪,竟私下达成瓜分我古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搬到了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又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侵略军则将明制浑仪和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抢走,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十件古仪全部归还后,我国又将清代八大铜仪按原来布局安于台上,明制浑仪则安于紫微宫左侧,简仪安于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走之后,当时的天文工作者为了不问断观测,曾经制造了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议(即半径为清制天体仪的一半)各一架,安于观象台上使用。为记载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刻石碑一座,现在立于台下紫微宫左侧的耳房前面,以供参观。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国天文工作者为保护文物,遂于1933年将明制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七件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上。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就只存有清制八大铜仪了。 古台今昔--千年古都的靓丽风景线 北京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这样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近五百年的天文观测,在世界上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作过必要的修葺。十年动乱之后又进行了彻底的修缮,焕然一新。并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如今,古观象台仍在科学和科普领域发挥著作用,成为千年古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登上古台,古韵幽雅。由青铜制成的天体仪、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和玑衡抚辰仪均按原顺序置于台上。同明代的浑仪、简仪相比,清代的仪器不仅有了新的革新和进步,更体现了中西文化结合的特点。它们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湛,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的中国传统特色外,在刻度、游标和结构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观象台下的四合院中的主殿和东西配殿已被改为陈列厅。紫微殿陈列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这里记载着我们的祖先对天文学的伟大贡献;东厢房陈列的是“灵台仪象”,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台遗址,现存的古观象台的变革和天文仪器的制造等;西厢房的展览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丰富内容及历史上的重大历法改革;冕影房是进行日影测量的地方。 如今,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古老仪器进行实测了, 但它们为天文学科学所作出的贡献,为现代天文学科学所奠定的基础,必将和它们的主人一道名垂史册,成为人类天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