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慈善家”胡玉荣:克己行善 求仁得仁 |
 
下岗了,她艰苦创业,踏上人生新旅程;收入不高,她节衣缩食,倾尽20多万元助学行善。十几年如一日,她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好事,快乐从心底里淌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她是胡玉荣——原福建宁德寿宁县丝绸厂下岗职工、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下岗创业 百折不挠 44岁的胡玉荣自幼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寿宁县丝绸厂,干起了又脏又累的机修活。1992年,她下岗了,为了生计,她四处打工,到中学代课,到工地扛水泥、拉板车、挑砖块…… 1994年的一天,胡玉荣带着孩子去小吃店吃扁肉,跑了多处没吃上,说是没有扁肉皮了。她刨根问底,得知城关只有一家扁肉皮加工店,当地小吃店所需的面制品也大都从外地进货。一直在寻找创业机会的胡玉荣当下决定开一家面制品店。 面对全新的行当,胡玉荣拿出当年在工厂苦学技术的劲头。没有师傅教,她就自己摸索。手工制作成功后,她又向朋友借钱买来一台二手面机,尝试改装机器生产面条和扁肉皮。开始生产出来的面条软硬不一,扁肉皮厚薄不均,只能含泪送人喂猪喂鸡。但她不气馁,经过半年多反复试验,终于看到软硬厚薄均匀的面条从机器里欢快地吐出。之后,她又把切面机改装成扁肉机,再用易拉罐作模具圈割饺子皮。1995年,胡玉荣面制品加工坊开业,几年后逐渐占了全县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0多年来,不论寒冬酷暑,不管风吹雨打,胡玉荣每天凌晨2点即起,和3名女工一道赶工;5点多,她陆续接到订货电话;6点半,她穿梭于大街小巷送货;7点左右,她回到作坊继续生产,然后继续送货,直到中午。艰辛的劳作,让她的手老茧纵横,还裂开一道道口子,常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虎皮膏缠了一圈又一圈。 真情助学 倾力助人 面制品作坊渐入佳境,胡玉荣得以“经营”另一番事业--助学行善。备尝生活艰辛的她总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把钱像肥料一样撒出去,帮助别人,才有意义。” 2005年8月,寿宁一中的吴龙腾考上福建农林大学。由于母亲长期卧病在床,家里债台高筑,他交不起学费,只好决定弃学打工。胡玉荣知道后,当即承诺资助他读完大学,承担每学期2000元学费和每个月300元生活费。 “孩子,不要担心,有阿姨在,你不会失学的!”这是胡玉荣对许多寒门学子的承诺。2000年起,她开始定期资助学生,迄今已帮助5名贫困生读完大学,目前她还在定期资助4名大学生和2名职高生就读,平均每个月寄出约3000元,超过了她在作坊辛辛苦苦一个月的收入。此外,她还不时力所能及地接济其他贫困生。 胡玉荣不仅给贫困生物质帮助,还给他们精神鼓励。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本身就是青年成长励志的生动教材。她常去寿宁一中打球,不知不觉成了学生们的“知心姐姐”。未受过资助的高三女生张伟伟这样赞美胡玉荣:您像一位母亲,把谁的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孩子;您像一位大姐,倾听着弟妹的生活琐事,为他们排忧解愁;您像一位朋友,街上,山上,水里,家里,有您的地方,就有快乐的回声。 去年10月,胡玉荣把近年来获得各级荣誉的奖金以及平时积攒的8万元交到县总工会,作为“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启动资金。今年3月,她获得“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奖金1万元,她把扣除的2000元税金补齐后,又向基金会注入1万元。她想趁现在身体还行尽量充实基金,也想借此带动更多的人献爱心。 2006年8月,“桑美”台风冲毁了寿宁托溪乡洋尾村等地,胡玉荣立即购买了大米和粉干,借了辆皮卡前去赈灾,开销1万多元。去年汶川大地震,她4次捐款计4000元。3年前她买了辆QQ车,除了送货,就是像110一样,随时用于运送小孩、老人等。“只要一看到那辆黄色QQ车,人们便知道您来了,爱来了,希望也来了!”寿宁一中高三学生钱逢振在信中说。 克己为善 爱心相传 扶危济困总是慷慨付出的胡玉荣,是地道的“穷人慈善家”。她一年四季只穿两身洗得发白的运动服,一部不离身的小灵通用得断了天线。她的家阴冷潮湿,地板革多处破损,房间里的衣柜甚至连一家人的衣服都装不满。 胡玉荣是热爱生活的人。她的家简而不陋,十分整洁;业余时间她经常打球、游泳、登山等,过得十分充实。然而,“一想到那些饿着肚子上课的学生,我就舍不得花钱。捐出一点钱,也许就能改变一个贫困孩子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胡玉荣总是省吃俭用,抠出钱来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她本有一套更好的房子,但她舍不得花钱装修,便以每月600元的价格出租。这两年她还有间店面出租,收入增加了,但一家三口仍然只靠丈夫开渔具店每月千余元收入生活,唯一改变的就是捐资从零星到定期、从每次二三十元增加到数百元乃至千元、万元。 “我常对大家说,不是有钱才能献爱心,拣起地上的一张小纸片,给人一个温暖的微笑,说一句安慰人的话,都是爱心的表现,都是在做好事。”胡玉荣说,“受过我一点帮助的人,只要把爱心传递出去就行了,不必老记着我。” 胡玉荣播下的爱心种子,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发芽。去年高考第一天,她像往年一样煮好凉茶送往考点免费供家长、学生饮用。路过的一名女中学生认出了她,“您是玉荣阿姨吧,您又在做好事,我们能加入吗?”“当然,你们不怕辛苦就来吧!” 随后两天,帮胡玉荣送水的学生增加到三四十人。她不失时机地开导学生。“你们看,父母多不容易,冒着烈日送孩子来考试,给孩子买矿泉水,却舍不得买给自己喝。”她说,“你们现在给毕业班学长的家长送水,明年你们的学弟学妹就会给你们的父母送水。” 如今,聚集在胡玉荣周围的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达100多人,他们不时相约到公园、体育场打扫卫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上山植树造林,上街宣传环保;近来主动找她要求结对助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做好事时,有人加入,是对我最大的奖赏。”胡玉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