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友情观 |
 
友情像久藏地窖的醇酒,只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越久越香。 关于东方与西方价值观的异同,一直是人们议论不休的话题。最近东翻西看,读了一些杂书,发现有些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关于尊师重道、敬老尊贤,也许东西方有些差异,但是重视友情,甚至是“士为知己而死”,古今中外差别不大。 先看看中国古代的例子,宋代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汉桓帝时颖川人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患病的朋友,正遇到胡人攻占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这回死定了,你赶快逃命吧!”重义的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要我舍你而去,这种败义以求生的事,我荀巨伯怎么能做?”这时,胡兵来到,见荀巨伯和他的病卧在床的朋友,十分惊讶地问道:“满城的人几乎都走光了,你们怎么敢留下来?”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我不忍丢下他,我宁可以自己的生命代友人一死。”胡兵被荀巨伯的义气感动,没有掠杀他们就走了。 唐代两位文学家柳宗元与刘禹锡的莫逆之交,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千年的佳话。柳与刘都是当时政治改革运动的要角,运动失败后两人都遭贬斥,流放到远离京城的荒僻小地方,受尽折磨。柳宗元只活到47岁就病死在柳州,刘禹锡受柳宗元之托,整理他的著作编辑成书,还收养他的大儿子,刘禹锡就跟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爱护好友的遗孤。 还有一个例子是19世纪俄国思想家、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遭遇。他被沙皇当局判了死刑,后来没有处死,而是放逐到西伯利亚一个荒僻地方软禁起来。他的朋友两度试图协助他逃跑,两次都失败,第二次行动失败,他的朋友被捕,后来死在狱中。 古今中外这些感人的友情故事,都有个共同点:故事的主角对待朋友十分真诚,动机也很单纯,没有掺入私心杂念。 现在有些人交朋友强调的是互相利用,交情其实是利益交换,就跟投资做生意一样,把友情、亲情、爱情都当作商品来做买卖,只要人家出个“好价”,友情、亲情、爱情统统可以出卖,你说悲哀不悲哀? 友情跟潮水一样有起有落,有晴有雨,能保持恒温与长期风和日丽是很不容易的。当友情降温的时候,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朋友的缺点和短处,无视朋友的优点和长处;当友情升温的时候则是相反,这恐怕不是交友之道吧。 当友情降温到冰点的时候,往往就有人口出恶言伤害对方,中伤别人者总是讲对方的错,不提自己之过。听到的人如果相信了片面之词,就会被误导,对被攻击的一方产生坏印象。所以自古有个做人的原则:君子断交,不出恶言。 有个令很多人伤心的绝交事件,那就是首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交恶。两人的恩恩怨怨,局外人是很难明了的。但两人毕竟都是君子,我们没看到或听到他们口出恶言攻击对方。杨振宁教授在新加坡演讲时,有人问起他和李政道交恶的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想多说。” 经验告诉我们,友情的加深最好是循序渐进,如果相识时间很短,友情就突飞猛进,那往往很难持久。理由很简单,了解一个人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短短几天或几个星期,了解得了多少呢?在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关系突然密切起来,后来慢慢看出问题了,感情一下子就降温了。友情像久藏地窖的醇酒,只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越久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