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防中风 |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提醒,盛夏也是中风的高发期,如果你是“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冠心病患者,尤需加强防护,防范中风的突然来袭。 使用空调不当容易发病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雄指出,一年中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个在寒冷的冬季,一个在盛夏。夏季温度高、气压低,易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内分泌系统障碍,发生调节失衡,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的患者及老年人影响更大,发生中风及心肌梗死的概率更高。 如今,大多家庭和办公场所夏季都会开空调,室内室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三高”患者和老年人的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发生,血管舒缩调节能力差,容易造成脑血管的过度收缩和扩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中风。 【对策】上述高危人群要避免降温过快,空调不宜过冷,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不宜整夜开空调睡觉。开空调时,室温以27℃为宜,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电风扇不能长时间直吹身体(尤其在睡觉时)。此外,脑中风的高危人群不宜用冷水洗澡降温。 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大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特别是相对湿度超过70%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大约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这虽然对防暑有益,但其代价是通过循环比平时多4~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这对老年人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额外”的血液循环负担,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大而导致缺血性中风。 【对策】专家提醒,夏天老年人常处于脱水状态而不自知,因他们对缺水不太敏感,所以即使“不渴”也要喝水,应采用“少量多次饮用”的补水方法,以保证体内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血容量。宜喝些绿豆汤、菊花茶等,这对防暑降温十分有利。同时,适量饮用淡盐水,补充大汗淋漓时丢失的盐分。但切忌一次大量饮用白开水,否则会引起“水中毒”,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 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有效预防中风,关键是重视基础病的防治。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硕介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是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患有此类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大热天血压普遍下降,暂时停药也不要紧。事实上,高血压病人和正常人不同,他们的血压波动受环境、气候影响极大,在高温天气,因为太热反而发生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的情况也很常见。 王硕特别提醒,糖尿病和中风关系密切,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中风的发生比无糖尿病者多5倍。这是因为糖尿病可造成微血管损害以及加重大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栓形成,使脑中风的危险性增高。 【对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及软化血管药等。曾经出现中风先兆者,应尽可能深入检查(包括全脑血管造影),以了解中风的发病基础。与此同时,盛夏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运动适可而止。适当午休,以补充夜晚睡眠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