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我们只是社会财富的保管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每个人都清楚,人死后钱财是不能带走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悟到:我们只是在为社会保管一部分财产,而且保管期有限。那么,如何让财富不因我们的生死而价值全变呢?

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市民眼中,乔·特莱茨克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穷酸老头。他经常去慈善机构吃救济餐,为了省钱,他就在报刊亭读报纸。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乞丐。

在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特莱茨克的律师接到了一个电话,老人要求把自己遗嘱中关于自己房地产的内容,修改为“无偿捐赠给纽约市”。一个月后,86岁高龄的特莱茨克告别人世。人们惊讶地发现,他捐赠的这笔遗产,总额竟然有140万元之多。

“人经由各自不同程度的努力,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的财富,然而当人的生命终结时,这些财富将再次全数归还社会,无人例外。”

这是王永庆留给子女的遗嘱。从特莱茨克身上,从卡耐基和比尔·盖茨身上都能看出,他们的财富观同样可以浓缩成类似的简朴话语。

也可以用另外的话语表达相同的意思—富人积攒的财富并不属于自己,他们只不过是帮助社会保管这笔财富,所以富人有义务让这笔钱“活起来”,使其对社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做慈善更讲究效益

当巴菲特宣布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310亿美元)捐赠给盖茨基金会时,美国《经济学人》杂志用戏剧化的语言评论道:“如果你是世界第二号富人,那么在这个星球上,看护你辛辛苦苦挣来的310亿美元财产的唯一理想的人选,莫过于那位事实证明比你还会挣钱的人。”

这句话看似调侃,实则是一句大实话。巴菲特把大部分钱捐给盖茨基金会,正是因为盖茨基金会是最有效率的慈善机构。在他看来,这不是他自己的钱,这是社会的钱,花得没有效率,等于自己渎职。

这样的慈善观念并非始于巴菲特,而是早在卡耐基时代就已经成形。卡耐基认为慈善有很多领域,而一个人的财力是有限的,应该将其投放到最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他认为,再没有比把钱花在优秀、有能力、有报负的青年人身上更好的投资了。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免费图书馆,于是他一共修建了2811座免费图书馆。

卡耐基代表着一些学者所谓的“自由慈善主义”。这种慈善精神并不主张为了捐赠而捐赠,也不是遵从上帝的旨意或社会习俗而捐赠。捐赠不是为了有钱人精神上的救赎,而是为了改善受惠者的品性。

这样的捐赠不能以遗产的形式留给社会。因为掌握这样的财富的人,是接受了神圣的信托来维护社会利益的。他必须亲自履行这一责任,使每一分钱的捐赠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利益。

从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

eBay创建人奥米迪亚做慈善的目的更朴实,方式也更灵活。卡耐基、比尔·盖茨等慈善家用的都是传统的方式 ,把钱交给某个慈善机构来操作,奥米迪亚则开创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他甚至不为他的100亿美元选择捐赠方式及捐赠项目,他把选择权给了所有的人。

奥米迪亚网络公司的全球捐赠部门设计了一个网站,在那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慈善项目。

印度哥印拜陀的一群老师提出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学校新厕所计划,所需的资金是5000美元。这些老师发现,每年学校都有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退学,他们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几个星期之后,包括纽约一位作家及摩根银行一位银行家在内的4位捐赠者凑足了那5000美元。不到3个月,学校就建起了女孩专用的厕所,捐赠者收到了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和照片。事实证明,老师们的猜测是对的,女孩们成批退学的原因是,已经发育成熟的她们觉得,没有独立的厕所让人很难堪。

几年过去了,因为这个小小的慈善项目,有100多个女孩留在了学校。据估计,10年内,440个女孩会一直读到毕业。再推测下去,这些女孩中,说不定会有一些因此而走出贫困。

捐款不是富翁的专利

当然,对美国人来说,捐款并不仅仅是亿万富翁的事。

新泽西州的居民包叶尔中了六合彩,获得1100万美元。这位从没结过婚的72岁老人,平时总是准时到教会,但这次她迟到了。教友以为她中了头奖,不会再来教会。但弥撒开始20分钟后,她蹒跚地走进教堂,解释说,她的旧汽车半路抛锚,要送去车行修理。随后她宣布,把中六合彩所得的奖金的一半捐给教会,另一半捐给当地的消防志愿队—她自己连一辆新车都没有买。

美国的主要名牌大学都是私营的,靠社会捐款运转。像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每年的预算都达几千万美元,绝大部分来自各界捐款,其中很大部分来自该校毕业的学生。哈佛大学就是以主要捐献人约翰·哈佛的名字命名的。

中国慈善在路上

事实上,在慈善的道路上,中国富豪的身影并不孤单。王永庆、李嘉诚、龚如心、陈光标等中国富豪都对慈善事业投入了大量心血。龚如心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每月支出不足3000港元,甚至连头发都是自己剪,而她把大量钱财投入慈善事业。在生活中极端抠门的王永庆,在汶川大地震后捐出1亿元人民币的巨资。陈光标不仅提议向中国富豪开征遗产税,而且迄今为止他的捐款已经超过8亿元人民币。2009年上半年,中国接受境外捐赠40.8亿元人民币,其中李嘉诚独捐20亿元人民币。

但客观地说,中国人的慈善事业才刚刚上路。虽然也有汶川地震后的举国狂捐,虽然也有中国NGO(非政府组织)的样板,如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但中国大部分富豪的捐赠意识和推行慈善事业的专业程度,都远远不能和已形成传统的欧美富豪们相比,普通百姓的慈善意识也亟待进一步提高。

如果说中国的富人在慈善捐款方面只是兴趣不高的话,比起他们来,中国企业就显得更为吝啬了。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字,中国99%的企业没有参与日常的慈善捐赠活动。

看来,中国人面前的慈善之路,还很漫长。

 
 
 
前五篇文章

孔门弟子眼中的孔子形象

《大学》“三纲”、“八目”的生命力

汉字——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遗产

柏林墙,爱与和平的涂鸦

职场交往中用什么态度最好

 

后五篇文章

“蓝色隐忧”—流行的精神文明病

为了一切儿童

格言联璧•处事类

活在这一刻

日常生活十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