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是一种不溶解于水的松软、蜡状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胆固醇都是身体健康的敌人。人的血浆中,有两种类型的脂蛋白。一种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被它运输的胆固醇会附着到血管壁上,和着血浆中的其他一些成分一起沉积下来,阻碍血液的流动,因此,这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叫做“坏胆固醇”。医学研究发现,高的胆固醇含量,尤其是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往往伴随着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高发生率。而“高密度脂蛋白”所运输的胆固醇,却伴随着这些疾病的低发生率。许多医学专家认为,高密度脂蛋白会把血浆中多余的胆固醇带走,从而保护血管,因此,这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叫做“好胆固醇”。胆固醇在我们的身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体合成胆汁和一些激素、维生素的前体。
况且,人体内的胆固醇不完全是受食物调控的。实际上,人体每天都在合成这种物质,普通人每天合成一克左右,而成人体内总的胆固醇大概有30多克。胆固醇在肝脏内被转化成胆汁酸,分泌进入肠道,多数会被重新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随着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这样,体内的胆固醇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循环之中,每天只有少量被排出。除了体内合成,人体还会从食物中摄入一定的量。有趣的是,体内合成的量会受到食物中摄取量的调节。摄入得多,合成得就少一些;摄入得少,就合成得多一些。
更有意思的是,血浆胆固醇的含量以及好坏胆固醇的比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饱和脂肪酸(比如肥肉、动物油、奶油等)、反式脂肪酸(氢化油)以及抽烟都会对此有负面的影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总是小心翼翼规避含胆固醇的食物,搞得心情紧张,也并非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说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会受到食物中的胆固醇的影响,从而去稳定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但如果食物中的胆固醇过多,经过人体调节之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还是会高一些。这显然是不利于心脏健康的,所以美国心脏协会建议人们把胆固醇的每天摄入量限制到300毫克以下,而心脏不那么健康的人更应该限制到200毫克以下。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与外界的物质交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对于“吃什么是不是就一定能补什么”的问题,也没有一个简单统一的答案。只有针对具体的某一种食物成分,我们才可以去分析是不是需要补,能不能通过吃来补,以及如何有效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