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视之不见 (龙泉解《道德经》14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生化万物,它既无事相,也无名相,若称它为“道”,已是勉强了,称它为夷,称它为希,称它为微,都可以。因为“道”是看不见的,“道”是静无声息的,“道”还是细微不可触摸的。这三个方面是不能细分的,因为它们又融而为一,就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更不是三个。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道”是没有上下之分的,如果说有,那么只能说它的上面不明亮,它的下面不阴暗,混混沌沌,无法形容,最后还是归于没有实体。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体的形象,就叫它惚恍吧。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既然是惚恍,那就是浑沌不清,胶着难分的。迎上去不能见它的头,跟上去不能见它的背。你掌握了这自古就有的大道,你就可以驾驭当今的万物了。能够体认这元始之初的空灵状态,这就是修行的关键。

  “道”本无状无相,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意会心悟可得。但世人偏偏要在色、声、实体上去求,结果只能是煞费心事,一无所获了。也许偶有一人,不看、不闻、不为、不思、不求,心中杂念全无,自身无比清静,大道不请自来,这恐怕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妙处吧。

 
 
 
前五篇文章

儒家音乐思想理论《乐记》的美学解读

图解二十四孝(三)

十叹无常歌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研究:若不减排废气 全球多个地区30年内将大旱

 

后五篇文章

慈善有助于改造富二代

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道法自然——何解?

赵永新:追念自然之子梁从诫

学界热议儒学发展新路向 用人权激活传统儒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