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教授:注重人性 孔子思想值得西方学习 |
 
核心观点 在全球伦理的内涵中,注重人性、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受益于孔子思想。孔子在承认人享有权利之外,还强调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与西方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值得西方学习。 30年前,我第一次阅读《论语》。那还是当年德国著名的袖珍书系列里的一本,不过我最初看的是英文版。看罢《论语》,我对自己说:“你必须要到中国去。”于是在1979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并专程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曲阜孔庙正在修缮。 30年前的曲阜之行,之所以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孔子的学说对于我提倡推广的全球伦理非常重要。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智慧的圣贤,而尊敬长者和崇尚智慧则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特性,也有助于我对全球伦理的思考。 世界上的多种宗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但它们面对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人类应该如何生活。我研究宗教,试图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一种共同的人类伦理,即全球伦理。我认为,没有全球伦理,就没有各种宗教之间的对话,也就没有全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和谐共处。 我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后,是伦理与道德的坍塌,这也说明人们急需一种举世公认的伦理与道德标准。在全球伦理的内涵中,注重人性、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受益于孔子思想。此外,全球伦理还主张和平,反对以暴制暴,追求真实公正,推动男性与女性间的合作。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全球伦理的贡献还体现在:从一开始,孔子就将“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在承认“人”享有权利之外,还强调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与西方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西方学习。此外,中国传统中,伦理道德优先于经济和政治,这一点在当今世界尤其可贵。 不过,我也注意到,完全的消费主义和功利的物质主义正在影响中国,人们似乎忘记了孔子的这些主张。但我并不因此悲观,正是这一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新思考,重新追求非物质的价值。所以我相信,孔子的思想不仅完善着全球伦理的形成,也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