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护持
 
 

问:从佛教的角度如何理解“情与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首先谈“情”,从佛教教理而论,“情”乃无明而起,属烦恼范畴,是烦恼在不同因缘中的具体体现。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情”的种类细分无量,笼统则二:苦与乐。世间所谓亲情、爱情、友情、同情、温情、悲情、激情、冤情、怨情、无情、绝情等演绎着世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芸芸众生无一幸免,皆置身其中。佛陀应世,旨在解脱众生苦难,指明解脱的关键在于断除一切烦恼。“情”是烦恼,亦应断除,方能究竟离苦得乐。那么佛教是否宣扬“无情论”或“绝情论”,肯定回答:不是!佛教认为世间之“情”乃因缘所生,依缘生依缘灭,虚假不实,不可执着。佛教里法界同体之理不被很多人理解,因有此理,佛教其他理论才有基础,如因果理论、轮回理论、涅槃理论、唯心学说等都建立在同体理论之上。清净世界,如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同体世界,故事事无碍;污染世界,如娑婆世界,则由烦恼(众生之分别执着)所造,排斥同体,故障碍无限。其实“利人就是利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即是朴素的同体思想。所以佛教宣说“慈悲”,此乃“大情”,面向一切众生,而不执着“狭情”,针对少数众生。由于众生执着“狭情”,必然造成国家之争、族群之争、人种之争、社团之争,资源之争等,天下何曾太平。如果众生皆具慈悲大情,方能实现真正和谐。所以佛教徒的修行是借“狭情”修“大情”(无缘慈、同体悲),证得圆满智慧,方可离苦得乐。

其次谈“理”,此理涉及“理智”与“真理”。孔子曰:“发乎情,止乎礼”。此礼指礼仪(原则),但遵守原则是需要“理智”,所以“理智”亦属烦恼,是不让烦恼生起的烦恼。“真理”是指法界(宇宙)真相,是大智慧的显现。是故佛教所讲“理”,是“真理”,不是“理智”,倡导众生依靠“真理”,正确选择生活道路。

佛教谈空不执空,讲有不执有,提倡中道。佛教徒必须客观上尊重因缘,主观上觉悟因缘。从社会之最小单位家庭下手,依佛理处事,依智慧待人,然后扩大至社会。佛教教理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占便宜,亦没有人在吃亏,有因才有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当过客,解脱生死,是修行人的自然选择。佛教讲放下,是断除烦恼的自在境界,不是放弃,放弃是不负责任的逃避。佛教讲看破,是明了真相后,对假相的不分别不执着,如如不动,不是灰心丧气,颓废度日。佛教徒乃造恶业消极,造福社会积极,利己消极,利人积极。圆融“情”与“理”,必须站在智慧、觉悟的高度,借事显理,借理明事。将“狭情”升华于慈悲,将“真理”实践于生活,做一个快乐、自在、智慧、善良的人。

 

 
 
 
前五篇文章

问:生活中如何修学《阿弥陀经》中所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

理净法师答:菩萨化身也会造业吗?

问:修行必须按次第修吗?

济群法师答:过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几点?持八戒到后半

问:什么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后五篇文章

问: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

问:《地藏菩萨本愿经》心要是什么,如何受持此经?

问:一句阿弥陀佛以绝待圆融为宗?

虚云法师答:怎样来学菩萨道?

问:为什么学佛的人相遇,要合掌说:阿弥陀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