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护持
 
 

问:修福的原因和内容,为什么要修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问:修福的原因和内容,为什么要修福?

答: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需要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关于这点,释迦牟尼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亲口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另外,一般人学佛后,常常感觉到智慧提升了,可是生活上并没有改善,不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些人学佛后,修行一段时间后,觉得开悟了,觉得解脱了,可是在人事上,在工作上,好像也没有很顺利,又为什么?又有些人,学佛后,认真的布施修福,慈悲助人,可是有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为什么?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出在于没有「福慧等持」。也就是没有福慧齐修,所造成的不圆满。福是慧的资粮,慧是福的圆满。

因为福德与智慧,都是创造人生幸福快乐的主要条件,亦是觉悟成佛的基本因素。一个人如果有福无慧,生来傻头傻恼,固然不幸;若然有慧无福,穷困一生,更加苦恼。在修行学佛的人来说:有福无慧,属于痴福,福尽还堕,永受轮回,无法解脱生死之苦;反之,如果有慧无福,亦不可能庄严佛果菩提,成就众生。我们要创造人间幸福的乐园,固然要福慧双修,欲想福慧具足,圆成佛道,更加要福慧双修。

福德的内容,包括:

1. 世间有漏之福   除了拥有无量的财富,享用如意,加以地位高贵,受人尊重之外,还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仁慈爱物,广积阴德,子孙满堂,最后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才是真正的幸福。即好命的人,必须具备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等五福,所谓:“五福临门”,才是人间真正的幸福。

但在佛眼看来,世间的幸福,亦不过是短暂的占有,既是无常,又非永恒, 所以,如果希望获得永恒的幸福,非进一步追求出世间的福报不可。

2. 出世间的福报   出世间的福报,是超越三界时空的限制,摆脱人间天上的烦恼,不再漏落生死轮回,名为无漏之福。因为佛法启示,人天福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谓五福,不过暂时占有;所谓寿命,不过下寿八十,中寿一百,长寿一百二十。何况还有天灾人祸。至于天人的寿命,虽然数以劫计,但“纵经八万劫,终归落空亡”,福尽仍受轮回之苦,根本不值得贪求。所以学佛的人,不应该热衷于世间的名利财富,更不应该追求人天福报,而应该寡欲知足,积极进取出世间的七圣财。

七圣财指:

一是信财:因为信受佛法,能够长养一切善根,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可以说:信是佛道的基金。

二是进财:精进办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聚功德,作为成佛的资粮,等如世人,勤俭积蓄财物一样。

三是戒财:戒能防非止恶,我们受持佛戒,止恶行善,进德修业,自然可以获得解脱的财富。

四是惭愧:心怀惭愧,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此取消一切不良心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是开发功德法财的资源。

五是闻财:多闻佛法,启发智慧,明白事理,如说修行,终必成佛,是以多闻,正是增长佛道功德财富的工具。

六是舍财:学习佛法,以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实行财施,法施,无畏施,内财外财,随求给予,心不恪惜,以增益佛道的财富。

七是定慧财:学佛人,修习禅定,广学般若,止观双修,止观不二;不仅摄心不乱,同时照见五蕴皆空,离相度生,无住布施,如是悲智双运,就可以速成菩提,证得佛道无量功德。

因为以上信、进、戒、惭愧、多闻、布施、定慧等七种,是成佛的资粮,亦是转凡成圣的基础,所以名为七圣财。

二乘圣人,拥有以上七种财富,由戒定慧的力量,断除见思烦恼,超出三界,远离生死,享受生命宁静、轻安、而永恒的快乐,是以名为出世间无漏之福。

3. 佛道圆满无上之福   佛道圆满无上之福,是诸佛因中,发心行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修六度万行,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以修福,广学般若以修慧;因此,广开福德智慧的花朵,结成福慧具足的果实。自此,彻底清洗心中无明烦恼的污垢,以及消除因无明烦恼所引生的种种不良心理,亲证本来具足的法身理体,福圆智满,到达福德之最,智慧之极。功德法财,无穷无尽;广大智慧,无量无边,世出世间,再无过其上者,是名佛道圆满无上之福。

功德与福德

【功德者,功指修功,德指性德。】

这是功德两个字的定义。我们要知道,现在这两个字用得很多,可是很多人错解,也错用了,以为到寺庙里捐几个钱,就有了功德;或者是念念佛,打个普佛,拜个忏,这就有功德了。你看看这个解释。功是指修功,修什么?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这样的功夫叫做修功。我们拜了一堂忏,《大悲忏》短,一天拜完,如果《梁皇忏》要拜七天,《水陆大忏》要拜好多天,拜完之后,你那些错误的想法、看法,是不是都修正过来?果然修正过来,你就有修功,你有没有德那是另外一桩事情。德是指性德。真正真实功德,在修行当中,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那是真实功德。参禅明心见性,功德;念佛得一心不乱,是功德。所以要晓得,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讲,下品的功德是功夫成片,中品的功德是事一心不乱,上品功德是理一心不乱,你得了哪一种功德?不是说我们做些好事就是功德,没有,那叫福德;福德跟功德要分清楚。

所以,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见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佛门的大护法,虔诚的佛教徒。他以他的地位,以他的势力建筑佛寺,在江南、在他自己管辖的地区,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他就喜欢人出家,而你出家了,他供养,度了多少万人出家,自以为功德很大。达摩来看他,他就向达摩夸耀,炫耀他自己,在佛门做这么多功德,我做这么多好事,问达摩法师: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是个老实人,不懂得察言观色,说了一个老实话:并无功德。梁武帝被他泼一盆冷水,不理他了,不护他的法了,他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过那个苦日子。如果达摩祖师说:功德很大。梁武帝一听,尊他为国师,那供养还得了,那一定是最好的礼遇。达摩祖师说实话:没有功德。如果他要问的是:我的福德大不大?那一定是甚大、甚大!他修的是福德,修的是福报,没有功德,功德要明心见性。

我们常讲因戒得定,戒是功德,因定开慧,这个定是功德;如果持戒不能得定,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戒律精严有没有功德?并无功德,有福德。持戒要得定,那是功德,他戒的目的是得定,定的目的是开慧,修定一定要开智慧,那是功德。修定不开智慧,也是福德,那个享福就是在四禅天、四空天去享福,享天福去了,这是我们要清楚、要明了。别人问,要能说得出来。做好事,修福,得人天福报。得人天福报,做好事还要严持戒律,才能够得人天福报。五戒得人身。你自己持五戒,自己冷静想一想,我持戒要打分数,能不能打到八十分。如果五戒能打八十分,你不会失人身,你来生还会在人道,而且来生一定比这一生好,比这一生有福。可是一般人自己跟自己打分数,靠不住!才有个五分、八分,赶紧就报上八十分、九十分,自己骗自己。必须懂得戒相,戒体、戒相、戒行,你要真正了解,知道开遮持犯,依教奉行,那才能做到持戒。自己持净戒,不要管别人持戒不持戒,要管上别人,你就是修善,而且善都不圆满,果报不太好。也会生天、也会到人间来,为什么不好?到天上人间都当阿修罗去了。阿修罗前生持戒修福,瞧不起别人,贡高我慢,那个人破戒瞧不起他,那个人不持戒,没看在眼里,他持戒修福,这样的心态就变成阿修罗、就变成罗剎。阿修罗有大福报,怎么来的?这么来的。想想我们自己持戒修福,是不是这个心态?打个水陆,一定要当水陆头,你出一百万,我出一百二十万,我在你之上,这种人将来干什么?当阿修罗去了,当罗剎去了,好胜心强,好胜、傲慢,福报再大,不能出三界。享福的时候,未必不造恶业,造作恶业,将来必定堕三途,何苦来?所以这个德是指性德。性德是至善,真正的善。

【福德与功德,同乎、异乎?】

底下这段要辨明这个事情。

【福德感果报,功德显体用。】

不一样!功德里面一定有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德。

【福德多就有为言】

多半都是从有为,有为法。

【功德每就无为言】

功德从哪里显?从清净心。《金刚经》教你离相、离见,这是功德,让你真心本性自自然然显露,这是功德。

【修功德而着相,则功德成为福德。】

就变了,变质了。

【修福德而不着相,则福德即是功德。】

功德、福德的差别,一个是清净心修的一切善,功德;染污心所修的就是福德。染污的心修禅定也是福德,修般若也是福德,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念佛不能生净土,都变成了福德;念佛要是往生净土,全是功德。这个一定要清楚、要明了。

摘自老和尚讲《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前五篇文章

问:地藏王菩萨因何名为地藏?

问:做人的根本是什么?

问: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问:已婚的男生爱上了未婚女孩怎么办?

惟贤法师答:如何理解修行法门的大小渐顿?佛乘的具体内容

 

后五篇文章

演培法师答:业的潜力究在那里

圆供法师答:怎样看待修法验相?

问:该怎么修

问:何谓真正的佛法?

问:佛法是什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