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同德寺无名和尚塔铭并序》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同德寺无名和尚塔铭并序》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杨曾文 内容提要:唐代无名和尚(722-794),俗姓高,先师事北宗之祖普寂,学渐教禅法,后投到南宗荷泽神会的门下接受顿教禅法,继承南宗的法系,晚年在五台山佛光寺传法。华严宗的四祖澄观(738-839),在早年参学过程中曾从牛头山慧忠及径山道钦学牛头禅法,并到洛阳参谒无名和尚"咨决南宗禅法"。新从五台山佛光寺附近发现的《无名和尚塔铭并序》,提供了无名在师事神会以前曾在北宗"华严尊者"普寂门下学法的新情节,可以与《宋高僧传·无名传》等互相补充,对研究唐代禅宗、华严宗和五台山佛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形胜之地,古迹文物很多。1996年11月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温金玉副所长应我的请求将他新发现的《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手抄本寄给我,告诉我这是唐代禅宗神会弟子无名和尚的塔铭和序。我读过以后认为此塔铭序很有学术价值。 《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下面简称《无名塔铭序》)发现于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山坡,题"上都资圣寺沙门慧岌文"。慧岌在碑文中称无名和尚为"吾师",在序文最后说"恭承教义,乃为铭",看来是无名的弟子。然而"上都"是西都长安,资圣寺是长安名寺,开元十一年(723)密教高僧金刚智曾奉敕在此译经,此寺被认为是"四海三学之人会要之地"。 《无名塔铭序》著于无名死后的第二年,也许慧岌在此之前已经住进长安资圣寺。 无名和尚,在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七<唐洛阳同德寺无名传>、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下、明镇澄《清凉山志》卷七等,对无名的生平事迹有详略不同的记述,而以《宋高僧传》所记述的史实比较详悉可信。此外,唐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所列以菩提达磨为初祖的禅宗承袭图中,在"神会第七"之下,列有"浮查无名"之名,此即无名;在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所载"洛阳荷泽神会大师法嗣一十八人"中有"五台山无名禅师",但因"无机缘语句"而未予立传。新发现的《无名塔铭序》与上述传记比较虽文字迥异,但在内容上与《宋高僧传·无名传》却十分接近。下面先将《无名塔铭序》的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就此塔铭序的价值略作说明。 一、《无名塔铭序》所述无名的生平 无名和尚(722-794),字方便,俗姓高,祖籍渤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出身望族仕宦之家。 出家后渐有名望,修"少欲之行,习无生宗",意为持戒苦修,并修习大乘般若空义和"不生不灭"的中观教理(此当特指禅宗)。 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 "北祖华严"是指禅宗北宗所奉之祖普寂 。普寂(651-739)是神秀的弟子,在玄宗和朝廷显官的支援下继神秀之后为北宗的领袖,被北宗奉为继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之后的"七祖"。普寂的禅法继承神秀,主张通过不断的修行(在坐禅中观空,观净)断除烦恼,逐渐达到解脱。以慧能为创始人的南宗主张"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称北宗禅法为"渐教"或"渐悟"之教并加以批评。神会(684-758))是慧能的弟子,在慧能死后到北方传法,宣传慧能的顿教禅法,曾与北宗进行辩论,称北宗没有得到从菩提达摩以来的祖传袈娑,不是正统,并且所传禅法是引人渐悟之教,所谓"师承是旁,法门是渐"。神会后应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住洛阳荷泽寺传法,影响日著,人称"荷泽和尚",其法系称荷译宗。以上引文是说,无名先师事北宗之祖华严尊者普寂,从受渐修入悟之教,此后投到南宗荷泽神会的门下,接受顿教禅法。从此他成为神会的弟子,继承南宗的法系。此外,他对于大乘其他教理、般若思想(《般若经》既讲空义,又讲"智巧"或"方便"--梵音"沤和拘舍罗")也有深刻的理解。所谓"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是说虽奉强调"见性"的禅宗,然而并不舍弃文字经教,也不执著于禅定。 无名喜欢游览山水,不爱在城镇繁华的地方逗留,周游过衡山、庐山、五台山、四明山、虎丘等地,以"浮植"作为隐居修行之所。晚年,对自己的道友说,当年释迦牟尼(意为"能仁")佛在拘尸那迦向弟子作最后的说法,表示自己行将入灭,我看清凉山(五台山)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常与一万菩萨说法之的名胜之地 ,是个很好的栖身修行的场所。于是巡游五台山,开始居住在五台山前面的铁勒寺。 山西省在唐为河东道,治所在太原。贞元三年(787),河东节度使马燧的部将李自良(714-776)因先后参加平定魏博镇田悦、李怀光的叛乱立功,诏代马燧以检校工部尚书为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信奉佛教,在任期间,与"都虞侯"(军中执法长官)张瑶听闻无名的名声,亲自修书并奉礼品派人到五台山送给无名作为供养,邀请他到太原传法。无名想到当年释迦牟尼佛曾说过以佛法"付嘱王臣"的教导 ,既然对于节度使的邀请不能推辞,便应请出山前往太原。李自良与部下盛礼出城迎接,对于无名应请赴斋感到心愿满足,莫大欣慰。 无名在太原城内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前来礼拜问法者很多,他只以一首偈颂作答: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首偈颂的大意是: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三世一切佛,那么,应当通过观想法界的本性,即真如、佛性,体悟一切皆空,一切皆心识所变现的道理。无名说,这是真实圆满的佛法("真乘了义之说"),应当遵照去修行。说完之后立即归山,节度使府的将领和城中民众都来送行。 无名回到五台山之后,便住进佛光寺。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进入西元794年)去世,年七十二岁,僧腊四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已过43个夏安居,即43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与部下将领、幕僚闻讯送来金钱施舍。在寺所在的中峰建造宝塔,安葬无名和尚的遗骨。 寺主名法兴,与无名本非师徒关系,但因景仰无名的道德,也身穿丧服,临坛参加追荐法会。无名的弟子道常,为报师恩,在宝塔附近结庵一心坐禅诵经。其他弟子莫不悲泣。慧岌有感于师教,为宝塔写序述师生平并撰铭颂德。 二、《无名塔铭序》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无名塔铭序》的发现提供了无名传记的新资料,可以与《宋高僧传·无名传》等互相补充,对研究唐代禅宗、华严宗和五台山佛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一)无名是先学北宗,后承南宗 《宋高僧传·无名传》记载,无名二十八岁出家,住同德寺,先学戒律之学,后"闻有禅宗,思千里而请决",曾随师游方,参访祖师遗迹,"得会师付授心印。会先语诸徒曰:吾之付法无有名字。因号无名也。" 据此,无名先学戒律,后拜谒神会,从受南宗禅法,并且因为听神会称自己所传授的禅法"无有名字"(神会继承慧能,禅法以无念、无相、无住为宗旨),便以"无名"作为自己的号。无名从神会受法,在《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广清凉传》卷下、《清凉山志》卷七等都可以得到证明。 然而,《无名塔铭序》的发现提供了无名在师事神会以前曾投到北宗"华严尊者"普寂门下的新情节。所谓"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这种先渐后顿的受法经历,不能不对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他对其他大乘教理,特别是般若空义、中观学说也有相当的造诣。 (二)无名游历各地和所谓"浮查无名" 唐代禅宗僧人风行游方,巡礼各地丛林参访名师,问道求法,正如慧能弟子玄觉《永嘉证道歌》所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无名塔铭序》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明,说无名"尝好游山水……由足衡山、庐山、天台、四明、虎丘";而在《宋高僧传·无名传》中所记地方更多,说无名离开神会之后,"志历四方,周游五岳、罗浮、庐阜、双峰、皖公、炉岭、牛头、剡溪、若耶、天台、四明,罔不询问"。 在这些地方佛教寺院较多,其中有的是禅宗传播的中心。从无名生活的年代来考察,五岳的南岳衡山,有南宗著名禅师石头希迁(700-791)在那里传法;当时与石头齐名的马祖(709-788)在洪州南昌传法,他的弟子归宗智常在庐山传法;天台山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宗以止观著称,九祖湛然(711-782)继玄朗之后在国清寺传法;双峰山在今湖北黄梅,当年禅宗四祖道信曾在此传法;皖公山曾是禅宗所奉的三祖僧璨隐居传法之地;牛头山在今南京,是禅宗牛头宗发源地,当时牛头慧忠(683-769)在此传法。其他地名情况不明。《宋高僧传·无名传》说他:"风格高远,神操朗沏,博识者睹貌便伏,僻见者发言必摧。"看来他在周游各地求法参禅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善辩。 《宋高僧传·无名传》还记载:"德宗方纳鲜于叔明、令狐峘料简僧尼事,时名有表直谏,并停。"鲜于叔明(?-787),后改姓李,初为剑南节度使判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邛州剌史,在大历末年(779)为剑南东川(方镇,在今四川东部)节度使、遂川剌史,经过长期治理,境内安宁。他对佛道二教反感,曾向德宗上疏,说: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名,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斁耗。臣请本道(按:此指剑南东川地区)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余还为民。(《新唐书》卷一四七<李叔明传>)批评当时社会迷信其教说并盛建寺观("迷其内而饰其外"),建议在剑南东川将佛寺分为三等:一等仅留僧人21人,二等14人,三等7人;道观分为二等:一等14人,二等7人,借此对僧人、道士进行淘汰,未被留下的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唐德宗表示赞同,认为"可为天下法",主张将实施范围扩大,下尚书省议。其间有的官员建议僧道应输绢服役,或限以老年才许出家等等。唐代僧道二教事务属祠部管理,祠部属于尚书省礼部。当时任礼部侍郎的是令狐峘,大概他参与了此事。 然而此事仅有议论,并未付诸实行。《宋高僧传·无名传》记载无名曾为此事向朝廷上书直谏,说明他是一个有相当活动能力的人。然而此传所载鲜于、令狐二人流放南海为百姓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鲜于叔明以太子太傅致仕,死于贞元三年(787);令狐峘因过失贬官吉州别驾,后为剌史。 按照《宋高僧传·无名传》的记载,无名是在他去世前三年,即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到达五台山的,当时是李自良任河东节度使之后的第三年。无名到五台山后极短的时间内就名声远扬,受到当地最高军政官员李自良的供养和邀请,证实无名在当时佛教界是有相当地位的。李自良供养和邀请无名的事不见于《宋高僧传》等书记载,也是《无名塔铭序》提供的。 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所列禅宗世系图中,在神会的弟子中有"浮查无名"的名字。"浮查"是什么意思?按照唐代僧人称名的习惯,名字前二字或为地名,或为寺名,或为号,"浮查"当是地名。《无名塔铭序》中在记述他游历各地之后说:"浮植为隐遁之所"。"浮查"也许就是浮植,"查"乃"植"字的误写。此地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 无名一生有没有著作?塔铭序没有记载,但《宋高僧传·无名传》最后说:"或云名著《疏解弥陀经》焉。"并不肯定。 (三)无名与澄观 澄观(738-839),是中国华严宗的四祖,出家后游历各地和访师修学,对8世纪后半期中国佛教界流行的三论宗、天台宗、禅宗、华严宗以及律宗等的佛学思想都有深入系统的理解,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他以后以华严宗为中心广泛吸收各宗教理建立自己的华严宗学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澄观继承自杜顺至法藏以来的华严思想,对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作了注疏,并撰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略策》等大量著作,被称为"华严疏主"。他在唐后期儒家提倡"道统"并吸收佛教思想强化对心性的哲学论证,禅宗以其"即心是佛"的禅法风行社会之际,强调华严宗教理中的法界的心性意义,并从理与事的对应关系角度提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论,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澄观在早年参学过程中曾学习禅宗,据《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记载,他从牛头山慧忠及径山道钦学牛头禅法,并到洛阳参谒禅宗无名禅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 在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禅宗传承表中,继"浮查无名"之后是"花严疏主"。所谓"花(华)严疏主"即澄观。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记载:五台山无名禅师法嗣――五台华严澄观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很清楚,古来禅宗史书将澄观作为无名的弟子是很明确的。 前面已经提到,无名从慧能弟子神会接受南宗禅法,因此从禅宗的传承来说,澄观是神会的第二代弟子。虽然他也从接近南宗的牛头宗、北宗受传禅法,然而既然把他作为继承神会――无名之后,说明他受南宗的影响最大。尽管如此,澄观是以华严宗作为自己信奉的主体的,并且以此为前提来会通禅、教,将禅宗、天台宗等宗派的思想吸收到他的华严宗教理体系之中。澄观在《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在讲述自己以十项宗旨注释新译《华严经》,其中有一段话是: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言,心同诸佛之心,无违教理之规,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 是说以禅宗的"以心传心"的宗旨,宣示佛所证悟的至高精神境界――真如佛性,此即"一心法界";会通禅宗南北二宗的禅法,吸收天台宗(天台宗正式创立者智顗曾受法于天台衡山慧思)的止观学说,使禅、教(禅宗外诸教)合一:"教"的义理与心法一致,"心"法真正符合佛心――"一心法界";在不违背经教义理的规程的情况下,遵循以"忘心"(实即"无心")为最高觉悟境界的旨意,从事注疏,宣述真理。 澄观到五台山比无名早,是在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住在大华严寺,在此为唐新译八十卷《华严经》撰疏,此即《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对此书作注释,撰《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四十卷。贞元七年(791年)应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之请赴太原住崇福寺讲新疏。此后奉唐德宗之诏到长安讲佛法,曾协助般若翻译四十卷《华严经》(相当《华严经》<入法界品>的重译),奉诏撰《贞元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行愿品疏》一卷。澄观在长安先后受到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的敬重,多次应请为他们说法,并且与朝廷权贵臣僚齐杭、韦渠牟、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钱徽、归登以及地方藩镇严绶、孟简、韦皋、韦丹等人有著密切的关系,受到他们的礼敬。 澄观应李自良之请到太原讲《华严经疏》的时候,正是无名到五台山的第二年。当时澄观还不很有名。无名应请到太原是何时,有无与澄观会见?是饶有兴味的问题。 《无名塔铭序》原物因为年代久远,其中有字迹不清楚的地方。笔者是据温金玉先生的笔录,参照前后文句的意思和其他有关无名的资料加以校订和重作分段的,虽大部分可以读通,然而其中仍有文句难以读通,例如:"才允一斋之请,即顺终焉之志",前一句好理解,是指无名接受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为他准备的斋食供养,后一句可以解释为这样做便顺应满足了李自良一向尊崇佛教的素愿吗?另外,"寺主法兴……身服缞绖如坛所,天追为先,贤扬后事",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是录文有问题吗?为慎重起见,仍保留原录文,如果今后有新的发现再纠正,并希望读者指教。 附: 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 上都资圣寺沙门慧岌文 和尚讳无名,字方便,俗姓高氏。望出渤海,家于洛阳,远绪衣冠,近系钟鼎。既以释氏命族,故阐而不载。源清其流,庆袭于后,辽夐缅邈,映集千古者,惟吾师焉。 孤高令名,峻削仪表,修少欲行,习无生宗。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至于方广大乘,沤和波若,投针彻底,游刃皆空。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盖真解脱人也。 尝好游山水,赏玩云月。嚣尘隔处即止,名利起处不居。由足衡岳、庐山、天台、四明、虎丘,浮植为隐遁之所。 晚岁,顾谓道流曰:昔先师能仁,有拘尸之会者,盖托终示灭之迹也。吾观清凉山,大圣文殊师利与一万圣众,常说妙法。此中境胜,实可栖托。于是杖锡挈瓶,周游五顶,初止清凉前峰铁勒兰若。 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都虞侯张公瑶,顿开浮云,得见明月,手礼疏遣,供于五台。师以佛法付嘱王臣,辞让不获,杖策出山。元戎亲拥旌旄,备列华盖,郊迎野送,意传香火。才允一斋之请,即顺终焉之志。 吾师所游履处,都人士女,填城溢陌,驾肩拜首,欲闻半偈。师乃谓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即真乘了义之说,可遵而行之。言讫,辞众归山。都城硕德,大将以下,皆降车步从,或为前导者,不可胜数。其感动人神,一至于是,岂造次论其德之深浅也。 自都还山,便止佛光精舍。贞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斋饭之次,无疾而终。灭度之日,昼结霜露,夕则阴凝,乃至终月,曾不开朗。又俨然跏趺,如入禅定。始从初七,逮于终七,颜色熙怡,观礼惊叹。识者云:盖定力所持耳!享年七十二,僧腊四十三。元戎将幕,远嚫金钱,饰终宝塔,即于寺中峰,为全身舍利之所也。 寺主法兴,本非师资,图慕道德,身服缞绖如坛所,天追惟先,贤扬后事。门人道常,仰荷慈缘,庐于塔所,禅诵不辍,食百不甘。其余门生,泣对松月。岌未能亡筌,滞于文字,恭承教义,乃为铭曰: 月落空界,泉流浩劫,悠悠天壤,括此舟楫。 吾师恒化,代之阳塔,□于松下,松月苍苍。 大唐贞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建
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
《楞严经》思想之特色 --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
论宋代禅宗语录的语言特色: 从《祖堂集》与《五灯会元》
佛教与文学的邂逅──佛教文学之研究
《丛书佛教文献类编》序
后五篇文章
侍师巡礼印度日记
论序列
释迦氏谱序
佛陀的语言政策
弥勒在我国的传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