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 作者: 周敏惠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金光明经》文学特质之研究
  【文章作者】周敏惠
  【指导教师】丁敏
  【文章页数】194页
  --------------------------------------------------------------------------------
  【中文关键词】金光明经|佛教文学|叙事
  【中文摘要】本论文以叙事学角度进行佛经文本分析,藉由对《金光明经》叙事结构、表现形式及其话语的把握,厘清此经之文学特质,并凸显佛经独特的叙事性。
  第一章 绪论:指出本研究之动机与目的、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研究范围方法与步骤,并说明本研究之架构。
  第二章《金光明经》的成立与传译:根据学者研究,《金光明经》约于公元三、四世纪间成立,并于北凉玄始年间(AD412-427)由昙无谶翻译传入中国后,经过多次传译。自隋唐至宋代,《金光明经》在中国佛教中颇受重视,尤其是天台宗对此经更多所发挥,直至明代都尚有天台僧人为此经注疏。
  第三章《金光明经》之叙事结构为“一鼎三足”的结构:全经以“永恒光明的佛陀观”作为主轴,崇敬赞美佛陀的信仰内涵回旋反复出现,成为贯穿整部经文的主旋律。“普会贯通大小乘思想要义”、“弘扬天神天女信仰”、“强调最胜的世间 / 解脱双重性利益”则成为主轴之下的三个辅轴,架构起全部经的叙事内容,由此开展出兼顾此岸/彼岸、世间/解脱、理/事圆融的信仰内涵。
  第四章《金光明经》之叙事形式:运用叙事学的观点分析经文的叙事形式形式,着重在探究《金光明经》叙事手段与技巧的运用。首先论述其全知视角的运用,其次分析此经“系列剧式”的叙事情节,藉由众神的聚会组成一幕幕如序列剧般的叙事模式。最后,探讨此经时间与空间叙事的幻化多变的特点。
  第五章《金光明经》之叙事话语:首先分析其语言表达方式,探究此经韵散结合的表述形式,以及运用对话、套语的表现手法;再者,分析此经修辞特色,如何在各种修辞法的交互运用下,使经文别具节奏旋律之美。最后探讨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以意象分析为主,讨论经中“光明”、“金鼓”以及“如意宝珠”等鲜明意象所显露之特色与宗教意义。
  第六章 结论:最后指出《金光明经》的文学价值在于(一)别具匠心的艺术结构:“一鼎三足”的叙事结构开展理(宗教理论)/事(信仰/仪式)圆融的信仰内涵;(二)灵活弹性的佛经文学形式:富有弹性的叙事形式-承载深刻佛理奥义和多元的天神信仰内容;(三)创造性仿真的艺术语言:优美生动的叙事话语-展现佛经特有的话语世界。
  最后考察《金光明经》在中国的流传,“护国”与“忏悔灭罪护国”二个主题发挥很大的作用,于是此经屡次作为镇护国家的经典,而受皇室重视;另一方面,它又是忏悔灭罪的盛典,而广为世人接受。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3
  一、研究动3
  二、研究目5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探讨 6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与步骤 8
  一、研究范围 8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10
  第四节 研究架构 11
  第二章 《金光明经》之成立与传译 15
  第一节 《金光明经》之成立与版本概况 15
  一、《金光明经》之成立 15
  二、现存《金光明经》版本概况 18
  第二节 《金光明经》汉译经过 23
  一、汉文译本及译者 23
  二、经录归类情形 29
  三、历代注疏情形 30
  第三节 三种汉文译本内容之比较 32
  第三章 《金光明经》之叙事结构39
  第一节 “一鼎”的轴心结构:崇敬永恒光明的佛陀 41
  一、舍利崇拜作为永恒佛陀∕世间佛陀的桥梁42
  二、赞美佛陀的咏叹调 45
  (一)咏叹者45
  (二)赞佛的内涵 46
  三、永恒佛陀的历劫修练52
  (一)《除病品》之施药医病 52
  (二)《长者子流水品》之施食护生 54
  (三)《舍身品》之舍身护生 55
  第二节 “三足之一”的辅结构:汇集贯通大小乘思想要义 58
  一、涅盘观 59
  二、三身观 61
  三、空观 64
  第三节“三足之二”的辅结构:弘扬天神天女信仰 65
  一、四天王护国思想与政治 66
  (一)护世护国形象 66
  (二)人王∕天王互动中的互惠关系 67
  (三)人王∕天王互动中的治国理念 71
  二、女神崇拜与女性观 73
  (一)辩才天女 74
  (二)吉祥天女 75
  (三)监牢地神 76
  (四)女性观:女身转男身 78
  三、其它诸神的护持 80
  (一)僧慎尔耶药叉大将 80
  (二)其它药叉 81
  第四节“三足之三”的辅结构:
  强调”最胜”的世间╱解脱双重利益 83
  一、幸福的祈愿83
  (一) 吉祥安乐的现世利益 84
  (二) 往生三十三天及余天处 87
  (三) 达成”解脱”的终极目标 87
  二、神秘的力量 88
  (一)具有保护作用的陀罗尼 89
  (二)与天神信仰结合的陀罗尼 90
  小结93
  第四章 《金光明经》之叙事形式 95
  第一节 全知的叙事视角 96
  一、作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 97
  二、全知叙事视角的特色 99
  三、视角的变异 103
  第二节 系列剧式的叙事情节 106
  一、情节的组织原则 106
  (一)情节完整的叙事单元 106
  (二)连结各叙事单元的线索 108
  二、人物类型 113
  (一) 主要人物 116
  (二) 次要人物118
  第三节 幻化多变的叙事时空 120
  一、交错幻化的叙事时间 120
  二、多重空间建构 124
  (一) 一与多空间的相容互映 124
  (二) 人∕天空间互动:香在叙事中的空间建构 125
  (三) 开启觉悟的空间:梦在叙事中的空间建构 126
  小结 129
  第五章 《金光明经》之叙事话语 131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表达形式 131
  一、 对话体132
  (一) 运用直接引语 133
  (二) 运用提挈语 133
  二、 偈颂为主体的运用135
  (一) 偈颂的形式136
  (二) 偈颂的功能 138
  三、使用套语141
  (一) 与《阿含经》相似的句式 142
  (二) 与《金刚经》相似的句式 143
  第二节 叙事语言的修辞技巧 145
  一、 譬喻:语言的移位显象-连结具体生活的美感经验 146
  二、 排比:语言的复沓节奏-形塑宗教虔敬的抒情美感 150
  三、 映衬:语言的正反搭配-建立奇正相生的美感 154
  四、 示现:语言的形象投射-展现生命的审美理想 157
  第三节 特殊意象的寓意分析 162
  一、 光明意象 162
  二、 金鼓意象 167
  三、 如意宝珠意象 170
  小结172
  第六章 结 论 175
  第一节 《金光明经》的文学意义 175
  一、别具匠心的艺术结构176
  二、灵活弹性的佛经文学形式177
  三、创造性仿真的艺术语言178
  第二节 《金光明经》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180
  一、 宗教方面 181
  (一)四天王护国信仰的流行 181
  (二)金光明忏的盛行 183
  二、 文学方面 188
  (一) 感应故事 189
  (二) 四天王形象渗透到神魔小说192
  三、 艺术方面 194
  附录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一、专书
  (一) 佛教典籍
  *《金光明经》及其相关注疏
  《金光明经》 北凉 昙无谶译 《大正藏》16册
  《合部金光明经》 隋 宝贵合 《大正藏》16册
  《金光明经玄义》 隋 智顗说;灌顶录 《大正藏》39册
  《金光明经文句》 隋 智顗说;灌顶录 《大正藏》39册
  《国清百录》 隋 灌顶 《大正藏》46册
  《金光明经疏》 隋 吉藏撰 《大正藏》39册
  《金光明最胜王经》 唐 义净译 《大正藏》16册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唐 慧沼 《大正藏》39册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宋 知礼述 《大正藏》39册
  《金光明经文句记》 宋 知礼述 《大正藏》39册
  《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 宋 从义撰 《卍续藏》31册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宋 从义 撰 《卍续藏》31册
  《金光明经照解》 宋 宗晓述 《卍续藏》31册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宋 遵式集 《大正藏》46册
  《金光明经最胜忏仪》 宋 知礼 《大正藏》46册
  《金光明经科注》 明 受汰集 《卍续藏》92册
  《金光明经感应记》 明 受汰重辑 《卍续藏》92册
  *其它佛典
  《长阿含》 后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译 《大正藏》第1册
  《大楼炭经》 西晋 法立共法炬 译 《大正藏》第1册
  《起世经》 隋 阇那崛多等译 《大正藏》第1册
  《杂阿含》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2册
  《增一阿含》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大正藏》第2册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 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第8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 不空译 《大正藏》第8册
  《法华经》 姚秦 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第9册
  《华严经》 东晋 佛驮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9册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 实叉难陀译 《大正藏》第13册
  《佛说四天王经》南朝宋 智严、宝云译 《大正藏》15册
  《观佛三昧海经》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大正藏》15册
  《毘沙门天王经》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佛说毘沙门天王经》宋 法天译 大正藏第21册
  《北方毘沙门天王隋军护法仪轨》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北方毘沙门天王隋军护法真言》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毘沙门仪轨》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北方毘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唐 不空译 《大正藏》21册
  《坚牢地天仪轨》 唐 善无畏译《大正藏》21册
  《历代三宝纪》 隋 费长房撰 《大正藏》第49册
  《佛祖统纪》 宋 志盘撰 《大正藏》第49册
  《佛祖历代通载》 元 念常集 《大正藏》第 49册
  《释氏稽古略》 明 觉岸编 《大正藏》第 49册
  《三国遗事》 高丽 一然撰 《大正藏》第 49册(辩才天)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隋 灌顶撰 《大正藏》第 50册
  《高僧传》 梁 慧皎撰 《大正藏》第50册
  《续高僧传》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0册
  《宋高僧传》 宋 赞宁等撰 《大正藏》第50册
  《三宝感应要略录》 宋 非浊集 《大正藏》第51册
  《广弘明集》 唐 道宣 《大正藏》第52册
  《集古今佛道论衡》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2册
  《经律异相》梁 宝唱等集 《大正藏》第53册
  《法苑珠林》 唐 道世撰 《大正藏》第53册
  《翻译名义集》宋 法云编 《大正藏》第54册
  《大宋僧史略》宋 赞宁 《大正藏》第54 册
  《出三藏记集》 梁 僧佑撰 《大正藏》第55册
  《众经目录》 隋 法经等撰 《大正藏》第55册
  《大唐内典录》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5册
  《古今译经图纪》 唐 靖迈撰 《大正藏》第55册
  《开元释教录》 唐 智升撰 《大正藏》第55册
  《阅藏知津》明 智旭 《佛教大藏经》第113册
  《律苑事规》 元 省悟 《卍续藏》第106册
  《供诸天科仪》 清 弘赞 集 《卍续藏》第129册
  《重编诸天传》 宋 行霆 《卍续藏》150册
  (二) 佛学研究
  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台北:华宇,1986。
  巴壶天、李世杰 译;木村泰贤 《人生的解脱与佛教思想》,台北:协志工业, 1958。
  方立天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台北:桂冠,1994。(2刷)
  王文颜 《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1984。
  冉云华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论集》,台北:东初,1990。
  冉云华 《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1995。
  古正美 《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北:允晨,1993。
  印 顺 《佛学概论》,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新版一刷)
  印 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
  印 顺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1986。
  印 顺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编者自刊,1968。
  吴汝钧 《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1995。
  吴汝钧 《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1994。
  吴汝钧 《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1982。
  吕 澄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1986。
  吕 澄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1987。
  吕 澄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现代佛学大系23),台北:弥勒,1983。
  李世杰 译;高崎直道 等着《如来藏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8),台北: 华宇,1986。
  季羡林 《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台北:东初,1995。
  林太、马小鹤译;中村元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台北:淑馨,1990, 页208。
  金仓圆照 等编《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世界佛学名著译丛29、30), 台北:华宇,1985。
  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许洋主 译;山田龙城 着《梵语佛典导论》,台北:华宇,1988。
  陈咏明 《佛教的大千世界》,台北:文津,1995。
  傅伟勋 《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1990。
  杨白衣 译;小野玄妙 着 《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1983。
  刘欣如 译;水野弘元 着 《佛典成立史》,台北:东大,1996。
  魏承思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关世谦 译;道端良秀 着 《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高雄:佛光,1986。
  释慧广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高雄:法喜出版社,1989。
  (三) 佛教史
  中村元等着,余万居译 《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 1984。
  王世安 译;AKWarder着《印度佛教史》(世界佛学名著译丛33),台北: 华宇,1988。
  史金波 《西夏佛教史略》,台北:商务,1993。
  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印 顺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1988。
  吕 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台北:里仁,1985。
  杜斗城 《北凉佛教研究》,台北:新文丰,1998。
  张 弓 《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庄昆木 译;平川 彰 着《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
  郭 朋 《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1993。
  陈季菁 译;高雄义坚 着 《宋代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7 册), 台北:华宇,1987。
  汤用彤 《隋唐佛教史论稿》,台北:木铎,1988。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骆驼,1987。
  黄启江 《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
  蓝吉富 《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1997。
  魏长洪 《西域佛教史》,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8。
  释依法 译;Stanley Weinstein 着 《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台北:佛光,1999。
  (四)佛教文学
  丁 敏 《佛教譬喻文学》,台北:东初,1996。
  中国古典研究会编 《文学与佛学的关系》,台北:学生,1994。
  王晓平 《佛典·志怪·物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永 祥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台北:佛光,1998。(2版)
  周庆华 《佛教与文学的系谱》,台北:里仁,1999。
  邱敏捷 《文学与佛经》,高雄:复文,2001。
  侯传文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台北:慧明文化,2002。
  孙昌武 《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张曼涛 主编 《佛教与中国文学》,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
  梁丽玲 《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台北:法鼓,1998。
  葛兆光 《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刘卫星 译;加地哲定 着《中国佛教文学》,高雄:佛光,1993。
  蒋述卓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释依淳 《本生经的起源与开展》,台北:佛光,1997。(2版)
  (五)佛经语言
  朱庆之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1992。
  利瓦伊琦 《佛经释辞》,长沙:岳麓书社,1993。
  利瓦伊琦 《佛经续释辞》,长沙:岳麓书社,1999。
  俞理明 《佛经文献语言》,成都:巴蜀书社,1993。
  梁晓虹 《佛教与汉语词汇》,台北:佛光,2001。
  颜洽茂 《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杭州大学,1997。
  (六)佛教美学
  王海林 《佛教美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祁志祥 《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张文勋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
  曾祖荫 《中国佛教与美学》,台北:文津,1994。
  萧振邦 《佛教美学初探》,台北市:行政院国科会科资中心,1995。
  (七)文学类
  王 立 《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王希杰 《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王德春 主编 《修辞学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申 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
  李文彬 译;佛斯特 着《小说面面观》,2000三刷。
  沈 谦 《修辞学》,台北:空大,1995。
  季羡林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1991。
  胡 适 《中国白话文学史》,台北:远流,1992。
  胡亚敏 《叙事学》,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唐跃、谭学纯 《小说语言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浦安迪 《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刷)
  高辛勇 《形名学与叙事理论》,台北:联经,1987。
  高辛勇 《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黄庆萱 《修辞学》,台北:三民,1975。
  杨 义 《中国叙事学》,嘉义:南华管理学院,1998。
  刘世剑 《小说叙事艺术》,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刘守华 《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刘守华 《故事学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鲁 迅 《中国小说史略》,台北:风云时代,1980。
  罗 钢 《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刷)
  谭学纯、朱玲 《广义修辞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刷)
  二、学位论文
  王晴慧 《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静宜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1999。何慧俐 《敦煌佛经感应记:以普贤菩萨说证明经、金光明经、金刚经为研究范 围》,政大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吴艺苑 《“慈悲水忏”与中国佛教忏悔思想》,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李皇谊 《维摩诘经的文学特质与中国文学》,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4。宗玉媺 《金光经空品的探究》,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1996。
  张家祯 《大悲忏法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张雅惠 《汉文佛典夜叉形象之研究》,中正大学中文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梁丽玲 《贤愚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正大学中文系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
  陈玉美 《天台智顗《法华三昧忏仪》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硕士,2000。
  陈玉美 《天台智顗“法华三昧忏仪”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硕士论文,2000。陈晓怡 《哪咤人物及故事之研究》,逢甲中文硕士论文,1994。
  傅世怡 《法苑珠林六道篇感应缘研究》,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87。黄柏源 《智顗医学思想之研究-以摩诃止观“观病患境”为中心》,华梵大学 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温美惠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文学特质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赵海涵 《天台宗智者大师忏仪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9。
  萧丽芬 《天台忏法之研究》,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谭惠文 《妙法莲华经譬喻文学之研究》,中正大学中文研究所,1997。
  释大睿 《天台忏法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三、单篇论文:
  丁 敏 《佛教经典故事的主题特色及创作技巧》,《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第 23期,19926。
  丁 敏 《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 1997。
  王德恩 《明代蒙古族的佛经翻译与文化需求》,收于《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 术会议论文集下辑》,1995年7月。
  史金波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世界宗教研究》,1983。
  牟宗三 《金光明玄义论“无住本”》,收于张曼涛 编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8 册 《天台典籍研究》,1976。
  李正宇 《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经典及其功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 第1 期。
  李玉珍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追求美丽的宗教意 涵》,《新史学》第十卷第四期,1999年12月。
  李贺敏、张琳 译;兹野井恬 着 《金光明经感应说话考》,《佛学研究》第7 期,1998。
  李树德 译;护雅夫 着 《回鹘语译本《金光明最胜王经》(续)》,《语言与翻译》 53期,1998第1期。
  李树德 译;护雅夫 着 《回鹘语译本《金光明最胜王经》》,《语言与翻译》52 期,1997第4期。
  沙武田 《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研究》,58期, 1998年第4 期。
  周北川 《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十四品《如意宝珠品研究》》,《新疆大学学报》 23卷2期,1995 年。
  林朝成、张高评 《两岸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课题之评介与省思》,《成大中文学 报》第九期, 20018。
  施萍亭 《金光明经变研究》,《1987敦煌学石窟研究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 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洪林 译;渡边海旭 着《佛教梵语圣典概观》,收于蓝吉富编《现代佛学大系》 第43册,1984,页28。
  孙昌武 《读藏杂识-关于佛教的形象与形象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113期,1992年5月。
  许章真 译;LN Mensikov 着 《中国文学中的佛教寓言故事》,收于《国外学 者看中国文学》,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
  乔 吉 《内蒙古地区喇嘛教史编纂活动概述(16-19世纪)》,《内蒙古科学》, 1991年第一期。
  游祥洲 《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 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1990。
  杨曾文 《佛教从印度向西域的传播》,收于《中国佛学论文集》,陜西人民出版 社,1984年。
  葛维钧 《佛教故事中的功德观念》,《南亚研究》,1999第1 期。
  台静农 《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收录于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学》(现代 佛教学术丛刊第19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
  赵杏根 《佛经文学中女性形象概观》,《中国文化研究》第四期,2000年。
  刘 萍 《佛教的传播对古代维吾尔书面语的影响》,《语言与翻译》40期, 1994 年第4期。
  郑阿财 《敦煌写卷〈忏悔灭罪金光明经传〉研究》,收于《敦煌文薮(下)》, 饶宗颐主编;池田温等着,1999。
  萧丽华 《近五十年(1949-1997)台湾地区中国佛教文学研究概况》,《中国唐代学 会会刊》第九期,1998年11月。
  韩廷杰 《婆罗门教神话和佛教神话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4第一期。
  释大睿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中华佛学研究》2期,19983。
  释继坤 《菩萨梦经“忏悔”之探讨》,《正观》,19980325。
  四、外文资料
  (一) 日文专书:
  盐入良道、金冈秀友 《佛教思想史4》,平乐寺书店,1981。
  壬生台舜 《金光明经》(佛学讲座13),东京:大藏,1987。
  平川 彰 《佛教史》,春秋社,1992。(6刷)
  定方 晟 《佛教世界观》,东京:第三文明社,1980。
  金冈秀友 《金光明经的研究》,京都:大东出版社,1980。
  泉芳璟(Hokei Idzumi) 《The Suvarnaprabhasa sutra : a Mahayana text called “The golden splendour” 》,Kyoto:The Eastern Buddhist Society,1931。( first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by Bunyiu Nanjio(南条文雄);and after his death revised and edited by Hokei Idzumi)
  深浦正文 《佛教文学物语》,京都:永田文昌堂,1978(昭和53年)。
  深浦正文 《佛教文学概论》,京都:永田文昌堂,1970(昭和45年)。
  (二)日文单篇论文:
  平松澄空 《金光明経陀罗尼》,《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83年 3月。
  秃氏佑祥 《四天王的信仰和造寺供养》,《龙谷学报》329期,1940年12月。
  林鸣宇 《四明知礼集和伝“金光明最胜光明忏仪”的诸问题》,《印度学佛 教学研究》100(50-2),2002320。
  金冈秀友 《金光明经的佛身论》,《东洋学研究》12期,1978年3月。
  金冈秀友 《金光明经的忏悔思想》,《东洋学研究》13期,1979年3月。
  长谷川岳史 《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経疏”问题考》,《印度学佛教学 研究》,2002年3月。
  长野祯子 《“金光明経”“弁才天”的性格》,《印度学佛教学研究》, 1988年3月。
  宫沢勘次 《四明知礼的浄土思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8年12月。
  宫沢勘次 《法华経的忏悔思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9年12月。
  真锅广济 《歌咏和经典-维摩经·般若经·地藏经·涅盘经·华严经·金光明》,《龙谷大学论集》345号,1952年12月。
  梅原隆嗣 《金光明経的护国思想》,《顕真学报》24期,1939年9月。
  梅原隆嗣 《金光明経的护国思想》,《顕真学报》25期,1939年10月。
  冢本启祥 《上流的刻画·刻文的特色和そ的歴史的意义》,《印度学 佛教学研究》,2001年12月。
  葛野洋明 《现世利益的研究》,《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7年3月。
  铃木宜邦 《知礼教学“十义书”成立的意义(二) 智円和的论争》,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80年3月。
  婴木义彦 《现世利益和赞的背景》,《龙谷大学论集》392号,1970年1月。
  藤井教公 《天台和三论的交渉 智顗说·灌顶録“金光明経文句”和吉蔵撰“金 光明経疏”和的比较を通》,《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89年 3月。
  藤谷厚生 《金光明経和忏悔灭业的仪礼》,《印度学佛教 学研究》,1993年3月。
  浜野哲敬 《“金光明経·三身分别品”》,《印度学佛教学研究》, 1985年3月。
  (三)英文资料
  Ludvik, Catherine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ION OF SARASVATī AS GODDESS OF KNOWLEDGE》,《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981220。
  R E Emmerick《The sutra of golden light: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Suvarnaprabhasottama-sutra》,London:the pali text society,1979。
  五、佛学工具书
  丸山孝雄 编 《佛书解说大辞典(三)》,京都:大东,1974。
  望月信亨 编 《望月大辞典》,台北:地平线,1977。
  慈 怡 主编 《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文化,1989。(三版)
  蓝吉富 主编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

 
 
 
前五篇文章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考原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 序

《飞天楼阁》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自序

《回诤论》的内容及其语言概念之探讨

 

后五篇文章

《红楼梦》后四十回佛学思想研究

弘一法师与晚唐诗人韩偓

钱钟书诗论研究

宋初九僧诗研究

《百喻经》及其故事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