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题目: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                                    王礼卿主讲  耕心笔记
本文:
引言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湾省分会,和中国广播公司台湾台,为庆祝开国六十年
,配合文艺季,推行文化复兴运动,联合创办广播节目「文艺窗」(每逢星期日下午二时到
三时播出),於五月九日开播以来,已邀请中部作家繁露女士丶萧渔先生丶王逢吉先生丶李
升如先生等,以及中兴大学丶东海大学丶静宜文理学院丶台中师专丶岭东商专等大专院校爱
好文艺的同学们,举行访问和座谈,讨论有关当前文艺创作方向,和交换研读作品心得,解
答有关文艺方面的问题,深受爱好文艺青年朋友们的欢迎。
开播一月来,所讨论的都是新文艺方面的问题,本周我们特别敦请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礼卿先生到我们「文艺窗」节目来,谈谈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王教授执教数十年,
对国学有深厚的研究,尤其对孔孟学说丶诗经丶古典文学,有独到的心得和见解。他的百万
言巨着:「历代文约选详评」已由国立编译馆签约出版,近日即可问世。
中国古典文学有什麽特质
古典文学这一名词,在世界各国都有,不过在西欧和其他的国家说起来,古典文学和现
代文学,只是时间上古今的区别,没有其他特殊不同的性质,因为他们是语文一致的。但是
在我们中国,就不止时间古今的区别了,它是和现代的所谓新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在根本上是性质相异的两种文学途径,也就是不同的两种文体。古典文学和新文学虽然同是
用中国文字写的,但是有很大的区别,新文学是语文一致的文体,古典文学是超语言的特创
文体;这种特创文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现在要说明的,我们的古典文学为什麽有这样的特殊性质,我们的祖先为什麽要创造这
种特殊的文体,而不像别的国家民族一样,用一种语文一致的文体呢?这要追溯到我们中国
文字的构造特性和巧妙了。因为中国文字是一字一音,一字一义的单音语言,它有转注假借
的辗转变化,可以用极少数的字表达出许多曲折深奥的意思,而又能运用旧有的字适应新的
事物和思想。我们的祖先看清楚了这一点,知道中国文字是灵巧的,就运用它的特性,创造
出超语言的文体,使语文分立,来发挥文字的最高功能,同时他们看出文字是适合眼睛看,
语言是用耳朵听的,可以把语文分途,不让文字附庸语言,因此才创造了超语言的文体。
我们的祖先为什麽不让文字附庸语言呢?这是因为文学生命是永久的,而语言的寿命是
短促的,好的文学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万古常新;而语言经不起时间的冲击,会蜕变僵化
。所以依附语言构成的文体,在当时是活生生的文章,可是若干年後,便会僵硬,令人读起
来,佶屈聱牙,不知所云。这个道理,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有很多例证,现在可以举三个例
子以作说明:
(一)尚书里的周诰—─大诰丶洛诰丶酒诰,是周朝初年的文章,用当时的「白话文」
写的,到了汉朝初年,也不过八百年的时间,汉朝的人已经读不懂了。可是诗经里的周颂,
也是周朝初年的作品,是用「文言」写的,不但汉朝人读得懂,就是三千多年後的今天,我
们不但能读得懂它的内容,还可欣赏它流丽畅达的表现技巧和美妙意境。
(二)六朝时代的梁朝,有一篇奏弹曹景宗的表章,里面引证他的一个丫镾在司法机关
的供词,羼杂了一些当时的白话文;注文选的选学专家李善,他是唐初的人,距离梁朝不过
一百多年,竟然对里面的白话文一字不注,可见他已经看不懂梁朝的白话文了。
(三)宋朝黄山谷,用当时的语言,写了一些白话词,流传下来了几首,七百年後的今
天,我们读起来,简直是不知所云,一句也看不懂。
古代的文学大师们,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创造出超语言的文言文学。这种文学的寿命
,不随着语言的蜕变而僵化,所以三千年前的作品,现在我们依然读得懂,相信再过千万年
以後,仍然能读得懂。中国古典文学的寿命长久永存,这一特色,是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民族
所没有的。
前面说过,这种语文分立的文体,能发挥文字最高的功能,为什麽能这样呢?因为用文
言写的文学作品,它能够言简意赅,含蓄典雅,用极简洁的文字,加上高超的技巧,就能够
意在言外,把作者深奥曲折的道理,深刻微妙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使读者发生共鸣,领会到
无穷无尽的意味。这种境界,绝不是「我手写我口」,有什麽说什麽的语体文所能达到的。
凡是稍有诗文修养,会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人,便可体会到这种境界,也可以比较出文言文和
语体文的高下了。因为美是文学的生命,我们的祖先了解只有运用超语言的文体,使用高度
技巧,才能发挥出文字的特殊功能,达到文学最高的境界,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又一特色,
也是语文一致的文学所没有的。
现在有很多人没有深入的观察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说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把语
文混为一谈,他们那里知道中国的古典文学是语文分立的一种特创文体,不是古人所使用的
语言,古人说话的时候,另有他们那时代的语言,绝对不是用文言文讲话,文言文只可以用
眼睛看和朗读的,绝不能用它来谈话,这道理非常浅显,你如果用书上的文言句子向一个人
问话,不要说不懂文言的人听不懂,就是有古典文学修养的人也听不懂;何况与散文不同的
骈体文,怎能当语言使用呢?
职是之故,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古典文学是一种语文分立的特殊文体,中国数千年的学术
思想,都是用这种特殊文体写成的,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是这些学术思想形成的,因而
要了解中国文化,一定先要会读中国古典文学,这是必然的道理。这里却有一个问题,正因
为古典文学是特殊的文体,不和语言一致,所以我们虽然是中国人,会讲中国话,也认识中
国字,但并不一定能读中国古时的书,要读中国古时的书,你要先拿出毅力与精神学读古典
文学,方能有所收获。如果把古典文学看作是古人所用的已死了的语言,那就对古典文学根
本上认识错误了。所以我要在这里特别说明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希望青年朋友们有所了解
,恢复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视,来发扬光大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对於复
兴中国文化才不致於落入空谈!
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
天地间的事物,有些是属於实用的,有些是属於欣赏的;前者有它实用的价值,後者有
它欣赏的美的价值;实用的事物常常要决定於时空的因素,权衡它的价值的高低,这种实用
价值的观念是形而下的,也不是永久性的。欣赏的东西不受时空的限制,它的价值的高低决
定在它本身美感的水准,这种唯美的观念是形而上的,也是永久性的。
大概世上有些东西两种价值都具备,像古代的「夏鼎商彝」;有的只具备实用价值,像
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有的仅能供我们欣赏,像音乐丶绘画。大凡属於实用的都能普及,供
人欣赏的不易普及;人为的东西如此,自然的东西也是如此;如名贵的牡丹丶兰花,它只能
供人欣赏,要很小心的培养,才能开放出美丽的奇葩;又如我们食用的稻麦,是很实用的东
西,很容易耕耘普及。上帝若能把牡丹兰花像稻麦一样容易栽培生长,这世界上不是很美丽
了吗?但是,美的东西不能这样普及,这是上帝也无可奈何的事。不过只有实用的东西,没
有供我们欣赏的东西,不成其为和谐的世界,同样的,只有实用价值的文字,没有欣赏之美
的文学,也不成其为高度的文化。如此说来,中国古典文学,在现代虽然不能普及,实用价
值日益降低,但它的欣赏的美的价值仍然永久存在,丝毫不受影响。要想保存中国优美的高
度文化,它还是居於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还需要发扬光大,不要因为它的实用价值降低,便
连它的欣赏价值也不顾了。
总之,文化学术的生命是永久的,我们要看它本身有没有高度的价值,放大眼光向远处
看,不要只从近处着眼囿於一隅。请试想,假若我们把清朝以前的文言书籍,(不分史学文
学)通统焚毁,若干年後,我们的子孙,不知有古典文学这件事,也不知什麽孔孟老庄的学
术哲学思想,二十五史的史学经纬,以及骚赋诗词散文的文学着作,请问,我们的文化到了
这种地步,会有什麽水准?我们子孙的头脑会有什麽样的思想?那真是不敢去想像啊!
因此,我在这里强调一声,我们今天要复兴中华文化,提倡研究古典文学,欣赏古典文
学,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中国古典文学能否吸收西洋文学的长处,融会创造成一种新的文体?
文学艺术本来有共通性,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会,创造出一种新的体裁。我们现在不
是已经吸收了西洋文学的表现方法,创造出语文一致的白话文了吗?但是想把古典文学融会
西洋文学,创造一种新文体,是不可能的事。现在我举出历史上一个很显着很奇怪的事例以
作说明,那就是中国吸收佛学的史实。中国文化本来包容性很大,能够吸收各种外来的文化
,而融会调和有所创新,像佛学那样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也能完全吸收消化,融
为一体;不但能融为一体,而且还能创造出禅宗那样精深奥妙的宗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伟
大。所以六朝隋唐时代,不但大量的翻译佛经,吸收了佛学思想,使中国的文化思潮,有了
崭新的变化,构成後来的宋明理学;同时附带的还吸收了印度的绘画雕塑的艺术精华,使得
中国的绘画雕塑也注入了新生命,迈向了新的途径,构成新风格。
但是,奇怪的是:翻译了千万卷的佛学经典,而作翻译工作的人都是文学思想的第一流
高手,不但没有让梵文的风格影响中国文学,反而用传统的古典文学来宇译佛经,把梵文的
重复冗长,完全简化,纳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范畴,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仍是传统文学的
典雅简丽。以这些大师们的才学,为什麽不借着大量吸收梵文的机会,另创一种新的文体呢
?为什麽艺术可以融会创新,而文学不可以吸收嗽造呢?这个关键说明了一个真理,这些大
师们知道中国文学是超语言的特创文体,它的美感丶它的技巧丶它的境界,不是语文一致的
文学可以表现出来的;更不能把外文的做法和风格,注入中国古典文学而造成新体。这是那
些大师们对中国文学有很深的修养与了解,不敢冒然尝试,恐怕画虎不成,徒然破坏了中国
文学的风格和精神,而摧毁了中国文化。这是那些大师们智慧过人,眼光远大,才这样保全
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这一个事实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和警惕。但是,近代的学者们从没
有人提过这件事,是不能够深入的观察呢?还是讳莫如深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试想,那时候有成千上百学贯中西的第一流大师,他们还不敢集中力量来做这种尝试,
这足以说明由於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性太高太美了,外国语文一致的文学无法注入,无法融合
,这是客观性质的限制,不是人力所能勉强的。输入佛学的高手都做不到,恐怕今後更是做
不到。反过来看,中国文学传入欧洲,也有好几百年历史,但是欧洲的文学一点也没有吸收
中国古典文学,而影响他们的文体。日本文字根本是取自中国,但他们只能加上片段名词,
创造语文一致的口语文,而文言文全是效法中国古典文学,并没有创造出新体来,这不又是
一个证明吗?
中国古典文学可不可以用西洋文学的批评方法,来探讨研究它,以期有新的发现和了解

这个问题和上个问题性质有些相似,它的重心,也是在古典文学文体特殊的一点上,要
从这一点着眼,才能把握住问题中心。
文学的表现技巧本来也有共通性,但也有各个民族文学的特殊风格,这是众所周知的道
理。参照西洋文学的技巧和批评,来重新探求中国文学的新境界,这就是所谓「他山之助」
,本来是很好的。但这方法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就又有了问题,这原因还是归根到中国古
典文学是一种超语言的特创文体,它的构造,它的技巧,在某些方面自然和语文一致的文学
有某些共通点,但是绝大部份是不相同的。就是在文学批评的写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试
看陆机的文赋,是把各种文体加以分类,分别批评各类的利弊得失,再把各类共同的技巧和
方法,从多方面分析批评。刘彦和的文心雕龙不止是一篇文,而是一部完整的书,形式虽和
文赋不同,但是写法却和文赋一样。前半部是分类的文学史的叙述,和分类的文学研究。後
半部则是标举各类文体共同的技巧和方法,从多方面分析批评,他们所批评的内容,在此无
法细说,只能概括的说明,中国古典文学的技巧,是超出语言文学之上,粗浅的有形方面,
还可以用文字表达,神理的无形的方面,像他们两人的文学修养,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言语更是望尘莫及了。後来评文的桐城诸公,评诗评词的大家们,都有同样的结论。这就是
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美境界,拿文学家的术语来说,就叫做:「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再显
明一点讲,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种技巧,不但是十分高超,而且是千变万化,
绝不是语体文的技巧所能具备的。就是因为古典文学文体的构成先天性就高出语言,所以它
的技巧也就不是语文一致的文学技巧所能望其项背的。这是客观条件的使然,非人力所能拉
平的。因此,要用文体不同的文学技巧,和文体不同的文学批评,来对古典文学做新的探讨
和发现,可以说是所望太奢。最後不是走入牵强附会,便是一无所得,这条路恐怕还是走不
通。用西方文学的理论和观点,来写中国文学批评,同样的流入肤浅。因为这是南辕北辙,
文字的构造不同,文体的结构也不同啊!
这个道理,正像现在有些人开始学的是西方哲学,回过头来,再以西方哲学的方法和理
论研究宋明的义理学,结果还是西方式的义理学。这是因为中国的理学,是重在实践,而西
方的哲学重在求知,根本的精神相去太远,因此,拿甲方的方法治乙方的学术,是格格不入
的。
以上这几个问题,现在把它总括起来,作个结论: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是一种超语言的嗽
格文学,因其如此,所以读起来丶作起来,都不容易,不能够普及到工商社会。但是它的美
感和欣赏价值会永久存在的,而是中国高度文化所不可缺少的。想要吸收外来文学改造它,
用语文一致的文学技巧和文学批评,来探讨它批评它,希望有新的发现,都是难以做到的。
讲完结论,我还附带的提出一点感想:就是几千年来的中国学术,都是用这种特嗽文体
写成的,而现在文言文不能普及应用,实用的多是语体文;但是中国的古书还不能不读,这
便造成文化上教育上的一大矛盾,从初中一年级一直到大学毕业,甚至到中文研究所,学生
读的多是文言文,而习作的是白话文;因为不习作文言文,也就读不懂文言书,而学制的规
定必须要读,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怪现象。现在已经矛盾了五
六十年,如何解决这问题,只有希望负责教育,复兴中华文化的专家们去研究了。


                        第4期 公元1971年6月发行  

 
 
 
前五篇文章

诗阶述唐 边塞类

香山居士诗集粹

佛教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孙赞

杜甫诗的佛教慈悲精神---袁宏禹

安多藏区神秘的佛殿音乐“道得尔”——瞿学忠

 

后五篇文章

《法句经/故事集》介绍

诗阶述唐 ~学诗先读求味~(四)

佛教末法观的现代意义——徐孙铭

如是行过:图书分类工作程序

诗词欣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