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法语》略讲:二、正讲(上篇-中) |
 
独為特别法门 於一代时教中,独為特别法门,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弘法,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切经教,唯独净土法门堪称特别法门。别的法门,你不修戒定慧、没有达到断惑证真,肯定不能解脱生死,禪宗这样,律宗、天臺、华严、密宗……无不要求以戒定慧為基础── 通途法门。唯有阿弥陀佛本愿、念佛法门,是特别法门。所以,《无量寿经》讲「说奇特法」。 特别法门,经中讲「奇特法」,善导大师讲「别意之弘愿」,印光大师在这里讲「特别法门」,所指都是一样。 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净土法门修因证果,因地很简单,单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证果极為高超,直到净土,证无生忍,成就佛果。 因地的眾生是罪恶凡夫,乃至五逆谤法,而成就的果地呢,是直入涅槃界,获得无生法忍,因与果悬殊太大!如果依通途教义,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去修行── 怎麼能够相比呢?所以,「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绳」就是準绳,就像木匠用墨斗弹一条线,作為标準,如果以通途教理,修戒定慧才能解脱,那你这个绳子就量不準了,因為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凡夫不需要伏烦恼、不需要清净心,只需要念佛,决定往生! 不插助 所以,法然上人讲:「念佛者,不插助也。」什麼叫「插助」呢?「插」就是插入,「助」就是帮助,就说「念佛还不够,用别的来帮忙」,那就不是念佛了,念佛是独立出来的,不插助,不插智慧来助,不插戒行来助,不插种种的善行来助── 不是不让你做── 说「念佛如果没有智慧,不能往生」,不是这样,念佛,愚痴之者,照样往生,不用智慧来助;说「念佛不会诵经,不能往生」,不是这样,念佛不需要诵经来帮助,单念佛,决定往生;说「念佛没有出家、受五戒、具足戒不能往生」,不是这样,念佛不以出家身份来帮助,在家念佛,一样往生,没有受五戒,甚至没有到寺院办皈依的手续,你一向专念,决定往生,不需要任何插助。 这是六字名号不可思议,弥陀大愿真实不虚。 聪明反被聪明误 须知净土法门, 乃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 不可以通途法门并论。 这几条都是讲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的差异。我们往往很多人学净土宗,都拿通途的戒定慧的修学,和净土法门相提并论── 那个不可相提并论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讲:「自餘诸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其它的修行虽然是善,但是不能与念佛相比,所以,印光大师说不可并论。為什麼不能并论?一个是自力,一个是佛力。「自力何可与佛力相比乎?」凡夫眾生的自力能跟佛力相比?菩萨的自力尚且不能跟佛力相比,何况我们全在烦恼当中,哪有自力呀? 自力就是罪业之力,没有解脱之力。我们讲的「力」,是指解脱啊。让你下地狱,那个叫什麼力呢?无量劫来,引起我们六道轮转,业力牵随。 若不明此义, 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 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 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 我们心中有自力的观念,怀疑净土法门,说:「这麼简单?我不会修行、不会诵经、不能达到某种程度、没有伏烦恼、没有达到一天几万遍、功夫成片……这样也能到净土?」以自力通途法门的教义,怀疑仰仗佛力特别法门的利益,不肯相信,不肯接受,那麼,他的损失就太大了。 有人说:「这几天讲的,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还觉得不放心。」这是用自力在疑惑佛力,「我还要自己搞,不然的话,怕不放心。」损失就大啦! 祖师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专修专念,百即百生,杂行杂修,千中无一!你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為自己搞得多一些,更有把握,不知道「随缘杂善恐难生」。 所以,要放下自力,放弃杂行,放捨种种杂行杂修,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一向专称六字名号,这才是一个纯粹的念佛人,这才是纯粹的净土门。 得失只在信疑之间 在《无量寿经》里讲:「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為失大利。」疑惑什麼呢?疑惑阿弥陀佛本愿救度。说:「这样就能往生?佛有这样的智慧、神通、功德?」虽然是菩萨,发菩提心了,但是对这个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產生怀疑了,就损失了大的利益。 后面又讲:「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一个疑惑佛智,為失大利;一个明信佛智,為得大利,得失只在信疑之间。这不是很明朗化了吗? 所以,印光大师在这里讲:「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往生不定,一旦不能往生,又来轮迴,可恐可怖!可悲可嘆!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今生大家遇到佛法,佛法当中遇到净土门,你还不老实念佛?印光大师讲你这种人哪,「非痴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 大家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根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要切依佛经祖语,规范自己的行持,老实念佛。 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佛说难信,盖即指此。 佛在《阿弥陀经》里讲:「為五浊恶世眾生,说此难信之法。」在《无量寿经》里边讲:「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為什麼难?「佛说难信,盖即指此。」佛说这个法门这麼难信,就是指这个地方,「仗佛力」、「特别法门」,人们都以仗自力的心来怀疑,所以难信。 难信,并不是说信有什麼难,是你自己不愿意相信,佛说:「念佛能往生!」你用自己那个固执己见的心,「哪有这麼容易、这麼简单?」所以,难在你那一边,不是佛讲的教法有什麼难,你听到了,就相信了──我看在座有很多老太婆,她们一听就感激万分,「太好啦!」── 我们前两天到庄河去,有位老太太八十几岁,一直在念佛,讲一堂课下来,马上下来磕头,「师父啊,讲得太好了!我从今天以后,再也不会走错路了。」对她来讲,没有难信。 很容易,很简单,之所以难信,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高了,认為自己有所自力的修行,没有打得妄想死,妄想不能打死,法身不能成活,「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在我们净土门里边,「打得妄想死」就是善导大师讲的「机深信」,你不能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任何修行不能出离、必定堕入地狱,没有这样的深信,你就把净土法门当作儿戏,「我还要去广弘佛法,八宗都要学!」你是什麼身份哪?你是什麼根机呀?不要讲大话!大话好讲,大事难做。说「我学地藏菩萨,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对!你确实这样子,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老实念佛,当然下地狱了!地藏菩萨下地狱,犹如清凉之乐,你下地狱,油煎火烤啊!佛法不是讲大话就能成就的,要老实念佛! 放弃执著 若无此执,则谁不信受奉行焉? 如果人们没有自力的执著,哪一个不相信净土他力法门呢?所以,我们这几天来,委委婉婉,一层又一层,讲重了,怕你一下不能接受,讲轻了,又怕没有给你一个印象。就是要慢慢引导,让你破除、放弃自力的执著。 但是凡夫自力的执著心太重了!你讲他,他不高兴,他反抗,他甚至造下谤法之罪都不知。 所以,对於佛法,大家一定要谨慎,於你自己不知道的,不要随便开口乱讲话 ── 再三告诫每一位,我们是凡夫啊,佛法广大无边,你不依据佛经祖示,光依自己想的,不依佛祖讲的,「某某讲的,跟我想的不一样,跟我以前听的不一样?」不一样是正常的,不一样都对!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对的!那净土门呢?就是音声求佛,口口声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色相求佛,观察阿弥陀佛形相,也对!你说那个不对呀?不能彼此相破,因為宗旨不同。 所以,佛告诫我们说:「切莫纵汝意,汝意不可信。」你不能放纵你自己的思想见解,你的思想见解不可相信。 传承的重要 任何人讲经说法,要依佛经,要以祖师的解释為依据,自己虽然有某种体悟,如果没有祖师的教言,不讲為好!那是你一机一缘之教,你自己的体悟。佛经和祖师决定没有这样的失误。 我们净土门,依善导大师的正释、楷定古今的教说,决定不会有偏差。 你要离开了善导大师,决定不纯净,决定有掺杂,决定利益不殊胜,决定有人不能成就。 依善导大师所解释的净土法门,决定人人可信,决定人人可证,这就是传承的重要。 传承,不是讲给你一个法券,一张纸──不是那个意思,是你瞭解他的法脉,接受他的思想、教义。传,是上给下;承,是下接上。一传一承,只是一样东西,好像接力赛跑的接力棒,这一支棒,一个交,一个接,从最开始直到结束,不中断、不改变。 净土宗所传承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善导大师围绕阿弥陀佛本愿展开念佛思想;龙树菩萨围绕阿弥陀佛本愿展开念佛思想,从龙树到天亲、到曇鸞、到道绰、到善导,法义是一味的,一脉相承,这个叫传承。你没有得到法的精神实质,不能叫传承。 基督教 昨天,我们顺便到基督教堂参观了一下,瞭解一下其他宗教弘法的状况。 他们叫「布教」,人很多,他们每天都要讲经说法。我们没做到,差人家太多!去听讲经佈道的,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讲的人,讲得很生动,有感情,有感染力。讲完一段,就唱歌,能摄受人心。我们佛教,应该汲取不同的弘化方便,广度眾生。 谨慎你的脚步 教堂里有一句话,我看见,也有感触。是这样写的:「走进主的圣殿,当谨慎你的脚步。」意思是说:来到教堂里边,你的脚步要放轻,要谨慎。深入地讲:你接触了主的教导,捧读《圣经》,你要谨慎自己的心,谨慎自己的行為。 当然,这是基督教的一句话,来到我们佛门中,可以劝诫大家:进入佛法门中,当谨慎你的言语,你不要随便乱讲,你要谨慎你的脚步,不要东差西差,犯下谤法之重罪而不知道。 我们往往以自己的心误解、曲解佛教,然后还怀著饱满的热情去弘法,结果呢,破坏了佛法。所以,一定要谨慎,听到人家讲的,我不知道,不要草率、急躁地发表意见。孔子讲:「於己不知,盖闕如也。」自己不知道的,不要随便发言。人家讲的,自己不能认同,可以依据佛经探讨一下啊。再说,我们没有智慧,也不要去鉴别,我老实念佛,千稳万当!再错,念佛不会错!你抓住这一点,就叫正法眼藏,你得到了! 不要说各位,就是现在有一些报刊杂誌,甚至佛教的专门期刊杂誌所写的那一些文章,误导眾生之处太多。 自误误人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 这里又说特别法门。怎麼「大不相同」?通途法门若不断惑证真,不能解脱。 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 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弘法利生者,不胜其多。 净土法门,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一样。但是,古代、近代,包括现在,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他就依一般法门的特点,来议论净土法。由这一点,自己失误,也使人家得不到利益,叫「自误误人」。 為什麼「自误误人」呢?他借普通法门来衡量净土特别法门,必然觉得说:「哪裡有那麼容易?哪裡有那麼简单?就可以到净土去?」所以,不敢信受佛力,不敢仰仗阿弥陀佛大慈愿力、专称名号到西方,这样,决定杂行杂修,或者修其它法门,自己往生不定,六道轮转,这叫「自误」;自己这样受损失,又把这种观点告诉人家,叫「误人」,人家在念佛,他跑去说:「那麼简单就能往生?光念佛怎麼行啊?还要念五堂功课,还要念咒,还要念经。光念佛,也要达到一定的功夫!」人家听了他的话,就有了恐怖,虽然念佛,心中疑惑不安,本来想专修,听他一讲,就去杂行杂修了,所以叫「由兹自误误人」。但是他自己觉察不到,还认為自己在弘法利生,说:「我在弘扬佛法啊!我教人家修戒定慧呀!这不是佛讲的吗?我这不是在弘扬佛法吗?」 误人了,还以為在利人,坏法了,还以為在弘法,就因為用自力修行法门而评论他力净土法门。 我们今天,这样的人也不少。我们能相信他讲的话,是因為我们自己也跟他是一样的根机。 含混笼统 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 开头错在那个地方呢?在於不能够明察佛力和自力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哪一个难、哪一个易。佛力其大无边,自力呢?自力无力。哪一个难呢?自力难如登天,佛力易如反掌。口称名号,多容易呀? 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 而欲评论,致有此失。 净土法门是仗佛力,他把这个法门强行地引用自力法门,来比较,动不动就跟你讲戒定慧,戒定慧是通途自力法门,净土法门是信愿念佛、仗佛力的特别法门啊,你说「念佛,没有断烦恼、没有戒定慧,怎麼可以往生?」这样的想法,叫「硬引仗自力之法门」,去评仗佛力法门,所以就有这种损失了。这就是法门的判教、界限不明白,就在那里含混笼统。 佛力不可思议 使知佛力不可思议, 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并论, 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乌有。 假使他知道佛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四个字,我们经常在嘴边讲,到底是什麼含义呢?不可思、不可议,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超过你的思议境界。 我们凡夫就有这种思议境界:「这样才可以往生……那样不能往生!出家、有智慧、有修行、精进勇猛、达到某种程度,可以往生,不这样不能往生!」这叫「思议」,是你的思维,是你口中的议论。 那麼,佛力呢?「不可思议」。像《观经》下辈下品,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一生没有做过一件好事、没有去过一次寺院、没有念过一声佛号,到临死才遇见人家跟他讲净土念佛法门,他还不知道怎麼念,「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见金莲花,犹如日轮,现其人前。」庄严地往生了。论其罪过,一生五逆十恶;论其修行,临终念佛不知道怎麼念,四大分离,痛苦逼身,怎麼可以呢?不过念了十声,但却往生极乐净土,所以叫不可思议。使得必堕地狱的人,必生西方净土,叫做佛力不可思议。 功不抵过 如果知道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并论」,「具」是具足,「缚」是缠缚,种种的烦恼惑业捆绑我们,叫「具缚凡夫」。你哪有力量呢?修持就没有力量了,跟佛力怎麼能相比呢? 所以,我们说「捨自力,取佛力」,其实没有捨,自力本来没有力量,是自己硬以為有力量,不捨得捨。如果认识到没有力量,那有捨呢?不仅没有力量,──从修持解脱来讲,没有力量;从造罪堕落来讲,力量还很大!所以,道绰禪师讲:「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驰雨?」我们的心念,如果讲起恶造罪,比刮大风、下大雨还要厉害,这样的力量,当然引导我们六道轮迴。这个你不捨,对你有什麼好处啊?捨掉! 其实我们是穷光蛋,弥陀帮我们来还债,「把你的债务给我吧,我帮你还!」你还不捨得!我们欠了眾生无量无边的业债,阿弥陀佛说:「我来為你还吧,你仰仗我的力量,所有罪障,我来為你消除,所有业债,我来為你偿还!」你还不干!「我拜懺、我修行,我慢慢还。」 你今日的修行,抵不上今日的造罪,今日的功德,抵不上今日的罪过。你今天修行了,是,做了一点善事,拿一百块,到寺院里去供养佈施了,但是今天可能伤了好几条命,生命是无价的,你那一百块就能买这几条命吗?被你吃的鱼就答应啦?「你那一百块,还是卖鱼卖虾赚的钱,杀了我们、卖了我们赚的钱,又拿去做功德,就这样就可以了事啦?」不可能的!有為有漏法,使得我们在生死大海当中不得出离,所以,功不抵过。在世间过一天,罪业就累加一天,年龄越大,罪业越深重。 我们想一想,今天的修行,能不能消得掉今天的罪过啊?你今天起了几个善念?起了几个恶念?你的善念,还是分别法,不能达到三轮体空。就是你纯善无恶,也只是人天之果,所谓「三世怨」,功不抵过。 如果能瞭解这一点── 佛力与凡夫修持之力,不可相与并论,我们就没有疑惑佛的心了,就会老实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