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华严经要解(4)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净行品者。广发大愿。为十信之行也。意以众生无明贪爱。染诸尘劳。失佛华严。由无愿力。既发净信。须依大愿净治尘劳。要即尘劳以成净行。此因智首菩萨。发一百一十问。云何得身语意业。及一切胜妙功德。故文殊为说一百四十大愿。略云。菩萨在家。当愿众生。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当愿众生。护养一切。终至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皆令即尘劳事。翻成妙行。以是大愿。净身口意。即获一切胜妙功德。由是克成五位无尽行海。一切染法不能违碍。是为净行。(此品与贤首品上卷共一卷)

  六贤首品者。明依十信法门。发心修进。功德难量。与佛同等。示十信之证也。经云。尔时文殊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问贤首曰。我今已为诸菩萨。说佛往修清净行。仁亦当于此会中。演说修行胜功德。贤首答偈甚广。备陈发心修行功德。增益获果。利生供佛。乃至出入方网三昧。隐显同时。自在无碍。皆同毗卢文殊普贤。果行德用。示于十信六品之法。发菩提心。解行相应。即已获此证。自此顿入十住矣。方网三昧者。一方入正定。余方从定出。诸方入正定。一方从定出。犹如帝网。交彻融摄。至于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从定出。皆如帝网。乃法界性用。本自如是。千差一体。无二无别。但随众生所见差别。若证如来无作性用。则出入自在。心无差别。则境无差别矣。十信圆证。当造乎此。此乃贤首行证。则创从凡夫。首入佛住。邻极亚圣。是谓贤首。故以贤首为品。自光明觉品至此。皆答菩萨发趣海之问。盖五位进趣。自十信发也。(此品计二卷)

  十住者。由信证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名住。十住法门。即第三会须弥顶忉利天说。亦六品。一升须弥山品。二须弥顶偈赞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发心功德品。六明法品。

  一升须弥山品者。以处表法也。前普光殿。即人间地界。依地界说十信者。表创从凡地发信。今须弥山妙高际天。于此说十住者。表从信升进。入广大际故。十住品云。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其山在七金山海中。高耸天极。非手足攀揽所登。表十住法。出妙智海。高超情境。非心想攀缘所得。此品明信终升进。及叙帝释置座迎佛之事。又云。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升须弥向帝释殿。帝释置普光明藏师子座。请佛安坐。此乃净法界身。遍一切处。随缘应现。犹如一月。影现千江。随舟南北。而曾无去来也。帝释请佛。说十偈赞。第一云。迦叶如来具大悲。彼佛曾来入此殿。至第十云。然灯如来大光明。彼佛曾来入此殿。论云。前三是今劫佛。后七是前劫佛。明创入十住。古今会同。佛法不异也。

  二须弥偈赞品。乃法慧等十菩萨。赞显当位之法。劝示升进。盖十住以智为体。以慧为用。乃可升进。故依法慧菩萨赞显也。将说十住法时。十方十慧菩萨。各从因陀罗华等十华世界。与刹尘菩萨来集。其菩萨众。各于十月佛所净修梵行。表十住法。依智起慧为因。复成智月之果。得是果法。则无明顿彻。烦恼顿除。清凉如月。其佛表果。菩萨表因。亦如十信因果同彰也。十华世界。即所修法门。要即因华开敷智果也。经云。尔时十慧菩萨。说偈赞佛已。法慧菩萨即入无量方便三昧。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佛。同名法慧。普现其前。赞叹加被。论谓众生具有如来法身智慧。为迷缘自障。凡能修方便三昧以显之。则与诸佛法身智慧冥会。是故同名之佛普现其前也。

  三十住品。正说十住名义。示当位所行之行。一发心住者。创依正智。发菩提心也。二治地住者。为利众生。开扩心地也。三修行住。善观诸法。增正行也。四生贵住。由尊贵行。生佛法家也。五方便具足住。带真随俗。沤和适化也。六正心住。逢善恶境。心不动也。七不退住。趣正妙道。缘不坏也。八童真住含真抱一。智行无失也。九法王子住。得法王法。当绍佛位也。十灌顶住。成就十智。即当成佛。如王太子陈列灌顶也。十住之文。一住各成就十法。示当位之行。又各劝学十法。示位位增胜。其十段结文。各云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及设梵行品终。又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一切佛法海。俱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凡欲明进固有之德。使不外求也。(此品与前二品共一卷)

  四梵行品。明十住中。观察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等十法。于中何者为梵行。知身等三业。及佛法僧戒中有作有为之法。皆非梵行。则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于梵行亦无所名。心无障碍。方便自在。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又举如来十种智力。令当位修习。为成就慧身之法。

  五发心功德品。明修十住法。所得功德。不可称量。经举十余喻。重重比较。不及少分。为其发心。功齐果海。无限齐故。(此品与前梵行品共一卷)

  六明法品。乃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当位升进之行。令转更明白。为十行之因。故继此说十行法。(此品计一卷)

  十行者。既依普智发信。住佛所住。遂能繁兴万行。自利利人。故说十行。十行法门。即第四会在夜摩天说四品。一升夜摩天品。二夜摩偈赞品。三十行品。四无尽藏品。

  一升夜摩天品者。须夜摩。此云善时分。为空居天。无日月而常明。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曰善时分。于此说十行者。表行依法空。无所滞著。而善应时宜也。此品明从十住升进。及叙夜摩天王化座迎佛之事。夜摩天王请佛。说十偈赞。亦称十如来曾入此殿。显今所入十行理智。与古不异也。

  二夜摩偈赞品。即功德林等十菩萨。赞显当位之法。劝示升进。以积行在躬。其德广荫。故以功德林菩萨赞显也。将说十行法时。十方十林菩萨。各从亲慧梵慧等十慧世界。与刹尘菩萨来集。其菩萨众。各于十眼佛所净修梵行。表此位从慧起行。覆荫摄化故。菩萨众以林为名。表妙行广荫也。此位已得如来智慧之眼。其佛以眼为名。表智眼利生也。此亦因十行所行因行示法。欲行人法之也。(此二品与十行品上卷共一卷)

  三十行品。正说十行名义。示当位所行之行。一欢喜行者。以身命财法三施。悦自他也。二饶益行者。以律仪善法摄生三聚。均饶益也。三无违行。忍顺物理。无所违也。四无屈挠行。精进于道。无退弱也。五离痴乱行。定慧明正。无所惑乱也。六善现行。般若圆照。境智洞明也。七无著行。沤和涉有。心无所著也。八难得行。大愿成就。方能得也。九善法行。以妙善力。说法轨物也。十真实行。体真实智。一切诚谛也。此十行。正以十波罗蜜为本。而无行不摄矣。(此品计二卷)

  四无尽藏品。说信。戒。惭。愧。闻。施。慧。念。持。辩。十种藏。前七名七圣财。以二守护。后一积而能散。又前九蕴积。后一出生。一一行量。体含法界。德用不穷。故名为藏。以此成前十行之法。使行行无尽。成后十向之法。使升进无尽。故继此说十回向法。(此品计一卷)

  十回向者。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至此则以十住所得诸佛之智。十行所行出世之行。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而回向菩提实际。总通五位。利被一切。是名回向。智断恩德。由此具足。法报化身。由此成就也。十回向法门。即第五会兜率天说。有三品。一升兜率天品。二兜率偈赞品。三十回向品。

  初升兜率天品者。兜率。此云知足。此天不离欲界。而于欲境无所染著。故名知足。此天居欲界五天之中。于此说十回向者。表回真向俗。回智向悲。虽涉尘劳。无所染著。常处中道。无所遍滞也。此品明从十行升进。及叙兜率天王敷座迎佛之事。经云。兜率天王于其殿上。敷摩尼宝座。有百万亿层级。其诸庄严供养之具。各百万亿。有十信十住等菩萨。亦百万亿才见此座。各获法利。表回向法。总通五位。圆融无尽也。十住法座。有百千层级。十行有百万。十向有百万亿。皆表升进。位位增胜也。盖自十住至此。智行悲愿已全。菩萨道法已备。虽后二位。不出此法藏。兹总通而回向一切。则功利德用。圆融无尽。故凡事法。各百万亿也。兜率天王请佛。亦说十偈。举十如来。曾入此殿。论谓此明诸佛道迹。本自周遍。古今不异也。(此品计一卷)

 
 
 
前五篇文章

华严经要解(3)

华严经要解(2)

华严经要解(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中)

 

后五篇文章

华严经要解(5)

华严经要解(6)

华严经要解(7)

华严经要解(8)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一(憨山大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