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佛教的世界观:宏观与微观——索达吉堪布开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或许有人心存疑惑:“佛教的这些真理,到底能不能经得起真理考验?佛陀的思想会不会迟早被淘汰掉呢?”

  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2500多年以来,世界上涌现过无数的科学家,他们连佛教的一个理论也没能推翻过。因此,不管是宏观、微观哪个层面,佛教的真理始终都颠扑不破,站得住脚。

  从宏观世界而言,佛教对整个世界的成住坏空有着详细的描述。尤其是《时轮金刚》、《俱舍论》所揭示的道理,在天文学中也得到了一一印证。而且,佛教中早已发现的一些简单原理,科学人士绞尽脑汁长期研究之后,才推得出来。就拿天文历算来说,藏传佛教中有非常简单的公式,两三个人在黑板上写写算算,就能把一整年的日历算出来,包括出现几次日食、月食,时间具体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全部都标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借助任何天文仪器。这种《时轮金刚》的历算方法,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而是很早以前就推广于藏地,对天文地理有非常明确的分析。

  还有从微观世界看,佛陀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也开示了深浅不同程度的教言:

  一、有部:认为外在的一切万法不存在,而是由无分微尘组成。他们抉择到最后时,必须要承许无分微尘存在,认为它是组成粗大物质的基础,就像物理学中的原子、夸克一样。

  而观察心识时,认为粗大的心识皆由最微小的无分刹那组成。这种无分刹那不可分割,且实有存在。

  二、经部: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基本上与有部一致。也认为粗大的物质或心识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由许多无分微尘或无分刹那组成,这两种极微都是实有。

  三、唯识宗:对组成心识的无分刹那并未破斥,但对组成外境的无分微尘进行了否定。认为外在的物质世界并不存在,实际上都是内心的现象。

  四、中观自续派或中观应成派:不仅外境不存在,而且自明自知的内心,本体也是一无所有。也就是说,不管外境还是内心,统统抉择为空性。不过,一切万法虽然是空性,但空性中却可以产生一切,正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所言:“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这就是中观宗的最高理论。可见,这个世界的真相十分奇妙,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也说:“世间诸所有,无不皆稀有。”

  而人类随着科学发展,逐渐对此也有了一些认识。比如,爱因斯坦说过:“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也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怎么知道我不是在做梦?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世间上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东西,虽然一个也不成立,但却能在眼前无欺显现。因此,完全可能有一个魔鬼,一直在欺骗我,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他们所得出来的结论,在空性问题上往前迈了一大步,比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更接近于真相。

  以前经典物理学推广于世时,人们最初以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后来又相继发现了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直到科学家盖尔曼发现了夸克,并以此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才知道还有更小的微粒存在。大家都觉得他发现了特别微妙的真理,却不知佛陀早在众多经典中对此就有过描述。

  我有时候跟国内外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等知识分子交流时,常会深深感觉到,不管是讲哪一个领域的知识,实际上在佛教中都能找得到,这些知识并不太新鲜。我有时候在书店看到一些畅销书,比如《当下的力量》、《秘密》,翻开以后,发现这些所表达的都不离大乘佛教的教义。当然,也可能是我对世间比较孤陋寡闻,但至今为止,我所接触的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确实都可以摄集在佛教的理念中。

  有些科学家发现一些现象震惊世界,大家就觉得不可思议。例如前几年畅销的《时间简史》,是英国剑桥大学霍金博士写的,当时可谓轰动一时,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霍金博士“还在《果壳中的宇宙》里”告诉我们: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三维的物质世界,但实际上宇宙还存在着多维空间,维数甚至可扩展至十一维。这就说明还有许多肉眼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存在,我们如今的所见极其有限。这个道理,与《华严经》中提到的“芥子纳须弥,一念遍三千”、“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其实不谋而合。

  此外,16世纪显微镜被发明出来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水中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细菌,对此深感稀有。却不知释迦牟尼佛早在《阿含经》中,就告诉过弟子: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由于这些虫不是肉眼的对境,故即使我们喝了水,也不算是故意杀生。

  诸如此类的许多佛教道理,希望大家去仔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信你会进一步认识到佛教的甚深与广大。

  假如你想参阅一些佛教经论,那佛教的甚深之处,龙猛菩萨、月称菩萨进行了解释,后由寂天论师等作了更详细的阐述;而佛教的广大之处,则由世亲论师、无著菩萨等进行了宣说。印度的这两大传承,后来完整地传到藏地,并弘扬至今。现在包括西方的很多知识分子,对此深广法门也有特别强烈的希求心。

  有时我遇到国外的一些老师和大学生,他们不管是安住的境界还是所学的理论,都非常高深,我在他们面前显得特别不好意思。在座的各位也同样是知识分子,所以不管你学佛还是不学佛,都应以公正的态度、客观的智慧,来观察佛教到底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前五篇文章

念佛往生是学佛的捷径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十)——宣化上人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九)——宣化上人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八)——宣化上人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七)——宣化上人

 

后五篇文章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索达吉堪布

《阿弥陀经》是诸佛菩萨六度万行的指南

道绰大师: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