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般舟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般舟赞》全一卷,又称《般舟三昧往生赞》,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唐代善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依观无量寿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而作之净土赞文,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之法。分序文、正赞、结劝三科。序文以自劝劝他为往生净土之正因,并广赞净土之种种庄严。正赞有七言偈赞三十七篇二百八十一行半,各上句附愿往生,下句附无量乐等相唱和,乃广赞叹极乐净土之依正二报庄严及三辈九品往生等相。结劝之终偈(大四七·四五六上):“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于偈中,屡屡揭示报释迦、弥陀之慈恩,此即本书述作之意。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全一卷)

  比丘僧善导撰

  敬白。一切往生知识等大须惭愧。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又说种种方便教门非一。但为我等倒见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则门门见佛得生净土。若见闻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见闻有人行教赞之。若闻人说行。即依行顺之。若闻人有悟。即依悟喜之。何意然者。同以诸佛为师。以法为母生养。共同情亲非外。不得轻毁他有缘之教行。赞自有缘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坏诸佛法眼。法眼既灭。菩提正道履足无由。净土之门何能得入。伤叹曰。生盲信业走。随业堕深坑。纵此贪嗔火。自损损他人。长没无明海。遇木永无缘。行者等必须于一切凡圣境上。常起赞顺之心。莫生是非慊恨也。何故然者。为自防身口意业。恐不善业起。复是流转。与前无异。若自他境上护得三业。能令清净者。即是生佛国之正因。问曰。既道三业清净是生净土即因者。云何作业得名清净。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总断不行。是名清净。又自他身口意相应善即起上上随喜心。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善根回生净土故。名为正因也。又欲生净土。必须自劝劝他广赞净土依正二报庄严事。亦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诸有智者应知。又问曰。般舟三昧乐者是何义也。答曰。梵语名般舟。此悉名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无间总名。三业无间故名般舟也。又言三昧者亦是西国语。此翻名为定。由前三业无间。心至所感。即佛境现前。正境现时。即身心内悦。故名为乐。亦名立定见诸佛也。应知。

  白诸行者。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忻。厌则娑婆永隔。忻则净土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仰惟同生知识等善自思量。却推受生之无际。与空性同时。同时而有心识。若不与空界同时有者。一切众生即是无因而始出也。心识若无本因有者。即事同木石。若同木石者。则无六道之因业也。因业若无者。凡圣苦乐因果谁觉谁知也。以斯道理推勘者。一切众生定有心识也。若有心识。即与空际同时有有。若与空际同时有者。即唯佛与佛得知本元也。行者等知自身心。与空际同时有。乃至今身今日。不能断恶除贪。一切烦恼唯觉增多。又使释迦诸佛同劝。专念弥陀。想观极乐。尽此一身。命断即生安乐国也。岂非长时大益。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

 
 
 
前五篇文章

学习《普贤行愿品》对于修持净土的利益

什么叫做“闻说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圣号与您的密切关系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

念佛的积极面

 

后五篇文章

楞严经与实相念佛

运用因果的诀窍

六种往生净土发愿文

《楞严经》是伪经吗

念佛人种种误区和魔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