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所谓的纯粹的净土法门 |
 
问:有没有所谓的纯粹的净土法门? 答:末学以前也有这种分别想法,认为隋唐时代的净土法门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多少受到日本净土真宗三国七祖传承的影响,后来越深入则修正此等知见。有着纯粹的净土法门,就有个不纯粹的净土法门的对立法产生,这就有边,与无边光不相应!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只有一个,就像月的本体无缺无漏,遇缘不同所以有满月与弦月的差别。 所以阿弥陀佛在中国就有两次应化,一次是善导大师,一次是中兴佛法的永明大师。所以印祖才说: 「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善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如市间店铺,固有专售之货,或一种货,亦可通商裕国,兴家立业。或多种货,亦不过通裕兴立而已。市间专售一货者,往往起家,俱售众货者,或亦折本。弘法利生,何独不然。千机并育,乃如来出世事,如来降迹为善知识,亦不以此为准。」 是机法相应,众生利益的差别,不是当阿弥陀佛应化成永明大师,人与法就变得不纯粹了!因为有纯粹与不纯粹的分别,所以净土真宗与脱胎自真宗思想的汉地弘法者就把这些祖师修的第十九愿判作往生化土,事实上永明大师是上上品往生的,岂不是与此论点相违?其实第十九愿摄机最广,从上上品到三辈的胎生疑城都是摄受的范围。 至于有个说法,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纯粹都是依据净土三部经来阐释净土法门,不夹杂其它的教理在里面。这里要建立一个观念,净土法门或本愿法门绝不能自绝于佛法教理教义之外!龙树菩萨代表的是佛法中观空宗的思想,天亲菩萨代表的是佛法瑜伽有宗的思想,而昙鸾祖师本身是学四论的,传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其实《往生论注》本身有很深的中观瑜伽教理,不是不夹杂其它教理。 至于道绰大师与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是学习《涅盘经》的,而慧远大师东林莲社都是学《般舟经》、《法华经》的,宋明时代则是学天台为主。所以不同时代的经论背景,自然产生不同的净土宗主流思想。 另外之所以有不纯粹的看法,净土真宗与脱胎自真宗思想的汉地弘法者都是渐次修学的境界论汉地传统净土法门,其实圆教境界就不如是。要知亲鸾圣人深研天台教海,所以他很多的知见都是从中开展出来的,只是表述方法有异而已。 幽溪大师说:「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故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心念,即便圆成。感应道交,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彻悟大师讲的:「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班。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担。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能。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耳。」 净土真宗常说的「平生业成」、「安心决定」的法义是不是这般的思想体系。 的确宋明以后的净土法门讲的法义较广,也较深,浩浩瀚瀚不容易掌握,彻悟大师也讲过同善导大师「就人立信」的开示: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磨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 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 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 净土法门有种种门,龙树菩萨约道论难行与易行,道绰祖师约门论圣道与净土,印光祖师约门论通途与特别,善导大师则为下根人说专杂,永明大师为上根人说专圆。我们可以选择,但己所不见或己所不迨,则勿排斥、贬抑!排斥、贬抑则成遮障,亦是胎狱之远因!——见愚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