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唯说念佛(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唯说念佛(三)

  末法时代

  佛法里有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正法时代有教、有行、有证,有证果的圣人;像法时代呢,没有证果的圣人了,“相似于正法”,叫“像法时代”,看上去佛法很兴盛,也有人依法修行,有教、有行,但是没有证果的,所以叫“像法时代”;末法时代就只有教,没有行、没有证了。什么是教?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教典还存在,还保留著,我们还读诵,但是,已经不能依教做真实的修行了,这叫无行;不能修行,当然不能证果了,所以无证,这才称为末法。末法就是说:靠自己修行想得证圣果,成为得道圣人,不可能了,人们也不能按照圣人的法则去如法修行了,这是值得悲愍的末法时代。

  净土法门大放异彩

  正法、像法、末法时代是相对于圣道门讲的,不是对净土门讲的,为什么呢?净土法门在末法时代正好大放异彩,不要说末法时代,就是法灭时代──《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末法时代有一万年,末法时代之后是法灭时代,首先是 《楞严经》灭掉,然后其它大乘经典渐渐灭没,最后只剩下一部《无量寿经》念佛法门留在世间,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在法灭时代,也无不往生极乐净土,所以,净土法门超越正、像、末、灭,是常住不变的教法,它是没有正法、像法、末法、法灭的区别,是贯穿性质的。

  时节因缘

  圣道法门就有这样区别了。我们来到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对自己的根机了解不透彻,非要修学不能够修学的圣道法门,这就好像来到冬天你非要逞强悍穿单衣一样,所以印光大师讲“冬裘夏葛”,冬天就要穿裘皮大衣,夏天当然就穿衬衫,时节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来到末法时代,种种烦恼恶业就像冬天的寒流一样,冻得我们够呛,你要硬撑,不行的。

  那么,在末法时代,应该选择哪个教法呢?道绰禅师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应当选择净土门。

  圣道关闭

  下面说到经证,“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大集月藏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末法时代,无量无边、亿亿的众生想按照圣道法门来修行,没有一个可以证悟圣果。印光大师在《文钞》里也讲:这个时代,找一个开悟的都找不到,不要讲得证圣果了,开悟的都没有了,何况证悟的?开悟了还是凡夫,“悟后起修”,慢慢修证,才能够证果。

  看到这句话,我们内心实在感到悲怆,亿亿人都没得道,难道我们能超过他们?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以修行圣道、得证圣果,那我们就是亿亿人里挑出的一个了。所以,圣道法门修行非常难,这个难的程度,龙树菩萨说:比如有人,欲手举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人能够把三千大千世界举起来!一张桌子都不一定举得起来,一座房子、一座山、整个地球还不算,三千大千世界!多难啊!为什么呢?因为修行圣道要发广大菩提心,不光解决自己一个人的问题,还要承担一切众生的罪业,度脱一切众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罪业的重量超过三千大千世界,他们所有的烦恼、业障,你都要把它们排除,要有这样的菩提心和菩提行。

  这一段文叫取意之文,根据经典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不是引用经中的原文。

  通过这“二由一证”,我们就知道:到末法时代,圣道门已经关闭了,是不是?“去大圣遥远”、“理深解微”、“罕一得道”,等于是关闭了,不是释迦牟尼佛把它关了,是我们的根机过不去呀!

  净土── 希望之门

  下面只剩下一道门:净土门。如果没有净土门,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就绝望了。好啦,今天打开希望之门──来看净土门:“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当今时代正是末法时代,众生烦恼厚重,邪师种种,无善知识随身,不能修行种种殊胜法门──我们也不想要贪嗔痴,哪个想要贪嗔痴?在家里边,妻子和丈夫发脾气,妻子说:“我也不愿发脾气,可是它要发脾气。”“它”是谁呢?烦心事一来,就发脾气了,所以这是根机不堪。一发脾气,就会血压升高,甚至可能会脑溢血。好像有一股力量,想控制也控制不住。

  我们所处的时间是末法时代,所处的地点是五浊恶世,“五浊”在《阿弥陀经》里讲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恶世界、恶烦恼、恶环境、恶人、恶知识、恶邪,有外恶、有内恶,种种之恶缠绕我们、包裹我们,所以,要在五浊恶世自己修行出去,太不容易!确实不容易。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虽然前面讲二种胜法,可实际上,只剩下净土一门了,圣道门关闭了,不堪修行了,只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往极乐世界。“入路”,入涅槃之城,得成佛道。

  恶人的往生

  下面是引用《无量寿经》来说明为什么末法时代净土法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大经》就是《无量寿经》):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有这样一个众生,即使他一辈子造罪造恶,没有行善积德,没有修行,一直造到临命终时,他哪怕只是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如果这样的众生不能往生我的净土,我誓不成佛!”

  想一想,我们谁不能往生?我们在座的各位,虽然罪业重,还不至于一生造恶,还多少行了善了吧,我们到寺院去供养三宝,又多少孝养父母,又多少捐助贫困,等等;我们也没到临命终时,现在活蹦乱跳的,就遇见佛法了,所以,跟他比,要强多了;他念佛十声,而我们不止十声,每天少说也有几百几千,甚至在座各位还有上万、几万的。那么,像那样造恶的人,那样浅的修行,“十念相续”,若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可是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了,当然,毫无疑问,众生称念一定往生。

  这是引用《无量寿经》说明净土法门无有障碍,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得往生。

  这里需要说明:这一段文是取意之文,取《无量寿经》的意思,而不是引用《无量寿经》的原文。《无量寿经》的原文是这样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即是 《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道绰禅师在这里,是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以及《观经》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即下三品众生往生的状况,而来解释第十八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做这样的解释。

  《无量寿经》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广泛了,包括这个世界的众生,也包括其它世界的众生;包括人道,也包括畜生道;包括圣人,也包括凡夫;凡夫里边,包括善凡夫,也包括恶凡夫。如果不加以特别说明,大家会以为:十方众生里边,肯定是善人──贤善、有智慧,这样的人才能往生。可是,道绰禅师在这里,就用 《观经》下品三生来解释“十方众生”是怎样的十方众生呢,“纵令一生造恶”,是一生造恶的众生,既然讲“纵令”,那么不是一生造恶的众生,就更加包含在内。即使一辈子造恶的人,回心念佛,也能进入净土门,何况有善行之人?所以说用“纵令”这个词。

  自古以来《往生传》很多,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一个张善和,他一辈子杀牛,他老婆劝他信佛,他都不信,他是个典型的恶人,到临死的时候,被他杀的那些牛都用角来抵他,他内心恐怖。这时,有僧人路过,他老婆赶紧请来,僧人劝他念佛,他念了几十句,便说牛都不见了,又念了没几声,“佛菩萨来了!”站在那里就往生了。

  《观经》下下品

  下面我们来看看《观经》的下下品: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做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 ‘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我非常喜欢读诵这段“下品下生”,因为这里边体现出佛的慈悲。一切众生,无论如何造罪的众生,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无一不得往生,这就是经文的证据。

  下面我们随文来解释。下品下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呢?“做不善业”,“五逆十恶”,我们说“五逆谤法”、“十恶不赦”,“五逆”是五种极其严重、一定要堕落无间地狱的罪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逆重罪。一切罪业当中,杀生罪最重;杀生当中,杀人最重;杀人当中,杀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大逆不道,所以称为逆罪。有人甚至连圣人阿罗汉都要杀,连佛都要谋害,像提婆达多,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团,这样的罪业简直无可救药,也只有阿弥陀佛。

  底下说“具诸不善”,“具”是具备,“诸”是很多、一切,一切不善事他都具备。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他的恶,所谓“无恶不作”、“无作不恶”—— 没有什么样的恶事他不做的,恶到父母都能杀害,这叫“无恶不作”;他只要作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善事,这叫“无作不恶”,是这样一个恶人。“十恶”大家都知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恨、愚痴。在一切法门当中,这样的罪人,靠他的修行,是无法解脱的,所以称为“断诸善根”。这样的众生,在佛的大慈悲智海当中,有没有可以得救的法门呢?有!那就是净土法门。

  这样的众生虽然“具诸不善”,但经文当中没有称他为“恶人”,而怎么说?“如此愚人”,阿弥陀佛要普遍救度众生,不是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分辨,“你是善人,他是恶人”,而说他愚痴,他太愚痴了,太迷茫了,他因为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无明所蒙骗。比如说,人家打我们、骂我们,我们会很生气,觉得他这么恶,但是,如果他是一个神经病,我们会很生气吗?你心里面就会怜悯他,因为他犯了神经病,你就不会和他生气。佛看众生也是这样子的,众生被烦恼所诳惑,被业障所束缚,不能自由,而造下种种恶业。在佛眼里,只有迷茫的众生,而没有凡夫这样善恶的分别,“善的我喜欢,恶的我憎恨”,佛是平等大慈,所以这里说“如此愚人”。

  “以恶业故”,他所造的确实是恶业,若依他本身的因果报应,应该堕落到三恶道中,经历无量大劫,受无量大苦,若论众生自身的因果,就是这样一个结局。可是,他有了转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善根,他虽然愚恶、造罪,但到临命终时遇到佛法。佛法的不可思议,让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让不能往生的人也能往生,让将堕地狱的人能够直接超生极乐净土!这就是佛法的不可思议。按照他本身的罪业,要直落地狱,现在马上临命终了,看著就要堕入地狱了,在这千钧一发,可以说千劫万劫难逢、短暂的时刻,他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什么原因呢?“临命终时,遇善知识”:这就是“临终遇法”,直到临终的时候,才遇到这样尊贵的净土念佛法门。如果这个时候不遇到,必定直落地狱之底,永无超生之日。遇到善知识,什么样的善知识呢?“种种安慰,为说妙法”,用种种善言软语,种种佛法道理来安慰他的心,给他讲微妙的佛法,“教令念佛”,教他念佛。像这样的恶人,我们怎么安慰他呢?他一生所造的事,没有一件值得称道的。如果行过善,可以安慰说:“某某善人,你一生行善积德,孝养父母,尊重三宝,阿弥陀佛一定很欢喜,现在只要你一念回心,称 ‘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他听到很高兴;但是这是个恶人,他的恶事不能提,五逆谤法,十恶不赦,怎么安慰他的心?那就这样说:“某某人,依你的恶业,确实应堕恶道,可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嫌舍任何造罪凡夫,而怜悯我等的愚痴,为我等修建不可思议极乐净土,而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无论何人,但称名号,彼佛誓愿不虚,决定可生净土。你已经到了最后关键的时刻,现在念佛,为时未晚,阿弥陀佛一定不违本誓,现来迎接。”他一听就高兴了,他就得到安慰了。所以底下说“种种安慰,教令念佛”,唯有念佛一法,才可以让我们得安慰。 《无量寿经》里边是这样说的:“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法藏菩萨当初遇见他的师父世自在王佛的时候发的誓愿,说:众生在恐惧当中,我要为众生作大安慰!像这个人,恐惧到极点了,马上要堕落地狱了,“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念我的名号,我能让你到极乐净土来。”

  我们各位修学净土法门,如果心中没有安慰,那不是佛不慈悲,是你自己不了解佛的慈悲,自己在心中制造了一个阴影,吓唬自己。我们今天来修学,就是要把这个阴影排除掉。修学净土法门,心中没有安乐?我们往生的世界是“安乐世界”、“极乐世界”,我们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也应该是快乐的。结果,我们心中却有种种的疑惑、恐惧和不安,那这件事情很值得思考。

  比如一个小孩子,四、五岁,他到他外婆家去,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很欢喜,是不是?我们要到极乐世界,怎么内心是这样惶恐不安呢?我们实在不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我们看经文。善知识教他念佛,这个人是什么状况呢?“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被种种苦恼所逼迫,有四大分离之苦,有种种恶业恐怖之苦,地狱里的小鬼带著铁链来了,能不恐怖吗?而且还有自己所谓“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孤独之感。在这样众苦逼迫的情况下,心境能够安宁吗?他能观想吗?不可能了,观不成就了;让他念得怎样清净心,能做到吗?也做不到啊!像我们现在,好好的身体,哪怕发一个烧,清净心就没有了;你又不发烧,身体很健康,坐佛堂里边,你还思想乱跑;像他那个时候,怎么能达到?“不遑”就是来不及,不知道怎么念佛,一片慌乱。

  “善友告言”,善知识能够观机逗教,“看来他错误理解我的意思了,他以为念佛是应该怎样的凝定心神,达到怎样的清净心,怎样的观想──这个时候来不及了,错误理解念佛了”,就跟他讲:“如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个“念”指观念、忆念、想念,“你现在苦恼逼迫,静心忆念做不到,你就张口喊 ‘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转忆念为口称。这个人一听,“好啊,这能做得到。”能喊爹喊妈,能喊救命,只要能叫出声,就念得出来,所以,他一听,心中就有希望了,“哦,这么简单,不是要观念,也不是心中如何地清净忆念,也不是如何集中心神、凝定心志,就口称就可以了。”他就怎么样?“如是至心”,“至心”就是心中真切,当下接受,“令声不绝”,他就一声一声地念出来了 (所以,我们净土法门,口中出声就够了),就这样的人,这个时候,要他怎样念佛呢?“不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代表他心里边一旦仰靠这尊佛,就不改变、不断绝,这样的心,表现在外表行为上,就是一声一声的念佛;念了几句呢?“具足十念”,念了十句,“称南无阿弥陀佛” (有人问念佛念四字还是念六字?四字、六字都可以,都往生,不过,若以净土三部经所讲的,是六字为完整、为全面,这里说“称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要知道,这是经典的依据 )。

  接下来,“称佛名故”,前面说称佛名,这里说称南无阿弥陀佛,可知佛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每一念每一念、每一声每一声,都灭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一念佛名,自然众罪消除,这时候命终了,很短暂的时间,命终见的效果怎么样?本来是地狱众火一时来现,阎罗小鬼环绕其前,而现在不一样了,“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一朵金色的大莲花像太阳一样,光明闪烁,来到他的面前。这朵莲花就是阿弥陀佛正觉的莲花,也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的处所,你看,直接就来了,“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一刹那之间就往生净土。

  举恶摄善

  这一段经文,我们把它作重点的提要,对照我们自己的修行,我们来看。

  首先,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众生呢?是一个造五逆十恶重罪的众生,而这一部《观经》选择这样一个根机的众生,念佛能往生,释迦牟尼佛做这样的教导,祂的用意在哪里呢?有人讲:“哎呀,讲五逆十恶能往生,这样人家不都去干坏事了吗?这不是鼓励人家造罪吗?”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典,当然不是鼓励人家造罪,而是别有深意,什么深意呢?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先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得了病来到医疗诊所,诊所往往挂著锦旗,相当于病人写来的表扬信,我相信送锦旗的人不可能说“哎,医生,你妙手回春,我得了小小的感冒,你用了十五天把我治好了。”他会写这样一面锦旗吗?那就不叫妙手回春了,小小感冒治了十五天,那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一定是什么样子的?“我得了可怕的癌症,其它医院都判了死刑,准备回家打棺材;来到你这个地方,一副药就吃好了!”这才说明医术高超,扁鹊在世,华佗再来。是用这样最重的病例,来显示医生的医术高明,同时是给新来的病人一种安慰:连这么重的病都能治好,何况轻病,就更能治好了。可是,有一个病人一看,他不高兴了,“我不能让这个医生看病,他诅咒我,要我得癌症。”这样是不是错误理解了?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我们众生恶业最重的是哪一个?是五逆十恶这个人,他已经到临死的时候了,这样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就往生净土了,那么,我们在座各位,虽然有烦恼恶业之病,还不至于病到他那个程度,还没到他那个时候,他能往生,我们能不能往生? (“能!”)这不是显然的道理吗?(“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举恶摄善”,举一个极恶的人能往生的例子,不是鼓励你去做恶,就像医生一样,不是鼓励你得重病,是摄受一切善人都可以往生,有鼓励你行善的意思。

  就好像医生跟你说:“哎,某某人哪,我现在有一颗神丹妙药,任何晚期绝症,马上吃马上好。”医生的意思呢,你现在得病,还没到晚期,你现在就吃,岂不好得更快吗?可是,有一个病人他不这样想,“得癌症晚期、临死的时候吃下去都能好,那我现在不必治了,我要等到临死再来吃药。”那这个病人就错误理解了医生的意思,他将来就很危险了,到临死万一碰不到医生呢?万一临死时舌头硬了、吞不下药呢?万一遇到车祸、来不及拿药呢?那不就死定了吗?现在吃下去不更好吗?

  有人讲:“五逆十恶重罪、临终一声十声念佛都能往生,那我不用念了,我喝酒、吃肉、造罪、打麻将,没事!到临死再念一句十句……”如果临死果然能念一句十句,那肯定也往生,只是很难保证到时候你有机缘能念佛,你现在都不想念,到临死的时候还念得出来呀?这说明你根本不想往生,想往生的人哪里不现在就念佛?就好像一个病人,你想病好,肯定是“这么好的药,我马上吃!”肯定不会说“我到临死再吃”,那是你根本不想治病,对不对?同样的道理,释迦牟尼佛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这样一种状况。所以大家切莫误解,不要说“释迦牟尼佛讲这个例子,我不爱听”,他是有深刻的慈悲在当中,这叫举恶摄善。

 
 
 
前五篇文章

唯说念佛(二)

唯说念佛(一)

佛七讲话[第四期]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第七天

佛七讲话[第四期]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第六天

佛七讲话[第四期]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第五天

 

后五篇文章

唯说念佛(四)

唯说念佛(五)

唯说念佛(六)

唯说念佛(七)

唯说念佛(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