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二(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二(一)

  法语二

  示靖玄

  自他不二之体名玄,自利利他之行名靖。能悟玄体,性本自靖。能为靖功,玄体可会。此性修不二之真旨也。见思靖,方知真谛本玄。尘沙靖,方知俗谛本玄。无明靖,方知中谛本玄。三玄既会,方知众生三惑亦本靖也。佛顶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等。噫,可悟性修交成矣。

  示玄闇二则

  古云,明时无暗,暗时无明,此相倾夺义也。又当明中有暗,当暗中有明,此性无倾夺义也。佛顶云,明能破暗,此以真融妄,全妄成真,无破无不破而论破也。须知无倾夺性,全体在倾夺相中。而倾夺妄相,全体不离无倾夺性。知性相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者,则知非破非不破,而论破矣。非破非不破,性也。破者,全性所起之妙修也。破即无所破者,全修在性也。故明生时,暗无所去。暗无去,则明无所来。无去无来,则不生不灭。如禅人未听经时,心性无减,而妙义茫然。已听经后,慧解顿开,而心性无增。知无增减,则知六而常即。知茫然与渐开不同,渐开与圆悟圆证定不同,则知即而常六。请以此为造修方便(其一)。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吴江一行人,学法华,半日不能一句,昼夜不舍六年,而全部成诵。法友熏习已多,所以未沦浃者,不切心故耳。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既得法味,欲罢不能。患不时习,不患不悦也。有忘食之愤,后有忘忧之乐。幸将所听之法,温习勿忘,日久功深,豁然开悟。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矣(其二)。

  示惟淡

  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人惟淡故,其交恒,道惟淡故久而不厌。时习之悦朋来之乐,不知之不愠,皆淡中滋味也。欲界情淡,得离生喜乐。初禅情淡,得定生喜乐。二禅情淡,得离喜妙乐。三禅情淡,得舍念清净。三界情淡,得寂灭涅槃。似道法爱淡,证中道常寂灭性,是故三世如来,究竟此淡者也。十方菩萨,分证此淡者也。声闻缘觉,得淡之一隅者也。老子庄子窃淡之影响者也。欲深入淡字法门,须将无始虚妄浓厚习气尽情放下,放至无可放处,淡性自得现前。淡性既现,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蜡矣。僧梦虎,惊寤喜曰,匪梦几被虎食。既悔曰,知是梦,何不做一人情。噫,可醒三界之恋幻质,不知淡性者矣。

  示惟默

  孔子曰,子欲无言。佛云,吾四十九年不曾说一字。然六经四书,三藏十二部,果何物哉。如以杜口为默,凡瘖瘂者,皆圣与佛矣。讵知诸法无性,言语本空,终日言未尝有言,终日不言,未尝无言。故又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尊者无说,我乃无听。无说无听,是真般若。推此致也,尘说刹说炽然说,三世无间断说,亦若是已矣。苟未达说默之源,说是觉观生相,默是觉观灭相。既堕生灭情见,则说默俱非,若妙契寰中。说能开悟,默能密喻,是说默无非善说也。说无说相,默无默相,是说默无非善默也。善说者谓惟说可,善默者谓惟默可,皆法界故。法界不二,说默不二,不相借,不相成,不相破,亦不相亡,不相碍,亦不相融,当体清净,绝待离微。夫诸佛解脱,即于凡夫心行中求。观心无心,说默何有。说默无性,说默俱妙,是顿悟缘起无生,超彼三乘历劫修证者也。

  示晦涵

  莎伽陀不能诵一偈,而调息豁然。阿那律多失双目,乃修三昧,观大千界如掌果。人正不以多知多见为贵。法友既于了义未深解,但笃信企慕,礼拜持诵,使沦骨浃髓,功深力到,忽发旋陀罗尼一品,亲见灵山胜会,便与智者把手共行矣。

  示未一

  圣学究竟处,决无满足下手处,决不委靡。孔子十五志学,此即不可夺之志也。志立然后以无厌足心,期尽性命之源。盖自期远大,简点必严。简点严则惟日不足,不肯半涂自安。尧舜犹病,禹拜善言。汤有惭德,望道未见,寡过未能。圣仁岂敢,皆深知性命源底,非大觉不能究竟也。一究竟一切究竟,子臣弟友,丘未能一,愈不能愈无息肩地。不然,夜郎自封,区区自得。如贫获一金,志骄意满,何以阶大道哉。

  示泛如

  孟子曰,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此与无我人众生寿者相,修一切法之旨略同。夫尔汝之名,亦何足耻。尔汝之实,真不宜受。见思断,则不受生死之尔汝。尘沙断,则不受枯寂之尔汝。无明断,则不受变易之尔汝。诚能充无受尔汝之实,则尽大地是个自己。尽大地是个自己,则将修一切善法,以利益大地众生。岂复以尔汝之名,与世诤哉。

  示庸庵

  教观譬膏火,终始相需。故离教观心者暗,迷心逐教者浮。浮则茫无归著,暗则愈趋愈暗。此末世禅教,所以名盛而实衰也。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注脚。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若不能当下反观,则灵知灵觉之性,恒被一切法所区局。纵慧成四辩,定入四空,依旧迷己为物,认物为己。若能直观现前一念,的确不在内外中间诸处,无体无相,无影无踪,但有一法当情,皆心所现,终非能现。此能现者,虽云量同虚空,亦无虚空形相可得。若有虚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现之相分矣。一切时放教历历明明,空空荡荡,亦不认历历明明空空荡荡者为心。以心体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故。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体,一切语言公案,无不同条共贯矣。

 
 
 
前五篇文章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九)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八)

四阿含暮抄解第八

四阿含暮抄解第七

四阿鋡暮抄解第六

 

后五篇文章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二(二)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二(三)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二(四)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一)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