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在家修行之怎样将修行与家庭的关系协调好?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问:弟子一直在道场护法,结果家人却出去赌博,应如何将修行与家庭关系协调好?

  答:佛教导我们处众要用四摄法,你能把四摄法修好,从家庭到你的公司行号乃至于社会大众,没有一个处不好的。那要怎样跟家人相处?先把《弟子规》学好,你的家人就会感动。《弟子规》是戒律的基础,我们要重视,不要以为那不是佛教的。没错,是不是佛教的,可是佛教是以这个为基础而建立的。我们在讲席当中曾经多次的报告,释迦牟尼佛在《佛藏经》里面说,《佛藏经》是一部经的名字,不是《大藏经》,《大藏经》里面有一部经叫《佛藏经》。佛在这里面说,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叫非佛弟子,佛不承认。这就是说,世尊对学生的要求是有次第的,就像念书一样,你先念小学再念中学再念大学,要按照顺序,不能够躐等。我小学、中学都不要,我一下就念大学,这不能成就的,佛不许可的。我们要懂得的。

  小乘经在中文的翻译可以说是相当完备,我们《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就是小乘经,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的经典一对照,这是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的,这一对照,现在巴利文经典比我们中文的译本只多五十几部。小乘经将近三千部,只多出五十几部,由此可知,我们的翻译很完备。所以在隋唐时代,小乘有两个宗派,成实宗跟俱舍宗。这是学佛必须要修学的,这基础,你怎么能不学。可是唐朝中叶以后,我们中国佛教里面出家、在家都不学小乘了,小乘经典是传下来了,没人学了。什么原因?是中国人把儒跟道代替小乘,这个有道理。儒、道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学术,内容不亚于小乘,足可以代替小乘。你就晓得佛跟儒、道有什么关系,关系非常密切。

  从前,这是过去旧社会里头中国人的家跟现在的家不一样。我们讲中国传统的家,现代人不懂,传统的家是什么样子?是大家庭,至少四代同堂,那是人丁不旺的;人丁兴旺,五代同堂、六代同堂,这很平常的事。你们如果看到《红楼梦》,红楼梦就是一个家,你看全家人口将近三百人。这么大的家庭,它是个社会组织,它不单纯,所以家要有家道、有家规,规是规矩;像《弟子规》是家规,或者称为家训,这都可以,有家学、有家业,所以家的精神与功能是完备的。一个人生下来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他一生有方向、有目标,为我的家,为传宗接代。传什么?传家道,传家学,传家业,所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就是后人的继承。每个家都治得好,人人从小就学规矩,所以《弟子规》是中国各个祖训家规的集大成,这是教育的根。所以佛教到中国来之后就不用小乘了,就用儒家这个根,家学的根,家规的根;再用《太上感应篇》,道家的根,那是因果教育。中国这个家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们常讲,人懂得伦理道德,不消为不善,他不愿去做不好的事情;他懂得因果教育,他不敢做坏事,他知道做坏事有恶报。

  所以说,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让中国这个族群,这么大的族群,这么大的版图,五千年来长治久安就靠这个。我们老祖宗真有智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什么?教育、教学。你看古时候政治制度,朝廷里面这些组织把教育摆在第一位,用现在的话说,所有一切设施都是为教育来服务的。宰相底下六个部,就像国务院下面六个部,第一个部礼部,礼部就是教育,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在各部里面它是最大的,宰相不能视事的时候,礼部尚书代理,一切为教育。佛法也是教育,释迦牟尼佛的教育到中国来之后,由帝王来推动,所以中国从汉明帝把佛法接过来,中国就变成两个教育部了,这个要知道。传统教育是由首相负责来推动,佛陀教育是帝王亲自来推动,所以佛陀教育发展比传统教育要快速、要高,帝王亲自推动的。所以唐中叶以后就用儒跟道代替了。那我们今天儒不学,道也不学,小乘也不学,一下就学大乘,用的时间长,费的精力也多,最后收不到效果。这是我们看到的,亲眼看到的。

  民国初年以前,佛教无论在家、出家没有不学《弟子规》的,没有不学《感应篇》的。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的社会动乱了,起初军阀割据,以后八年抗日,把整个社会打乱了。我们这一辈子受这苦难,从小逃难,跟日本人打仗那一年,我记得我十一岁,八年抗战结束那一年我十九岁,这样的年龄天天逃难,流离失所,八年当中我走了十个省。诸位要晓得,那个时候是两条腿走路的,没有交通工具。在一个地方居住从来没有超过三个月,就得要走,日本人在后面追,受了很多折磨,很多的苦难。读书没有安定的环境,所以学业也没有完成。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五十年来社会比较安定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这样好的环境我们应当要掌握住,不容易得到,好好的读书求学提升自己的境界,这就对了。帮助家人革除不好的习惯一定要靠自己,自己真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你不能怪家人,你自己在家里要做一个好榜样,你渐渐会影响家人。依《弟子规》、《感应篇》决定有效。(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七2008/6/6)

 
 
 
前五篇文章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序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一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二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三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四疑

 

后五篇文章

在家修行之学佛人如何应对社交应酬中的酒肉宴席?

在家修行之怎样解决修行与尽孝之间的矛盾?

在家修行之医院工作的黑暗面影响了修行怎么办?

在家修行之弟子为何总生不起孝心?

在家修行之为何度家人比度化众生要难很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