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祝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祝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现就是‘须菩提’,是中文的意译,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须菩提表现出来的是长寿,另有舍利子这些人也比佛的年龄大。所以,有些经典把‘须菩提’翻译为‘具寿’就是长寿的意思。等于我们中国人所称鹤发童颜,南极仙翁,老寿星。不过须菩提不仅是老寿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仪轨,都足以领导当时佛的弟子们。他年高德劭,威仪气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

  佛教一般知道须菩提谈空第一,这一本经就是空和有的研究。后世佛教,称须菩提为尊者,连中国民间对他也非常熟悉。怎么熟悉呢?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及七十二变的本事,都是从须菩提那里学的,这是小说上写的。孙悟空找到尊者,小说上把六祖见五祖那个故事,影射孙悟空访道访到了须菩提。西游记中这一段,描写得非常有趣,因此,须菩提尊者的名字,就在中国的民间十分流传了。

  善现须菩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一段文字,好像给我们写了一段剧本,描写当时的现常‘时’就是当时,就是佛把饭也吃好了,脚洗好了,打坐位置也铺好了,两腿也盘好了,准备休息。可是我们这一位须菩提老学长,不放过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一点休息吧!我还有问题,代表大家提出来问。时长老须菩提,所谓长老,照佛学解释‘长老’的内涵,还有许多意思。总而言之,就是中文的年高德劭。前面我们提到过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在心经里,向佛提问题的主角是舍利子,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刚经的主角则是须菩提,另如楞严经的主角是阿难,每人的问题不同,所以佛的答覆方式也不同。本经是从须菩提问问题开始的,因为他谈空第一,在大众中,在所有同学里,他要起立发言。我们现在发言要举个手,佛时代的规矩,是从座位上站起来。当时,大家都在坐着,须菩提站起来,偏袒右肩,这也是印度规矩,披着袈娑,一边膀子露出来。

  关于偏袒右肩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右手空着好做事,在跟佛走路时,可以用这个手膀,把年纪大的扶持过去。另有说法,认为右手是吉祥的手,左手不是吉祥的手,所以用袈娑盖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杀人等坏事,都是这右手去做,所以,在佛前上香时,要左手去插,不许右手近佛。但是另外也有一说,插香要用右手,因为右手是吉祥之手,总之,这些都是后人的解释。上古的许多礼节,有时代及地区的意义,后世把那些习惯又加上各种解释,有花招之嫌,我们姑且不管。

  现在,须菩提‘偏袒右肩’,披好袈娑,‘右膝着地’,就跪下了。单跪右腿,‘合掌恭敬’,合掌是印度当时的礼貌,中国也有合掌,也有作揖。印度是伸开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实心的合法。顺便给青年同学们也讲一声,许多人写信给我,有的称我‘南法师’,我不是法师啊!我没有出家。许多人写信用佛家的规矩‘合十’,合十就是两个手合拢来,合十问讯,也是一种礼貌。还有些同学来信问‘和南’是什么意思?和南是译音,意思就是跪拜顶礼,五体投地跪拜,叫做和南。结果有一位同学就对我说:老师也姓南,南无阿弥陀佛也姓南,拜拜也和南,好像你投胎的时侯,是选一个南字来的。我说那我不知道,我当时也许选错了呢!这是有关与年轻同学们的趣味对话,由合掌顺便提到。

  现在须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师先行个礼,‘而白佛言’。白就是说话,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时侯的说法,后来唱戏的也有道白,唱的时侯是唱,不唱的时侯说几句话,就是道白。‘希有世尊’,佛经上记载印度的礼貌,向长辈请示以前,要先来一套赞叹之辞。等于我们中国人看到老前辈就说:‘唉呀,你老人家真好啊,上一次蒙你老人家照顾,你老人家给我启发太多了!’我也经常碰到年轻人对我这样说。金刚经已经把赞叹的话浓缩成四个字了,其他的经典中,弟子们起来问佛,都是先说一大堆恭维话。佛是很有定力的,等你恭维完了,然后才张开眼睛说:你说吧!这里的浓缩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手笔,只用四字:‘希有世尊’,世间少有,少见不可得的世尊。前面提到玄奘法师也翻译过金刚经,还有其他人的翻译,我个人的观点和研究,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本,扼要简单,妙不可言。

  古代翻译的规定是信、达、雅,我们看到很多佛经的翻译,信则有之,很忠实原典;达,表达的清楚也有,但文字却不大雅。像鸠摩罗什的翻译,信、达、雅,皆兼而有之,非常难得。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译本。

  须菩提接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两个佛学名辞,一个是如来,一个是菩萨。

  如来菩萨

  我们晓得‘如来’也是‘佛’的代号,实际上佛有十种不同名称,如来是一种,佛是一种,世尊也是一种。不过,中国人搞惯了,经常听到如来佛的称法,把它连起来也蛮好。现在我们先说‘如来’,这是对成道成佛者的通称。释迦牟尼就称释迦如来,或者称释迦如来佛,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阿弥陀、释迦牟尼,那是个人的名字,就是特称。如来及佛是通称,等于我们中国称圣人,孔子也是圣人,周公也是圣人,文王、尧舜都是圣人。圣人就是通称,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称。‘如来’二字翻译得很高明,所以,我经常对其他宗教的朋友说:你们想个办法把经典再翻一翻好不好?你们要弘扬一个宗教文化,那是离不开文学的啊!文学的境界不好是吃不开的。

  佛经翻译的文学境界太高明了,它赢得了一切。譬如‘如来’这个翻法,真是非常高明。我们注意啊!来的相对就是去,他没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学了,一学就跑掉了。翻译成‘如来’,永远是来的;来,终归是好的。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来。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不要跑那么远了,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也有人另外一种说法:‘不向灵山塔下求’。总之,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另外一个佛学的名辞是‘菩萨’,这也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埵是有情。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采用梵文的音,简译成菩萨,现在我们都知道菩萨啦!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年轻人会以为恋爱经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译。

  所谓的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借用孟子的话:‘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古人有两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菩萨’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

  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人世间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做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这在中文叫做自了汉,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禅宗则称之谓担板汉,挑一个板子走路,只看到这一面,看不见另一面。也就是说,把空的一面,清净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于烦恼痛苦的一面,他拿块板子把它隔着,反正他不看。

  佛教里表现实相叫示现,为表达那个形相,大菩萨们的示现都是在家的装扮。譬如大慈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以及一些菩萨等,都是在家人的装束示现,除了大愿地藏王菩萨。出家人是绝对不准穿华丽衣服的,绝对不准化妆的,可是你看菩萨们,个个都是化妆的啊!又戴耳环,又挂项练,又戴戒指,叮叮当当,一身都挂满了,又擦口红,又抹粉的,这是菩萨的塑像。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说他是入世的,外形虽是入世的,心却是出世的,所以菩萨境界谓之大乘。罗汉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见心不烦,只管自己。

  但是菩萨道是非常难的,一般说来约有几个路线,楞严经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前两句说,有些人自己并没有成道,但是有宗教热忱,愿意先来救别人,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做善事。任何的宗教都有这样的人,自己虽没有得度,没有悟道,却先去救助别人,这是菩萨心肠,也就是菩萨发心。

  所谓‘自觉已圆’,自己的觉悟,修行已经完全圆满了。‘能觉他者’,再来教化人,‘如来应世’,这是现在的佛,现生的佛。

  菩萨是如来的前因,成了佛如来是菩萨的果位,成就的果位。现在我们把如来及菩萨,大概简单的解释了,我们再回转来看本经的原文。我们不要忘记了,现在须菩提还跪在那里,替我们来提问题,我们多讲了一下,他就又多跪了一下了。(众笑)

  六祖和金刚经

  须菩提当时跪在那里,替我们大家跪着,替当时的大众同学们跪着,尤其为大乘入世的菩萨们,包括那些出家但发心入世的出家菩萨们跪着。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在家有菩萨,出家一样有菩萨,虽然形象是出家,但是他的发心、愿行、心性、及所做的事,都是菩萨道,这就叫做出家菩萨。

  现在,须菩提替大家请求:佛啊!你老人家慢一点闭眼睛,慢一点打坐,你看,那么多跟你学的大乘菩萨们,你应该好好的照应他们,指点他们怎么用功啊!怎么修行啊!

  实际上,后来禅宗五祖就曾说过,要成佛悟道,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了。甚至不识字,不会念的,只要念一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行了,这是经题的要点,是大智慧成就到彼岸的意思。结果,六祖就是因金刚经而悟的;所以后世的中国禅宗,也叫做般若宗。外国也有称做达摩宗的,这都是因为五祖、六祖由金刚经直接传承,鼓励大家念金刚经这件事而来的。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后来禅宗兴盛以后,有一位在家居士,学问很好,要注解思益经,去见南阳忠国师。南阳忠国师说:好呀!你学问好,可以注经啊!说着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颗米在里头,再放一双筷子在碗上,然后问:你晓得我现在要干什么吗?居士说:师父,我不懂。南阳忠国师说: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吗?你随便去翻译,随便去注解吗?

  很多人以为自己佛学搞好了,就开始写作了,可是研究鸠摩罗什的传记,就知道他是一个到达悟道、成道的大菩萨境界的人,他当时翻译的‘善护念’这三个字,真了不起。

  善护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决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善,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金刚经重点在那里?就是善护念。大家要特别注意!

  因讲到善护念,我们晓得佛经、佛学里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

  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经常都在烦恼之中。

  寻愁觅恨

  烦恼些什么呢?就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啊!‘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贾宝玉的昏头昏脑境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无故’,没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叽的……这就是描写人生,描写得也非常恰当。所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被推崇得那么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厢记也有对人心理情绪描写的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就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侯,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写妙到极点。

  这是我们讲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我们研究完了金刚经,看到佛说法高明,须菩提问话高明,不像我们有些同学:老师,我打扰你两分钟。我说:一定要好几分钟,你何必客气呢?多几分钟就多几分钟。不老实,说要问问题就好了嘛!然后,他讲了老半天,他讲的话,我都听了,主题在那里,我不知道,说了半天不晓得问什么,结果弄得我无语怨东风。

  金刚眼和发心

  在须菩提问问题时,事实上答案就出来了,这是本经的精神不同于其他经典的地方。佛抓到这个主题,答案的两句话也是画龙点睛。所以禅宗祖师,特别推崇这一本经,因为这一本经的经文精神特别。诸位要成佛,这两句话已经讲完了,问题与答案都在这两句话中了。‘善护念’,‘善咐嘱’,这两句话等于许多同学问:老师啊,怎么做功夫呀?我现在还在练气功啊,听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还有许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求个法来。法可以求来吗?有法可求吗?这是个妄想!就是烦恼。法在那里?法在你心中,就是‘善护念’三个字。‘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这个主要的问题,就是金刚经的一只金刚眼,也就是金刚经的正眼,正法眼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祝云何降伏其心。】

  这本经翻译的很不同,来个‘善男子、善女人’,分开得清清楚楚。我们年轻的时侯很调皮,一边念一边看看自己,把‘善男子’改成‘散男子’,是一边学佛,又到处玩耍的人,所以我们自称‘散男子’,是心在散乱中的天下散人。

  这里讲‘发心’,发就是动机,发什么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这四个字是梵文,中文勉强译为‘无上’,至高无上。‘三’这个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觉悟,连起来就是说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但是文中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不能包涵全部的意义;如果就其意义翻译成禅宗的大彻大悟,还是不能包括完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门,明心见性,由世俗超越而达到成佛的境界;在行为上是大慈大悲菩萨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众生;在理上是大彻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所以‘三藐三菩提心’意义很多,只能保持这个原文的音,让后世人自己去解释了。

  换句话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个普通人发心学佛。佛法与其他的宗教不同,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认为有第一因。其他宗教认为,只有‘他’可以,我们只有等到‘他’来帮忙,然后还都是听‘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对的。

  佛法既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自性成佛。

  无权威无主宰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西藏的时侯,虽然是佛国,也有做土匪的,抢了人以后,赶快到菩萨前跪下忏悔,下次再也不敢了。下次钱用完又去抢了,抢完又来忏悔,反覆来去,自心不能净,佛也不会感应的。所以一切要自求多福,佛法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要成佛,要找出自己心中的自性之佛,这才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经常告诫年轻同学们:你们以为两腿一盘就叫学佛,不盘就不是学佛,那叫做修腿,不是学佛。打坐不过是修定,是练习身心向学佛路上的准备工作而已,这个观念一定要搞清楚。

  那么,真正的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这三个字也就是金刚眼。须菩提说:佛啊,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坏蛋们,因为坏蛋们不学佛!)这一切好人们,要想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生命的本来,求无上大道发的这个心,有个大困难,就是思想停不了,打起坐来妄想不止。有人打起坐来,不是想到丈夫,就是太太、情人、爸爸妈妈、儿女、钞票……不打坐还好,一坐下来,眼睛一闭,万念齐飞。这就是此身烦恼不能断,也是修行第一步碰到的问题。

  此心如何住

  须菩提讲得很坦然,替大家发问,‘云何应住?’这个心念应该如何停住在清净、至善那个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里乱七八糟,烦恼妄想怎么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云何应住’这个心住不下去。如果念佛嘛!永远念阿弥陀佛做不到,不能住在这个念上,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心里想明天要作什么,哎呀,阿弥陀佛,老王还欠我十块钱没有收回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怎么办……心住不下去!你祷告上帝,上帝也不理你啊,你还是一样的,坏念头还是起啊!菩萨也帮不了忙。此心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这许多的烦恼妄想,如何降伏下去?这是个大问题。

  金刚经一开头,像我们这个照像机一样,什么灰尘都照出来,干脆俐落,一点都不神秘。不管学那一宗那一派,第一个碰到的就是这个‘云何应住’的问题,就是用什么办法使此心能够住下来。‘云何降伏其心’,有什么办法,使这个心的烦恼妄想降伏得下去!这问题问得很严重。

  我们年轻的时侯,经常有个感慨,读金刚经,读到这两句,千古高人,同声一叹!这个问题太难了。一个英雄可以征服天下,没有办法征服自己这个心念;一个英雄可以统治全世界,没有办法‘降伏其心’。自己心念降伏不了,此乃圣人之难成,道之难得也!你说学法,学各种法,天法学来都没有用!法归法,烦恼归烦恼。念咒子吗?烦恼比你咒子还厉害,你咒它,它咒你,这个烦恼真是不可收拾,就有那么厉害。所以‘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之好。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听了须菩提的问题,他眼睛又张开了,这个问题问的好,一拳就打到中心来了。善哉!善哉!就是问得好极了。佛说:‘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看佛经应该像看剧本一样的看,才能进入经典的实况,才会有心得。我说把佛经当剧本看,不是不恭敬,你不进入这个情况,经典是经典,你是你,没有用。

  现在,假设我们当时跟须菩提跪在一起,佛说:好,好,须菩提,照你刚才问的问题,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不是?须菩提说:是。释迦牟尼佛说:‘汝今谛听’,你现在注意啊!好好听。‘谛’是仔细、小心,也有一点意思是你要小心注意,我要答覆你了。‘当为汝说’,你问的问题太好了,我应当给你讲。这时须菩提还跪在那里。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祝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个人,发求无上大道的心,应该这样把心住下来,应该这样把心降伏下去。

  说完这一句话,他老人家又闭起眼睛来了。须菩提大概等了半天,抬头一看,‘唯然。世尊’,经文中说‘唯’就是答应,‘然’就是好。我准备好好的听,世尊啊,‘愿乐欲闻’,我高兴极了,正等着听呢!他跪在那里瞎等,佛却没有说下文了。大家看这个剧本写的好不好?经典是好剧本,我们在座也有写剧本的高手,而写这个剧本的才是真高手呢!文字都很明白,是不是这样讲?没有错吧?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看佛说的这句话,善哉!善哉!你问的好啊,须菩提,照你刚才说的,佛要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不是?须菩提说:是啊!我是问的这个。他说你仔细听着,我讲给你听,当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时侯,就是这样住了,就是这样,这个妄念已经下去了,就好了,就是这样嘛!

  假设我来讲的话,我当然不是佛啦!不过我来讲的话,不是那么讲。如果我当演员,演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侯不是慈悲的,不是眼睛闭下来,眉毛挂下来,慢慢说:‘善哉!善哉!阿弥陀佛!’不是这样。我会说:‘你听着啊!你注意,你问的这个问题,当你要求道的这一念发起来的时侯’,说时一边就瞪住他。

  半天,须菩提也不懂,傻里瓜叽的:佛啊,我在这里听啊!换句话说,你没有答覆我呀!

  实际上,这个时侯,心就是住了,就降伏了。

  止住的持名念佛

  ‘住’就是住在这里,等于住在房子里,停在那里。但是怎么样能把烦恼妄想停住呢?佛说:就是这样祝

  我们都知道,学佛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停祝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祝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譬如净土宗的念佛,只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专一在这一点上。南无是皈依,阿弥陀是他的名字,皈依阿弥陀这一位佛。说到念佛,有个笑话告诉年轻同学们知道,有一个老太太,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很诚恳,他的儿子很烦,觉得这个妈妈一天到晚阿弥陀佛。有一天,老太太正在念阿弥陀佛,这个儿子喊:妈!老太太问干什么?儿子不响了。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念起来,念得很起劲。儿子又喊:妈!妈!那老太太说:干什么?儿子又不响。老太太有一点不高兴了,不过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儿子又喊:妈!妈!妈!这个老太太气了说:讨厌,我在念佛,你吵什么。儿子说:妈妈,你看,我还是你儿子呢!不过叫了三次,你就烦了,你不停的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烦死了吗?这个话表面上听起来是笑话,但是它所包涵的意义,实在是很深刻的,不要轻易把它看成一个笑话。

  念阿弥陀佛是持名,等于叫妈,持他的名字。持名念佛有它的意义,不过现在我们不是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说这一种修持的方法,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达到止、住的境界。我们大家普通念阿弥陀佛,一边念,一边也照样的胡思乱想,就像一支蜡烛点在那里,虽然有蜡烛的光亮,旁边的烟却也在冒。又像石头压草,旁边的杂草还是长出来。这种情形不能算一心不乱,因为没有住,没有止。真要念到一心不乱,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身体,忘记了一切的境况,勉强算是有一点点一心不乱的样子。作到了专一,一心不乱的时侯是止,念头停止了,由止就可以得定。

  百千三昧的定境

  我们都听说过老僧入定,真正入定到某一种境界,时间没有了,他会坐在那里七八天、一个月,自己只觉得是弹指之间而已。不过大家要认识,这不过是所有定境中的一种定而已,并不是说每一个定境都是如此,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佛法讲修持,百千三昧的定境不同,有一种定境是,虽日理万机,分秒都没有休息,但是他的心境永远在定,同外界一点都不相干。心,要想它能定住,是非常困难的。像年纪大一点的人睡不着,因为心不能定。年纪越大思想越复杂,因此影响了脑神经,不能休息下来。

  等于说,我们脑子是个机器,心脏也是个机器,但是它的开关并不是机器本身,而是后面另一个东西;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心里的作用。所以一切学佛,一切入道之门,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有些人打坐几十年,虽然坐在那里,但是内心还是很乱,不过偶尔感觉到一点清净,一点舒服而已。一点清净舒服还只是生理的反应与心境上的一点宁定,而真正的定,几乎没有办法做到。

  佛学经常拿海水来说明人的心境,我们的思想、情感,归纳起来,只是感觉与知觉,它们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不断的流,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那么一个现象。所谓真正的定,佛经有一句话: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连弯都懒得转,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了。假使我们做功夫有这个气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把它切断得了,那正是净土的初步现象,是真正的宁静,达到了止的境界。由止再渐渐的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的变化,才可以达到定的境界。这样,初步的修养就有基础了。现在金刚经里还没有讲‘定’,先讲‘住’。

  ‘住’这个字,与‘止’,与‘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很不一样。

  先说这个‘止’。止可以说是心理的修持,把思想、知觉、感觉停止,用力把它止在一处。等于我们拿一颗钉子,把它钉在一个地方,就是止的境界。

  所谓‘定’,等于小孩子玩的转陀罗,最后不转了,它站在那里不动了,这只是个定的比方。

  这个‘住’呢!跟‘止’、‘定’又不一样。住是很安详的摆在那里。这些不是依照佛学的道理来说,只是依照中文止、定、住的文字意义来配合佛学的道理加以说明。

  不管学佛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中文有一句俗语:‘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理由可以讲很多,追求事业,甚至于有些同学说人生是为了追求人生,学哲学的人说为了追求真理。你说真理卖多少钱一斤?他说讲不出来价钱。真理也是个空洞的名辞,你说人生有什么价值?这个都是人为的借口,所以说在人生过程上,‘随遇而安’就很难了。

  例如,好几位学佛的老朋友们,在家专心修行不方便,与修行团体住一起又说住不惯。其实,他是不能‘随遇而安’而已!他不能‘应如是住’,连换一个床铺都不行了,何况其他。实际上,床铺同环境真有那么严重吗?没有,因为此心不能安,所以环境与事物突然改变,我们就不习惯了,因为这个心不能坦然安住下来,这是普通的道理。

  须菩提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开始学佛遭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也就是心不能安。现在佛告诉他,就是你问的时侯,已经住了,就是你问的时侯,已经没有妄想烦恼了。这个意思也有一个比方,当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稀奇事物的时侯,就在这个时侯,我们的心是住的喔!像普通讲的楞住了,这一段的住,虽不是真正佛法的住,但当这个心理现象,受到突然刺激的时侯,好像凝定住了,这是假的心住,不是心安的住,可是从这个现象可以了解,心的住确实有‘定’的道理。

  三步曲

  大家都听过佛教一句俗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来越远了。那天有一个同学说,他也该回去对父母尽点孝心了,他说这话时是真有孝心,就像佛在眼前。回去以后,爸爸说:你怎么又回来那么晚!他看到爸爸那个脸色,实在不是味道,这一下与想回家孝顺那一念相比较,又变成佛在大殿了。爸爸再嘀嘀咕咕训他一顿,结果本来是想回来尽孝心,现在却到房间躺在床上睡了,那就是佛在西天了。佛法的道理与普通的心理也是一样的。

  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你的心。换言之,你问问题的时侯,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就在这个时侯,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个方法。

  譬如我们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宁静的时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烦恼已经没有了,再没有第二个方法。如果你硬要想办法把这个烦恼怎么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扰乱,并不能够使你安住,这是又进一步的道理。

  再进一步的道理,金刚经的内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处,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这个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如何住和无所住

  现在讲大乘的智慧,‘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个时侯,已经安住了;不过刹那之间你不能把握而已,因为它太快了。如果你能够把握这一刹那之间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这个是重点,整个金刚经全部讲完,就是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须要祝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学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几个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积来的,就是把此心安祝

  可是,此心本来不祝怎么说呢?譬如我现在讲话,从八点钟开始讲到现在,廿分钟了,每一句话都是我心里讲出来的,讲过了如行云流水都没有了,‘无所住’。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讲几分钟,我就不能讲话了,因为心住于时计。诸位假使听了一句话,心里在批判,这一句话好,那一句乱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听不进去了,因为你有所祝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祝拿禅宗来讲,住即不住,不住即祝无所住,即是祝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这是千古的名句,因为他学佛,懂了这个道理。人似秋鸿来有信,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须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须要降。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侯,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

更多南怀瑾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不行放生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佛陀宣扬神咒,YIN女成就了阿罗汉!

大安法师:我们首先要解决安心立命的问题

索达吉堪布:《净土教言》讲记 思考题

索达吉堪布:《净土教言》讲记 第八节课

索达吉堪布:《净土教言》讲记 第七节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