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页,「丙二、详喻感应道交」。

  《本经》所开示的念佛圆通法门,实际上就是一种禅净双修的法门。也就是说它整个修学的过程,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你只要能够掌控它的修学纲要,其实修行上是非常的简易;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却非常的殊胜圆满。

  所以,宋朝佛教以后,就很多人修习这样一个禅净双修的法门。它的整个内涵,我们简单的作一个说明。大乘的因缘观认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道理是说,我们生命整个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所变现的;所以当我们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应该怎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呢?

  从《本经》的开示,有二个重点要修学:第一个是体性上的修学,这个就是根据大乘禅观的思想,我们开始观照我们内心的根本,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我们心中的念头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实的、是虚妄的?凡是你内心生起的因缘,

  是由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就是我为什么生起这样的念头?诶,我来到了三宝的环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到了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恶念:这种由外境引生的善念、恶念,都是虚妄性的、都是生灭的、都不足以依靠的。

  第二个是依止我们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而引生的,这种念头就是不生灭性的。所以说依外境而生起的是虚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慢慢的远离虚妄、慢慢的加强我们心中的真实,所谓的返妄归真,这个是从体性上的理观,这个就是禅的部分。那么有这样子的返妄归真还不够,我们进一步的从作用上修学,从作用当中,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慢慢的成就种种的庄严。所以整个念佛圆通,就是一方面返妄归真,从体性上摄用归体返妄归真;一方面依体起用,成就种种的庄严。

  我们在禅观的部分,前面讲得比较详细;以下就开始讲到念佛了。念佛当然重点在成就功德庄严,而它整个宗旨在于感应道交,所以《本经》在正式讲念佛方法之前,先讲感应道交的道理,先把这个道理讲清楚。

  丙二、详喻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这一段经文,是把感应道交的道理作一个详细的说明,我们分二段:

  ┌一专为忆┐┌若逢─不逢 ┌┤├如是二人┤│└一人专忘┘└或见─非见
  ┌譬如有人┤│┌二人相忆┐如是─乃至┌同于形影 └┤ ├ ┤
  └二忆念深┘从生至生└不相乖异

  第一段先讲譬喻,它说:感应道交的道理,譬如世间上有二个人,这二个生命体在整个法界当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

  从二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一专为忆,一人专忘」。说这个某甲他的内心,很专心的、相续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对某甲却完全的忘失,他的心中根本没有忆念某甲,也就是他心中根本没有某甲的存在。这样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是二人」,这二个人在生命当中互动的结果,「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即使在生命当中,他们二个刚好生长在同一个世界,纵然是相「逢」,也听到对方的名字,但是如同「不逢」一般;

  更进一步的,二个人纵使互相的见闻,也是如同不见。也就是说他们二个没有互相的忆念,只有单方面的忆念,这样子的相逢、这样子的相见,是不能产生作用的,可以说是视若无睹,当面的错过。

  这是一种情况,我们看另外一种情况。假设这二个人的关系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他们二个人彼此之间,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不断的忆念某甲,而且是长时间的忆念,慢慢慢慢「忆念」的功力,非常的深厚;这样的结果,如是二人,他们从生命当中,或者一生,乃至于多生,都能够犹如身形跟影子一般,不会分开来。

  这个地方就是说,生命的一个存在现象,除了你的业力以外,我们讲到作用;前面我们讲到体性的时候,有真跟妄;但是作用生起

  的关键在于忆念。我们说过去、现在、未来,比如说你现在的生命,为什么你会跟某一个人在一起、会生存在同一个道场?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互相的忆念。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你出现、为什么你会做知客师、当家师?这个法为什么会在你的生命当中出现,而不是出现在别人身上呢?就是我们前生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有某特定的忆念,所以我们今生这个因缘就出现了。

  所以从因缘所生法当中,这个忆念是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我们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有很多佛菩萨的出世,虽然佛菩萨出世,但是我们却不能跟佛菩萨在一起,这个重点就是我们没有跟佛菩萨互相的忆念。

  我们现在的果报是由前生的业力而来的,我们未来的果报是由今生的业力而来的,所以其实我们所造的业力,只是让我们心中的忆念早一点出现而已,业力本身没有方向性,它只是一种资粮;而真正引导我们趋向十法界的力量,就是你心中的忆念,如果从作用上来说,忆念是扮演一个主导的角色。

  好,这个观念建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到主题了,我们看下一段: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怜念众生┐│└十方如来┤├┤┌子若忆母┐母子歷生─└如母忆子┘└┤ ├└如母忆时┘不相违远

  前面是把忆念的观念作一个说明,这以下讲到众生跟佛陀之间,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怎么样?就是说站在佛陀的角度,「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身为佛陀,他的内心,是安住在平等清净的大般涅槃。我们会想:到底佛陀的心是在想什么事情?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佛陀心中的想法是什么──「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事实上佛陀那个明了的清净心,它也是产生一种作用。什么样的作用呢?他不断的以他的大悲心,来愍念忆念一切的苦恼众生,就像母亲在家里面忆念在外面流浪的儿子一样。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清净法身,事实上是摄持了无量无边的本愿功德,这个本愿的功德是不断的释放出讯息,等待我们跟他感应道交,他是没有停止的,就像母亲忆念儿子是没有停止的。

  好,这个地方就有二种情况了,身为佛陀,他的清净法身,他是有很多的本愿功德,在那个地方放大光明,等待我们去感应道交;

  但是我们众生有二种情况:第一种,「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假设佛陀释放出忆念的讯息,而我们却没有释放出相对的忆念,就好像一个儿子,他离家出走,不再想念母亲,这样子母亲单方面的忆念,自然是不能感应道交。也就是说,虽然佛陀的法身有很多本愿的加持力,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不堕三恶道;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所求如愿。佛陀的清净法身,有无量无边光明的摄受力;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光明产生拒绝的力量,这样子,这个摄受力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假设身为一个儿子,他能够忆念在家的母亲,就如同母亲忆念儿子一般,这样子,母子之间的关系就慢慢的靠近,而产生一种感应的力量。

  这个地方是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在生命的修学当中,经常可以得到佛力的加被;而有些人却要很辛苦的、单独的面对自己的业力。有些人可以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些人必须单独的面对业力,这个关系点不在佛陀本身,佛陀是平等的施舍他的加持力,因为有些人忆念佛陀、有些人没有忆念佛陀,所以这个加持力就产生了差别相。

  这忆念有二个观念值得我们再深入的探讨,我们看忆念浅深的问题,当然感应道交也有浅深,我们看短时间的忆念跟长时间的忆念。

  我们先看浅的感应:「二人相忆」喻

  ┌念念相续,心心相合┐┌二人相忆┤├缘浅相隐 │└如在左右,如在目前┘

  比如说我们今天忆念佛陀,但是你是偶尔的忆念,其实你心中忆念了很多很多的法界,阿弥陀佛只是你忆念当中的一个法界,但是你在忆念的时候也是很虔诚的,「念念相续……如在左右」,但是这个忆念的因缘相当的浅薄,也就是说你并没有产生一种「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忆念,这样子,我们就不保证来生能够到净土去,因为你心中有太多的忆念,而阿弥陀佛的忆念,并不是你心中主流的力量,这样的忆念太浅薄了,整个功德相就隐没了,那么可能要到以后才会成熟。

  另外一种情况:

  │┌见尧于墙,见舜于羹┐└二忆念深┤├缘深相现
  └存乎衷,形乎外──┘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假设你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就像孔夫子在学习尧、舜的圣贤之道一样,他不断的忆念圣人的思想、圣人的人格,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尧在墙壁当中显出影像为他开示;也见到舜在肉羹当中,显现他的影像。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是他内心真诚的忆念,所以招感外在因缘的显现,这个就是「缘深相现」。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忆念阿弥陀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临终的时候都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因为这个忆念有浅深的差别。

  忏公师父曾经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说一段开示,这段开示对忆念的观念有很深的涵义,他说:有一次,除夕夜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想念他在家的母亲。他的家乡在东北,忏公师父在水里,这距离相当遥远。这个时候,刚好他的母亲在门外,也非常的想念忏公师父,而且叫着他的俗名;突然间,忏公师父头一抬起来,就在虚空当中,听到他母亲呼唤他俗名的声音,那个声音很清楚的显现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个声音的影像呢?就是感应道交。因为彼此都互相的忆念,所以就会出现很多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像出现。所以我们讲到忆念,就有所谓浅深的差别。你对佛陀的忆念是浅,那不保证今生可以见佛;那你

  对佛陀的忆念相当的深,那这个就是决定性了。

  我们再看下一段:

  「母子相忆」喻
  ┌佛力(能应)─弥陀大愿力─喻母┐ ││ │┌自性功德力┐├感应道交└自力(能感)┤├喻子┘
  └名号功德力┘

  ──糅合《弥陀要解》──

  忆念这当中,我们最主要的是讲到对佛陀的忆念,《本经》的念佛三昧,所要感应的,我们讲能应的是佛陀的本愿功德,佛陀的清净法身,有很多很多的本愿功德力,等待我们去感应。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能感自力这一部分。能感这一部分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我们能念的心必须具足自性功德力,要有一种很真诚的忆念的心;第二个,你所忆念的法,是名号的功德:这样子才能构成感应道交。

  这样子,大家就质疑:那现在我很想要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跟他的四十八愿感应?这个时候你要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你能念的心要特别的强,你必须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在生命当中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忆念,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希望,但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在你的心中,必须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你那个能念的心要特别的强。第二个,你所念的法也很重要,你说我想跟阿弥陀佛感应,但是我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样子的感应就间接了。

  因为你忆念某甲,你却称念某乙的名号,这样子就是一种间接的力量,当然也是可以感应,但是这样的力量就间接了。所以我们看,能感的是你内心真诚的力量,第二个是所念的名号,这二个要加起来。

  在清朝有一个老妇人,年轻的时候跟他先生二个很努力的工作,创下了一番大事业,他先生因为太劳累了,后来生病死掉了,所以这个老妇人就独自撑起家业。年纪大了以后,她觉得生命无常,就去听闻佛法、学习佛法,后来亲近道源老和尚。道源老和尚开示说:你现在年纪太大了,修什么止观都没有用,你就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就好。道源老和尚又开示说:念佛的法门,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你就成功了。这个老妇人就以一心不乱为他的目标,整天的念佛,后来念了一段时间以后,她觉得功夫不得力,没有办法一心不乱。她就请教她的老师说:我实在没有办法达到一心不乱,念佛的时候夹

  杂着很多的妄想,不能专心的忆念。道源老和尚说:你嘴巴念佛,但是你心里没有真实的归依。你看,你念佛的时候,你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你还是一样放不下。你念佛的时候看到儿孙,你也是生起贪恋爱着之心,你哪里是真正的在忆念呢?你忆念的所缘境太复杂了!这个妇人听了以后,就生起了惭愧心,后来给自己封一个外号叫百不管妇人,什么事都不管了,真心的放下。这个时候,她看到事情,以【百不管、随它去】来自我勉励,果然没有多久就成就一心不乱。她大概念了半年以后,成就一心不乱,她要临终之前,还跑去跟道源老和尚告假,说:感谢您对我的开示。我当初在修行的时候障碍没有办法突破,您帮我解开了。她跟老和尚告假回去以后,没有多久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如果有志于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当做你对整个法界忆念最重要的力量。这个就是我们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个地方讲到忆念的观念。

  丙三、法合显示深益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应的

  功德。我们看经文:【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好,我们看消文的地方:

  ┌忆佛┐┌现前┐┌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若众生心┤ ├┤ ├┤ │└念佛┘└当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到忆念的理论,这以下讲到方法。身为一个众生,假设我们像一个儿子忆念母亲的心情来忆佛、念佛,这个忆佛跟念佛这个地方就是整个念佛三昧的重点,我们先看注解的地方:

  ┌忆佛─系心佛境,恒审思量。 │└念佛─注心一境,系缘不散。

  我们忆念佛陀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用忆佛的,第二个是用念佛的。这个忆佛就是系心佛境,恒审思量;念佛是注心一境,系缘不

  散。这个忆佛它的所观境比较广大,整个佛陀依正二报的功德,都是我们忆念的对象,我们对这个对象是恒审思量,他是要观察思惟的,所以忆佛就是一种观想,它是观的部分。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但是我想到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有种种鸟类的说法、有种种的宫殿,对这样的法生起好乐之心,这个就是在忆佛,就是你只要是忆念佛陀所有的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个都是忆佛,这一部分是属于观想的部分。

  其次,念佛就是比较专注了,注心一境,系缘不散。前面的所缘境是佛境;这个地方念佛的所缘境是一个境,就是佛号,这个时候心于佛号是无分别住,不能想像的,这是止的部分。所以圆瑛法师在注解《念佛圆通章》,他说:忆佛之法是属于暂念,暂念的法门,是暂时的,你不能忆佛太久,因为观想是耗神;念佛的法门是常念的法门,你经常能够去念佛的。总而言之,忆念有包括忆跟念,我们对佛菩萨有时候是忆佛的,有时候是念佛的。这个是讲到念佛的因地,我们再看下面。

  他的果地功德呢?【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或者是在现生,或者是在来生。你忆佛、念佛有二个特殊的功德:第一个,你能够见佛;第二个,你可以成佛。见佛当

  然是见到外面的佛,成佛是见到你内心的佛。我们看第一个见到他佛: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你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忆念他的圣号,你不断的产生这样的讯息,你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在来生,就能够跟阿弥陀佛产生一个见,这个见就是包括了见闻觉知,就跟他相应在一起了,相应以后,你就不离开佛陀了,得到佛陀的加持。长时间以后,你甚至于可以不假其他的方便,你慢慢就能够心意开通,成就圆通。所以前面的必定见佛是见到他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你从念佛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你慢慢的回光返照,也见到了自性佛:这个就是忆佛、念佛的好处。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见佛跟成佛的内涵,我们先看必定见佛

  《法华经》:
  ┌梦中─
  │「若无梦中,见诸如来。」
  │
  现前│《大集经》:
  ┌一┼定中─
  │见佛│「至七七日,现身见佛。」
  ││
  │ │《弥陀要解》:「阿弥陀佛
  必定│└临终─
  ○ ┤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见佛│
  │┌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
  │当来│
  └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
  见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

  这个见佛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现生的见佛,第二个是来生的见佛。在现生的见佛,有三种的可能性:第一个梦中,第二个定中,第三个临终。我们看梦中的出处:《法华经》云:【若无梦中,见诸如来。】我们如果是在今生见佛,绝大部分是在梦中,除非你成就禅定。在资粮位的菩萨忆佛、念佛,能够见佛的,绝大部分是在梦中。

  我们也讲一个梦中见佛实际的公案,在《念佛感应见闻录》当中讲到一个台中莲社的居士,叫李水锦居士。这个李水锦居士年轻的时候就受了菩萨戒,很虔诚的念佛,念到八十岁的时候得到肝癌,这个时候他找遍所有的医生,医生都觉得这个没有办法了,你准备回去处理后事了。这个人的行力很强,他虽然得到肝癌,他每天的早课、晚课还是忍痛起来拜佛、念佛。有一天早课起来拜佛的时候,他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体力不支了,就在这个蒲团拜下去的时候睡着了,睡着以后,就梦到阿弥陀佛现身──三十二相、放大光明。阿弥陀佛说:你不要紧张,医生没有办法开刀,明天晚上我来帮你开刀。这个时候,

  李水锦居士醒过来,唉呦!他知道有这件事情。到第二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果然阿弥陀佛现身为他开刀,他的子孙睡在隔壁寮房,都还听到剪刀的声音。他就看到阿弥陀佛亲自用刀子,切开他的身体,拿出很多黑色的血。从那一次睡醒以后,身体就慢慢好转,一个月以后再去检察,整个癌细胞完全康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就叫做梦中见佛。所以我们没有成就禅定的人,大部分都是梦中见佛。

  我们看定中,《大集经》云:【至七七日,现身见佛。】这个现身见佛就比较困难了,这是在定中见佛。这个慧远大师在一生当中,有三次在定中见佛,到了第三次的时候,他看到的阿弥陀佛是遍满在虚空当中现身。那个时候阿弥陀佛跟他开示,他就知道他的时间快到了,所以他在第三次见佛以后,就准备后事了。

  第三种是临终见佛,这个最重要了,《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们从念佛的角度,当然重点在临终的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因为我们平常不断的忆佛、念佛,临终的时候现身,对我们开示慰导、光明摄受,使令我们能够保持正念。这个是讲到见佛,你不断的去忆念佛陀、观想佛陀,他的功德在现身当中有梦中见佛、定中见佛、临终见佛。

  这个地方有个观念,我要说明一下。忆佛、念佛可以见佛是事实,但是你不要一开始的时候,就东张西望看佛陀是不是现前(哈哈)。很多人就是不重视因地,他重视他的结果,其实这样子,印光大师说很容易着魔的。就是说,感应道交它的重点,简单来说有四个字,你要记住四个字──【莫向外求】。你要是向外求,我看你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这种攀缘心,所有的首楞严王三昧,第一个对治的就是攀缘心。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的重点在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水到渠成,你念佛的时候自然出现。所以我希望我们在感应道交的时候,你要抓住这个重点──莫向外求。

  好,我们再看下一个,当来见佛,这个是讲来生,前面见佛是讲今生。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你不断的忆念他,就往生到他的国土去,假设你是念阿弥陀佛,你就到净土去见到阿弥陀佛。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你刚开始见一尊佛,可是你到了那个净土以后,你成就了神足通,就能够见到十方佛。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很妙,你刚开始是见一尊佛,但是你最后见到的是十方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前面的见佛,都是你修学过程的一种加持力,见到他佛,你见到阿弥陀佛,当然他就为你说法,你照着那个法义去思惟观察,就转识成智,就见到你自性清净心里面的圆满觉性的佛,那你自己就成就了法身菩萨。

  这个忆佛跟念佛的修行,我们说明一下。忆佛是一种观想,重点在信愿的培养;念佛在持名,成就一种三昧、专注。如果是我们平常个人的用功,你看打佛七的时候,你要先念佛,先成就止、寂静的力量,然后再观想。但是你遇到临命终的人,处理就不是这样。诸位我们身为一个法师,很多机会会接触到临命终人,而这个也是他一生的关键。那你今天有这个因缘跟他接触,他的成败就是看你怎么去引导他,他这个时候的心念是散乱的,他这个叫做胡思乱想,很多的忆念。你怎么把他的忆念集中起来,这就是一个善知识的责任。他现在肯定有很多忆念,想他色身的败坏、家庭眷属、财富,他心中有无量无边的忆念,这个时候你直接念佛是没有效果的。这个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人,是先让他忆佛,不是念佛,是先忆佛,像印光大师讲的:刚开始先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他这个时候心思散乱,你要把娑婆世界的苦、空、无常讲出来,先破坏他虚妄的忆念;然后再讲净土的真实功德,把他的忆念集中到净土上面;然后大家再轮班念佛以助净念:【先开导,再念佛。】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你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念了一段时间了,他的心已经集中了,你就不要开示了。所以这个忆佛跟念佛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要去调配,一个是着重在观想的信愿,一个是着重在专注的持名,但是总而言之,忆佛的时间不能太长,念佛的时间可以长。所以圆瑛大师说:忆佛是暂念,念佛是常念。

  这个地方讲到见佛,我们再看成佛:

  多劫业识,消融至极,

  ┌一、现前心开─
  自得 │心豁然开。 ○ ┤心开 │但见弥陀,闻胜妙法,
  └二、当来心开─心豁然开。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自得心开有二种情况,第一个现前心开─多劫业识,消融至极,心豁然开。什么叫心开呢?就是我们多生多劫的业障,这个业就像乌云一样把我们障住了,障住以后,你不断的忆念佛陀,佛陀是一个大光明的法界,就把这个乌云给破坏了,把这个乌云拨开以后,心豁然开,这个地方的心豁然开是讲到消除罪障。消除罪障的相貌,如果你曾经有一段长时间的拜忏,你就会有这种感觉:拜忏之前的心是粗重的、暗钝的,你经过长时间的拜忏以后,你觉得心感到轻安,而且特别的明了。

  你看很多老菩萨,他不认识字的,但是他每天念佛,不断的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他能够把《无量寿经》完全背起来,就是他那个心,不像我们是暗钝的,特别的灵敏,这个就是讲现前心开。你把这个乌云业障打开了,当然这个还是凡夫;下一个就是圣人了,当来心开─但见弥陀,闻胜妙法,心豁然开。前面的心开,是讲到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得到佛陀的加持,消除了罪障,但是心中的有所得心是在的。你到了净土以后,能够听闻大乘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心豁然开,把我执、法执完全消灭了,清净心现前,那这个是转凡成圣了。

  当然从净土的角度,是来生的时候才真正的转凡成圣,今生的是消除罪障。这个叫做自得心开。前面是见到外在的佛,这个地方是讲到内心的受益。这以下我们看辟喻。说是忆佛、念佛能够见佛的这种情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一个做香的人,本来我们的色身是没有香气的,是臭秽的色身,但是你不断跟香在一起,受到香的熏习,你身上就有一股很浓的香气,你怎么洗都洗不掉,这个香气已经跟你的身体合为一体,这种叫做香光庄严。这个香古德解释为佛陀的功德,光是佛陀光明的功德。你不断的忆佛、念佛,能够得到佛陀的本愿功德来摄受你的内心,使令你心不颠倒;由佛陀光明的加持,来摄受我们的色身,使令我们色身远离遮障:这种香光来庄严我们的色心,这个就是忆佛、念佛的好处。

  憨山大师讲到这个忆念的问题,我们作一个说明。憨山大师说:我们心中的忆念,其实是通十法界。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说一个人会到三恶道的总相,就是你不断的忆念十恶的法──杀盗淫妄、贪嗔痴。如果你是用上品的心,来忆念上品的十恶,你的心特别的强,这件事情你非做不可,而且你这个十恶的法又是特别恶劣的法,那就是地狱了;你用中和的心,来忆念中品的十恶,饿鬼法界;你用缓和的心,来忆念下品的十恶,这个就是畜生法界:这个是讲三恶道也是由忆念而出现。

  另外,如果我忆念五戒、十善,我整天想的都是五戒、十善这个法用,用五戒、十善不断来引导你自己,那你来生是人天法界;如果你是忆念六度,这个就是菩萨法界了;忆念四谛法门,就是声闻法界;忆念十二因缘,就是缘觉法界了;那你忆佛、念佛,当然就是直接跟佛感应。

  所以我们讲,我们这一念心一动,其实就是一种忆念,【你不是忆念三恶道,就是忆念人天;不是忆念人天,就是忆念二乘,要不然就是忆念菩萨。】憨山大师说:如果从成佛的角度,忆佛、念佛是最直捷了当。我们凡夫不可能无念,你说我现在开始都不要忆念,做不到,因为你念头一定要动的,有动一定要忆念。所以这个地方忆佛、念佛,就是我们如何把我们这个忆念的力量慢慢的集中,把它导向一个方向去。

  好,我们先休息一下,我们待会再把这个忆念整个作一个总结。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五)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六)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不淫戒经文

白话文:佛教经典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一)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三)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二)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一)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九章:色业处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八章:色业处的基本理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