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九)

 

  *修学佛法是为了要「离苦得乐」,所谓「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基本上九界众生都希望在九界的流转当中找到一个皈依处,假设我们根据藏通两教,那我们的皈依处就是「空性」——一切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是皈依处。但是这样的安乐只有三百由旬,不圆满的安乐,只能了「分段生死」。

  进一步从「别教」来说,「真如」是大安乐处,可惜别教的真如不受熏,也就是说这个大安乐处——真如,你现在没有,现在的你是「阿赖耶」,若想从「阿赖耶」皈依「真如」,那麽就必须研修——先空、次假、后中,你必须次第的先住这三个房子,到了「初地」时,一念的相应,「真如」的宝所正式的出现,那麽我们如果以「别教」思想系统修行时,你的皈依处必须有次第的出现(真如必须到初地时才出现),因为真如不受熏,而你现在是阿赖耶。

  「圆教」的思想: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真如」是皈依处。现在就出现!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迴顿息(真如出现)。当然你一念的随顺真如(正念真如),所出现的可能是名字的真如、相似的真如、或观行的真如,但是它毕竟是「真如」!所以我们根据「圆教」思想的时候,皈依处是在「当下的一念清淨心」,三世诸佛也以此为皈依处,我也以此当皈依处。这也是我们根据圆教的好处——真如受熏。而真如是很实在的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二)「圆妙三谛」

  「圆妙三谛」的意思就是真如受熏。

  「真如」——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法尔具足染淨诸法。

  真如的本质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本然」者,离一切相也。在清淨本然的本性中离一切相,离一切杂染相,也离一切清淨相。虽然离一切相,可也是具足一切法,它又能够容受染淨诸法。(譬如虚空,虚空离一切光明与黑暗,但是它能容受光明与黑暗。)

  从「真如受熏」,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察「真如」:

  一、「真谛」的角度,当体即空——缘生无性,当体即空。

  这裡的「性空」跟「中观」的性空观是一致的,但也有所不同。「中观」的空性是一个「理性」,一个没有明了性的理性。但是「真如」的「空」是有明了性的,它灵灵觉觉。所以「清淨心」跟「空」是不同的!「清淨心」它容受「即假」,它是有明了性的三谛圆融。「空」是一种「理性」,这一念心住在「空」裡面,到最后这个心不能活动。

  「圆教」的即空,虽然它的空义也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一念心是无我、无我所的,但是这个无我、无我所当中是有明了性的,这就是不共于「中观」的地方。

  二、「俗谛」——即假——包括了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假设在迷——九法界杂染因果。在悟——佛法界清淨因果。一切的假名假相假用十法界的染淨因果,都是「即假」。

  三、「中谛」——即中。当我们把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真谛」,跟十法界因果的「俗谛」合起来的时候,那就是一个「中谛理」——空有同时、空有无碍的境界就是「中谛」。

  因此「真如受熏」就建立了「三谛」的思想——即空即假即中。

  「真如」的缘起,把它分成两部分:一、从「体性」来说——差即无差。「真如」的体性清淨本然的这一念心是不变的,十法界所共同的,故说「差即无差」。二、从「用」上来说则是——无差成差。因为迷悟的不同,就有十法界各式各样的因果。(我们念头迷悟的不断变化,也使得所生法的果报也不断在变化。)这就是无差成差。

  所以我们了解「真如」,可以从两个角度去了解:一、它有随缘不变的体性。二、它有不变随缘的作用。扣住这两个角度,去了解你心中的「真如」是怎麽一回事!(请回到讲义p.55)

  根据此「圆妙三谛」,我们就能够了解以下的教义了。

  亦诠圆妙三谛:真谛、俗谛、中谛。此「中谛」是「圆中」,能够容受染淨诸法(真如受熏),跟「别教」的「但中」不同(真如不受熏)。

  亦诠不思议二谛:我们把空、有都判作俗谛的话,就以「圆中」当「真谛」,合起来叫「不思议二谛」(开合不同而已)。

  从此「圆妙三谛」而开展出来的修行法门,诠无作四谛。亦诠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亦诠称性六度。

  无作四谛:根据智者大师所作《摩诃止观》,无作四谛者,四谛之法,皆是实相,故名「无作」。四谛——包括苦、集的流转门,包括灭、道的还灭门,四谛的染淨因果都是诸法实相。在藏、通、别三教中,我们难以在四圣谛当中找到一个共通点,依止无明和依止真如之间是没有共同点的。但在「圆教」思想,无明就是真如,真如同时也是无明,差别只在迷、悟。什麽是「无作」呢?简单讲就是没有造作者——流转,没有人在流转。「法身」流转六道谓之众生。是「法身」在流转,离开了法身,哪有人在流转呢?那麽又是谁成佛呢?也是「法身」成佛!只是迷悟不同,由这一念心性的不同,就有各式各样的现象出现,故智者大师以「无作」来解释四谛(无作:无造作者)。

  亦诠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大乘佛法当然是不思议的,为什麽是「不生灭」呢?因为「圆教」的真如和无明是不二的,真如就是无明,无明就是真如,只是迷悟的差别,它们并没有对立性,故说「不生灭」。以此的十二因缘就是没有生灭、没有对立的。

  亦诠称性六度:以这样的思想去操作六度时,它依止的不是一个妄想,一开始起修的时候,它所依止的就是现前一念清淨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依止这一念名字位的清淨心开始起修,故说「称性起修」。称合我们这一念的佛性来修六波罗蜜,《愣严经》云:「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意思是;「圆教」的可贵,在于「一佛乘」,就是你因地的这一念心,跟成佛的那一念心是「一」的境界,因果是相随顺的。虽然因地时是名字位的真如,假藉语言文字的理解,把真如给显现出来;成佛以后的真如,则是究竟真如。从名字位到究竟位的真如,它的「量」虽有差别,但是「本质」就是真如。「称性起修」的重点在于;一开始就能明白真如佛性,就念念的随顺佛性来修六波罗蜜。「称性」,就是称着一佛乘的本性而修的。

  以上即是依止「圆教」真如受熏的三谛理,所开展出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这是超越藏通别的思想,依止这样来起修那是日劫相倍的。

  癸三  修行位次

  开示界外利根菩萨,令修一心三观。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

  正约此教方论——六即。

  此「圆教」教法所开示的是——界外利根菩萨(讲「教法」的时候,一定是后后含摄前前,它能治界外的病,也一定能治界内的病。)令修一心三观,观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圆超二种生死(分段、变易),圆证三德涅槃(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正约此教方论六即。(此意是;前面的藏、通、别谈六即佛都很勉强。)在藏通别的思想当中,只能够说「即而常六」,因为在成佛的过程当中,藏通别有明显的六个阶位——「即而常六」,但是没有「六而常即」的意思,从六个阶位当中,找不出一个共同点。(藏通两教在因地的时候是安住在毕竟空,而佛菩萨的那一念心是安住在真如,没有相即的意思。「别教」观真如是先空次假后中,故说藏通别只有「即而常六」,没有「六而常即」的意思在裡面。)真正能够满足六即佛的是:正约此教(圆教)、方论六即。「六即佛」的施设应该只有圆教才有资格的,因为在它的六个阶位当中,「六而常即」——有它的共同点;「即而常六」——有它的差别相,因此这个「六即佛」有其「常同」「常别」。

  一、理即佛

  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圆教」理即佛,就是「不思议理性」,也就是「真如」。不思议真如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真如」,就是现前一念心性。从它的「作用」来说——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如来藏」者,也是现前一念心性。如来之法含藏在众生的心中,故称「如来藏」——它的「作用」是不变而随缘。它的「体性」是随缘而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藏通两教认为一切的法都是杂染的,「所生法」都是杂染的、都应该诃责、应该消灭的,「别教」也是这样的思想,因为「别教」的「所生法」是从「阿赖耶」生起的,由杂染的「阿赖耶」变现的法,没有一法是清淨的。所以说藏通别对于「所生法」(色、心诸法)基本的观念是认为这些色心诸法是没有价值的。

  「圆教」的思想认为;法的本身有没有价值,在于内心的迷悟,举印光大师文钞中之例:水的价值不决定,牛去喝水变成牛奶,非常有价值;毒蛇也去喝水,变成毒液,非常没价值。同是「水」,牛的一念慈悲心可以转水为牛奶,毒蛇的瞋恨心可以转水成毒液,故说「水」的价值不决定。意思就是说;「法」有没有价值是不决定的,不应该说三界的法都没有价值,有没有价值是看你这一念心的迷悟。你的这一念心在「迷」,你修一切法都是「迷」,你这一念心是「悟」,你修的一切法也都是觉悟的境界,故知整个法界的价值就在你一念心的迷悟。「真如」是不能分割的,它是全体不变,又全体随缘。你迷了八分,你的内心所显现的就是八分迷的法界,迷了十分,你那一念心所出现的就是迷了十分的法界。(圆教的缘起法是不可分割的,不似别教的阿赖耶是有种子的,可以次第分割的。)所以从真如的不思议理性中,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当我们觉悟时,每一个法都是真如的法界。我们不能说三界的身心就是可诃责的,佛的三身是一体的,祂的应化身也是无漏、圆满的境界,因此从「真如缘起」的角度来观察,法的本身不宜去论断它是善、是恶,重点在于这一念心是迷?是悟?这是「圆教」对于一切法的看法,「法无善恶,迷悟在心」——「作用」。

  就「体性」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当我们把这一念心摄用归体的时候,不管是在迷或在悟,这一念心还是一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从「真如受熏」,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根据迷悟而出现各式各样的法界,我们可以明白一个观念:自作自受。我这一念心起瞋恨心想伤害对方,结果没有伤得成对方,只伤到自己,因为「瞋为法界,一切法趣瞋」,以瞋心为根源,开展出来的色、心诸法,都是苦恼扰动的境界;相反的,当我起慈悲心,以慈悲为法界,这一念心所显现的色心诸法就笼罩在慈悲的境界,寂静而安详,完全是自作自受。「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真如不能分割所以是「法界圆融体」,这一切的染淨的圆融体的根源,在我这一念心的迷悟,所以我这一念心一动,全体即法界。(这一念心以慈悲为根本,整个身心世界就在慈悲的法界当中。)

  生命的本质完全是自作自受,别人不能受用你的法界。(你起的念头,完全只是自己受用,别人根本受用不到。)这就是「理即佛」,「真如缘起」的意义也。

  ------14○竟 * 15○起------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者——闻解也。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

  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

  如心法——一切佛法及众生法亦复如是。

  「理即佛」是发明「真如缘起」的思想,这以下就依止这个道理开始修行了。在「名字即佛」的修行是「闻解」也,听闻能够达到理解,这就是刚开始的修。行假藉名言文字的理解就是「名字即佛」。所以是「了知」,在名字位的时候,明白这个道理了——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当「真如」依体起用的时候,依止这一念真如的清淨心,所开展出来的一切法,整个色、心诸法都是「中道」的思想,每一个法都是「诸法实相」,每一个法都是大功德的境界。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把一切的法都会归到我们这一念的清淨心。对于「真如」能够「依体起用」和「摄用归体」,对此二事能「了知」,就是「名字即佛」。

  所谓「了知」,基本上应该了知所有的法,包括众生法、心法、佛法,但是智者大师之意是;你应该了知现前一念心法,然后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你先了知你当下这一念,然后你也能够明白;我这一念心是法尔变现诸法,现在这一念是这样,过去的那一念也是这样,未来一念也是这样,一切诸念也都是这样。心法是这样,一切的佛法、众生法也都是这样,都是「即空即假即中」。

  古德偈颂:「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我无量劫来流转生死中,何处是依怙?现在方知内心当中有一个「无生」的「真如」,有一个不死的「真如」,原来我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只要觉悟了它就是「真如」,我把自己都耽误了!原来安乐就在当下这一念!从「名字即佛」要体会到;我们应该加强内心的功德,而不是改变外在的环境或改变任何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就出现了「真如」,出现了「名字位」的真如。

  三、观行即佛

  从现在开始,依教起观随顺真如。

  观行即佛者——五品外凡位也。

  一、随喜。二、读诵。三、讲说。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圆伏五住烦恼,与别十信齐,而复大胜。

  五品观行位(外凡位),第(一)是「随喜」——对于真如的佛性,能够随顺欢喜。一念心能够随顺真如,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随喜真如是因为「称合佛性」,故有功德。)真正随顺真如的时候,是不打妄想的,超越假名,那是一个不思议境。祖师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名字即佛」是明白(了知)真如,把真如的相貌找出来,「观行即佛」就念念的照常理(念念随顺真如),在一切境界当中心心息幻尘(观一切法如),把心中的妄想(名言分别)停下来,然后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是一种正念真如,不偏空、也不偏假的境界,这就是「随喜品」。

  (二)读诵:前面的「随喜」会有时相应,有时不相应的情形,这就必须加强它的力量,就是不断的「读诵」大乘经典,假藉「读诵」的因缘来加强我们对于「真如」的随顺。

  (三)讲说:为人讲说「真如」的道理。「随喜」和「读诵」是偏重在「自利」的理观,后三品就偏重于「利他」的事修。

  (四)兼行六度:不但「自利」的理观,偶而也修「利他」的六波罗蜜。

  (五)正行六度:全部的投入到「利他」。

  此五品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与「别教」十信位齐,而复大胜。

  五住烦恼:「五」——三界见惑是一个(因为三界见惑同是「身见」)。欲界思惑是一个。色界思惑又一个。无色界思惑一个。界外无明一个。共五个。「住」者,此五烦恼,使令我们「住」在生死。故知「五住烦恼」包括了界内、界外的烦恼。

  圆伏:当我们内心当中念念随顺我们这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清淨心以后,它调伏烦恼是一调伏,一切调伏。亦即随顺真如以后,所有的病都治好了。

  安住于内心的佛性当中,此时的调伏烦恼是全面的调伏,故说「圆伏」。此「圆教」观行即与「别教」十信位齐(别教亦是观行即),但此人智慧超胜于前。(智者大师自谦「圆五品」位,即此位也)。

  四、相似即佛

  相似即佛者——十信内凡位也。

  前面的观行是念念随顺真如,此「相似即」则是对于真如理能相似的理解了(更加接近了)。

  「十信内凡位」;就是六根清淨位。

  二心至七心,任运断思惑尽。与别七住,通已办,藏四果齐,而复大胜。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也。

  八心至十心,任运断界内外尘沙。行四百由旬,证行不退与别十向齐。

  这裡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任运」两字。前面藏、通、别在对治烦恼,是一种对立的方式。而「任运」是没有对立的,意思就是:我只是随顺真如,妄想自然就消失。(太阳出来黑暗自然消失。)「圆教」的思想;正念真如的根本思想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根本就没有妄想(乞丐等于王子),功德是本来就具足的(诸佛菩萨的功德,我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足。)我内心的贪瞋痴是因为无明才生起,我现在既已随顺真如,这些烦恼也是觅之了不可得的。所以「任运」之妙即在此,我们在修止观时,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我们念念把真如的理性找出来以后,念念的随顺,不随妄转,这叫「任运」,不是以对立的方式。

  另外一个重点:我们讲「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虽然圆教的可贵在于它的圆融性,但是它在断烦恼时是「一刀千纸,历历分明」,虽然圆教断烦恼是「圆伏五住」,一刀切下去一千张纸,但是可也是历历分明,我们在一开始依止的就与诸佛所依止的佛性是没有差别的,但是断烦恼时还是要有次第。意思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虽然也是观察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偏重在「即空」,就是偏重在「清淨心」。蕅益大师亦言:一心三观,必以空观为初门。但是因为修空观时依止清淨心,依止真如来修空观,那又大有不同了。因为是「称性起修」,故言「任运」。

  五、分证即佛

  分证即佛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圣位也。

  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

  一心三观,任运现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宝所,初居实报淨土,亦复分证常寂光淨土。证念不退无功用道。

  现身百界,八相作佛,与别初地齐。

  「圆教」的殊胜在此:它只要「初住」,就破无明、证法身。祂只要在「真如」一安住下来,就不得了了。「别教」的初住还只是断个「见惑」而已。圆教人只要在真如一住下来,整个无明就破坏掉了,佛菩萨的功德就分证了。(这以下容易了解,不作解释了)

  二住至十住——与别十地齐。

  初行——与别等觉齐。

  二行——与别妙觉齐。

  由上可知「别教」的佛,事实上在「圆教」来说,祂只断了十二品无明,就是二行而已。(别教的佛是有位无人,它在初地以上就入圆教了。)

  三行以去——所有智断,别教之人,不知名字。(不作解释)

  *「分证即佛」之初住,「住」者,住在佛家了。也是初到宝所之义,你住到佛家跟佛的佛家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比如:你见到的真如是初一的月亮,而佛的真如是十五的满月。)

  六、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者——妙觉极果。

  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永尽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淨法身,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亦名上上品实报无障碍淨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

  这是圆教的佛,祂断尽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成就涅槃最究竟的阶位。

  圆教的依报:以虚空为座(无相的虚空为座)。

  圆教的正报:成清淨法身。圆教的佛是一个无相的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是遍一切处,故圆教的佛是普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壬二  明观法  分二

  一、明初门接前。二、明十法成乘。

  此教名最上佛法,亦名无别法。以界外灭谛为初门,当体即佛。

  圆教的教法是最上的佛法了,又名「无别法」。意思就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了这个法门以外,要成佛是不可能的。以界外的真如佛性为初门,当体即佛。所以圆教的菩萨刚开始起观时,就直接照到佛性。承当真如,随顺真如(佛性)。当体即佛者,可能是名字位佛、可能是观行位佛。

  而能接别,接通。接别者,上根十住被接。中根十行被接。下根十向被接。按位接即成十信。胜进接即登初住。接通,已如通教中说。

  能够接收别教、通教。(不作解释)

  故曰,别教接贤不接圣。通教接圣不接贤。

  以别若登地,乃名为圣。证道同圆,不复论接。

  通,八人上,便名为圣,方可受接。若乾慧性地二贤,仅可称转入别圆,未得名接。

  「接」有两种差别:如果是「别教」——接贤不接圣。贤位的人入圆教,不接圣。如果是「通教」——接圣不接贤。要入圣位才被接。因为别教到了初地,祂所证的中道实相跟圆教是同一个(真如没有两个),根本不需要被接,别教到了「初地」就自然转入圆教了。这就是「证道同圆,不复论接」,故曰「别教接贤不接圣」。若是「通教」,何以又是「接圣不接贤」?通教要八人地以上才入圣位,才能被接,至于乾慧地、性地的阶位太低,圆教没有这种阶位可接收,圆教最低阶位是「圆伏五住」,根本就没有相应的阶位让它接进来,所以只能说是转入。「转入」者,是智慧上去转变,契合圆教的思想。

  若藏教,未入圣位,容有转入通别圆义。已入圣后,保果不前,永无接际,直俟法华,方得会入圆耳!

  成佛之道,有藏通别圆四个方法,分成两阶段;界内和界外。如果是站在断除界内烦恼,藏通两教非常有力量,因为藏通两教是二谛法门,它对于三界的因果非常诃责(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其自度,不欲度人)。完全否定三界的因果,如果是站在断除三界的烦恼,解脱分段生死的角度,藏通两教是非常高的。但是等你解脱分段生死以后,到了变易生死的解脱你就苦恼了,因为你之前串习了一个不圆满的思想,等你后面要从空出假积功累德,成就无量无边的三昧神通时,你可就吃了大亏了。

  我们一开始就能依止圆教「称性起修」,又能够假藉藏通别的方便法门来对治,这样我们虽然断烦恼,但是内心不是全盘否定的,而是启发增长我们的觉性。明白圆教的道理而称性起修,对治烦恼不能错损菩提。故蕅祖说: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

  癸二  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大白牛车之乘)

  分成四个阶段:正修、对治、助行、善知魔障。

  一、观不思议境:(一、二、三、四是正修)「不思议境」者,现前一念心性也。「观」者,有二义:(一)「名字位」时之「观」,要作意,作意缘念;经常要想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二)「观行位」以去,任运随顺。(所观境都是:现前一念心性。)

  二、真正发菩提心。

  上求下化。蕅益大师:观不思议境是大白牛车的车体(这一念清淨心是车体),车体高广。「菩提心」则是车内的严饰。

  三、善巧安心止观。

  是车内安置的床坐。如何安心呢?用止、用观。

  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

  空观破除见思惑。假观破尘沙。中观破无明。(喻此车乘速度之快其疾如风)。

  五、善识通塞。

  (五、六是对治)修行的过程中,要知道烦恼罪业是障道因缘,它障碍「佛性」的开展。一切的善法、一切的波罗蜜是「通」,对佛性是有帮助的,对于这样的道理要明白。

  六、调适无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

  定、慧要调适让它均等。

  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

  不妨也以藏通别等法门来作忏除罪障、积聚资粮等助行,以各式各样的善法来助开圆理,福报是有堪能性的,使令我们这部大白牛车更加庄严。

  八、知次位,令不生增上慢。

  (八、九、十是善知魔障)明白六即佛的位次,不要以凡滥圣。

  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

  从「五品」要入十信,要安忍。

  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

  圆教的观法当中「能安忍」是很重要的,因为「正念真如」,我们念念去观察我们这一念佛性的清淨心,难就难在「相续」,在止观当中要把这一念清淨心显现出来不难,但是就难在不能持久。明心见性了,但相续也太难,所以很多禅宗祖师开悟了以后——念佛,保养圣胎。因此念佛法门后来都跟圆教法门结合在一起。当然念佛法门跟圆教的法门修行的时候,有很多不思议的境界——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下学期的弥陀要解会解释)

  上根——观境,即于境中,具足十法。

  上根的人在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的时候,就在现前这一念清淨心当中就具足十法。(不必一法、一法生起)。

  中根——从二,展转至六,随一一中得具十法。

  中根的人从二到六时,随任一法得具足十法。

  下根——须具用十也。

  下根的人十法都要具足。

  (以上所讲;圆教的教义与观法)

  丙三  结归示偏指正防非

  又复应知,说前三教,为防偏曲。文意所归,正归于此。

  藏通别圆四教,圆教是最圆满的,也是佛陀出世的真实本怀。那麽何不直说圆教就好了呢?「为防偏曲」,怕我们若只学圆教会有偏差邪曲,比如说不了解藏通别的思想,不知无常、无我的道理,一开始就观察「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一下子就契入大白牛车,一下子就跟这一念清淨心相应了,但是我们所谓的「清淨心」跟佛的清淨心就不同,假如我们没有经过藏通别这种无常无我的观察,很可能就认为「清淨心」是有自性的东西,所以此处说,讲前面藏通别三教,是为防偏曲。但是「文意所归,正归于此」,整个天台宗、整个佛陀的一代时教,正式的根本教法是在「圆教」——现前这一念清淨心,是三世诸佛所要告诉我们的真相。

  善知识莫向外求,修学佛法就只是开显我们内在的清淨心。

  甲三  结劝  分二

  乙一、结示法要。乙二、举颂劝修。  今初

  圆教的思想,可贵的在于一开始要了解「性德」——「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称性起修——从这一念清淨心当中,修习六波罗蜜,一心万行,所有的万行,还是庄严这一念清淨心。全修在性——万行一心。整个阶位都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都是「一佛乘」的思想——「修德」。

  乙二、举颂劝修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晖,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三个偈颂,第一个偈颂是发明我们的「性德」,众生的知见和佛的知见有什麽差别?真如理性似水,当水结成冰时是众生(迷),但是冰融解了(悟)还是水,故知众生的知见就是佛的知见。

  第二偈讲「修德」,持戒念佛就像温暖的春风吹来,就把结冰的黄河融解了,声震黄河的两岸。依止我们这一念清淨的本性来持戒、来念佛。

  第三偈「结归」,在圆教的思想,一切的修为决定不能向外追求,一定是改造内心,把内心的真如本性开展出来,真如本性开展出来以后,依然是个平常人。

  圆教人修行非常平常,「如是一心中,方便轻庄严」。甘于「平常」真修行。

  ——「教观纲宗讲表」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一卷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二卷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三卷

余池明:印祖故事 51、揭穿造假《自知录》,阻止流通免

余池明:印祖故事 52、汪含章正念往生,法雨寺佛七灵应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七)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六)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