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六)

 

  癸二  所诠教义

  此教诠无量四谛。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

  亦诠显中二谛。亦诠圆入别二谛。

  亦诠别三谛。亦诠圆入别三谛。

  所诠教义当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别三谛」,它是「别教」正式的教义,叫作「别三谛」。(请看附表p.16)

  附表八——别教教义

  别教在二谛当中,又安立了一个「真如」,亦即第三谛。

  (一)别教三谛——「谓有即是俗,空即是真,取真谛之不有不空名为中谛。则二谛三谛,但有开合之殊,义无增减。」

  ——《教观纲宗释义》——

  别教三谛的道理是;有即是俗,一切现象界生灭法就是「有」——它属于世俗谛(在这裡别教的「有」要注意;藏、通两教的「有」——俗谛,完全是约三界苦集的流转因果安立的。别教的「有」是包括了界外的不思议变易生死,也就是包括了界内的分段生死,和界外的变易生死,范围比较大。)在有是俗,空是真之中,另有一个「真如」存在,它是取真谛的不有、不空名之为「中谛」。在一切法空当中又开出一个非有非空的「真如」当「中谛」,亦即离开了世俗谛,离开了真谛,另外有一个中道的实相叫「真如」。不管二谛、三谛乃至一谛,都只是开合的不同,义理上并无增减。

  ------12○竟 * 13○起------

  「诸法实相」,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什麽是诸法的实相?——一切法「如」。「如」,可以说是一谛,就是「一真法界」,也可以说是二谛,也可以说是三谛。明白了道理,你说几谛都对,要是不明白道理,讲几谛都错。总之「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不过在「别教」裡安立了三谛,这三谛是差别的。(不像圆教的三谛,一空一切空,空当中有假跟中,一假一切假,假中有空跟中,一中一切中,中当中有空假在裡面,它的三谛是融通。)但是「别教」的三谛是差别的,有明确的界限,故称「别三谛」。

  (二)大乘甚深缘起

  依止「别三谛」所开出来的思想,这当中有这麽一个问答:

  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

  「别三谛」以「真如」,所谓的「一切法无我」,我空、法空的真如,来当作我们生命的究竟义,那麽如果我不可得,谁去造业的呢?又是谁去受果报呢?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自我」,世俗谛的因果要如何建立呢?

  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有情众生的因果不一定要有「我」,不是有「我」才能够有因果,心跟心所就能造业了,由八识心王三种功能,了别、思量、异熟的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就是由心识去造业,由心识去受果报,所以不必有我。(请看附表p.17之图表)

  附表p.17图一:一切法的本质是「如」,真如,非空非有的境界,因为一念不觉以后,变成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受熏以后,带动了八识的活动——「因缘力故」,就有杂染因果、有清淨因果,它有两种相貌;「非有」和「非空」。「非有」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非空」是恆常相续,无有间断。

  「非有」的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可以从我们的这一期生命观察,「败坏无常」,今生是个人,但是下辈子不是人,生命的现象是变化的。或者「刹那无常」,我们的身心世界也是刹那刹那变化,它不是恆常住、不变异,故说它是「非有」。

  「非空」,虽然它是非有,可是它又是恆常相续,无有间断。「非有」这种空性的真理是通于藏通两教的,但是生命的现象是恆常相续的思想是不共于藏通两教。藏通两教认为只有在有漏的情况之下才有生命现象,无漏的法界是不准有生命现象的。但是「别教」思想认为生命的真相是有「非空」的境界,它有相续性。换句话说;阿赖耶识跟真如相应以后,阿赖耶识的明了性还是存在的,只是它的功能转成「无垢识」。所以「恆常相续」正是说明「无量生命」的观念。生命包括了有漏和无漏两种现象,故说「非空」。

  结示: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成唯识论》——

  由此故知,生命的现象是没有真实的自我的,它是圆成实性,一切法无我。非空非有就是圆成实性,这个圆成实性产生了诸识以后,由八识心王刹那刹那的作用,而有依他起的因果相续(因为心识的相续,就有因果的相续),我们在依他起性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第七意识的遍计所执性,在这当中捏造一个「我」出来,由于相续的情况太过于微细了,使令我们妄认有一个恆常住、不变异的我。

  (三)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又若略说有二缘起:

  「缘起」法——非空。缘起法在「别教」的思想有两部分:

  一、分别自性缘起——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

  八识的异熟能够把我们过去的业力变现出六道的果报,这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当然,善业强的的人就变现出身心世界安乐的境界多;罪业重的人,变现的身心世界苦恼的境界多。这都不是有一个「我」在主宰,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是由因缘生——心识与业力的互动。心识创造了业力,业力又熏习了心识,这样的「因缘力故」而生起了差别果报。这是第一个——依他起性。

  二、分别爱非爱缘起——谓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摄大乘论》——

  这一种是「遍计执」,我们对于可乐、不可乐果报,由前七识的分别而产生爱非爱,就是爱取烦恼,这就产生另一重的缘起。

  第一个「分别自性缘起」,也就是阿赖耶缘起,它是「依他起性」。

  第二个「分别爱非爱缘起」,是前七识的名言分别,它是「遍计所执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看这意思,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梦中。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心中的影相。(以下回到讲义p.47)

  「别教」的教义亦诠别三谛。有世俗谛、真谛、中谛。这三谛都不能互相融通。亦诠圆入别三谛,如果别教的人能够更进一步,就能够入「圆入别三谛」,亦即圆教的圆中,圆教的真如是融通的,它能具足一切法,「中谛」可以具足空、假,所以讲即空即假即中。

  亦诠显中二谛。亦诠圆入别二谛。也可以把三谛合起来作二谛,就看我们怎麽合。「显中二谛」它是以空、有为俗谛。「但中」是真谛。生命也可以二谛来观察,一切法「有」不是生命的真实相,一切法「空」也不是真实相,「但中」才是真谛。或者是「圆入别二谛」,空跟有都是世俗谛,以「圆中」为真谛,把这两者合起来而成「圆入别二谛」。

  事实上「别三谛」才是别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作不同的开合。根据别教的三谛,所开展出来的三乘的修行方法:

  诠无量四谛:既然「别教」的思想是「非空非有」,就创造了一个无量的生命,所以它的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就不只是三界的因果了,包括九界的因果无量的差别,有界内的见思烦恼,有界外的无明,有各式各样的业力,也有各式各样的果报。无量的苦谛、无量的集谛,无量的灭、无量的道,四谛都有无量的差别现象。

  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在这裡所诠释的不是三界的生死,也包括界外的变易生死,所以是不思议境。因为它的「真如」和「无明」还是对立的,(无明消失,真如才能出现),「真如」与二谛是不共在一起的(真如不受熏)。

  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六度、十度也都包括界外的,界外变易生死的六波罗蜜,都是不思议境。

  三乘人对于「空性」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不管是从无常悟入,或是从因缘生无自性悟入,悟入的结果——「空」,一定是同一「空」,一空无二空。不管你的方便是什麽,佛法「空性」的真理只有一个——无有少法可得。这是一种无差别的境界,但是解释「缘起」就有很多差别了,藏、通两教对缘起的观,是建立在「业感缘起」,有业力,由有漏的业力而有生死,由无漏的业力而有涅槃,亦即当你有漏业力结束后,你就不能来三界了,由业感有缘起。圆教的思想则是会归到现前一念的迷悟,完全约当下。别教刚好居在中间,唯识学以阿赖耶作缘起,它一方面同意业力是可以累积的,相信业力的因缘,一方面也考虑到众生心识的分别,也就是把藏通两教的「业感缘起」跟圆教的「现前一念心性」的缘起合起来,别教的缘起观包括了「心识」也包括了「业力」,心识会创造业力,业力可也会影响心识(反熏)——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玄奘大师的智慧说,要明白阿赖耶缘起,看看大海就能明白,大海(阿赖耶)境界风一吹,生起七种波浪,创造各式各样造作的业力,波浪的活动也影响到大海的相貌,大海与波浪之间的无量四谛就是这样安立起来。

  *「别教」的「别」字它有一个好处,能够把善恶的因果划出一个很明确的界限,就是无量的差别。故蕅益大师说;要知道凡夫的病相——惑、业、苦,就必须依止「唯识」,因为它「别」,它把烦恼的相貌,业力的相貌,痛苦果报的相貌讲得详细又清楚,但是要对治烦恼——修观,圆教是最顿,也就是「治病」,圆教的观行来得圆满。要了解病相,还非得要靠「别教」,它的「无量四谛」,把众生的苦谛、集谛,开展得非常详细,乃至于道谛、灭谛,各式各样的戒、定、慧,趋向于各式各样的功德,它把这些差别相讲得最详细、最清楚。

  癸三  修行位次

  本科讲「别教」的教相,别教教义是「别三谛」,三谛之义是:在别教的教法中,把生命本质分成三种差别,第一个是俗谛——九法界中之有漏因果,所谓的分段、变异生死,都是属于世俗谛的境界。二、真谛——我空、法空的理性。从真谛的角度来观察一切法,是无有少法可得的。三、离开俗谛与真谛之外,另外有一个「真如」——非空、非有,「真如」它不住在俗谛,可也不是住在真谛,称之「真如」。

  因为三谛各有各的差别,所以加一个「别」字。三谛各自独立,不能互相融通,是差别的三谛。以下讲根据「别三谛」所开展出来的修行位次。

  开示界外钝根菩萨,令修次第三观,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

  亦于当教自论——六即。

  「别教」的「别三谛」的思想,是开示界外的钝根菩萨,已经是「界外」的,都是要了「变易生死」的。所谓「钝根菩萨」者——有一类菩萨祂在修习「真如」境界的时候,祂无法一念就相应,祂必须藉助一些方便、次第,因为祂必须有次第的趋向于「真如」,所以叫「钝根菩萨」。

  钝根菩萨修别教教义时,祂从「无明」(世俗谛境界)的情况,要趋向「真如」的中谛,祂要分成三个次第,先修「空观」,次修「假观」,再修「中观」,祂无法一下契入「真如」。在因地修习次第三观,在果地上的功德就是「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透过三观的智慧能够出离界内的分段生死,以及界外的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指三界的业报身,果报体是受业力主宰的,是一段、一段的,我们对于自己的果报体没有决定的能力,由业力决定,叫「业报身」。

  变易生死:指「意生身」,它能随着我们第六意识的心情,寿命可长可短,可以住世一劫、两劫或三劫、四劫,它可以随着自己第六意识的愿力有变化,称之「变易生死」。

  钝根菩萨修习次第三观以后,能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成就中道无住涅槃,无住涅槃就是一个「真如」的境界,所谓「以大智慧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是一种非空非有的境界。

  我们也不妨就着「别教」来开展「六即」的情况。

  一、理即佛

  理即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淨。迥超二边,不即诸法。故依圆教,判曰但中。

  「别教」所凭依的理性是——但中。因为别教的中道真如实相不受一切染淨法的熏习,所以它叫「但中」。离世俗谛的杂染法,也离开真谛的清淨法。「但中」——真如法性。此真如法性随缘不变,造了罪业,真如还是真如——非空非有,造了善业,真如也是非空非有。

  什麽是「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淨。在生死当中造了很多杂染因果,真如还是真如,在「如」的境界。在清淨的涅槃境界,它也没有增加清淨,一样还是真如,在「如」当中。(简单讲;别教「真如」是不受熏的,它是存在宇宙间的真理,不管你造善、造恶,它都是「真如」的境界——随缘不变。)因而说它是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淨。

  此「真如」是如何安立?——迥超二边,不即诸法。它超越了「空」、「有」两边,也不跟两边在一起,而单独存在,故说「不即诸法」。相对于圆教来说,它就是「但中」。

  *我们从每一教的「理即佛」,可以看出每一教不同的思想,「藏教」的理即佛是「偏真法性」——真居俗外。「通教」的理即佛是「无生」——体法入空。「别教」的理即佛是「但中」——非空非有。因此「别教」高超于藏通两教。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解义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减,圣不能增。但由客尘覆蔽而不证得。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剋证。

  「名字即佛」就是依止前面的道理能够解义,闻经达理断疑生信。通过文字义理的了解,能够仰信真如法性。所谓「仰信真如法性」者,就着它的「性德」来说是:凡不能减,圣不能增,但由客尘覆蔽而不证得。「真如」的理性它是在凡不能减,在圣不能增,凡夫的惑业苦不会使真如减少,圣人法身般若解脱这种大功德的境界,也不会使真如增加一点点。唯是由于客尘(以唯识来讲是指第七意识之遍计执)的覆蔽而不能证得。以「修德」来说,如何消灭「客尘覆蔽」呢?——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剋证。「缘修」者,作意缘念也。「别教」的修行次第,在理论上先仰信真如(非空非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在实修上,别教菩萨在趋向真如的过程上,祂不是一开始就「即空即假即中」的,祂是分成三个次第,先从假入空,调伏现行烦恼,然后再以大悲心,从空出假,广修六波罗蜜,最后再趋向于「中道」假藉空、假、中三个因缘来趋向于「真如」,故说「缘修」。以这种空、假、中三种因缘,来助发真修,「真修」就是任运相应(初地以上的境界),跟「真如」如实的相应了,方可剋证。

  释「名字即佛」之差别:

  「别教」的名字即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仰信真如法性。这也是大乘佛法特殊之处,与前面藏、通两教的名字即佛作个比较,藏教的名字即佛——「知」一切法,从因缘生。通教的名字即佛——「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藏通两教都是「知」,而别教的名字即佛——解义也。「仰信」真如法性。大乘佛法是个不思议境,它不讲「知」,因为这个谁能够知道呢?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跟世间学问正好相反,世间学问是先怀疑,然后求证。但是大乘佛法你一怀疑就没办法求证了,一旦是先相信(承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在刚开始接触到——生命的本质有一种非空非有的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九界的生死,也超越了二乘的涅槃,这种境界我们不能证明,不是我们所能见闻觉知的,这怎麽能「知」?

  只有「仰信真如法性」,完全是一种宗教情操的善根,所以没有宗教情操就难以修持大乘佛法,因为那是「不思议」境。佛法的修学是信、解、行、证,必须先能够仰信,慢慢能够理解,再依解起行,最后才如实的证入。这是「别教」的名字位,就靠着他过去的大乘善根仰信「真如」。

  三、观行即佛

  观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

  「观行即」,开始修止观了。比前面的「名字即」更高了,前面是仰信真如,主要是「信心」的善根。而从「观行即」以下,就有一些调伏烦恼止观的力量了。

  「十信位」的「信」字——闻深妙法,随顺不疑。听闻大乘的深妙法门,能够随顺而不加以怀疑,这才叫作「信」。有十个阶位: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灭因缘观,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与通乾慧性地齐。

  「十信位」是外凡,我们容易作到,要略说一下:(根据静权大师的注解)

  一、信心,信常住理。「常住理」指真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非空非有的真如,称它常住。「信」也包括实、德、能。对于真如的境界有深忍好乐之心。这「信心」是「十信位」的总相。二、三、四是表「智慧」,二、念心,忆念不忘,名为念心。从信真如理之后,要不断去忆念真如,念兹在兹!使令真如的印象在心中慢慢的深刻,使令我们对真如的理解慢慢的清楚。三、精进心,专一趣向。专一闻思真如的理性,专一相续的趣向名精进心。四、慧心,心精智慧名曰慧心。内心能够生起很清楚的智慧的观照,「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智慧生起之后,更可加强信心。五~七属于禅定,五、定心,周遍湛寂谓之「定」。到「慧心」还属于散乱的阶段,在散乱阶段观察真如理,是一个不清楚的情况。为使真如理的观察明确,就必须修习禅定(止),使令内心寂静住,在寂静中观察真如理叫「定心」。六、不退心,定光不退。到不退心时,禅定更加强了,内心的寂静力量更增长了。七、迴向心,迴向佛地名「迴向心」,把所有的功德都迴向无上菩提。因为对于真如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所以作出「迴向心」。(五、六、七都属于禅定)。八、九是属「戒」波罗蜜,八、护法心,保持不失曰「护法心」。到了七信位时,内心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更加坚定,但是犹须注意保持不失,远离杂染因缘,随顺佛陀的戒法。九、戒心,安住无缺。对佛陀的戒法能够安住,而没有欠缺。(戒波罗蜜破坏,会影响我们的善根)。我们刚开始信真如理以后,经过智慧、禅定、戒律的加强以后,到了第十、愿心,十方随愿。在内心发起广大的愿,上求无上菩提,下化九界众生。一种上求下化的广大愿力。

  「十信位」的菩萨,尚不能如实见到真如,完全是靠着他一念清淨的信心善根,以及他追求无上菩提的愿力,来仰信中道的佛性。佛法的修学虽以智慧为主,但是烦恼还是不能太粗重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也要以藏通两教的生灭因缘观(无常、无我的智慧),或析空观,来调伏烦恼,所以叫「伏忍」——调伏了烦恼,而能安忍在真如的境界。

  「别教」的观行即,以「断德」来说,和「通教」的乾慧地、性地相齐。

  四、相似即佛

  相似即者——内凡三十心,三贤位也。

  「别教」相似即佛,透过前面的名字与观行以后(一念的信愿),相似以后,因为菩萨止、观的历练增长了,祂对真如的理性有一种相似的理解,这种相似的理解有三十个阶位——十住、十行、十迴向。此「三贤位」都是缘修——假藉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攀缘真如。而事实上祂还没有真实的攀缘到别教的真如,所以才叫「相似」——相似的理解真如。

  初十住者:一、发心住,断三界见惑,与通见地齐。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与通已办地齐。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断界三谛。明白了道理,你说几谛都对,要是不明白道理,讲几谛都错。总之「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不过在「别教」裡安立了三谛,这三谛是差别的。(不像圆教的三谛,一空一切空,空当中有假跟中,一假一切假,假中有空跟中,一中一切中,中当中有空假在裡面,它的三谛是融通。)但是「别教」的三谛是差别的,有明确的界限,故称「别三谛」。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七)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九)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一卷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二卷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四)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三)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二)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