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一)

 

  将释此书

  教法——佛学——解门——正知见——破迷开悟——明心。(理论的认识)观行——学佛——行门——正念——转凡成圣——淨心。(实际的操作)

  透过教观的学习,先破迷开悟再转凡成圣。

  佛法中讲教观最详细,最有系统者,属天台宗。

  明末,蕅益大师根据天台智者大师之三大部有关教观之内容,择录出《教观纲宗》。

  甲一、前言

  乙一、法脉源流

  初祖:龙树菩萨,更可说是大乘八宗之祖。

  佛在世时,佛说法是「小者见小,大者见大」。佛灭后一百年为原始佛教,尚保存佛在世时之方规。后期因思想分歧,而进入部派佛教——佛灭后一百年至五百、六百年左右。小乘受国王之护持而兴盛,大乘佛教衰微。由原始佛教而部派佛教再入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兴盛之关键人物:龙树菩萨。

  大龙菩萨驼龙树菩萨到龙宫看《华严经》。证无生法忍。回到人间大弘大乘佛法,佛灭后,再复兴大乘佛法,造《大智度论》及《中论》。

  《大智度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于中发明「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三智係佛之三种智慧:

  一切智:观一切法空,照真谛理。

  道种智:观一切法因缘果报,照世俗谛。

  一切种智:观中谛理,空有无碍理。

  三种佛的智慧,在同一时空裡同时成就。

  「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为破两执:一、破凡夫之着「有」(凡夫心爱在有相境界裡活动,有我、我所,此为违背空性的道理。)二、破二乘人之着「空」(以空为究竟,违背了假名假相假用之道理,世俗谛。)

  「三智」为果地上得,故因地上为天台宗三观之基础。

  二祖:北齐,慧文禅师。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因缘所生法」者,假藉因缘所生的染淨诸法,如此说来,则包括了十法界的染淨因果了,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又如何去观察呢?以三个角度来观察「因缘所生法」;第一个角度:「我说即是空」,「我」;龙树菩萨(亦可说佛)。因缘所生法,假藉因缘而有,刹那生灭的本性,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即」表当下。因为它是因缘生,所以它本性就是「空」。第二个观察:「亦名为假名」;观察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因缘果报的变化。第三个观察:「亦名中道义」;性空和缘起这两个真理,把它平衡;性空无碍缘起,缘起无碍性空。此二真理放在一起,同时表现,称之「亦名中道义」。以上三种观察是为「空、假、中三观」。二祖于台宗之成就:明确标出以「空、假、中三观」来观察「因缘所生法」。

  三祖:慧思禅师(师承慧文禅师)

  三祖修行根据《法华经》。契证「法华三昧」后,着《大乘止观》。奠定台宗教义之基础。

  四祖:智者大师。十八岁出家,果愿寺。慧旷律师发掘,传授戒律、方等经典。四年。

  「普贤道场」:体性周遍谓之「普」。体性周遍指的是我们这一念「清淨心」。随缘成德谓之「贤」,随顺你的因缘去修习你相应的功德。「普贤道场」以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修习「法华三昧」的道场。(以普贤菩萨为本尊)。从广义而言;能够依止你无上清淨菩提心,修习一切善法,这样子你的内心就是安住在「普贤道场」。内心就是道场,因为你内心就能生起很多很多的道,很多很多的功德。

  「普贤道场」是成就佛道最快的道场,《华严经》上说「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若能遵守「普贤」的功德,那麽你就是诸佛的长子了。

  「四安乐行」係《法华经》之修行法门。《法华经》裡有一品就是「四安乐行品」。「四安乐」有四个法门:一、誓愿安乐行。二、身安乐行。三、口业远离四过。四、意业安住止观。此四法门之修学,使令身无危险,心无忧恼故曰「安乐」。

  日本佛教学者专研天台宗者,将智者大师之思想分为前期(出生~四十八岁),后期(四十八岁以后)。

  前期的教观主要着作:小止观、六妙门、释禅波罗蜜。教义的依止主要是《中观论》。观,主要是「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

  后期的智者大师,四十八岁自天台山下来,开始讲「摩诃止观」的时候,其后期思想係属「圆顿止观」了。发挥三观都属于同时的,亦即「即空、即假、即中」的「圆顿止观」。故知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完成三大部是个关键,在完成三大部之前,师之止观法门依止「次第三观」,完成三大部之后(四十八岁至往生六十岁)最后成熟的思想是「一心三观」的「圆顿止观」。

  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此二属「教」;《摩诃止观》此一属「观」。

  ——释「法脉源流」竟——

  甲一、乙二、主要教义 分二

  初、约教相释。二、约观心释。今初

  丙一、约教相释

  把「天台宗」的教,作一个大纲的介绍。(智者大师早期是依止《中观论》,到了后期就根据《法华经》了,主要是根据《法华玄义》跟《法华文句》。)总结来说,智者大师的「教」,主要根据《法华经》。

  在《法华经》的二十八品中,智者大师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初、序品到安乐行品,前面的十四品叫「开权显实」——明如来设教之始终。

  第二部分:从第十五品到二十八品,如来寿量品到普贤菩萨劝发品,这是发明「开  显本」——明如来本  之广远。

  ※※※※※※※※※※※※※※※※※※※※※※※※※※※※※※※

  (一) 开权显实——明如来设教之始终

  《法华经》云:「舍利弗,我今亦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本段经文阐述,佛陀为何要「为实施权」?!「权」指的是权巧方便;「实」则是真实究竟。《法华经》之义是;三乘的教法(声闻、缘觉、菩萨)是权,「一佛乘」才是「实」。舍利弗,我今亦如是。这段文的前面是叙述了过去的佛,未来的佛说法的仪轨都是「为实施权」,为了「一佛乘」,而开出三乘的方便。因此;舍利弗,我今亦如是。过去的佛是如此,未来的佛是如此,我也是遵循诸佛说法的仪轨,我也是如此——「为实施权」。

  怎麽个「为实施权」呢?我说法时,先观察众生的心情有什麽样的希望?因为每一个人的执着不一样,我就随顺你过去的习性,以种种的因缘说、譬喻说、法说等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我施设这种种的方便,都是为了众生以后成就佛道而舖设啊!

  佛陀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佛出世说法只有一个目的: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成就佛道。

  ※每一个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愿望是不断的变化的,很少人在一开始就说是要成就佛道的,也许刚开始时是希望解开心中的苦恼,但是等你慢慢深入佛法裡面之后,心胸开阔之后,愿望也会慢慢提昇上来,因此佛陀教育弟子是有次第的,不能在一开始就给他高标准,这样子承当不了就会萌生退转了。

  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前面说明为何「为实施权」,这一段正示「开权显实」。声闻或者是菩萨,只要你有因缘听到我所说的法,或者是小乘法,或者是大乘法,乃至于一偈(一偈是佛法裡面能够表达法义的最小单位),都是可以成佛的。因为十方诸佛所弘传的国土裡,事实上,十方诸佛只有一乘法,究竟来说就只有「成佛」一个法门,没有所谓的二乘或三乘,除非众生有绝对的根性,绝对的小乘根性或人天乘根性,那麽佛陀不得不施设方便,以假名字来暂时引导众生,但是每一个法门都是趣向于一佛乘的。

  解释:

  《法华经》在前面的十四品,主要就是把佛陀的法门分成两个部分:一、权。二、实。就是你要掌握权实之间的关係。举八关斋戒为例:受持八关斋戒,透过八个戒法来关闭我们身、口、意的烦恼和罪业,这是一个「权」,但是透过道宣律祖,以《法华经》的思想开权显实,受戒时,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经过受戒的仪轨,功德就不一样了,因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透过无上菩提心的引导,这八个戒法的力量,就不是带你到人天去了,愿力会引导你直趣无上菩提。因此《法华经》非常强调;不管你修什麽法门,要发无上菩提心来摄持。亦即:从「实」的角度来说,你在「因地」有发无上菩提心,对你有绝对的利益。

  虽然我现在能作的,只有受持八关斋戒,这个「权」法是随缘成德,但是因为体性周遍,本体一定要跟无上菩提相应,如此说来,那麽所有的法门都是「一佛乘」。只要你发了菩提心,所有的法门都是一佛乘。

  《法华经》本身,基本上没有什麽特殊的修行方法,除了「四安乐行」品以外,但是它不断强调佛陀的教法,权实之间的相互关係,在目标上一定要依止「实」,但是下手处,不妨随顺你的因缘去随缘修习功德——就是「权」。使令权实的关係同时具足。这就是《法华经》前面十四品所要发明的道理,也就是教法上的权实。

  (二)开  显本——明如来本  之广远

  前面是约「法」,这裡是约能说法的「人」(佛身)。在《法华经》讲佛身分为「  门」和「本门」。「  」者,佛陀一期教化的事  。亦即佛陀自出生示现八相成道,这就是「  门」。「本门」则是佛陀久远以来已经成就的「法身」、「报身」。

  天上之月表「本门」;千江有水千江月表「  门」。

  《法华经》云:「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在《法华经》之前,佛陀并没有把祂的身世作一个交代,一般人总是认为;佛陀是这一生才成佛的。但是在这裡,佛陀就明白说出:「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佛已经成就的「法身」「报身」是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那麽久远的劫数了。在这麽久远来的时间当中,我经常在十方世界中教化众生,使令他们都成就佛道。

  为了度众生之故,我不得不从本垂  ,为了随顺众生的因缘,我示现了「生」,有「生」就有「死亡」,但是从我的「法身」、「报身」来说,是没有「灭度」这件事情的。因此从「本门」来说,我经常跟你们在一起的,以种种神通力,使令迷惑颠倒的众生,虽近而不见。

  本段说明佛的「  」「本」二门,这当中就牵涉到所谓「法身常住」的问题,在小乘经典(阿含经)不明显的说佛陀有「法身常住」的问题。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众生的法身都是常住的,不管你入涅槃或不入涅槃,灰身有可能,不能泯智的。

  在《阿含经》裡,佛陀明确的说明;阿罗汉的色身死掉以后,他还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慧身的「慧」是心所有法,从《唯识》的角度,有「心所有法」一定有「心王」,一、恆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繫属于心。那麽这个心所有法并不是粗的第六意识,那个微细的第八识的心所有法一定在的,有心所有法就有「心王」,有「心王」怎麽能说是「灰身泯智」呢?

  ※「法身常住」对我们修「淨土法门」的人来说特别重要,若是你不相信弥陀的「法身常住」,那淨土法门就是一个空谈了,你皈依弥陀,结果弥陀已经「灰身泯智」了,那麽我们忆念弥陀怎麽感应道交呢?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裡强调「名以召德」,你念这句名号时,你要肯定弥陀没有灭度,而弥陀的诸多功德,就是由名号来摄持的。所谓「本尊相应法」,不管你是忆念本尊的名号,或者忆念本尊的相好,你一定要相信祂就是本尊的化身,本尊没有灭度。「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诸佛的「应化身」是灭度了,但是我们深信诸佛的「法身」是充满的,佛陀那个有明了性的大悲心是跟我们同在的,我们只要依止名号就得以与弥陀的大悲心感应道交,所以我们念佛时,相信佛没有灭度,祂与我们同在,并以名号功德摄持我们,皈依名号就犹如皈依本尊的功德。大乘佛法不共于小乘之处即是此「法身常住」之观念,而此观念在《法华经》的后半段就明确表达出来,就是「开  显本」,从佛陀一代的教化当中,开出佛陀久远劫就成就的「法身」「报身」。

  「诸佛所证,众生本具。」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所谓《妙法莲华》,以莲花代表因果同时,莲花含苞时已经有莲子。在因地时就要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于因地时就要肯定自己的佛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这也是一佛乘。

  因此我们研究《法华经》,或者研究天台的教,在教法中要掌握两个主题:一个是教法的权实互动,另一个是  本二门。那麽在研究藏通别圆时,就知道这之间的关係了。

  ------1○竟  2○起------

  为什麽藏教的法是这样?藏教的佛又是怎麽样?而通教的法是什麽?通教的佛是怎麽样?乃至于别教、圆教所开显的法是什麽?别教、圆教的佛是什麽佛?能够掌握权实二法、  本二门,那麽对于整个天台的「教」,就有一个概念的认识了。

  甲一、乙二、丙二、约观心释

  「心」,是所观的境,它是一种「了别」的功能;明了分别的功能叫作「心」。

  「能观」的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能、所双举称为「观心」。(以下请看p.6图表)

  我们的所观照是现前一念心性,此「现前一念心性」它具足了三种真理:一、真谛理。二、俗谛理。三、中谛理。

  一、真谛——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即空」。

  从真谛理的角度,这「现前一念心性」,它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发明了真谛理。

  二、俗谛——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即假」。

  从俗谛理的角度,它理具事造,两重的三千,是「即假」。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能变现十法界、十如是的因缘果报,这就是「俗谛理」——「即假」。

  三、中谛——体用同时,空有无碍——「即中」。

  当我们在观察「真谛」和「俗谛」的时候,不管它的「空体」,不管它的「作用」,能够同时显现而不互相障碍,这时我们的内心就进入了「中观」,观「中谛理」——「即中」。

  以下请看补充讲表:

  附表一 —— 释「观心法门」

  一、释名显胜

  《法华玄义》云:「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说;心即实相。「实相」,智者大师主要是根据《法华经》的意思,列入了有三谛理,诸法的真实相就是真谛、俗谛、中谛,满足了这圆三谛理,就是诸法实相。如此说来,就一切法都是诸法实相。不过这时是「观心」,「心」是所观的境界,所以把「心」强调出来,故说「心即实相」。

  虽然我们内心有我执、法执,早已失去「心」的本来面目,但是从「心」的本来面目来说,它毕竟是具足「实相」的,也就是具足三谛理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

  初观为因,观成为果。我们刚开始观这一念心时,它已经是具足了实相的因,成就以后就是实相的果。(这是讲因果的随顺,天台宗的思想,是传承于中观的思想,龙树菩萨发明「三智一心中得」,亦即佛的这一念心具足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三种智慧就在佛的这一念清淨心中,同时表现出来,既然我们所追求的佛的智慧,祂的果地是三种智慧,那麽我们因地也应该随顺这三种智慧,故说「初观为因」,在一开始以三种智慧(空、假、中)去观这一念心时,这时「这一念心」已经有实相的正因了。慢慢的去改变,总有一天它就变成实相果。)(莲花在含苞待放时,就已经有莲子,因果同时意思是:因和果是同时出现的。)

  以观心故……是为观心。因为我们以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观这一念心的缘故,恶的念头不再生起,心念的活动、烦恼的活动,不管是一相、或是多相,都能够受到调伏转变,转妄心为真心,这就叫「观心」。

  ※※※※※※※※※※※※※※※※※※※※※※※※※※※※※※※

  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中,解释妙法这所观境时,本来是立出三种法:佛法、众生法、心法。但是他的意思是说:佛法太高,佛的依正庄严的境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如此境界太过于玄妙,对凡夫心情来说,不容易观。众生法太广,佛的这一念心是随顺真如,表现的庄严太高了。众生法指的是九法界这些随顺无明的心,所变现的惑、业、苦,这些境界又太广了。以智者大师之意,在所有妙法当中,心法最妙,因为它通十法界。亦即遇境时,不要管外在的境界如何,就是观你这一念心,守住你这一念心。以三观之智来观这一念心,它就会有变化。因此智者大师之意是,观心最为善巧。

  佛陀在《法句经》中也提到:「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一切法(不论善恶)要表现出来,一定是先动念头的。先动个恶念或善念,才会驱动你的身、口去造业的。

  念头不动,就无法表现业性——诸法意先导。

  整个造业过程,仍是「心」在主宰,在决定。善、恶业;身、口只是工具,真正的主宰者、造作者是我们这一念心。因此智者大师主张,你能够观照这一念心,「心调伏故,一切法调伏。」所谓「观」者,调伏之意。

  二、正示观法

  「心」是我们所观的境界,我们面对我们的这一念心,应该用什麽样的态度来观察它呢?这当中有三种角度:

  (一)空观——照真谛。

  空观,用「空」的角度来观这一念心,照这一念心的真谛理。把「这一念心」的真谛理发明出来。什麽是空?

  空——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

  我们面对我们内心的活动,有时起善、有时起恶,我们在面对我们的善念、恶念时,我们应该要知道,不管是善念、恶念,它都是假藉因缘而生起的。一定有内在的种子,一定有所面对的境界,有它依止的根,假藉各式各样的因缘,善念、恶念才能够活动的。既是假藉因缘所生,就是其性本「空」,因为它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再把「缘生性空」的观念,又开出三个角度:(一)无真实性:我们「这一念心」没有真实性。(二)无不变性:没有不变异性。(三)无独立性:没有独立自主性。以这三种角度去观察「这一念心」也可以的。

  无真实性,意思就是「这一念心」是虚妄的。有生灭性就是虚妄,因为它有欺诳性。(我们这一念心,有时候起贪烦恼,但是这个贪烦恼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它有时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到哪裡去了呢?觅之了不可得。有时

  候也会生起善念,精进用功,用功过后,善心也是了不可得。)从「这一念心」的变异、生灭,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结论:「现前一念心性」没有真实性。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二)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三)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四)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六)

 

后五篇文章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总结论

净界法师: 想要成就功德庄严,从今以后你不要再管别人怎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六编 往生品位 三、边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六编 往生品位 二、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