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获得幸福的方法——相信缘起性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缘起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贯穿于佛教的整个教义中。佛教的因果观之所以不同于宿命论者的机械困果论,也是因为它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因需要在缘的推动下才会结果;而无常也是同样,因为事物是缘起的,是众缘和合的,所以才会产生无常的变化。

  缘起又是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经论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世间的一切既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离开因缘也就没有一切。

  缘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缘,也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四缘生诸法:

  因缘:是事物生起中最直接的条件,比如我们在土壤中播下一颗种子,这种子就是亲因缘。

  增上缘:是助成事物成长的外在条件,比如说,种子的成长需要有土地、水分、人工、阳光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增上缘。

  所缘缘:所缘是所缘的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缘。比如眼识生起要有色境,耳识生起要有声境,色声之境就是所缘缘,它是心识生起的重要条件。

  等无间缘:心念的现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续。一念接一念,在心识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在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念头,必须待前念过去之后,后念始能生起。而前念就是后念生起的等无间缘。

  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不是缘起的。比如眼前这张桌子,就是由铁钉、木头、油漆、木工等等因缘和合而成。我们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五蕴中的色蕴为物质,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则是指各种心理活动,其中又以识蕴为精神的主体。任何精神活动同样需要众多因缘的成就,如眼识的生起要具足九缘:即光线、空间、色境、注意、种子、俱有依(根身)、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未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只有这九缘都具备了,眼识才能生起。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到一种心识的生起,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众缘和合而成。佛陀让我们用缘起法观察世界,是要求我们透过缘起的现象通达事物的空性。在三论宗的根本论典《中论》里,有这样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因缘所生法为什么是空呢?因为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自性即不由因缘、固定不变的自体。比如前面所说的桌子,是由木工、木头、铁钉等条件组成,离开了这些条件,桌子是什么?而其中的木材,也是地水火风等元素的组合,离开了这些元素,木头又是什么?人是五蕴的假合,离开五蕴人又是什么?

  由此可见,缘起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性空并不否定现象,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事物本性是空,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假相宛然,这才是符合中道的正确认识。

  在众多的般若经典中,处处要求我们以这种中观思想去观察世间的一切。《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缘起与性空不二,这也是佛菩萨以智慧对宇宙人生所作的透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缘起有与自性空为一体。很多人对佛教中所说的“空”认识不足,或以为空在色外,或以为色灭才空,因而对空产生种种误解。而佛法所认识的“空”是建立在缘起有的当下,不可以离开缘起有去寻找另外的空性。“度一切苦厄”,是说作为有情只有认识到这个道理,才能度脱人世间的种种苦恼。

 
 
 
前五篇文章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住于相

获得幸福的方法——熄灭妄想

获得幸福的方法——认识自己

不动心

圣严法师教禅坐(七)

 

后五篇文章

获得幸福的方法——相信无常

获得幸福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认识

禅录里的“眉”系词语

好心境

达摩祖师息争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