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学佛(禅修菁华一)〖圣严法师〗 |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对专门研究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所以,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告诉我们佛教在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应该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向弟了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去。即使现在,我们从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我敢向诸位肯定地说,学佛很容易懂,大家以为难懂的,是指佛学。凡一樁事物,历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积的东西必然越来越多,清理这些堆积物,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假如要想从这些堆积物里,找出最简单、最根本、最平实的方法,来让大家实行,便是学佛的工作。可是,要做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够办到。这就是我们身为法师者的责任,法师们应从难懂的佛学之中,找出易懂的学佛的方法,来告诉广大的群众及佛教徒。 因此,我们要弄清,佛学虽难,学佛却易,佛学的研究,虽非释迦佛陀设教的目的,站在文化的立场,对佛教作学术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励的。对于广大的信众而言,佛经不是让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着去实践的;实践佛的教义,便称为学佛。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当然不是唯物论论的宗教,却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虽然也有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所以,他们是为信仰神有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可。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类的行为,结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权古巴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绝对正确,绝对真实。可是在你信仰之后,便该照着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实行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达到解胶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是,佛陀的伟大,虽充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候,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戒、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学这三项。世间可学的东西很多,那些都是苦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越可助成高深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择,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鉴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它含有训诫、规劝、警告、指导等意思。通常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方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损人利已和损人不利已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损已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有,此为积极的要求。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础,而不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食”、“嗔”、“痴”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才蚝为。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痴”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1、不杀生: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联,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2、不偷盗: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这是不偷盗的定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3、不邪YIN: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玷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YIN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的。 4、不妄语: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因此,诸位居士也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5、不饮酒: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痴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在今日的社会中,多一分清明的头脑,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驾驶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饮酒、在有重要的会议之前不饮酒、在重大的决策待考虑之前不可饮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痴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毒物为害,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关系,可用一张图表来说明: 身口 │┌─│ ┌───┐妄饮 杀偷邪语酒 五恶行——生盗YIN └─────────────┘ │ ┌────┐ 三毒——贪嗔痴 └────┘ │ 意 由贪、嗔、痴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戒的功能,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力。这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其前后的关系,也可用图表加以说明: 戒 │ 有 烦←所 恼不 ┊为 ┊│ ┊┌────┐ ┊痴嗔贪 ┊┊┊┊ ┊↓↓↓ ┊智慈喜 ┊慧悲舍 ┊└────┘ ┊│ ┊有 ┊所 ┊不 ┊得 断不 烦←为 恼 定 贪、嗔、痴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口的动作,发泄于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明。 第一重层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过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力量。 2、冷静的思考:凡在从事一项工作或任务之前,应当多作准备,《中庸》所说:“豫则立,不豫则废。”通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开始得顺利,必须多作事先的准备。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实行的步骤,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到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则要随时审察、检点缺陷、纠正错误。好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更好,坏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改善。这种判别力和决断力,均系来自冷静的思考。 3、安详的言行:一个人如果希望被人视为有品德的、可让人尊敬和信赖的人,他就必须谨慎他的言论和行动,一个轻言狂语和轻举妄动的人,他是得不到好评的,当然也不可能促成伟大的事业、博取崇高的社会地位。 4、专注的精神:不论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专注,纵然做成了,也不会是杰出的。中国有一句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说:工作和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从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职业上,全心全力,将整个的身心投注进去,便可能使你成为这一门行业中的最杰出者。 第二重层次——坐禅的原则和要诀 1、坚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实际进行坐禅之前,对于你所学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绝对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会骗我们上当,也有相信指导你坐禅的老师,是从亲身的经验中过来的识途老马;你是一匹小马,跟着老马走,绝对不会有问题。当然,谁是值得被你信赖的老师,最重要的,如果你对他的信心不够,对他指导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学,否则那将对你有害无益。 2、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禅定,不能没有验点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禅时,发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现象,有的使你觉得轻暖舒畅,有的使你疼痛难受,有的使你欢喜,有的使你恐惧,这些很可能发生在一个初学禅者身上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能够明白其原因,那是最好,否则,你当随时请教你的老师,他会帮助你,使你安下心来继续修行的。 3、调心:定的工夫的表现,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称为身定、口定、心定。要达到这三定的目的,便得从调理它们着手。调身,是使身体完成一种适合于坐禅要求的正确姿势。 4、调息:坐禅时的呼吸,要细、要长、要均匀。 5、调心:把向外冲击、浮动和散乱的心念,收摄起来。最初的方法,是以念头看住念头,最后做到被看的念头不起了,能看的念头也不见了,清清楚楚有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内心却是寂寂静静地不波不动,好像镜子的镜面虽映现出镜外的各种或动或静的景物,镜面的本身是静寂不动的。但是,这样的工夫,说来容易,得来却颇不容易。 一般的人,从第二层次的坐禅工夫,可以得到一层次的四点功力。不从第二层次中下工夫,第一层次的功力,便强不起来。我虽把它们分作两个层次来说明,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时,我也常向跟我学禅的人强调,静坐有三样好处:①能使身心健康。②能使头脑清明。③能使人开悟。入定与开悟,当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强健你的体魄,坚实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业。 现在将我为美国佛教会周日会禅会所拟的“坐禅须知”,抄录如下,以供有心学习静坐的读者参考。 坐禅须知 一、坐禅的准备 1、坐垫:四方形宽大松软及圆形高的四寸的坐垫各一个。 2、场所:整洁、寂静、肃穆神圣的室内。 3、时间:精神饱满之清晨,起床漱洗之后最佳。每日定时进行,每次二十分乃至四、五十分钟。 在饱食、暴饮、性行为、激烈运动之后,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时,不宜坐禅。 4、饮食:每餐以八分饱为佳,食后暂作三十分钟休息,开始坐禅。 二、坐禅的方法 1、调身法—— ①坐法: a结跏趺坐(Ⅰ)吉祥坐——右足架于左腿上再以左足架于右腿上。(Ⅱ)金刚坐——左足架于右腿上再以右足架于左腿上。 b半跏趺坐——右足置于左腿下,左足架于右腿上。 c交足坐——左右二足随意交叉平放。 d椅子坐——端正坐于椅上,两足自然垂直。 e日本坐——两膝长跪,两足向后伸直足尖相叠,腰干伸直,坐于两足跟上。 ②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于石掌上,二拇指轻轻相接,中间成圆形。 ③身姿:左右摇动数次,以确定坐姿的平稳,背脊骨伸直,颚向内收。 ④视线: a闭目——精神饱满时。 b注视正前方一公尺处或壁之一点——略感昏沉时。 c闭目及注视交替使用。 2、调息法——坐下后作数次深呼吸,最后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复平常呼吸。 3、调心法——数息观,调息后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数呼吸。 ①出息观 ②入息观 慧 慧是包括知识范围的“认识心”和“检择力”,知识不能涵盖慧的内容,从知识可以升华到慧的领域。佛教不是知识的宗教,却是使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为除了肯定世间的知识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识的“悟”的经验下而获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识的“认识力”和“检择力”。不过,慧的获得虽在于悟,慧的寻求,仍不能离开知识,它有“闻”、“思”、“修”的三个连环性的步骤: 一、闻慧——虚心学习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称为学佛,在烦恼没有断尽以前的人,称为住于“学地”的“学人”,并且每天应该记诵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成佛的愿望,你当断尽一切的烦恼,救度无数的众生,如何断烦恼?怎么度众生?那就非得学习种种方法不可了。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学习,假如最初你是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当你对佛教产生信心之后,你便不会不学了。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用耳朵;自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眼睛。凡此种种,只要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法,尤其在中国禅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二、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各方面学得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当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作为参考;当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三、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的实际体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者,知识可以贩买,可以现买、现卖,一般的知识分子,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之士的实际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么呢?修习如何获得慧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已告诉了诸位;从闻、思所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选自《佛教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