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印光大师文钞入门读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印光法师文钞入门读本

选编说明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1862-1940),一生说法利人,弘法利生。他阐扬佛法的文字相继结集为印光法师文钞增广、续编和三编,为当今念佛修行的指南。鉴于整个文钞127余万字,初机难以全部受持。本社按照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选定的容易理解、应该优先阅读的篇目编辑《印光法师文钞入门读本》。其中收录印光大师在三编卷三复某某居士书中开示的容易了解的书信30余封,弘一大师选定的应先阅读的篇目十余篇,再加上与两位大师所选气类相近的法语、论着十数篇。各篇都编有极简要的内容提要,并列在目录之下,以便读者了解各篇内容。印光大师大师的基本教义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该读本虽然只有大约10万字,但义无增减,都是从祖师大光明藏中流出。只要恭敬受持,依教奉行,必定能够把握净土法门宗旨。待到深入堂奥之后,不妨进一步研读大师文钞全部,以自利利人,在世作好人,临终生净土。

弘化编辑部

2008年4月

目  录

1、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谈恳切志诚和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2、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谈惭愧忏悔和专心念佛法则

3、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讲改过迁善

4、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讲拜经方法和主敬存诚

5、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开示净土宗旨、正行、助行、寡过、发愿、普劝等

6、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开示烦恼预防方法、净土宗要、摄心念佛、十念记数念佛和恭敬

7、与陈锡周居士书

比较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难易,系统开示净土信愿行、念佛功课、晨朝十念和发愿回向

8、与卫锦洲居士书

开示如何对待逆境,讲解三世因果

9、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开示逆境、圣贤之学会在家学佛法则

10、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开示报通三世,子有四因

11、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开示善导专修法门、念佛与持咒关系、普劝念佛

12、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讲自反才能入道,开示启发信愿之法

13、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开示《弥陀衷论》和会集本不可流通,赞叹《弥陀要解》

14、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开示弥陀经当依蕅益要解,受持读诵,为佛门始终正行。看经要具圆顿眼。

15、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讲解他心通和神通,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

16、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开示念佛三昧修法,论诚与恭敬,讲解四土、悟二空理、证实相法,说明南岳、智者、蕅益三大师示现的位次,开示读经方法,开列学佛参考书

17、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谈智者大师所证,于家庭要委曲方便

18、与徐福贤女士书

系统开示信愿行、应读净土经书和自誓受戒法

19、与广东许豁然居士书(代康泽师作)

介绍《安士全书》,指出炼丹为外道法

20、与某居士书(代了余师作)

谈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

21、与海盐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勉励罹灾戾而猛修持

22、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论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和初发心菩萨的含义

23、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论净土法门,修有专圆

24、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于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覆被

25、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谈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及具体教育方法

26、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谈各守一法,以期自利兼以利于有缘

27、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谈性德、修德和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28、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示从乩违教之失

29、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示不可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当切实修持信愿行法

30、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谈专修净业的利益

31、复弘一法师书

示于心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32、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

 谈皈依恭敬三宝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部分

33、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佛教虽为出世法,实具足经世良谟

34、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谈周群铮适合在家修行

35、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谈教子女之法有体有用

36、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谈劝家属信因果和念佛

37、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谈教育子女的根本是孝亲济众,忍辱笃行

38、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谈夫妇相处之道,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39、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谈善教子女的意义和方法,示净土仗佛力

40、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谈普敬僧尼,居心通皆恭敬,行事则亲贤远愚

41、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以病为药,则病不为累,三种回向

42、复周群铮居士书二

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

43、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自利与利他,示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

44、与永嘉某居士书

开示求子之道

45、复周孟由昆弟书

谈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临终助念方法,念佛追荐方法

46、复黄涵之居士书四

在生助念法

47、一函遍复

略说念佛修持方法,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

48、复蔡契诚居士书三

做人念佛八句纲宗

49、

49、复陈慧新居士书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

50、复宁德晋居士书九

示在家人念佛功课

51、复蔡契诚居士书三

做人念佛八句纲宗

开示法语

1、大师自述

大师略述经历,每日行事,主义及念佛教义

2、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代了清师作)

说佛出世因缘,中国佛教历史,护佛与毁佛的因果

3、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讲解三皈、五戒、十善

4、净土法门说要

辨别佛力、自力,解释永明禅师禅净四料简

5、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说净土法门与五乘佛法的关系,必须戒杀吃素的四大理由

6、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圣诞日开示法语

只要深信切愿,不必一心不乱。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

7、示冯右书居士临终法语

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如乘大火轮

8、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唯有阿弥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轮回

论着

1、净土问答并序

解答佛力、自力大小优劣

2、近代往生传序

区分通途法门与特别法门

3、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论净土法门特点,示对治烦恼习气方法

4、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讲戒杀放生之理,答戒杀放生之疑

5、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说阿弥陀佛大愿,示净土普被三根

6、佛教以孝为本论

比较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阐述佛教之孝广大无边

7、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阐述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

8、持经利益随心论

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

9、净土五经重刊序

阐明净土五经的大义和编订净土五经的缘起

10、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示修净业的三条要求和修持法则

11、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示家庭教育的内容和重要作用

12、临终三大要

开示临终助念有开导安慰,令生正信,换班念佛,以助净念,切戒搬动哭泣三大要点

13、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净土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

14、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

书信1、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提要】谈恳切志诚和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心不安之至,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缠绵,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纵令得生人天,断难高预海会。至于佛像当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铜铁等看。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像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

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法苑珠林一书,(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苏州玛瑙经房订作廿四本,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天宁寺板系新刻。)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各流通处皆有,宜请而阅之,其利益当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阅之。令弟去秋复来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为是否也。

(增广卷一)

2、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提要】谈惭愧忏悔和专心念佛法则

接手书,读之令人心神畅悦。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年将七十,尚欲天假之年,卒以学易,以祈乎无大过。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近世儒者,唯学词章。正心诚意,置之不讲。虽日读圣贤书,了不知圣贤垂书训世之意。而口之所言,身之所行,与圣贤所言所行,若明暗之不相和,方圆之不相入,遑问究及于隐微几希之间哉。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由烦恼恶业障蔽心源,不能显现。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不但了无光明,即铜体亦不显现。若知即此全体尘垢之镜,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砻,日复一日,积功不已,铜质自露。又复加功,光明渐发。光明虽发,磨砻更切,力极功纯,垢尽明复,照天照地,为世至宝。须知此光,镜本具足,非从磨得。若非本具,从磨得者,磨砖磨石,亦应发光。又须知此光,镜虽本具,不磨则永无发光之日。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则与佛平等,若不改恶修善,背尘合觉,性具功德,永不能发。以本具佛性之心识,造长劫沉沦之业苦。犹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损伤,可哀也已。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且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谓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燃,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增广卷一)

3、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提要】讲改过迁善方法

谢恩光来山,持阁下书,展读之下,见其慕道心切,而愿力宏大,誓期深入,而不肯得少为足,欣慰无量。至于过赞不慧,令人惭愧无似耳。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义典句,似未深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者。宜往华严寺借阅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息心详阅,自知所趣。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杀而食之,何能下咽。若知此义,即丧身失命,亦不能吃一切肉矣。然佛之教人,循循善诱。上根则令其全断。中下则令其渐减,而遂至于全断耳。

发愿文,文虽宏大。然须真实从心而发,方名为愿。否则心口相违,何名为愿。现世之愿,虽亦无妨。欲生福慧子孙,须从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中求。况阁下年当六八,续娶三妻,但止生女。即此可征宿世现生,皆少栽培。今欲转回天心,必须真实改过迁善。如明季袁了凡先生之笃实做去,断未有不蒙感格而满所愿者。且勿谓吾家素寒,不能广积阴德,大行方便。须知身口意三业皆恶,即莫大之恶。倘三业皆善,即莫大之善。至如愚人不信因果,不信罪福报应。侃侃凿凿,依安士全书等所说,为其演说。令其始则渐信因果,继则深信佛法,终则往生西方,了生脱死。一人如是,功德尚无量无边,何况多人。然须躬行无玷,方可感化同人。自己妻女,能信受奉行,别人自能相观而善矣。岂在资财多乎哉。但求不饥不寒,何思财发巨万。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祖德若亏,便当愧死。祖业纵亏,有何所伤。而以来日无多之身,思欲顿复。徒生妄想,了无实益。且自随缘度日,便为乐天知命矣。健寿处世,有顺无逆,世人谁不愿得。然而得者甚少,不得者甚多。以宿世现生,无大栽培,无因不能得果故也。今阁下欲生西方了生死。但当愿高曾祖父母等神识,仗自己自行化他修持净业之力,即蒙佛慈接引往生,则可谓大孝尊亲。其不绝先祖祀,及复祖业等,皆世间凡情所共知见之浅近境界也。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又世人无子,每多广置妾媵,不知培德节欲。如此乃是速死之法,非求子之道。此事上关风化,及与宗祀,人皆冒昧而为,其于人之大伦,不亦有愧于衷乎。

不慧人微德薄,百无一能。寄食普陀,苟延残喘,不敢为人作师。故谢恩光在先亦有此说,皆辞而不受。阁下皈依三宝,随于本地择其品行端方者,拜以为师,则已得为如来弟子矣。下次再有笔札,不得用皈依字样。贵地既无明眼通人,光自愧道业未成,不敢作师,然复随缘开示者。喻如无足之人,一步难移,安坐三叉路口。有欲直达家乡,不知所趣者,指令得其正道,速达家乡。而归家之人,断不以彼之不能行,并其言而废之也。

(增广卷一)

12345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花置寺,心中净土

净土念佛法门的现实利益

从西域净土信仰到中原净土宗的转变

清凉宝山修道 幽净禅房念佛

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 [于海波]

 

后五篇文章

《维摩诘经》之净土行及其环境伦理意义

印光法师的专一心念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净土十疑论第九疑

从医学角度浅析徐伯威居士的念佛效验

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