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三十六课天台净土观

“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是天台历代祖师一贯的主张。其故有三:一、因为净土的理性,即是实相理体,也是如来藏妙心的净性,所以天台即净土;二、净土的行持,即是一心三观的念佛法门,性修不二,理观并举,乃是唯心净土的无生不生的妙行;三、净土的果德,即是三德秘藏,常寂光净土即法身、般若、解脱,实报净土即是妙假,方便净土即是真空,凡圣同居土即是法性的垂示。所以净土之果德,全收天台的妙证。

志磐大师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说:

“在凡具惑而能用三观智,显本性佛,如四明师之言曰:心境叵得故,染可观净;不碍缘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当处显现,斯观佛三昧之正诀,唯明宗得者意能行之。至若称唱嘉号,瞻礼尊容,读诵大乘,持奉净戒,皆净业之正因,正观之助行,而但修善行也。仁慈者,亦可以成回向庄严之绩。然则若定若散,若智若愚,无一机之或遗,虽登堂之有金银,入品之有上下,至于趣无生而阶不退则一概云耳。悠悠末代,凭愿行而升安养,自庐山而来传往生者,才三百人,意遐方外域,不及知者,奚若河沙之多。是知此方学佛道者,机疏障重,未闻有成,而独于念佛之法,无问僧俗,皆足以取一生之证信矣!撰净土立教志。”

在志磐大师看来,净土法门即是最高的观修方法,也可做次第接引的方便,但因末代机劣,欲取一生成办,唯有净土法门。所以天台提倡净土法门是根据众生实际情况而展开的。

但是作为天台的行者,绝非一般世俗净土信仰者的观念与求拜行为,而应建立在天台教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净土观与行持观,方能真正弘传净土,实践净土法门的人间化。

其中要观照的有以下数点:

一、理事观 净土法门“事是明显说,理是秘密谈”,因此观净土的种种事缘,应悟此中理性,但理不孤起,必托事缘而显,即理为本事为迹也。

二、唯心观 说理说事,皆不离一心而显现,故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无论悟与未悟,此唯心之旨常然不变,能知“心作心是”的唯心境界,则常以此现前一念之心起信、发愿、念佛,而时时生于自心的净土。如此,净土法门,方成天台一心三观的圆修,证成唯心实相的妙境。

三、生死观 生死者唯心念的变易生灭,肉身的生与死只是正报色的假相,如能不执身相,了悟此心为生死本,则于念佛时,念念了妄不生,生缘不灭,一心虚明,神栖安养,于是当念无生,无生而无不生,则娑婆印坏,净土文成,虽生命未终,而早已迳登极乐了。

四、厌欣观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此净土行人常生的心念。但应知所厌者乃娑婆世界之烦恼恶业与种种执着,并非人生世界应作的事业与借此开发的善根的殊胜因缘。因此,厌者不消极,心灵中仍有菩提智光与方便利济之行为。欣求者,也并非只贪西方胜妙境相,而应欣慕净土贤圣的功德,开发自心的莲花,把净土的美德净妙化解为自已的行持,如是身在浊世,心在莲邦,自有一番清净安然的天地。

五、信愿观 “信、愿、持名”为净土三资粮。唯信需要解而悟知,方是真信,故常须思维观察净土理事,自他因果,不断开拓自心的信德,才能显示信心中的淳善至美的德性。而愿则须切,切切在自心中不忘失净土的功德,不离开一念的清净,不执着自我的分别,唯弥陀是我心中之佛,唯莲邦是我心中之土。念念归真,时时反源,所以愿至切者,即可顿入空明无碍的净妙境界。

六、妙行观 化一切境为极乐,悟一念心即弥陀,觉智照于无住,慈悲观于平等。闻一切声皆名号之所自出,说一切语唯妙音之所演畅。娑婆即净土,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正于圆明独朗之际,不妨行众生缘而行方便,逗机巧施,应迹无方。于是妙行自在,利乐无穷,成娑婆之智灯,转五浊为莲邦,导众迷于长夜,开菩提于正觉,俾使一切有缘众生,皆得解脱,永离苦轮。

七、品位观 真行道人,不求品位之高低,唯觉正行之无住,但不妨以品位而印证,以资策进道业,克期胜果。

未证无生之前而修三辈之法者,生于凡圣同居土。初证无生,未破无明,生于方便有余土。破无明显中道实相,生于实报庄严土。无明究竟,妙德全彰,则圆证常寂光净土。

至于三辈九品的位差,可参阅《观无量寿经》。又行于事一心不乱,虽伏见思而未断者,生于凡圣同居土。证于事一心不乱者,生于方便有余土。行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悟而圆行菩萨道者,则生实报庄严土。证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证而显圆德者,则生常寂光净土。

净土是未法时代最殊胜的普被法门,使上智下愚一切众生均有往生成佛的可能。因此台宗学人在圆解的基础上,更应力修净业,使自己与净土的妙假功德相应,开显出清净的庄严妙果。

练习题:

1. 天台宗与净土法门的关系如何?

2. 天台的观智与净土的妙行是怎样一致的?

3. 志磐大师的在“净土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 净土理事观与唯心观的关系如何?

5. 净土生死观与厌欣观的关系如何?

6. 如何是净土的真信切愿?

7. 净土的妙行观应如何悟入?

8. 净土品位观应如何体证?

9. 为什么说净土乃未代的最妙宝筏?

思考题:

1. 认真思考天台的圆理圆行与净土法门的一致性的要素所在。

建立自己的净土行,以达台净不二,性相圆修的妙旨。

 
 
 
前五篇文章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略述慧远大师的净土观

善导思想研究

唯心净土

念佛不精进,因为信愿并非真切

 

后五篇文章

佛教“净土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融合

佛教“净土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融合

慧远创立净土宗的主客观原因

慧远创立净土宗的主客观原因

常明庵万牛念佛会碑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