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念佛决定愿往生(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念佛决定愿往生(一)

乐渡法师开示

【编者按】  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广开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入道,其中以净土法门为最直捷易行。在净土经典中,以《佛说阿弥陀经》最为简要易明,深入浅出。经中以信、愿、持名为宗,三根普摄,九界咸归。

十方诸佛皆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无问而自说的《佛说阿弥陀经》,各大乘经论均有倡导修持念佛法门。例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地藏经》、《维摩经》、《悲华经》等。不但十方诸佛称赞念佛法门,还有诸大菩萨也劝人修念佛法门。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

在印度的诸大圣僧,诸大尊者:例如祁婆迦尊者、马鸣尊长、龙树尊者、天亲论师、维摩居士等,亦提倡念佛法门。

佛法传到中国之后,有东晋慧远大师为净土宗初祖、魏朝昙鸾大师、隋朝的天台宗祖师智顗大师、唐朝的善导大师,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以及历代的诸位弘法大师和诸大禅师,皆都提倡念佛法门。

信愿行三资粮,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弥陀经》上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巳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土。”

发愿恳切至诚,才能往生彼国,愿不恳切,行不至诚,何能往生净土?所以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因此信、愿、行是往生净土三资粮,缺一不可。

随发愿文入观,长养往生资粮

以下是往生发愿文,我们每次念诵时,要六根都摄,随文观想,恭敬念诵:

“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

修行者如能每天跪在佛前,至诚恳切,随发愿文观想念,持之以恒,其妙用是可以增长念佛之功德,长养往生净土之资粮。念此发愿文时,观想弥陀恩德无量,自己业障深重,不得见佛,心生惭愧,深自痛责,祈愿临命终时,蒙诸菩萨接引,得见阿弥陀佛。

真诚发愿,感应道交

在念佛七中,还有一个发愿文,必须诚恳念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华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巳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这一段发愿文共十四句,从古至今有大感应,有的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有的在梦中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据史籍记载,感应的事迹多如恒河沙,在此不能一一详尽具述,我现把这发愿文简单的解释其中之要义:

真信、切愿、纯行

第一句:“愿我临终无障碍”,看来很简单,但是许多人到临命终时,障碍很多,例如人身染重病,卧床不起,痛苦呻吟,到临命终时,有这种障碍;还有意外横死之人,均属临命终时的障碍。要能一心念佛,发愿求佛、求菩萨加被、愿我临命终时,没有任何障碍,才容易往生。

还有许多人到临命终时,心中牵挂财产、金钱财宝、妻子儿女、亲戚朋友,放不下。谛闲大师在他的语录节要中,指导我们在临命终时如何提起正念,摒除任何障碍,易于往生的妙法,他说:“持名念佛,要信真、愿切、行纯。先须放下胡思乱想一切杂念,提正念,将“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系念在心,默默持念…但当思虑时,自觉心不归一,须收来正念,默默持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自他不隔,最易入手,又易纯熟,久久自成念佛三昧。”

临终保持正念,定蒙弥陀接引

念佛之人,要常常观想,愿我临命终时,不但没有任何障碍,还有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既无有恐惧障碍之心,当然欢喜无量。此时,观世音菩萨以甘露水洒在吾头上,大势至菩萨以金台安在我足下,由于佛菩萨以神通加被之力,一念之间,即可脱离五浊恶世之娑婆世界,在一伸手臂之间,就能到达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

莲花化生,见佛闻法

娑婆世界是以男女为父母,是人生人;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以莲华为父母,所以莲华开放之后,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亲听阿弥陀佛说法,清清楚楚。听闻阿弥陀佛说法之后,当时就能开悟,得无生法忍。忍有三种:

第一,   生忍,如果有人无缘无故,当面凌辱打骂,却能忍受,不动心,不生烦恼。此为生忍。

第二,   法忍,天气冷热,狂风暴雨,饥渴病痛,均能忍受,不动心、不生烦恼,此为法忍。

第三,   无生法忍,心中无生忍之忍,亦无法忍之忍,此为无生法忍。

在极乐世界证到无生法忍之后,即能达到登地菩萨之圣位,发大心,满大愿,能够不离极乐世界之安养,便能回到娑婆世界,用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一切众生,把世间尘劳之事,化成利人利己之善举,以此念佛愿生极乐之大愿,永不违背,毕竟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下期待续)

 
 
 
前五篇文章

净土圣贤录·隋智顗传

虚云老和尚在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日上的讲话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因缘

弘一大师与印光法师的因缘

 

后五篇文章

观音菩萨形象演变:最早为小马驹 曾是威武伟丈夫

观音菩萨形象演变:最早为小马驹 曾是威武伟丈夫

念佛决定愿往生(二)

净土及其殊胜之处

净宗学会参访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