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中﹚ 鸟惭居士着 前言 始学净土的因缘 净土思想的确立 净土思想的大要 净土思想的实践 净土思想的验证 结论 ●净土思想的大要 雪公承续在内地已有的修学,随政府赴白,开启他先後四十年教化,另一个新的里程碑。一直到 雪公往生之前,这一段在台时期, 雪公老师,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在充实与提升自己,使净土思想更趋圆熟,其气势更形壮阔与弘伟。此下就例举几方面,来说明其大概的要点。 (一)华严导归— 老师奉华严为自他信仰净土的大根本,开办将近三十年的华严讲席(目前仍由 周老师续讲其未竟部分),其用意除了在凝聚信众有一长期的熏习之外,主要是要强化大家的信念,使其明白净土念佛法门大有来历,学人不必自我看轻、自我气短。华严是圆顿大法,专明一生成佛的道理,只有法身大士才能领悟。可是全经到了最後,却以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导归净土,作为归顶结穴(一生成佛)的下手处,这好比如椽神笔,辟空一挥,谁能了解意在何处?华严以十大愿王导归净土,莲宗也以念佛求生净土,却得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古德有说:华严是大本弥陀,弥陀是小本华严。蕅祖以为一代时教,不外六字洪名,这些千古绝唱,不可思议!华严大士都求往生,我们博地凡夫岂能自生退屈,而不见贤思齐?念佛决不是老太婆的小勾当,华严确可作背後信仰的大支柱。 (二)带业往生—这是持名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之一,这四个字,以目前可查的资料来看,首先出现在元代天如(维则)法师所撰净土或问中的第十八问,他还是引用古人的话,这古人是谁?不得而知。其後,明代莲池大师在其着作中提到带惑往生,其意义是一样的。在净土的经典中,虽未见有这四个字,字里行间是隐藏有这层意思的。另外,常被人拿来引用的那先比丘经的小砂大石喻(小砂虽小,没有船载即沈;大石虽大,若有船载即不沈。砂、石喻业,船比佛力。),也都是很好的证明。类似的意义或比喻,也散见於唐代净宗大德的着述中。根据的出处,虽不能说俯拾皆是,也可说为数不少。这个名词是谁首倡的?并不重要。从义理上来领解,它就是佛说的,毫无可疑。带业往生是特别在凸显弥陀愿力弘大不可思议,这是净土之所以立宗的大根据之一。佛力固然弘大,但是它的前提是求生者必须「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平时猛造业,期待佛慈悲临终接引而带业往生,这是与因果道理违背的。净土绝不是十足无赖之辈的避风港,自己一点不着力,死要人拖。虽然「随缘消旧业」,这可与有人提倡的「消业」旨趣不同。前者是要伏(见思)惑就可往生,後者是消业才往生。这里的消业,其实就是断(见思)惑,严格就学理来看,消业往生,并不是不好,问题是凡夫有几人办得到。如果一反古德一脉相传的慧见,硬立章程,难免就会弄得许多人的信仰无所适从。雪公往生前十年内,由於这一段横出的公案,为了坚定大众的信念,循循善诱,可谓卖着老命作教化。眼看天下苍生茫茫受惑动,岂止是 雪公一人的悲愍,连上来 印光大师、净土诸祖菩萨,都要哀怜不已,甚至「我佛夜半有泪痕」。「带业往生」,就是佛说的!就理说(经论义理),确有其理;就事说(往生事例),实有其事。修学净土,在这一要着,必须靠得住、把得定。 (三)当生成就—根据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引述维摩经、智度论以及他本论的会通,可以明白「当生成就」也是持名念佛法门的要点之一。印光大师在文钞里,一再提示:念佛的人如果求来生大富大贵、或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弘佛化,那就是三世佛怨。所以,念佛务必切求就在这一生往生西方净土,所谓「当生成就」(起码是了脱分段生死,不入六道轮回。)净土求当生成就,绝不是自了汉的作风,反而是志在千秋万世的回入娑婆、广度苦难众生的大人作略。讲究稳紮稳打,实实在在利益众生。下手处似是消极,及其结果与其他大乘法门无异。生生世世留住娑婆,接受挑战,练就菩提,於理讲得通,於事几人有能耐?一个「隔阴之迷」,就够打却多少伶牙利嘴?!净土讲究实事求是,如果看他老修行的过程,遽下论断:「天天阿弥陀,只知求死不求活!」是不争气的宗派!是枯寂的佛教!这就无异扼住对方喉咙,说他声音小,有点不近理性。修行净土的人,既然持名念佛,斩钉截铁地,就是务必志求此生往生极乐,不等来生多生,这就叫善顺诸佛教诲,必能成就。雪公老师撰述的当生成就之佛法弘扬至今,在那平淡无奇的字眼背後,是否也散播着我佛那种「浪子早归,莫远走」引颈切盼的弦外之音?这也是值得耐人寻味的! (四)但念无常— 雪公在日,无论在那里讲经或说法,总会警醒信众:「你们不要迷信我会一直坐在这讲台上!」或说:「原子弹就在我们头上了!」。这一类的话,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是那样的简易,那样的平庸,连三岁小孩也说得上口。可是这三家村话儿,出自他老人家口中而一再叮咛,其意义就非同寻常。这倒不是说 雪公预言或先知了些什麽,而是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雪公是弘扬净土的人,这些话不就跟净土的修学,丝丝相扣?因无常,而求出离,这是入道的要门。不能从这里认准,而悠悠忽忽,无论世出世法,都是很难成就的。雪公的话,印祖的「死」字,警众偈,乃至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悟.........等等这些佛经祖语,当它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旁经我们耳边的时候,我们究竟能振起多少的激励?我们是否能会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目标上?这又是值得深深省思的! (五)常行三事—时时忏悔、时时随喜、时时回向。这是 雪公老师砥励大家,在念佛之余,要常做的三件事。说到忏悔,是要经常检讨自己,是否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是不是跟人争名夺利?上班、为公家办事,尽心否?讲大话,三分说成七分?等等世出世法,只要是说错、做错的,都应加以反省。这是随缘消旧业,做伏惑的工夫。其次,随喜,雪公生自山东,而後半辈子居住台湾中部,食於斯、寝於斯,认为台湾这片天地对他恩泽深厚。为了饮水思源,所以未成佛,先结善缘。只要一有到外地的机会,不是买放生命,就是替动物皈依。不外出在台中,印经救济,更不在话下。某人少穿的,「请你拿去,穿上!」毫不吝惜又有礼;有好吃的,你一包、我一块,让大家分享,自己喜形於色。或自行,或教他,惠而不费。回向,是万善所得功德,无论大小,都回向净土,普愿自他都能往生。雪公经常提醒信众,不要怕回向,不要忘了回向。忘了回向,将流入人天法;怕回向(功德别人分享,自己就减少),也与大乘净土不相应。回向净土,则往生有目标。功德分享别人,自己未见减少,反而更大,如火炬一样,以一传十,乃至百千万,自身丝毫无损而光明更大。这「三时主义」的倡导,无异在往生的路上,起了一种补强作用。我们持名念佛的人,都求临终无障碍,三时主义就是很好的保障。 (六)敦伦尽分—一部印祖文钞风行天下,如何把人做好这个道理,触目皆是,它的下手大原则,就是敦伦尽分。秉持印祖这个遗教,雪公在他身上也推行地不遗其力。除了奉行做人是成佛的根本基础这个理念之外, 雪公在入世事业方面,不惜苦心经营擘划,也有他特别的时节因缘。民国四十初年之间,为台北新庄乐生疗养院声援救助,应是他日後展开慈济工作的一大契机。当时的外教对於佛教,可说极尽讥嘲凌辱,认为佛教是寄生的,是消极的,是只顾自己解脱生死的。为了众生、为了佛教,雪公与一批信众省吃俭用、出钱出力,那人间受孤立冷漠的一小角落,渐渐绽开光明与温馨。敦伦尽分是要落实的,心理的空虚不说,如果缺少吃穿、没得住,这些人情世故没有打点好,还能向人说做人谈学佛?那有谁会相信?从 雪公的身上、他的着作里,可以看出,他是不乐见学佛人只会在文章上闲聊「孝弟忠信、之乎者也」而沦为一无事事的「穷措大」。所谓敦伦尽分,也不外是在把实际的人情世故处理得当。外教在这些事情上,也有他好的一面,老师只有赞叹随喜,与予尊重。外教对佛教的批评有不对的,雪公一向采容忍的态度,不作反击。尽管改善、强化自己一方,使对方的歧视自然消泯於无形之中。至於像老庄诸子、各种民间信仰,或讲行善修福,或说成仙升天,只要是立足於把人做好的基点上,雪公一律不加轻视,认为都能各利一时一方之机,可以兼容并存。这是 雪公在敦伦尽分外延的横面因应。而在纵面上下互动,赖以内行的动力又是什麽?那不外是「诚敬仁厚」四字。 诚以自处,敬以治事,仁厚以待人。诚敬是做人处事的根本,世出世法没有诚敬,一定办不成。诚是实实在在,不敢自欺。敬是尽其在我,不敢马虎。印祖视诚敬二字为学佛的秘诀,说它是「妙妙妙妙」,在文钞里,类似这样的开示,可说不胜枚举。这在 雪公,也是拳拳服膺,至终不渝,固然是奉行祖教,也是由於中国固有文化熏陶深厚所致。 就拿恭敬三宝来说,民国六十一年前後,老莲社办大专佛学讲座。有一次,宣公上人(俗腊约六十上下)来访讲开示,雪公在旁侍听(像是坐在一张小学生用的那种木椅上),从头到尾,正襟危坐。当时 雪公已是八十三、四高龄,对待 上人,就像旧时学校的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毕恭毕敬。又同样在那一段时日,在某一次的 雪公上课中,突然走进来一位老比丘尼,身穿作务衣,脚穿拖鞋,神情有些呆滞,手上似是拿花,一步一步走向佛前。往上一供,转身朝外,突然走近 雪公讲桌,像要作礼。说时迟那时快,还没有让老比丘尼弯身,雪公早已一跃而出,下地伏拜。行礼後,令几位学生搀扶老比丘尼离去。霎时间,整个课堂悄然静肃,目击好一副矫捷身段,真是叹为观止。这尚是余事,看那 雪公垂垂老矣之身,恭敬不但丝毫未减而又有加的真诚,更是叫人感动。以上是 雪公敬僧的一斑。 宣公上人是学禅的,雪公固然恭敬,这是不分门户;老比丘尼似是庸愚,不具僧相,雪公一样恭敬,这是不嫌修行高下有无。在他为何?不论,在我,敬其所应敬,这是 雪公的素怀雅量。 至於敬法,也可以举一事说明。也大概同在那个时期,有一回, 雪公在善果林讲经。铃声一响, 雪公走进来,徐徐作礼,然後朝讲台左翼移动。沿着台阶,刚要往上移步,突然停住,脸朝前座使了一个眼色。这时,全堂听众错愕不已,几百只眼睛同时集向一处,屏息以视,欲探个究竟。所幸,当时有位执事师姑反应灵光,手拿抹布,赶紧捱着讲桌(或是供桌?)擦拭,雪公这才舒颜开讲。至此,大家也真相大白。原来,桌上有尘垢一类的东西, 雪公看在眼里,不忍也不敢屈法以就人,对法用心之殷重诚恳,一至如此。至於对佛,那就不用多说。 总之,雪公教导後生晚辈恭敬三宝,自己更是处处以身作则,始终一贯。诚敬在本质上,非常抽象,其具体的外验,就是不背因果,既是一体的两面,而又相辅相成。印祖说:竭诚尽敬,成佛作祖有余。若说:不背因果,学佛能事毕矣!这也不为过,往深处讲,确是如此。实行起来固然不容易,不过藉此至少可以明白修学重点所在,不致舍本逐末,终成老骨董。再说仁厚,诚敬往外推就是仁厚(案,「厚」字其实可以不讲,用在「仁」下,是为行文协顺)。仁是孔圣人教化的大宗,重在安民,终极目标,是大同治世。慈(悲)是大乘佛教的大本,首在不杀,终极目标,是普置众生於净土之上,人人成佛。释迦世尊汉翻能仁,孔圣古传儒童菩萨,寻名责实,这东西两圣所倡导的,隐然暗合。其下手工夫容有不同,所达境界或有深浅,其体并无两样。不依孔仁,人而不仁,佛慈何从迈步?不尽佛慈,人而不慈,孔仁何由圆满?所以,儒佛离则两伤,合则双美。「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所说的这句名言,是否也就是 雪公一生所说所行、自利化他,所要诠释的一种儒佛融会思想体系?这又是值得我们深深省思的! 其次就 老师教化的对象来说,大人信众(含大专学佛青年)是一个主体。如果仅局限於此,那还是有所未尽。因为今日之幼童,就是来日之大人。同时兼顾,蒙以养正,一来,主体教化不受干扰(无後顾之忧)。二来,又可渐渐纳入主群,继续接受(主体)教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外,跟外围(非学佛)社会之间,也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促成这个理念的实现,那就是国学启蒙班这一类幼教组织的设立。观察印祖与 雪公,这一僧一俗日後的造诣,都得力幼时庭训不小,而又都倡导启蒙教育,我们不难体会蒙以养正有多重要!对做人对学佛,对自对他,其影响虽小而实大,虽伏而实显,我们能不重视? (七)专持佛名—净土法门流传到了明代莲池大师以後,就变成以执持名号为主流,不过当时莲池大师仍不废作观。再到蕅益祖师,就纯以持名为本宗修行宗要。入民国印光大师以来,仍然承袭不变,完全以持名为主,而更是大力弘扬,发挥到了极致。 雪公拜领印祖教化,自然也就专以持名接引众生。同样是持名,这些大德在用功方法上,难免会有个别差异,而在教化上随着时节因缘之不同,也就各有强调偏重的部分。在台中净土道场, 雪公是如何倡导持名念佛法门?以下略举四点作说明。 (1)歧路亡羊:「只靠(持名)念佛,就能往生?是否就是这样?」在信众中,难免有些人会生起这种疑虑而心无定见,结果弄成多经多咒,又是拜忏又作法会,好不热闹。其实,路多易迷,又好比光散不能烧物。用心不一,那能成功?弥陀是法界藏身,举其一名,则万德俱备。只怕靠不住,把不稳,缺少信心。能定於一尊,自然立竿见影。 (2)全为弥陀:在家居士,既然身处尘世,就得要生活、要工作。这样念佛岂不是要中断?又扣除吃喝拉撒睡,念得佛几何?雪公教大家:喝茶为弥陀,扫地为弥陀,乃至时时为弥陀,处处为弥陀。日久天长练习,心心念念是弥陀,工夫自然成片。 (3)百八不乱:念佛不贵多、不求快,要在品质精良。否则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百八佛号,一句接一句,至诚恳切,摄心而念,从心起念,出口,经耳,又入於心,三处轮转,周而复始,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这就是念佛秘诀。 (4)烦恼佛压:凡在有心,无不起念。博地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烦恼。烦恼来袭,如何对治?所谓一念烦恼,一声佛压。这是以毒攻毒,以楔出楔的办法。压之久久,练之久久,习惯成自然,烦恼无著脚处,临终必有把握。古德又说:不怕念起,但恐觉迟。如何察觉烦恼(念起),这又是先要着力的地方。 (八)法有对治—在 雪公教化的主体信众之中,大概可简分为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一般知识分子思虑复杂,很难要他安下心来一味地念佛,雪公认为这就需要有学理研究的辅助。多少有学理的基础,念佛才能有个入处。至於非知识分子,就可一味地念佛,反而得力。如果硬要他研经解理,非但强他所难,又可能带来反效果。 上来这八条,或许可以说是 雪公在弘扬净土法门所建立而赖以运用、强调的思想大要。再就这八条简单分析来看。第八条是说明 雪公施教手段的善巧方便,所谓法无定法。本来净土三大要,只讲信、愿、行。然而在信众中,确有不必讲解的,也有不能不讲解的。而这个解又不是大开圆解的解,姑且说它是勉强的解。虽然解而勉强,也有某种程度的管用。硬说一定要解,或一定不要解,可能成依死方医变症,误却众生的慧命。其次,(一)华严导归,是立信之大宗。(二)带业往生与(三)当生成就,是立信之别支。其中,带业往生是明佛力之可依赖;当生成就是说自力不可仗恃。以上三条是依时代环境,坚定信众的信心不受惑动,可总括为「信」。(四)但念无常,旨在引出欣厌,这是愿。(五)常行三事,不出十愿,这也是愿。(四)为别愿,(五)为总愿,这两条可总括为「愿」。(六)敦伦尽分,是助行。(七)专持佛名,是正行。这两条即正助双修,可合为「行」。前来七条,总不出净土三要—信、愿、行。纲领不变,而因应时节因缘的需要,有不同的说法与特别的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