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篇》净土之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问:佛性广大无所不包,其所现法相,当不限於人道,是人於念佛往生後所见之法象,是否乃系随缘现化,若然,有相可见,是否仍未究竟,至究竟後之境界当无所谓相,成为一无相之灵明妙体,自亦无所谓东方西方之别,此种思维,是否合理?(周家麟)

答:净土有四,最胜者为常寂光。佛身有三,最胜者为无相之法性。寂光与法性,即如居士思维云云。

问:念佛要求恭敬一心,自须字字着实清楚,若此,其速度似不宜过快,但与念佛遍数多多益善之要求似有冲突,何者较善,恳予开释!(周家麟)

答:字字清楚,无念法要件之一;精勤多念,亦念法要件之一。若清楚而加勤,多念而清楚,既尽善又尽美矣。

问:世尊到七十二岁,才说法华经是真实法,以前所说,皆是权说。但是净土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特别法门,一念佛法界之大乘法亦可谓权说乎?(顾凤英)

答:在此土修,一念佛法界,因地是实,往生後一生补处,果地是实,此法门何得云权!惟权实虽有二名,必欲分成两橛,亦有不可能处,譬如大海,水即波波即水也。世尊四十年前,所说者,皆为显实而立,并非仅及於权耳。

问: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成佛了十劫中就度娑婆苦恼众生是不是?假使度了十劫,时间如是之久,因何众生愈多,甚不明白?(余萍)

答: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是诸众生升沈来往,并非此界众生只生此界,他界众生仅限他界!譬如码头地方演戏,天天演,天天有人看。此看者皆是东西南北之人,此去彼来,无有断绝。娑婆世界,亦码头之戏场耳,人故不见其少。

问:有人问弥陀经一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回向文又一句:「屈伸臂顷到莲池」。请问为何又能去的这样快?(余萍)

答:生西乃是心住,非为假合之身往。要知尽虚空遍法界,皆存心量中,举念即是。屈伸臂顷,尚是迟说。

问: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娑婆世界出一尊佛是三大阿僧只劫,释迦牟尼佛以上二次之佛有说净土法门指归否?那个时候的众生生西没有?(宽湛)

答:未见经中记载,似可不必妄答,但为满问者之意,只有据理推测。弥陀成佛之前,未有莲邦。娑婆世界之古佛,自无劝生西方之理。弥陀成佛完成极乐之後,娑婆世界,释迦佛以前之佛,当亦劝修极乐矣。弥陀经云「已发愿」「若已生」是释尊指前代之修众语,再佛佛道同,释尊如是说,前佛亦必如是说也。

问:往生西方以後再闻弥陀说法,不知与现在有否相似?(萧慧心)

答:佛佛道同,并无二致。未生是凡,往生侣圣境界不同,所闻之法,悟入自与此有异耳。

问:一般不信佛教之人常常说念佛是形式,往生是假设,若闻此话以何解答?(萧慧心)

答:念佛之人,有形式者,有不形式者,此不能一概抹煞。如言往生假设,须看出此言者,是何等人?如系信天神宗教者,可反问他天神亦假设耶?不信宗教而信有祖先之家可问他之祖先亦假设耶?两俱不信之人,是断灭空之邪见,佛尚难救,况区区之言语耶?

问:修净土法门死後可脱离六道,而去西方世界修行才能成佛?(无名)

答:事实如斯,往生到彼,未有不修者,且一生补处,为时最短,不似此世诸多恶缘,阻碍其修,修亦须阿僧只劫之长久也。

问:阿弥陀佛发的愿与东方世界众生有缘之证明?(无名)

答:弥陀有缘,实不仅限东方。其愿为何,详载无量寿经。

问:净土生无生论一书,第一节真法界门里面「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这一句甚不理解,恳求明示!(林国栋)

答:此四句若详释,连篇累牍,非本栏所及,兹仅说其大略,谓真如本性中,自然足四圣六凡十界,此中之生身正报及地土器用之依报,皆从一念而现而转,然此真如,众生与佛,本同具而平等,现虽迷悟有别,本原则无二致也。

问:极乐世界有无统一的语言?若无,生在那里的如何联络?又阿弥陀佛说法用何种语言?我们用本省话虔诚地念佛,念经,祈祷,如何?(童心)

答:一生极乐,自具神通及无碍辩才,其无碍辩有四,於诸方言辞通达,即其一也。不但此也,鸟鸣树声,尚能通达其意,况乎人言。至佛言语,尤为奇特,只用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明乎本问前段,则知众生任用何语,念佛诵经,佛皆悉闻,心诚无不感应。

问:修净土宗的人,与他宗奉祀佛像是否相同?(魏伯勳)

答:各宗多有本尊,是必须依奉者,如净宗供西方三圣,华严供奉华严三圣,红密供奉莲花生祖师,黄密供奉宗喀巴祖师等,是其不同,然供奉释迦世尊,则无不同也。

问:家庭念佛堂,挂种种神像,是否相宜?对於修净有关系否?(魏柏勳)

答:佛尊神卑,不能同列。且皈依三宝者,只许供奉佛像,明其专一也;否则心中印有多神,自然影响修功。若有其他神像,可恭送其他神庙,佛法平等,虽不供奉,并非侮慢,偶尔遇到,宜起恭敬,如家中父母,义当孝奉,若外客来,亦宜对之加礼貌焉。

问:闻念佛或持咒必有大感应,能消业障,但未知是消过去之业,或现世之业?(锺林招)

答:不问宿现,一律皆消。喻如严冬厚冰,当非一日结成;然春风一吹,即得融解。试问其所解者, 新结乎?抑旧结乎?不过解时,由浅而深,有逐渐之相耳。

问:未学佛前业虽有但无多,学佛之後於今业障更多,有增之无减,未知何故?语云好事多魔,寸道尺魔,是此原因否?或者数世应报之业,在此世使我报尽,始得生西之故否?(锺林招)

答:最後疑者是。

问:不管任何业障,对朝夕两课断然继续,平时所作课诵不断,在因业障缠身心中不能静,虽念佛中其念头常走开,斯此有效果否?(锺林招)

答:白矾投於浊水,水因澄清,此人皆知者也。然十斛之水,投以白矾一撮,自不能清,力微故也。若能继续加矾,到以相当量数,水必清矣。要知最後一撮矾之效力,乃由最初之撮矾及继续之撮矾而来也。

问:西方莲池、莲台、莲花化身,或是种种佛、菩萨,都脚踏莲花。究竟莲花有何妙处?关於佛门有何关系?(李俊)

答:佛法有权有实,或为实而施权,或开权而显实,或废权而立实,必权实并提,方中道圆融。莲为心中之特别品类,一生则花果同时,有权实互即,中道不偏之相,显示西方净土切实圆融。此第一义也。娑婆为秽,西方为净,莲花标出清涟,一尘不染,显示西方净而不浊,此第二义也。莲虽清净,实出自淤泥,显示菩提乃由烦恼转,佛法不离世间觉,此第三义也。莲虽亭亭净植,仍不离开泥沙,显示西方固属清净,总不舍离秽众,故有乘愿再来之宏誓,此第四义也。

问: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但是要紧在临命终时一刹那间念头,如若水火灾厄或被车轧死,这种无可预备念佛,这样的惨死,能往生否?(李俊)

答:念到熟时,自然脱口而出。尝见世人遇有痛苦,辄能呼天呼娘,而况习熟之佛号?纵口不能念,而心中分明,是更较口诵有力也。

问: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时,所见的佛及菩萨以及一切佛说的宝贝,可如我们娑婆世界的物,同样看得见就摸得着吗?还是如电影见有摸无呢?(陈万漳)

答:见亦有,摸亦有,经云宝池沐浴,衣供佛,如手摸无,何能浴,何能供?

问:常闻老师说九品往生,下品下生是在莲胎很久,必华开才见佛。但是未开之时,能得自由行动否(慧香)

答:一花之大,数十里或数十万里,何能拘束行动,但不见庄严不闻法音不免沈闷。但此是十恶五逆之徒,偶遇知识,临终念佛所生者。我辈未造五逆,而又终日修持,如得往生,定不在下品耳。

问:平时信仰观世音菩萨,只念菩萨圣号,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能来接引往生否?(宽萍)

答:念弥陀往生者,以弥陀本愿。即是接引往生,以是之故,亦可不用回向,因法专也。观音智多方便,普门救苦,不一定接引往生也。纵众生念观音专求往生,亦能随化身,满其所愿,然净土三经,教念弥陀,不如依之奉行,合於圣言量耳。

问: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极乐世界是否宇宙间的一个星球?倘是某一星球,过十万亿佛土,距我们世界这麽远,若依现代天文学家说:「光的速度,每秒跑三万万公尺」一个星的光要到我们的世界,要经几十年,或几万万光年。那麽,我们要生极乐世界,我们的情识能比光的速度快耶?或是怎麽生法呢?如不是宇宙间的一星球,何以证实有其世界呢?(白永居)

答:往生极乐,乃以心往,吾人心量之广,无有穷际,等同虚空,经中虽曰,极乐娑婆,相距十万亿佛土,实则统包心量之中,此不过心一转移,并不费弹指时间。兹设一喻,虱虮从吾人之右手,如思行至左手,当费相当时间,吾人两手俱在吾身,若以右手而合左手,岂不在刹那即办耶?

问:现在释迦牟尼佛是在哪一个世界呢?如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佛的慈悲愿力皆是平等,我们何以要求生净土呢?如说是这世界是秽恶,除了三恶道之外,十方诸佛国土,或诸天都清净快乐,何以独我们世界秽恶呢?(白永居)

答:此须分段解之。一、佛固慈悲平等,土却净秽有别,净者乐,秽者苦,为欲离苦得乐,故求往生西方。二、佛有三身,法身遍满虚空,非凡眼所知,应身随缘而现,自世尊灭度,此世可云无佛。三、愿力则佛佛不同,如释加文佛之愿力,专向娑婆苦世度众,亦犹地藏专向地狱度众也。四、诸天并非究竟快乐,欲天有五衰,色天有三大灾,无色有生死轮回,何得云是清净。五、众生所居土之秽净,系为宿业所感而生。

问:念佛後一定要念回向文吗?我想临命终时,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神识昏沈,恐怕不能念,未知如何?(李永茂)

答:回向文乃平素所发之一种愿力,临终不须自念,彼时只净念相继,信愿行三者,即具足矣。

问:下品的往生,莲花未开以前是包在莲花内的这不是很穷屈不自由吗?(李永茂)

答:亦较轮转六道,受苦不停,太觉消遥矣。

问:权教实教的意思是什麽?弥陀经是权教抑或是实教?(李永茂)

答:实是真实不虚,权是善巧方便。弥陀经教人念佛往生,万修万去,极乐确有,弥陀现在,以心求佛,以佛印心,心佛一如,事理昭然,乃真实而又真实之教也。然此非深究心法者,恐难洞彻其义,故佛称曰难信之法。

问:先父母等生前持长素念佛,敬奉观音,享寿七十四而终,是否能往生西方,如欲超度当以何法为佳?(谭成章)

答:必解净土法门,修其因,而後得其果。倘能持素念佛,而专求福报者,仅能得人天之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也。居士如欲超荐先人,只宜专修净法,如令尊令堂果在人天,当能赖之往生极乐,如已生极乐,亦能赖之莲品增高。

问:每课诵念佛六百,观音圣号二百,大势至菩萨二百,清净海众菩萨三声,大悲咒七遍,往生咒七遍,请问老师对否??(宽珠)

答:此亦未尝不可,倘能增加佛数更佳,如以时间无暇,不妨减念菩萨之时间,改为念佛。

问:灭法之时诸经相继灭尽,只有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现在虚空,众生若肯念者即能往生,实是太便宜。那时是人,现世亦是人,佛即大慈大悲救度众生,何不现时就现在虚空使人念念往生西方?何独优待灭法众生?(慧香)

答: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现在各寺多有写出贴於壁者,男妇老幼,几至尽人而知,尚不等於现於虚空乎?永明祖师曾云万修万去,佛何尝薄待现在?且有许多经典,解释此理,增我正信,我看还是现在比将来便宜。只是一般众生不肯念耳。

问:有许多精进专修净业行者,临终不得往生是否有下列情形:一、定业难移;二、持戒不慎,偶有毁犯而不自知,也无人提醒,无从忏悔故;三、在募化,推销,赠送事不慎,为所种的恶因所障;四、临终时为恶因缘障碍。恳乞解答!若有遗漏尚乞补充。(邵育荃)

答:此问虽有四句,归纳可分为二,一为定业难移,一为戒行有亏生障。须知此二者,固能为害,其主因只在「正助」两功,俱不精进,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谨持戒律,尚有何恶缘之可生?若能行住坐卧,一句洪名,念念无间,尚有何定业而不能转?果能如是,是为自修生力,况又有他力之弥陀大愿,六方之佛陀护念耶?其不往生者料是信愿行皆不充分耳!!

问:修净土可以横超四土,这样容易。但是念佛一法,有时无妄念似进,有妄念似退,有什麽最好的办法呢?(周慧德)

答:净念能继,妄念自无。此必有相当功夫,始能作到。以後不必问妄与不妄,但於不工作或不用心力之工作时,莫把六字洪名放去,即是精进不退也。

问:念佛法门中之般舟三昧,有所谓「克期取证」者,此不嫌於执相着相,揠苗助长之患否?(欧阳曼)

答:此释尊彻底悲心,不思议最微妙之法门,一大藏经,无不处处弘此,是法八面玲珑,至圆至顿,实非凡夫所能妄测,假若执相,何有於圆,揠苗助长,何有於顿!

问: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亦为咒中之王,此说不知出於何经?(赖栋梁)

答:弥陀身为法界藏,光寿悲智俱无边际,宏愿四八,度生无余,功德超乎诸佛,故称曰愿王;阿弥陀不翻,为是秘咒,只一阿字,便是一切发音之母,八万四千陀罗尼所由出,三藏十二修多罗所从演,故亦曰王。不必泥於经典。

问:甲乙二人同修净土,甲发愿曰:「余命终时必求上品,若以铜台来迎,誓不往生,愿重生娑婆」,其理由为在此土修一日,胜在极乐修一年。乙发愿曰:「余毋求品位高低,眼前若得往生即先往生」,其理由为菩萨尚有阴阳之迷,先了生死,乃万稳之计。请问斯二愿谁最可取?(楼永誉)

答:乙最可效法,甲好为大言,尚昧净土之义。但甲之错在重生娑婆,待取金台,不知一生西方,得不退转,一生补处,又何忧乎金台?若引怀玉大师为口实,不知大师希取金台,仍在当生。

问:修净业人欲求延长寿命,以期成就念佛三昧,增高生品,每日於定课中加念观世音菩萨及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号,默求加被,是否可以如愿,此种希求,亦合佛法否?(锺钧梁)

答:只宜精进,求其一心,生即上品。若居士所拟,不但是落「身见」,而着「寿者相」,实亦是二三其心。

问:修净业人深愧此生未报亲恩,於每日定课中加念地藏王菩萨圣号,默求为二亲加被超升,合否?倘在回向时已经称念「愿我宿现诸父母……同仗如来慈悲力,接引往生安乐国」回向文,亦有此种需要否?(锺钧梁)

答:净业原非专为自了,回向必取其普;父母之恩,昊天罔极,焉有报毕之理。回向超升,自属应为!但如问中之七言文,即甚周全。如必在求地藏菩萨,宜在课毕,另发别愿。

问:经偈中有「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句(行箧无书不知有错否。)又云「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二说不同,究竟在凡夫位业障亦可消灭否?(锺钧梁)

答:前偈业因不亡,遇缘受报,自是放逸任运,终食其果。後文念佛一句,灭罪多劫,正谓反转其流,能变异熟。两文之意,各有关键,并非相违。凡夫学佛,即是向圣,倘或不能消障,又安能进乎圣阶?

问:每日除念佛应回向外,其余念观世音菩萨暨地藏王菩萨数百声,又诵金刚经暨普门品各一遍,是否亦应回向?(桂引杏)

答:戒、解、行、向,四义,为学人应备之条件,微末之善,尚回向菩提,课外之圣号经品,仍以回向为圆融也。

问:我们称念佛号一天要算几千万遍,那里一年一度的天公生或神生日不拜,不就对他们失敬过意不去?(隐名)

答:称念佛号,专为自净其心,与佛感应道交,以备命终往生,不退补处,直证佛果。天公神鬼生日,本有其信徒前往致礼,似无须佛徒多事搀越,如以心中过意不去,亦万不可杀生去祭,只宜素食供养,默与念佛,祝其往生极乐,则合佛家平等慈悲之义矣。

问:走西天路人,有没有什麽可以当见证,给未学佛的人看?(隐名)

答:临终种种瑞相,往生传斑斑可考,尚有何疑?

问:西方空中常作天乐,并且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此世界之天,不作天乐,不落天花,那麽此世界的天,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天是不同乎?(慧香)

答:彼国地水,极尽庄严,既与此界不同,空际庄严,亦自不同此界。居士莫误天体普覆,似无两样,实则各地皆异,岂止极乐,如此地球各空,甲处降雨,乙处飞雪,丙处则杲杲晴日,丁处则黯黯狂风。一洲一时,尚且有异,又何疑乎彼空不同此空耶?

问:弥陀经云: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不能一心之人能往生乎?(宽湛)

答:不能一心者,临终宜借他人助念之力,倘无助念之人,能收心念佛,而不系念世情者,亦可往生。

问:阿弥陀经一句:「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老师说是补佛位,不知是补西方的或他方的佛位?(宽珠)

答:虚空无尽,世界无尽,随处可补,不限极乐。

问:弥陀经一句,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甚不理解。(陈云)

答:阿鞞跋致是梵语,译中文曰:不退转。此世人根既劣,环境亦恶,修行进退不定,故少成就。纵有小成者,遇顺逆境,摇动甚心,又失其果,劝他修者,受人讥诮,或遭困难,亦退其行。生到极乐,则有进无退,靡不成就者矣。

问:念佛不回向,可能消灭罪业否?(李永茂)

答:亦可灭罪,但不及回向合法耳。

问:闻云念佛出声则度人鬼,忆默念则度自身神识确否?念观世音圣名与佛名是否能真同等效果?(潘思旭)

答:度自度他,或自他双度,全由个人之愿力,不关高声与默持也。至问念佛与念观音之同异,概言之可云同等,然求往生者,当以念佛为是,依经教奉行也。

问:弥陀经之六方佛中,下方世界是指此娑婆世界之地下否?(德碧)

答:虽在此界之下,但仍处空中,并非在地之下层。观虚空各星,可明其理,星在空中,上下左右重重无尽,星球即是世界,方向者乃依一星之本位,而假定之名辞也。

问:又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这话对吗?(史春)

答:此话极对,树无根不长,何能希其开花结果。念佛因根也,往生果实也。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惟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彼善意恶意,俱不管他;「依法不依人」之训,自宜奉为圭臬耳!

问:有人说净土法门,是度下根器及老太婆的,若有学问的人,不是要多研究经典?(史春)

答:此话也对,古德云: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念佛成就。今非末法时期乎?此期众生非多数下根乎?修净正是契机。观经不为韦提希所说乎?韦提希即是老太婆。但所疑者,有学问之人要多研经典。难道修净土之人,皆不许研经典乎?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诸大菩萨,彰明昭着,皆修净土,彼皆不识经典乎?刘遗民、白居易、苏东坡、文彦博等,皆为一代鸿儒,统修净土,莫非皆目不识丁乎?或者大学问之人,只是钻研三藏飞翰文,例须摈斥修持乎?斯吾之未能解?!

问:修净业之人,临终要正念现前,即能往生西方;假使横祸或急病,心神散乱要怎样呢?(阿云)

答:临终正念分明,全在平素修持有得,果有得矣,虽遇横祸,或得急病,心神亦不散乱。而防备万一,所以有助念团之组织。

问:有人问我六祖坛经一句: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处?(金针)

答:此祖师扬禅破执语也。尚未圆解教相者,摭拾入口,恐吃不消。必要我下一转语,便道:「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还有什麽求生处!」如不会这一着,另换一句「化身万亿,周遍沙界,普度众生!」

问:有人问观世音菩萨头顶上一尊化佛及大势至菩萨头上有宝瓶是什麽意思?(宽喜)

答:观音顶上立佛表悲,势至顶上宝瓶,盛诸光明表智。二圣胁辅弥陀即是智悲双运之意,以期普度群众也。

问:净土法门是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当生成就的……世尊成佛三大阿僧只劫,阿弥陀佛成佛亦三大阿僧只劫。那麽世尊与阿弥陀佛修行那时候,没有净土法门可以修吗?(杜粉)

答:诸佛皆有净土,但在法藏比丘未成佛以前,无极乐净土耳。

问:净土法门,既是殊胜,世尊报恩为何不劝父母同修此法呢?(三木)

答:佛母摩耶夫人,已早生忉利,佛之养身姨母大爱道,已出家比丘尼证无生果,自应别论。佛父净饭王并六万释种,佛均劝其往生净土矣。事载大宝积经,可以查阅。惟佛在世时,鉴机说法,皆得解脱。正不必专说净土。其时众生根利,而又亲承。

问:西方极乐世界之莲池很多,且大至十由旬二十三十由旬乃至一百一千由旬云云;但莲华也有百由旬千由旬的,似此两者同样大小有见莲华不见池矣。(善德)

答:西方莲华,虽云若干由旬,然大小随意而出,池亦如之,愿将莲花观满宝池,或疏或密,意想则转,不必过泥。

问:念佛一法,可消罪业,可消病障,可以往生,怎麽还教密咒消灾等等咒法呢?(汤善福)

答:人之根器不同,各有所喜,故随顺众生,法有多门。然六字洪名,即属秘密,古德云:只一阿字便是八万四千陀罗尼之母。持名者,实亦显亦密耳。

问: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以再念佛求佛?何以再度众生?(吴福丽)

答:是心是佛,乃云「本觉」。是说此性本来清净,迨因一念,而有无明,则转为众生,是「不觉」矣。不觉即不是佛,「念佛」是起觉念,此又谓之「始觉」。即由迷再开始转觉。功夫深一步,觉则显一分,是名「随分觉」。如作到万缘皆空,一尘不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性同圆镜,光明彻照,是「究竟觉」。觉到究竟,即是佛矣。觉与不觉,皆由於心。故曰「是心作佛」。惟由不觉再转成觉,岂偶然哉?即赖「念佛」之力也。自性众生应如是度,更本同体大悲之心,无边众生亦应如是度。

问:贪财贪名之人,临终可不可往生西方?(黄母)

答:临终往生,要在放下一切,正念分明。贪财名者,倘於命终,遇善知识,与彼助念,及其开示,果能提起正念,继续不失,当能往生。否则受贪业牵引下堕矣。

问:弥陀经云:「阿弥陀佛成佛已来於今十劫」,闻娑婆世界十劫,仅有极乐世界十日,若这样算,可说极乐世界到现在,才有十日乎?(陈招治)

答:未尝不可如是主张,考此於万佛名经内云:娑婆一劫,极乐一月。亦不过比较两土岁时之修短而已。弥陀经中二句,实乃仅说娑婆,表明法藏菩萨於此世界成佛已久,似不必拘泥依此计算极乐。按大本经所载,极乐无有日月星曜之象,亦无劫数之名。据此,则极乐岁时,实不可计算耳。

问:念佛人食三净肉,倘犯杀戒,可往生西方否?(简实夫)

答:无意者轻,故犯者重。轻者或不为害,重者定生障碍。若能至诚忏悔,求师重受,便是补救之法,犯者亦不宜从是自弃。

问:家人现在做杀业生活,今虽已念佛,但又不能改业,到临命终时可能往生否?有影响家族否?(邱福来)

答:念佛之人,决不可再作杀生职业,不能因临时之身命,牵害永久之慧命。若家中人营此业者,宜劝其改。一时办不到,也须慢慢设法,以求达到改业为是。在未改业前,可代为念佛忏悔,若自己不作种种之杀,无碍往生,共业共受,各业各受。

问:读「禅话与净话」後恍然大悟,决修净土,兼学佛家禅,惟後学前曾进××道,立有重大誓愿:「……叛道离师五雷劈身……」等,兹若归依释教,则前我立誓言,是否会报麽?(楼永誉)

答:外道立誓,皆系欺骗愚众,既知其非,自宜改邪归正。前立之誓,乃系邪誓,今归之途,乃系正途。未闻弃魔向佛,改邪归正,而有受恶报者。信其邪誓,而不敢改,佛法中名「戒取见」,是邪见之一。信佛德能,毅然归依,前誓果灵,佛代受之。

问:宇宙之大,吾人可相信,除地球外,其他星球必有相仿之动物,故西方极乐也必有其地。吾人初生西方时若无禅功,则必净染俱备,或虽净多染少,然西方因富裕极乐之故,且男女均有,则是否会因饱暖之故,而杂染种子继续出头之危险?(楼永誉)

答:生西之众,识田虽带染污,但西方并无男女之相,亦无恶缘,染污种子,只有消灭,绝无再起现行之理。祈以净土三经读之,自能了解也。

问:吾人八识田中既备十法界种子,且也俱熟,待外缘引发,决生现行。兹设若有大善人终身信奉基督,念念不入地狱,求进天堂,因该人识田中既无十恶种子,将来临终自无地狱现行,然而没有天堂,没有上帝,阿弥陀佛可否怜他而引往西方?(楼永誉)

答:撒豆种而忽生瓜,理讲不通。生西条件,须具「信愿行」三种要素,如缺其一,便不感应。佛虽慈悲,彼人无愿,道既不交,何能接引。

问:阿弥陀佛眉间常放白毫光,释尊及一切诸佛,亦有常放之毫光否?其所放之光为何色?(大宽)

答:释尊眉间之毫,亦系白色,各经都有说明;今举其一,如法华序品中记载是也。既弥陀释尊皆为白毫,诸佛眉毫,凡无特别记载者,均可以此例之也。

问:「慈云净土文」有「愿以净光照我」之语,这净光是何色?其景象如何?赞佛偈有「光中化佛无数亿」之句,这光是不是即如「观经」第八观所说「其光金色」?(大宽)

答:佛身之光不一,不问眉毫白光,身臂金光,或其他光,只是佛光,便称净光,何必定拘一色。

问:释尊示现之形,其如「观经」所示紫金色,抑亦阎浮檀金色?(大宽)

答:随众生所感而现,并不一定。以上数问,实无关宏旨,读经似不必沾沾於此也。

问:「观经」第七观之莲华台,其为「其光如盖七宝合成」之摩尼珠光之台欤?抑为承荷此宝华之台欤?抑二者皆非而另有解释欤?(大宽)

答:此观先说莲花,其次说花内之台,次第分明,不可相混。其说花时,言莲花之叶(即花瓣)间,有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犹如伞盖,覆於莲花之上。言花至此为止,言台乃系下文。

问:「弥陀经」内极乐国土七重栏楯……皆是四宝周币围绕,这四宝是否即为下文金银琉璃玻璃?又栏楯是什麽?(大宽)

答:四宝即如所云,栏楯即是栏干,横者称栏,竖者曰楯也。

问:生在极乐世界的人,既是实相,必是四大和合,哪能不空,还可享受无量寿?(施好学)

答:来问五句,中间三句,不免有误解名句之处。细味所问,或疑生到极乐,仍是四大假合之身,哪能享得无量寿命。按投生一事,皆系神识,有胎卵湿化四种。生极乐者,乃系神识往彼莲中化生。生彼以後,此神识之化身,渐渐转迷成悟,证到大圆镜,此智即是真如,不生不灭,故云寿命无量。

问: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是否莲花一开,就成形体上之大人?还是要经幼少等阶段才能成年?又生到极乐之人的面貌是否与在人世间相同?(施好学)

答:花开出现,便是三十二相。广大金身,并不如此世须经年岁渐渐长成,亦不如此世之卑劣丑态。

问:一切法是众缘和合而成,西方极乐国土庄严,是否能例外?若不能例外,一切法是无常,哪能供给无量寿的诸上善人住下去?(施好学)

答:万法依众生心幻起之假相,本无自性,故生灭无常。觉心乃如来藏证得之真空,如如不动,故恒常不变。娑婆秽土,乃众生妄心幻生,不免成住坏空,极乐净土,乃弥陀真心神通宏愿结成,故劫寿无量。缘众生心有生灭,而所现之土,亦随之而生灭,弥陀心只恒常,而所结之土,亦随之而恒常也。

问:鄙人每日诵阿弥陀经、心经、大悲咒各一遍,往生咒数遍,持珠念佛千声,不知长此念去可否求生西天?(桂引杏)

答:持往生咒或三遍七遍二十一遍,以有定数为佳。他课无不合,长此念去,不休不断,决定生西。

问:鄙人妻儿均在难中才每日祷念佛号恳求保佑,是否违佛法普救之旨?(桂引杏)

答:人在难中,代为祈祷,并不背理。但能普为大众回向,功德益大。一灯之光,照一人与照百人光并不减,而益者则有广狭之别矣。

问:闻净土宗中亦可带业往生净土(靠佛之力)如是净土有业,净土不净有漏,终久亦必毁坏,然否?(支世荣)

答:带业往生,乃净土宗专有之法。不能云为「亦可」。业是起惑造惑之果,更是受报异熟之因,若到业尽情空,便是成佛,业情不尽,便是凡夫。再察起惑之由,多因环境恶劣使然,所谓「心本不生因境有」,西方庄严清净,无造业受苦机会,见佛闻法,有开悟断惑助缘。惑业如病,西方如医院,入医院求愈疾病,生西方为断惑业,若以为藏垢纳污,是逋逃之数,则大误矣。

问:释尊未出世度生以前,那时的众生死就不能往生吗(施湘痕)

答:生於佛前佛後,即系遭难,以不闻佛法,无由解脱也。惟释尊来此娑婆度众,已经七八千次,倘在前次应化,说过净土法门,而经教未灭时,彼时众生,当能往生。否则法门尚不曾闻,安有往生之理。

问:听了大乘起信论,确知修净土之稳当,但念佛一事,最要在心与佛合,才能了生死。可是业障深重,妄念胜於佛念,有何办法?(周慧德)

答:常观身受皆苦命在呼吸,妄念自能渐少矣。

问:印老文钞内有一段:「待至同生净土以後,用大圆智镜摄彼莲池海外之影,普赠苦海之同胞」,但自听经以来,未闻这样的话,请师指示!(周慧德)

答:此乃印老悲悯一般苦恼众生,业重障深,不知净土法门,纵有知者亦不深信,而发此愿。用自己圆智之镜,作为摄影之机,摄照极乐世界,而将此照片,普赠众生,希他眼见而起信也。

问:净土文所示「九品莲花为父母」,是真由莲花内出生吗?抑是或喻莲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之清高,以比我佛门弟子之清高?(郑至善)

答:此二兼有之。

问: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莲宗诸祖法语集要合编一书之中,善导和尚专修法门有云:「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导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乃自念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於百光亦如之」,此一节之意思,是否念佛的每个人都有光明从口出?但在心中想念之人有其光明否?(李永茂)

答:此系功夫问题,非人人能为,亦非人人不能为。

问:地藏王菩萨发愿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果到地狱空之一天,六道众生是否全都往生?(黄妈惜)

答:地狱乃六道中之一道,果至空时,自是彼一道空耳。於彼五道何干?而超出地狱之众生,亦非遽生极乐。

问:释迦牟尼佛的洪名,历史上都有记载,何以阿弥陀佛的洪名大家都要称念,独於历史上无记载乎?(林景星)

答:一个国家成立,有职官记载国家之事,後人再据之编纂史书,世界各国,中国最古,史书所载者,亦不过四千余年耳。释尊降世,距今仅二千五百余年,故史有记载,弥陀成佛於今十劫,史书何能知其事耶?

问:弥陀经上:「从是西方……」的「是」字,既系指世界而言,则天文学云:「太阳乃恒星,永不移动,地球绕太阳而自转。」若果如是,则早晚用何判别西方?(楼永誉)

答:西方之名,本依所居之处而假定,此为便於言说,非实有也。经意原系借此,使人摄散心於一处,果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矣。明乎此,但当依经所教,以日落处为西,不起分别,即得受用,待得经教渐明,功夫渐深,此等问题,便有着落。

问:带业往生西方後,是成为五十一阶级内之菩萨?或为阶级外之凡夫菩萨乎?(奚子为)

答:既云菩萨,安有阶外?经云:生皆不退,一生补处。但能往生,不愁不成菩萨。

问:已然念佛求生西方,是求不受生死苦,若是行善、布施、敬佛、敬神,没有念佛,这能得生西否?(慧贵)

答:行善至敬神四事,只是有漏善业,仅得福报而已。至云没有念佛能生西否,请思不求种因,而希得果,有是理乎?

问:念佛是念心,敬佛敬神是表现敬意,如此,岂是佛神时时刻刻在寺庙佛像神像之前吗?有人教三二日为一期,规定集合来拜诵经,这岂不是团体凑热闹?如此有什麽功德?也能消灾吗?(慧贵)

答:佛之法身,充满虚空,不限於庙;无始无终,有感斯应,不限於时。神则未证法身,当然拘於一处,不能与佛同时并论。三二日集合诵经一次,自比一天经也不念者好。能否消灾,更须视诚敬若何而定。

问:多拜佛拜神功德较大?或是多闻法多念佛功德较大?(慧贵)

答:此四者以念佛功德为最大,为其是无漏正道,能证涅盘也。拜神功德最小,以其不过对他方一种恭敬而已,无他益处也。

问:弥陀成佛至今十劫,故史书不能记其洪名,那麽世人何以知弥陀佛的生日?(叶庆春)

答:宋代永明大师,有弥陀化身之号,後人即取大师之诞辰,而纪念弥陀,此系借用。

问:站在人类中,好坏份数,就有六分坏,如果诚心念佛,在可能中罪障消尽,否则能往生西方否?(战觉力)

答:有意者多为罪,无意者多为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求不造新业,便亦大佳,纵未消尽夙业,亦可仗佛愿力,带业往生。

问:定、梦境界,合目坐定,诵大悲咒,观想在眼前,有许多的大和尚站在身前,如何请指示!又睡眠间梦见多位老先生,内中有两位坐在左右,口说演戏,第一幕二幕,最後一幕,观音地藏,说完时大家各自散去。梦已清醒,好坏如何请指示?(战觉力)

答:此皆妄境,宜急排而去之。念佛注重一心不乱,宜取加注之弥陀经详研为妥。盖是经为持名之根本教典,不可不知也。

问:每日早晚各念佛二百声,并弥陀经大悲咒心经各一遍(因家务及小孩太多不能多念),工作时外加散念可否往生?(郑兰荪)

答:只能诚敬,无不往生,所云规定大致尚可。

问:未皈依佛教的人,有实行八德,不犯十恶,像这样人临终有可能去到西方吗?(柯仙江)

答:此等善人,只能升天,享受有限度之假乐,决不能往西方。不种如是因,希结如是果,何能讲得通?

问:学佛念经之人,若未修身口意之十善业道,不知念佛有效否?(魏柏勳)

答:念佛是正行,清修三业是助行,正助双修,如鸟之两翼,方能翱翔前进。据此义而论,尚是加修十善为妥。倘念佛者念到万缘放下一心不乱,即不必另修十善,盖既得一心,三业俱臻清净矣。

问:学佛以後,受了世俗人讥诮话,不免起瞋恨心,也知这心是地狱种子,但是功夫不到,听了闲言,就要管不住自己,请师指示最好办法!(周慧德)

答:对己着想,我是菩萨,应起觉照,当行忍辱。对他着想,尔乃痴汉,应起悲心,与以原谅!再急用一句洪名,当作金盾,绵绵念去,压住瞋心,不然他痴我瞋,同一坠落。

问:念佛是愿见佛的,这不是抵触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之世尊金言呢?(李永茂)

答:此禅净功夫修法之不同,禅在明心见性,得见心性,即是见佛,但心性无相,若以相求,自是邪错。净依经教,以心作佛,不妨相求,然佛有三身,境有四土,法身及寂土,亦皆无相,是则根本上又无不同也。

问:念佛往生与否,尽在临命终时之一念如何,但彻悟禅师念佛法语云「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问人矣」。未知哪个为实?(李永茂)

答:临终所起之念,全系平素积习所成,事不两歧。

问:上品上生是带业往生吗?如果能够把一切的罪业都消灭得干干净净的时候,证得什麽果位呢?(李永茂)

答:极乐四土,各分九品,如常寂光土上品上生,并不带业。古德云:未断二惑,生凡圣同居土;二惑若断,生方便有余土;尘沙无明若断,生实报庄严土;生相无明若断,生常寂光土。

问:记得十六观经中云:除了上品能即时花开见佛,中品及下品都要坐在莲花中,经过相当时间,甚至要十二大劫,莲花才开。何以弥陀经中讲已生彼国之众生,能听空鸟等演法,能看极乐世界之各种庄严,能盛众妙华供他方佛,这些众生,如是花开,已证圣人,为何还有凡圣同居土之名称呢?(舒淑婉)

答:小本略,观经详。略详虽殊,其理无二。小本所云见者闻者,皆是花开见佛以後之事。其花开後,并非尽是圣人,此圣字是指证有果者而言。如上品中生之经经过七日,得无上正正觉,下品上生之经十二劫得入初地,正等觉初地,皆是证果,其在七日及未得十二小劫以前,则仍是凡夫。至下品中下两生,只云发无上道心及菩提心,更是证果有待矣,所以有凡圣同居土也。

问:佛不妄语,经说极乐国土庄严美妙绘声绘色,宛尔具在。该土楼台地榭,花树禽羽,是否全为精神活动,而非色尘境界,如庄周梦蝶,非实有耶?(瑞锡)

答:所疑极乐,谓非色尘,而是梦境非实,此对佛学名相,未知其义,凡是目取之相,皆名色尘,空则万法皆然,岂独庄生蝶梦,即此根身器界,亦是众缘和合,幻出之相,并无实体,然有相即起用耳,望先辨明界说,自减误会。极乐世界,土分四类。有真实,有方便,须凭学者功夫分证,向人讲解,亦须观察对方,应机与说,否则错下一语,两无所益,居士既知佛不妄语,又奚疑极乐非实耶。

问:佛说阿弥陀经时,文殊、弥勒诸大菩萨皆列席参听。盖菩萨之身相殊胜庄严,而凡夫之身形短小粗陋,乃迥然不同也。但未知当时菩萨是现凡夫身而列席听法?或本以菩萨身相?又当时大众(凡夫众)是否均睹菩萨圣相,或有缘者方能睹之?或唯凭世尊金口说示即知者也。又天人与世人不同,未知现我人之身量(七八尺高)?或本以天人之身量(数由旬)?而在座之大众,是否知是天人或不知者?(邱炳辉)

答:佛菩萨天人等身之胜劣,随众生缘各异其相,如一溪水,天视为琉璃,人视为水,龙鱼视为云烟,饿鬼视为焰火,其理正同。倘有现凡夫身者,则凡夫自得见之,否则开天眼者方能见之耳。

问:不度众生,闭门自修者,是自了汉,出来度众,多惹是非,然即两不全一,不如学老太婆规矩念佛,比较可否?(萧慧心)

答:不宜如此消极,可参看二九六页答周慧德之问,无烦恼何有菩提?两者只在一转移间。

问:常闻凡圣不同居,又说西方无分凡圣,此意义尚未明白,请示!(萧慧心)

答:带业往生,未断诸惑,得与上善,俱会一处。此即极乐净土殊胜处,此即弥陀威德无极处,但此只是西方四土之一耳。

问:闻天外有天,此指西方是否?地外有地,此指地狱是否?(萧慧心)

答:世界无边,此世界之上,尚有世界,彼自有天,故可曰天外天。此世界之下,又有世界,彼自有地,故可曰地外地。无涉与西方及地狱耳。

问:楼下开赌博或开饭店杀生等为业,但楼上作道场,有所损害於念佛人否?(萧慧心)

答:初学人未能泯相,远之为宜,事实上一时如离不开,只有摄心守意,各干各事,各不相妨,亦无有害。

问:佛说娑婆是苦,西方极乐无胜,众生何以取苦舍乐事究何也?(萧慧心)

答:耽着五欲,以苦为乐,永劫习气,一时难除。彼对佛言,既不起信,极乐胜境,又不曾见,譬如蝇性喜臭,栴檀龙脑等处,总不喜前趋耳。

问:阿弥陀佛,本极乐教主,彼之形像,何以传来此土?而现传之形像,是否真实?(王权)

答: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均载彼佛德相,此界所传,本有所据。

问:临命终时种种瑞相,可以断定生西无疑,然而遗族或其友人梦中或由巫者之言或由其术看见在阴间地狱受苦,或要其遗族超度,如何一旦到了极乐世界,皆是不退转,哪有再在地狱之理?(王权)

 
 
 
前五篇文章

「持名念佛」经验谈

「持名念佛」经验谈

婆心胜曲折心─── 雪公〈净宗三障〉试解

婆心胜曲折心─── 雪公〈净宗三障〉试解

净宗三障(在长安寺讲)讲稿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十、标应读典籍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一→8.彻悟禅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第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九、谕在家善信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编者之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