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2.复章缘净居士书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民十六年.本欲应香港弟子请.故十七年七月离普陀。次年.以许止净历史感应统纪脱稿.当为料理.至秋冬之交.三月排三号字一部四本。聂云台以学生喜看小字.故又排四号字一部二本。三月内.排此两部书.乃德森法师任初校.光任二校.夜以继日.颇辛苦。了事後.一弟子请至其家吃饭.以不惯坐汽车.出汗受风。归来令雇黄包车.不肯.令开慢点.又受汗风.病十余日。次年太平真老.劝勿南往.恐海风浪.或致受病。十九年到苏报国寺闭关。二十六年十月初十.避难至灵岩。今已八十.朝不保夕。贵地信心人颇多.当令皈依当地僧.不可代光收。何以故。人心之变.顷刻不同。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後来傥有不如法者.光当平空遭此祸害。光於近来.常见本是极好之人.遂变成极坏之人。当光面尚如是.况光死後.谁能令他再变成好人乎。此事光断断不承认。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法师之事.居士何可开此一端。以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以大家不知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为彼说其信、愿、行.令无知识有智慧者.各注重於此。何可只图扩张门庭.不计行人契机。唐道绰禅师.一生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此老尚是善导和尚所亲近者.寿八十余.计所讲.每年当讲三四遍。今则提倡佛七中.讲别宗经。若会众於净宗悉皆深通.尚可。恐通者百无三五.不通者十有八九。彼泛讲经之法师.尚有许多不以念佛为然者。今不注意於仗佛力.现生了生脱死之法门。而为不识净宗者说般若.是令彼等专心致志於开悟一边.而反将弥陀大慈悲.俾博地凡夫现生了生死之大法.作等闲看。请讲者无所知.应讲者何不为说其所比。如彼不听.当云.我非讲经之人.请专以讲经为事者讲之。南通唐闸居士林.很认真。去年一林员颇聪明.讲一次地藏经.从此一般不知念佛法门.是凡夫仗佛力现生了生死之法门.遂多半不念佛.而专以听经为事矣。林长请光与讲经者说。因示之曰.佛法如大海.一滴具万川之味。佛法如帝珠.一珠具千珠之光。在大通家分上论.粗言细语总一真。在未到家分上论.当以就路还家为省力。况已证等觉.欲圆满佛果.尚须念佛求生西方。而将堕阿鼻.十念成功.亦可高预海会。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持。如阳春一到.百卉敷荣。其为妙利.非佛莫知。何不在此等处.发起彼等之信愿心.俾各各悉得往生。校彼字诠句释.以作未来得度之善根.奚啻天渊悬殊也。遂仍依常规.不於一林作二派之行持矣。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以众集念佛.不将法门之所以.与修持之方法利益.为众演说。则不知宗旨.便只得一人天福报.深负佛恩。缁素均可.非专指居士.此系方便演说.不宜以讲经之例为准则。若请专讲一七.初次当顶礼和尚.或林长、社长、及林众.普同一拜。以後即於法座前.礼佛三拜.即陞座讲。或节讲经文.或泛说念佛法则.与其居心行事之心行.须与佛合。说毕.略表抱歉.祈诸位海涵.即下座.礼佛三拜即已。法座上须供佛像。现各物贵极.但烧一枝香.不须蜡烛、檀香。上座後.不许有礼拜者.以兔两难为情。若偶然请讲演一次.即礼佛三拜.升座演说.毕.下座礼佛三拜即已。开头并不要念经、唱偈。此系演说派.若直以讲法为例.则成僭分。(今时当末法.在家居士.作与同道演说研究.固无不可。若必照讲经仪式.乃出家法师之事.居士行之.即为僭越。(立演说.也不合宜.殊失重法之意。(以上答第一条。)佛加於可加.不可加者加之.必有所损。今不论事之虚实.姑论加之损益。凡有深涵养者.心光一发.必定更加谦以自牧.必定更加即事明理.如是人者.加则有益。若无涵养.不注重於事修.专以研究理性为事.则成自大自高之狂慧.虽似有益.实於後学法道.必有大损.故致随加而随收复其加也。若以後常常如是.乃是一加永加也。若是时则然.後仍照旧.乃是防其後患.取消加益也。恐汝未有沈潜淳粹之涵养.後或视念佛不如究心为超妙.故随即取消.尚可保全自他往生之善根.故不加也。(以上答第二条)

明理性而了生死.圆教七信位方能.可知不以念佛为事之失.其大莫能喻焉。

 
 
 
前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9.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3.净土五经重刊序(民国二十二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3.复修净师书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10.净土十要序(民十九年)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19.净土圣贤录序(民二十二年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2.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43.与黄周福纯女士书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1.复杨炜章居士书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1.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0.致胡子笏居士书(民国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