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明心见性——妙祥法师对本溪居士关于参禅、念佛的开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明心见性——妙祥法师对本溪居士关于参禅、念佛的开示

目录:

一、见性之前,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不一定是真实的吗?

二、念佛要有方向,立一个目标吗?

三、初学怎么修行,明白“事理双泯”这个理呢?

四、精进地念佛要多长时间能够见性?

五、既然明理才能见性,不想念佛,单持一本《金刚经》可以能所双亡、理事不二吗?

六、一念代万念。

七、参禅遇到黑、静的境界。

八、什么叫“冷水泡石头”?

九、参话头和观心,怎么做?

十、参话头和念佛哪个快?

十一、“门外的人”依靠什么修?

十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十三、尽管念佛,不考虑知见,最后水到渠成。

十四、一句阿弥陀佛怎么念?

十五、实际修行起来,一点知见也没有的话,就像没有着落似的。

十六、人在因地上发大愿,发菩提心,是不是精进?

十七、如果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见到阿弥陀佛接引来了,应不应该去呢?

十八、那要没个极乐世界的话,咱们就没有地方去了吧?

十九、以后找不到师父怎么办?

二十、不信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二十一、平时修半年,不如听师父讲一个小时。

二十二、修哪个法门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发大愿,守住四种清净根本。

二十三、得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有护法?是不是大功德、戒行清净的人?

二十四、护法是佛菩萨还是天龙八部?

二十五、众生与佛的区别,在于是心量的大小吗?

二十六、走直道,去知见,处处不离佛号。

(编者按:上妙下祥法师一九九五年从山西五台山行脚乞食回至辽宁,后有本溪居士请至本溪市。此为一九九五年冬季,在本溪市一野外的小土房内,有七位本溪居士前来请法,所做的开示。)

一、见性之前,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不一定是真实的吗?

mdash;—开不能示,示不能开,事理不二。

居士甲:有人说,见性之后,见到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才是真实的。见性之前,西方极乐世界那境界、阿弥陀佛,不一定是真实的。我对这个不明白,不知道师父是怎样看的?这个疑惑我就解决不了了!

妙祥法师:大家刚才说了,让我开示,实际上开不能示,示不能开。明白这个意思吗?

居士:明白。

妙祥法师:既然明白,你为什么还问这个问题呢?(居士笑)是不是?这个问题,修净土法门的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这个是个难点。关键就是说,在迷中,迷的时候,你修什么法门都是一样的,见到不是真的。为什么往往这么讲呢?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妄真呐,那个真的也是假的,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佛说我常不开演,真非真又恐迷。我常不开演呐,明白这个意思吗?

(编者注:详见《楞严经》卷五:“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居士甲:(笑)不明白。阿弥陀佛!

妙祥法师:就是说真和假,本身就是一个妄。言妄显诸真,说那个真,说那个假,用这个妄去显那个真的。佛说真和假同是妄。说这个显出的是真的,真的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

居士甲:我这弟子层次太浅,初入佛门,师父最好能够浅白一些,实在太惭愧了。

妙祥法师:所以说呢,开不能示,示不能开,事理不二。在迷中是这样的,只不过是言妄显诸真。“言妄显诸真”呐,就记住这句话,真假同二妄。佛还有一句话,妄想立虚空。咱这个妄想立虚空,虚空立世界,有了虚空,就有了世界的存在,“虚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有了世界以后,想干净,认为这不行,这烦恼太多了,我得干吗去,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你这个知和觉,还是众生,那是不对的。

(编者注:《楞严经》卷六:“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所以说怎么修这个法门呢?在《金刚经》,佛讲过这句话,如果知道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修?这么修!如果有个修法就不是佛法了。

居士甲:知觉是众生。

妙祥法师:所以说怎么想法去修呢?佛又开示,“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离见,见有所不及”。你见见之时,所见的不是那个“见”。(只有)见离见了,见有所不及。

居士乙:无见之见是真见啊!

妙祥法师:那也不是,堕入无见之类了。无见不行,无见和有都是生灭法,说有说无都不行。一切言语都没有实际意义,没法修,你想了生死,想往生西方吗?带有这些知见就不行。所以怎么念佛呢?上次说了,就念《金刚经》,金刚(经)念佛法。一切知见放下。记住什么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不管真的假的,本无区别。迷时有真假,悟了时没有真假。

居士甲:师父说的那个意思就是不用考虑那些东西,尽管念。

妙祥法师:尽管念。

二、念佛要有方向,立一个目标吗?

mdash;—如果你不发愿,就是死水一潭。

居士甲:去掉未来,还存不存在念佛还有个方向,还有个目标啊?还用立一个目标啊?

妙祥法师:不用立目标。

居士甲:直念,直念就行?

妙祥法师:直念就行。但是,念呢,还得发大愿,为什么要发大愿呢?佛因为什么成佛的?你们说,根据什么成佛的?答一答。

居士甲:放下的彻底。

师父:不是。

居士甲:不是?

妙祥法师:佛因为什么成佛呢?

居士丙答:觉悟?

妙祥法师:因众生而成佛。在普贤十大愿品里,比喻了一个大树,众生是树根,佛是花果,是树上的果。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说怎么办呢?想得佛果,必须发大愿。什么是大愿?就是度众生。真正的发大愿,无我相地发。菩萨,佛,没有不发大愿的。如果你不发愿,就是死水一潭。你想真正地往前进,有时候进不了,堕入一种死水里了。堕落有和无那个“无”字里了,堕落“无”里了。

(编者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中,言恒顺众生愿有一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居士甲:师父这个意思是说,众生好比树根,佛好比是果,佛也是来自于众生,没有众生也没有佛。是这个意思吗?

妙祥法师:对。佛是因为有众生才有这个佛果的。因为什么呢?我刚才不是讲了一个大愿的问题吗?从这个理解,别的咱不讲,就讲这一个。有了大愿,就是活水,就是菩萨,为什么呢?在《妙法莲华经》里,佛把阿罗汉比做小孩了,最后阿罗汉也得回心向大,发大愿,行菩萨行,心里要生菩萨行。一旦发愿了,因果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转了,一切都在愿里帮你转了。

既要如如不动,又要有大愿、清净愿。什么叫清净愿?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这些相,离一切相,真正的发出大愿来,这个大愿布满虚空。说我往生西方、我成佛,(这些)一切都没有,就是一个清净大愿。只要有这个愿,十方世界到时候就现前了,随你挑,是不是?十方世界,无数佛国,你说哪不是西方极乐世界?随你挑。那才是真正往生的好办法,是不是?

但你说,我什么都没有了,往生时候我脑子里空了,啥也没有了,这也不对。有分别心了,那个就是见离见,见所不及。

只有那个“见”,真正的见出来了。这见才是真正的,也是觉,真正的觉。也就是参禅的那个“照”。那个照出来了,自动生起来了,你本有的。一切了了常明啊。那个才是呢。

三、初学怎么修行,明白“事理双泯”这个理呢?

mdash;—明理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明理。事理不二。

居士乙:觉妄忘记了,这时候用它来看一切东西都没有什么分别,看一切东西都一真一切真。

妙祥法师:你想,如果有分别,那个照就起不来了,双泯才能双照呢。“事理双泯”,一切事,事情,理,全泯。念佛啊,什么都泯了。但不是不念,你要说不念,那是断灭法,那又错了。但是念和念不一样,事理双泯,心里一下静下来了。念虽念,不管了。事理双泯,你那个本体,你那个本来的自如,真正起来了,开始照了,照什么呢?照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说,你不就了生死了吗?了生死了,你上哪去不一样吗?就算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做不到也往上做,佛说就根据你的福德因缘,根据你的清净愿,佛国到时候现前,接你走就完了。

所以说,如果把这个主题,这个主要问题抓住了,怎么念怎么是,怎么修怎么是,慢慢一点点来。说我做不到,其实那已经开始了,你明白这个理,已经开始了。(说做不到)这就是个习性,慢慢地顺过来就妥了。

居士乙问:那我们刚修行的,如何去明白这个理呢?

妙祥法师:怎么去明白这个理呢,就是修行去明白。

居士乙:那怎么去修行呢?

妙祥法师:就是去明理,去修行。明理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明理。事理不二嘛。

讲具体的,我这方面没有啥经验。我是这么想的,你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把它靠牢了,就给它靠牢了。靠到什么程度呢?要说到方法,又是什么三昧、正定这些外边相都出来了,那只是个方法。所以佛说呀,那时候全空了。空是什么?空才是觉海里一沤泡,大觉海里一沤泡。今天有了,明天灭了,不真实的。真实的是什么东西呢?是那个觉。觉悟的才真实呢。觉悟了,你怎么修怎么是。不觉悟,怎么修,一会儿就跑岔了。

居士乙:不明本心,修法无益。

妙祥法师:哦,对了。

居士甲:现在感觉像茫茫大海似的,在里困扰着呢。还着急,还找不着头,你看这是……?

妙祥法师:你往往找着头了,往往还不是真头。

居士甲:你说找不着真头,现在就是假头也找不着。现在就是茫茫的,心还想,还茫然。

妙祥法师:所以说,如果你不见到你真正的菩提时,你的狂心歇不了。所以怎么办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你信佛了,一句佛号我就给它念到底了。从古至今,就是这一句话。

居士甲:也不管知觉不知觉,就念下去了?

妙祥法师:就是这一句话。

居士丁:就能成就啊?

妙祥法师:就能成就,非成就不可。到没有成就的时候,就妥了。那就真成就了。有成就的时候那都是假的。

居士甲: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像哲理性全折回来了。

妙祥法师:就是心里能放下,就是一句佛号,我就念起来看。

居士丙:那习气还用改不?

妙祥法师:习气,什么是习气?你念佛的时候还有习气吗?有习气的时候就不是念佛,你念佛的时候还有习气吗?我说念阿弥陀佛。既然是阿弥陀佛,你怎么还有习气呢?那不是阿弥陀佛,那是习气,你念的佛那也是习气了。所以说,“事理双亡,事理双泯”。事情、理一切都泯了。双泯了,双照才能修起来。

居士甲:哦,事理双泯。

妙祥法师:那个照才能出来。

居士甲:要是事理双泯的时候还念什么佛,还能念佛吗?都泯了,还怎么念呀?

妙祥法师:所以说你那是属于不“用”。(若会)“用”就起来了。照就是什么?照就是用呗。到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念佛了,还用教吗?教那都不是了。是你嘴上的还念,那你还照什么?所以说那个念和不念…&helli

居士甲:那就不是现在的嘴念了?

妙祥法师:也不是。

居士甲:也不是?

妙祥法师:这些就没有意义了。

居士甲:没有意义了。

妙祥法师:到时候你就知道念和不念都是一样的。不念也是念,念也是念。不是我念佛了,这个是假的了,那个是真的,不存在个真和假的问题了,还有什么真和假呢?我念阿弥陀佛,这就是真的。那我不念,也还是念呢,你怎么知道我没念呢?所以说那些理呀,都是知见,没有意义。它不能帮你了生死,咱们之所以轮回,就是知见问题,把知见放下,就是一句话,念佛念到底就完了。

四、精进地念佛要多长时间能够见性?

mdash;—既然见性,就没有时间。

把一切放下,你管他见不见的,到该见的时候一下子就来了。

居士甲:把往生的知见都放下,就尽管念这句阿弥陀佛。师父,如果要是精进地念佛要多长时间呢?多长时间能够见性?

妙祥法师:见性呢?这个事情,既然见性,就没有时间。

居士甲:从起步到见性这段时间?

妙祥法师:没有时间。佛说,你三十岁修,三十岁得;四十岁修,四十岁得。你多大岁数,你八十岁修,八十岁得。见性没有时间限制,说有时间限制,那都是错误的。那是自己给自个套个牢笼。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嘛,三心不可得。你得那个心你啥时候见性呢?把一切放下,你管他见不见的,到该见的时候一下子就来了。是不是?

居士甲:师父说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也不用考虑,就尽管念吧。

妙祥法师:不让你考虑不是不让你思惟。这个不让你考虑啊,我说不让你考虑不好使,是你真正的不考虑,你自个不考虑了,那才是真的呢。那个不考虑,实际上你是明白了。明白了,你还考虑啥?但是(妄想)还有惯性,所以说得慢慢消除。像刚才那位居士说的,不还有习性吗?这个习气怎么办呢?要慢慢消除。你既然有了那个(见性),其实你的习性已经没有了。那只是一个惯性。它平时还来,你念佛的时候它还来。它来——来你的呗!别理它,你来——我念我的,各不相干。

五、既然明理才能见性,不想念佛,单持一本《金刚经》可以“能所双亡、理事不二”吗?

居士乙:师父,阿弥陀佛!如果不想念佛,持一本《金刚经》来参呢?您又说,明理才能见性,达到“能所双亡,理事不二”了。如果持一本《金刚经》用功,如何参这个经呢?

妙祥法师:一个理。《金刚经》讲了,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还有)那个是什么相?

居士乙:无相之相,实相。

居士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妙祥法师:所以说“无我相”,你真知道无我了,真明白了,没有这些相,你照着这样修一切善法,都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有这个(我相),就都着在这个里了。你修哪个大乘也是这样,都着这个里了。你要明白了以后,你不管是念佛也好,参话头也好,念《金刚经》也好,观什么也好,全能入。

六、一念代万念。

居士甲:一念代万念啊,万念放下,一念也放下。

妙祥法师:但是,这个一念刚开始的时候,先按禅来说,先有这个佛号,先念。(这)叫外离一切相,内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才能达到个“坐”字。坐,什么叫坐呢?见本性为坐,外离一切相。但是要注意,讲完了以后,你说师父刚才跟我讲过了这个无相念佛法。无相念佛法,并不是说叫你离开相,离开相你还谈什么无相啊?没有相你还谈无相干什么?那是连无相都谈不着了,是不是?因为有这个相,我不住这个相,这才能离相呢,是不是?

居士甲:执着不行,不执着还不行,没有还不行。

妙祥法师:所以说,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编者注:此处录音因换带缺少,整理文字时师父补充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说,你们本溪居士这么做,福德比较大。在修佛法上,特别是原先看了这些人,都比较干啥的,根基都挺好。所以说努力,得培养,而且这些事情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七、参禅遇到黑、静的境界。

mdash;—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一个动相。你呢,因为动相而求了一个静相出来。

居士乙:师父,我在江西青原山打了一个禅七,有一点小体验。当时感觉是,黑了,黑得无明,但是自己没有把握住,这说明自己定力和慧力方面不够?

妙祥法师:你说怎么个黑法?

居士乙:就是突然之间,别人咳嗽了一声,突然间黑了,我也无法形容。当时我那心还不是很静,一下子又过来了,但这个觉是妄觉,当时之间就错过机会了。

妙祥法师:你不要着急,参禅念佛,头一次出现了,往往是一个开始,开始以后还有机会,时间也许长也许短。关键是什么?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有这个经验了,记住就是不动,心不动,继续观,因为你还没有照。要观,不是用你那个眼睛观,(是)观熟练了那个“观”,一定见到它。见到它以后,你就明白了:噢,是这么事,手心手背的事情。完事了,以后再怎么修就好修了。是不是呀,明白吗?

居士乙:还有一个相近的,也是一点小体验。也是看书,本来第一次看有关禅宗的书,说这是不讲外求,这一句话,突然一下直接感觉念头断了,也感觉能所双泯,也体验那个感觉,但是……,觉得好像是自己到底了,因为再没有等量齐观,当时那感觉,可能也是零意识,我朋友说我没把握,这也是失去机会了。

(编者注:禅宗术语“等量齐观”,“能所双亡”,下文“能所俱亡”、“所能俱灭”亦同。)

妙祥法师:这不是。

居士乙:不是?

妙祥法师:只是相似。

居士乙:这种的相似是?

妙祥法师:表面这个静了,说我这静,眼看就穿过去了,但你真穿过去吗?它不会,快到底又回来了,是个假的,有来有去。有来有去呀,那都不是。说我泯了,其实这只是一个好境界,你做到一定程度。因为啥?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一个动相。你呢,因为动相而求了一个静相出来。动静二相。

居士甲:那是个静相,还没离开相呢。

妙祥法师:所以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居士甲:你就只管用这个相去看去吧,照五蕴去。

(编者注:动静二相,见问题十的编者注。法师对本问题的开示,亦参见问题二十。)

八、什么叫“冷水泡石头”?

1234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都已落濩汤地狱 阿弥陀救至净土

都已落濩汤地狱 阿弥陀救至净土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论“念佛三昧” —— 龙树菩萨

念佛法门是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

 

后五篇文章

《佛学基础》第三十一章 净土宗

念佛与修数息观

普贤十大愿与念佛法门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证净法师主讲(四)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证净法师主讲(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